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意识形态阐释 被引量:4
1
作者 黄一玲 焦连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8,共3页
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带有厚重的意识形态烙印,新中国成立后两次社会转型过程都与意识形态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意识形态变迁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是互为里表的过程,但意识形态本身的特性使得它基于特定的情境对制度变迁发挥着正向或者负向... 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带有厚重的意识形态烙印,新中国成立后两次社会转型过程都与意识形态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意识形态变迁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是互为里表的过程,但意识形态本身的特性使得它基于特定的情境对制度变迁发挥着正向或者负向的推动或者阻碍作用,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分析变量,意识形态的变迁在深层次上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社会转型 制度刚性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律约束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渐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61-262,共2页
在校大学生上课时,常常出现"迟到多,旷课多,讲话多,睡觉多,玩手机多,中途逃课多,谈恋爱多,开小差多"的"八多"现象,据统计,上海某万人大学每天学生上课旷课率为27%,也就是说每天有2700人不去上课;去上课的学生迟到率... 在校大学生上课时,常常出现"迟到多,旷课多,讲话多,睡觉多,玩手机多,中途逃课多,谈恋爱多,开小差多"的"八多"现象,据统计,上海某万人大学每天学生上课旷课率为27%,也就是说每天有2700人不去上课;去上课的学生迟到率为18%,极个别学生竟然迟到35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管理 在校大学生 解决问题 迟到 平时成绩 现象 学校 手机 讲话 任课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渐苏 《求实》 1999年第9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混合所有制 个人所有制 国有企业 公有制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 非公有制 “自由人联合体” 混合所有制企业 马克思 投资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渐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38-239,共2页
前不久,上海一企业的负责人告诉我:其企业招聘的一位2008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在试用期间欺骗企业,自已旷工不上班,委托同事冒名顶替刷卡报出勤,企业在月底统计职工出勤时,东窗事发。该大学本科生被企业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具有高文化素养... 前不久,上海一企业的负责人告诉我:其企业招聘的一位2008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在试用期间欺骗企业,自已旷工不上班,委托同事冒名顶替刷卡报出勤,企业在月底统计职工出勤时,东窗事发。该大学本科生被企业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具有高文化素养的大学本科生为何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思想特点 准确把握 思想政治课 教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本科生 本科毕业生 冒名顶替 抗震救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国荣 《现代城市研究》 1994年第2期17-20,共4页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有关城市土地规划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利用规划 城市规划 土地规划 若干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 优化配置 城市用地 有偿使用 城市土地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大学生类道德教育三议
6
作者 王渐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77-179,共3页
据上海市某普通高校统计:该万人大学每天学生上课旷课率为27%,也就是说每天有2700人不去上课;去上课的学生迟到率为18%。极个别学生竟然迟到35分钟,走进教室时一点都不感到难为情;每学期补考人次达到1万人次,即平均每人补考一... 据上海市某普通高校统计:该万人大学每天学生上课旷课率为27%,也就是说每天有2700人不去上课;去上课的学生迟到率为18%。极个别学生竟然迟到35分钟,走进教室时一点都不感到难为情;每学期补考人次达到1万人次,即平均每人补考一次。对此,教师、学校领导以及学生家长不约丽同地发出同一个声音:这是怎么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教育 高校统计 个别学生 学生家长 学校领导 上课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和商品经济的相容性及其实现机制的理论思考
7
作者 李国荣 包亚钧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8-14,共7页
我国的城市土地管理铡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前提下引进商品经济形式,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土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其实质是试图把土地公有制和商品经济结合起来。
关键词 土地公有制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 相容性 城市土地管理 经济形式 优化配置 稀缺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实现共同富裕
8
作者 王渐苏 《求实》 1999年第1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开发西部地区 实现共同富裕 西部大开 发战略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开发 邓小平同志 引进人才 先富带动后富 西部地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化”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诸俊 焦娅敏 何西培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建设未来的主力军,加强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并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状态,指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建设未来的主力军,加强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并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状态,指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存在自觉度低、共识度不强、契合度难以体现等三个不足,论证了以"项目化"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可行性。围绕创设环境开展认同教育和以项目化平台为推动建立认同教育机制两个方面,建立"项目化"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路径,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不全面、不彻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教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学抑或史学--论章太炎今古文经学观及其学术要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湉南 周慧杰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8-213,共6页
作为清学正统派之殿军,清末民初著名经史学家,章太炎著述颇丰且思想深邃。作为其学术奠基之今古文经学观可谓其治学志趣、援经论政之历史注脚。章太炎自始就是一位坚定的经古文学者,他坚守古文家法但不泥古之,批判今文经学而兼采之,认... 作为清学正统派之殿军,清末民初著名经史学家,章太炎著述颇丰且思想深邃。作为其学术奠基之今古文经学观可谓其治学志趣、援经论政之历史注脚。章太炎自始就是一位坚定的经古文学者,他坚守古文家法但不泥古之,批判今文经学而兼采之,认为公羊学牵强附会致使国史中斩,而研究《春秋》必以《左传》为本,对今文经学独尊《春秋公羊传》及孔子作六经的主张以及晚清今经文学的微言大义中之不遵史实、牵强附会等给予坚决批判,章太炎批驳今文经学,主要针对其学术基本立场和观念,这种学术态度已经走出了传统学术派别之争的藩篱。章太炎经学理念的另一重要特色是倡导经世致用之学而切其时要,主张"六经皆史传统"而光大之。章太炎主张经学即史学,发扬国学,即从史学出发,以史学保持国性,以史学培养国民道德操守,用国学塑造国魂,力求用经史之文化以求拒侵抗敌,复兴文化,重塑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史学研究 章太炎经学研究 今古文经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潇洒“下海”与毅然“上岸”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章 陶国富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2-43,共2页
潇洒“下海”与毅然“上岸”王章,陶国富奔腾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潮起潮涌,冲决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市场万头攒动,人心浮燥动荡的氛围中,知识分子的意识激变大为明显。改变之初,谈钱便丢份,慢慢看到个体户、外企人员先富起来,... 潇洒“下海”与毅然“上岸”王章,陶国富奔腾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潮起潮涌,冲决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市场万头攒动,人心浮燥动荡的氛围中,知识分子的意识激变大为明显。改变之初,谈钱便丢份,慢慢看到个体户、外企人员先富起来,自己则“囊中羞涩,嘴中干涩,服中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专业技术人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尊重人才 人才合理使用 知识产权优势 上海浦东地区 知识分子地位 尊重知识 知识分子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确切含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国荣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3-47,共5页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这一论断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试图从中寻找有益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或启示,但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和思路。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重建个人所有制" 含义 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 资本主义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