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修复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羽 张俊喜 +1 位作者 王昆 屈文俊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55,共5页
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受多种因素影响,所处的稳定环境被破坏时会遭受腐蚀,从而导致混凝土损坏。目前已有多种方法保护混凝土,使其免受或延缓腐蚀。电化学修复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效果较好,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复的新方法以其独有的优点成... 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受多种因素影响,所处的稳定环境被破坏时会遭受腐蚀,从而导致混凝土损坏。目前已有多种方法保护混凝土,使其免受或延缓腐蚀。电化学修复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效果较好,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复的新方法以其独有的优点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为此,主要就电化学修复的基本原理、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评述,并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技术 电化学再碱化 阴极保护 电化学除氯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A衍生物对铜缓蚀作用的光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冰 周国定 +1 位作者 张万友 TNotoya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0-56,共7页
研究了铜电极在含 BTA及其系列 CBTME、CBTBE三种缓蚀剂的硼砂缓冲溶液 ( p H9.2 )中的光电化学行为。当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 BTA、CBTME和 CBTBE时 ,电位在正向扫描过程中 ,电极光响应由 p型转变为 n型。BTA的缓蚀作用优于 CBTME和 CBTB... 研究了铜电极在含 BTA及其系列 CBTME、CBTBE三种缓蚀剂的硼砂缓冲溶液 ( p H9.2 )中的光电化学行为。当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 BTA、CBTME和 CBTBE时 ,电位在正向扫描过程中 ,电极光响应由 p型转变为 n型。BTA的缓蚀作用优于 CBTME和 CBTBE。一定比例的 BTA和CBTME复配后对铜的缓蚀作用有协同效应。可以用光电化学方法评价铜缓蚀剂的效果。交流阻抗法测得的结果与光电化学方法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缓蚀剂 BTA 协同效应 光电化学 钢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三氮唑和4-羧基苯并三氮唑对铜缓蚀作用的光电化学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群杰 周国定 +2 位作者 陆柱 姚念 张红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2-176,共5页
采用光电化学方法和交流阻抗方法将不同浓度的 BTA(苯并三氮唑 )和 4CBTA( 4 -羧基苯并三氮唑 )在硼砂缓冲溶液 ( p H9.2 )中对铜电极的缓蚀性能作了比较。发现在阳极向电位扫描中 ,一定浓度的 BTA作用下 ,铜电极光响应由 p型转化为 n... 采用光电化学方法和交流阻抗方法将不同浓度的 BTA(苯并三氮唑 )和 4CBTA( 4 -羧基苯并三氮唑 )在硼砂缓冲溶液 ( p H9.2 )中对铜电极的缓蚀性能作了比较。发现在阳极向电位扫描中 ,一定浓度的 BTA作用下 ,铜电极光响应由 p型转化为 n型 ,并可依此判断缓蚀剂的缓蚀性能 ,n型光响应越大 ,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越好 ;而在 4CBTA作用下 ,铜电极光响应保持 p型 ,然其阴极向扫描中最大光电流变化明显 ,并可据此判断缓蚀剂的缓蚀性能 ,最大阴极光电流愈大 ,缓蚀效果越好。同时这两种缓蚀剂均可用 Φv 和某一较负电位下的阴极光电流 iph的大小来判断缓蚀剂的缓蚀性能 ,Φv 和 iph越负 ,缓蚀性能越好 ,交流阻抗方法的结果和光电化学的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BTA 缓蚀作用 光电化学 苯并三氮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镍和铜钴合金电极在碱性介质中的光电化学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国定 Kamkin A N 廖强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14-618,共5页
用动电位伏安法对含镍量10%、30%和50%的铜镍合金以及含钴量5.1%、9.7%、15%、25%和40%的铜钴合金电极在硼砂-硼酸缓冲溶液(pH 8.5)中的光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铜镍合金和铜钴合金均显示p-型光响应,铜镍合金的光响应来自Cu2... 用动电位伏安法对含镍量10%、30%和50%的铜镍合金以及含钴量5.1%、9.7%、15%、25%和40%的铜钴合金电极在硼砂-硼酸缓冲溶液(pH 8.5)中的光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铜镍合金和铜钴合金均显示p-型光响应,铜镍合金的光响应来自Cu2O,铜钴合金的光响应来自Cu2O和氧化钴.含镍量10%和30%的铜镍合金电极以及含钴量5.1%铜钴合金电极的最大光电流iph,max均大于纯铜电极,含钴量15%、25%和40%的铜钴合金电极以及含镍量50%的铜镍合金电极由于电极表面相当一部分面积分别被氧化钴和氧化镍所占有,iph,max小于纯铜电极.铜镍合金电极的φv值(电位负向扫描过程中电极表面完全还原为Cu时的电位)负于纯铜电极,而铜钴合金电极的φv值与纯铜电极大致相等,NiO的存在致使铜镍合金表面Cu2O膜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从光电化学角度通过φv和iph,max反映铜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与交流阻抗法测得的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合金 铜钴合金 光电化学 金属表面膜 交流阻抗 腐蚀 电极 碱性介质 耐蚀性能 动电位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AuInSe_2半导体薄膜上的电化学振荡现象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群杰 云大陆 +2 位作者 汪知恩 曹为民 尤金跨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29,共4页
研究了电沉积制得的AuInSe2半导体薄膜上过氧化氢阴极还原过程中产生的电化学振荡行为,对影响该振荡行为的一些因素如半导体薄膜的后处理、溶液组成、传质、光照、化学浸渍作用等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外界周期性光照和外接小幅... 研究了电沉积制得的AuInSe2半导体薄膜上过氧化氢阴极还原过程中产生的电化学振荡行为,对影响该振荡行为的一些因素如半导体薄膜的后处理、溶液组成、传质、光照、化学浸渍作用等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外界周期性光照和外接小幅度正弦波电位来调节振荡频率,为金铟硒半导体薄膜发展成为光电传感器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InSe2 半导体 电化学振荡 阴极还原 过氧化氢
全文增补中
模拟冷却水中304不锈钢的耐蚀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翟祥华 包伯荣 +1 位作者 葛红花 周国定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28,共4页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Cl^- S^(2-)、NO_3^-、温度以及某电厂水质稳定剂对304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极化曲线表明:在[Cl^-]/[SO_4^(2-)]约为0.56时,点蚀电位开始下降,并随着Cl^-浓度的增大逐渐降低:S^(2-)的加入使钝化电流显著增大;NO_3^-...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Cl^- S^(2-)、NO_3^-、温度以及某电厂水质稳定剂对304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极化曲线表明:在[Cl^-]/[SO_4^(2-)]约为0.56时,点蚀电位开始下降,并随着Cl^-浓度的增大逐渐降低:S^(2-)的加入使钝化电流显著增大;NO_3^-浓度增加使点蚀电位逐渐升高;溶液温度的提高使点蚀电位降低,钝化电流也有所增大,钝化膜的耐蚀性降低;实验表明采用的某厂水质稳定剂可引起304不锈钢点性电位的下降。Mott-Schottky图显示S^(2-)浓度的增加使体现p-型半导体(氧化铬)性质的直线段发生较大变化,说明硫离子影响了铬氧化物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蚀性 304不锈钢 极化曲线 Mott-Schottky图 冷却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载波钝化着色膜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俊喜 周国定 +2 位作者 乔亦男 曹楚南 张鉴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不锈钢着色方法——载波钝化着色,即在无铬的硫酸溶液中用载波钝化的电化学方法得到各种色彩的不锈钢表面。同时研究了载波钝化着色膜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表面的色彩是由于膜的干涉所致,膜层结构呈微晶——非... 提出了一种新的不锈钢着色方法——载波钝化着色,即在无铬的硫酸溶液中用载波钝化的电化学方法得到各种色彩的不锈钢表面。同时研究了载波钝化着色膜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表面的色彩是由于膜的干涉所致,膜层结构呈微晶——非晶过渡态,而且膜层的导电性具有整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钝化 着色膜 不锈钢 电导性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阻抗法对几种铜缓蚀剂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群杰 周国定 陆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4-328,共5页
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在NaCl溶液中缓蚀剂BTA、TTA、5MBTACBTME对铜电极的缓蚀行为并进行了比较。4种缓蚀剂的缓蚀性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达到70mg/L时缓蚀性最佳。缓蚀剂浓度低于20mg/L时B... 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在NaCl溶液中缓蚀剂BTA、TTA、5MBTACBTME对铜电极的缓蚀行为并进行了比较。4种缓蚀剂的缓蚀性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达到70mg/L时缓蚀性最佳。缓蚀剂浓度低于20mg/L时BTA、TTA、5MBTA有效好的缓蚀性,超过40mg/L时CBTME的缓蚀性明显优于其他3种。复合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当缓蚀剂总浓度为40mg/L,BTA与5MBTA复配的最佳比例为20mg/LBTA+20mg/L5MBTA时,显示出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阻抗法 铜缓蚀剂 铜电极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三氮唑与5-羧基苯并三氮唑在NaCl溶液中对铜缓蚀作用的SERS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徐群杰 周国定 +3 位作者 陆柱 刘峰名 田中群 林昌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1-185,共5页
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 SERS)研究了 w=0 .0 3Na Cl溶液中 BTA(苯并三氮唑 )及其衍生物 5CBTA( 5-羧基苯并三氮唑 )对铜的缓蚀作用机理 ,发现 5CBTA对铜的作用与 BTA的作用机理相似 ,在较大正电位下两者都是通过三氮唑环与铜形成... 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 SERS)研究了 w=0 .0 3Na Cl溶液中 BTA(苯并三氮唑 )及其衍生物 5CBTA( 5-羧基苯并三氮唑 )对铜的缓蚀作用机理 ,发现 5CBTA对铜的作用与 BTA的作用机理相似 ,在较大正电位下两者都是通过三氮唑环与铜形成配合物覆盖在铜表面 ,随着电位负移在铜电极表面吸附的聚合物膜逐渐转化为分子形式吸附 ,5CBTA中的— COOH基团只是起到空间位阻的作用 ,没有参与电极表面的吸附。两者复配使用以 BTA吸附为主 ,其缓蚀机理没有发生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极 BTA 5CBTA 缓蚀剂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烷基胺在铁上成膜结构和耐腐蚀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葛红花 廖强强 周国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60-864,共5页
The anti-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iron is greatly improved after octadecylamine (ODA) treatment. It is assumed from AES that the structure of surface layer of samples treated with ODA is as follows: Lower ODA concent... The anti-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iron is greatly improved after octadecylamine (ODA) treatment. It is assumed from AES that the structure of surface layer of samples treated with ODA is as follows: Lower ODA concentration: iron | iron oxide | ODA layer with iron oxide Higher ODA concentration: iron | iron oxide | ODA layer with iron oxide | pure ODA layer It is shown from infrared specular reflection that the surface layer of iron treated with higher ODA concentration reflects ν (CH) absorption peak corresponding to pure ODA layer. Every ν (CH) absorption peak shows opposite absorption phenomenon because of reflection from the iron oxide, which is under the pure ODA layer.Photoelectrochemical study exhibits that ODA treatment leads to the changes in physical structure of iron oxide layer. ODA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lay- up protection in power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 耐腐蚀性 成膜结构 十八烷基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锌铁氧体结构性能的研究及发展概况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雪 张俊喜 +1 位作者 刘国平 颜立成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13,共5页
围绕锰锌铁氧体的尖晶石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分析了锌含量、晶粒尺寸、晶界等微观结构参数以及微量元素掺杂等主要因素对锰锌铁氧体结构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今后软磁铁氧体研究的主要方向、性能要求、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及最新进展。近期研... 围绕锰锌铁氧体的尖晶石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分析了锌含量、晶粒尺寸、晶界等微观结构参数以及微量元素掺杂等主要因素对锰锌铁氧体结构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今后软磁铁氧体研究的主要方向、性能要求、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及最新进展。近期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除注重功率型和高磁导率锰锌铁氧体的研究之外,还比较关注锰锌铁氧体的改性研究及其在纳米科技领域的应用和用废旧材料为原料的环保节能型新工艺;锰锌铁氧体今后将进一步向高频、高磁导率和低损耗方向发展,同时注重材质特性的适应性和生产工艺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结构 性能 发展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丝束电极研究金属镍的快速电沉积行为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金 印仁和 +1 位作者 钟庆东 周国定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共3页
采用丝束电极(铜质和铁质)研究了金属镍的快速电沉积行为。研究表明,丝束电极表面存在腐蚀电位分布的不均匀性,经电沉积处理的丝束电极表面,也存在腐蚀电位分布的不均匀性。探讨了不同材质的丝束电极和不同镀液对金属镍的快速电沉积行... 采用丝束电极(铜质和铁质)研究了金属镍的快速电沉积行为。研究表明,丝束电极表面存在腐蚀电位分布的不均匀性,经电沉积处理的丝束电极表面,也存在腐蚀电位分布的不均匀性。探讨了不同材质的丝束电极和不同镀液对金属镍的快速电沉积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束电极 快速电沉积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交流阻抗法研究BCX电池的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葛红花 王军 +3 位作者 刘景 周国定 吴一平 吴刚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9,共5页
研究Li/SOCl2电池和BCX电池贮存过程正极和负极的交流阻抗谱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电池正、负电极的阻抗都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而后大致稳定趋势,但如于电解液中添加BrCl,则可使该电极阻抗大大降低,Li电极的阻抗值比添加前降低... 研究Li/SOCl2电池和BCX电池贮存过程正极和负极的交流阻抗谱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电池正、负电极的阻抗都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而后大致稳定趋势,但如于电解液中添加BrCl,则可使该电极阻抗大大降低,Li电极的阻抗值比添加前降低了近一半,而玻碳电极的则从添加前的-100kΩ降低到添加后的2kΩ左右;玻碳电极的阻抗值远大于Li电极,是电池的控制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X电池 LI/SOCL2电池 交流阻抗谱 玻碳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OCl2、BCX电池放电电压滞后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树涛 吴一平 +1 位作者 葛红花 周国定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应用交流阻抗法研究Li/SOCl2、BCX电池放电过程碳、锂电极阻抗变化并测试外加电压和并联超电容对电池放电初期电压的影响.测试表明,锂电极阻抗在放电初期迅速减小了80%-90%,直到放电末期,阻抗几乎不变;碳电极阻抗至放电末期才... 应用交流阻抗法研究Li/SOCl2、BCX电池放电过程碳、锂电极阻抗变化并测试外加电压和并联超电容对电池放电初期电压的影响.测试表明,锂电极阻抗在放电初期迅速减小了80%-90%,直到放电末期,阻抗几乎不变;碳电极阻抗至放电末期才迅速增大;BCX电池有较高开路电压可改善放电电压滞后;电池并联超级电容器可抑制放电电压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OCL2电池 BCX电池 交流阻抗 电压滞后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三唑和8-羟基喹啉对铜的缓蚀协同作用 被引量:30
15
作者 张大全 高立新 +1 位作者 周国定 陆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8,共5页
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苯并三唑(BTA)和8-羟基喹啉(HQ)对铜的缓蚀协同作用,BTA和HQ复配使用后提高了电极的膜电阻,降低了电极的膜电容,增强了对铜腐蚀的抑制作用.通过MM2分子力学程序和PPP-SCF量子化学方法优化计算了... 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苯并三唑(BTA)和8-羟基喹啉(HQ)对铜的缓蚀协同作用,BTA和HQ复配使用后提高了电极的膜电阻,降低了电极的膜电容,增强了对铜腐蚀的抑制作用.通过MM2分子力学程序和PPP-SCF量子化学方法优化计算了BTA和HQ的分子结构参数,分析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缓蚀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三唑 8-羟基喹啉 协同作用 交流阻抗谱 PPP-SCF程序计算 缓蚀作用 缓蚀剂 络合物保护膜 电化学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十八烷基胺处理法防止热力设备的停用腐蚀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海涛 周国定 +1 位作者 葛红花 梁磊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31,共3页
20碳钢管及现场过热器管经十八烷基胺处理后耐蚀性能显著提高。样品在汽相中成膜效果优于液相;温度在220℃左右成膜效果较理想;成膜效果随金属表面粗糙度增加而下降,表面有锈垢的过热器管处理后也有良好的成膜成果。
关键词 热力系统 十八烷基胺 腐蚀 防腐 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极光电响应p型转变为n型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周国定 ModestovAD +2 位作者 潘传智 杨迈之 蔡生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1-55,共5页
用动电位扫描和η(量子效率)~hv关系研究了钢电极在含或不含氯离子的硼砂-硼酸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和光电化学行为.当溶液中不含氧离子时,铜电极呈p到光响应;相当量的氯离子存在对,光响应从p型转变为n型.研究表明p→n的转型不是... 用动电位扫描和η(量子效率)~hv关系研究了钢电极在含或不含氯离子的硼砂-硼酸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和光电化学行为.当溶液中不含氧离子时,铜电极呈p到光响应;相当量的氯离子存在对,光响应从p型转变为n型.研究表明p→n的转型不是由于电极表面生成了化合物CuCl,而应归因于氯离子对Cu2O膜的掺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极 光电响应 转型 氯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冷却水中不锈钢的自钝化及硫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葛红花 周国定 吴文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3-407,共5页
通过对316#不锈钢/模拟冷却水体系电化学阻抗谱(EIS)的测定和拟合,确定了合适的模型.根据此模型,膜电阻R2在电极浸泡过程中增大,反映膜电容的Y02值则不断减小,显示钝化膜的增厚和致密.模拟冷却水中硫离子的加入使R2迅速降低.Mott-Schot... 通过对316#不锈钢/模拟冷却水体系电化学阻抗谱(EIS)的测定和拟合,确定了合适的模型.根据此模型,膜电阻R2在电极浸泡过程中增大,反映膜电容的Y02值则不断减小,显示钝化膜的增厚和致密.模拟冷却水中硫离子的加入使R2迅速降低.Mott-Schottky图测定显示,在模拟冷却水中浸泡65天的不锈钢钝化膜的施主密度ND和受主密度NA分别为1.47×1020和2.20×1020cm-3,加入9mg·L-1硫离子1h后,ND和NA分别上升到4.52×1020和7.02×1020cm-3.极化曲线测定表明9mg·L-1硫离子使不锈钢钝态电流增大了近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冷却水 不锈钢 自钝化 电化学阻抗谱 钝化膜 硫离子 耐蚀性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在NaCl溶液中对铜缓蚀作用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群杰 周国定 +2 位作者 陆柱 田中群 林昌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0-392,共3页
Corrosion inhibition of benzotriazole(BTA) and its derivative CBTME on Cu in 3%NaCl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SERS technique. The inhibition mechanism for BTA and CBTME on copper corrosion in the solution was found to b... Corrosion inhibition of benzotriazole(BTA) and its derivative CBTME on Cu in 3%NaCl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SERS technique. The inhibition mechanism for BTA and CBTME on copper corrosion in the solution was found to be similar each other, by which a protective film is formed through the triazole ring. The substituent group ( -COOCH 3 ) of CBTME plays the role in the inhibition effect due to steric hindrance. A combination of BTA and CBTME showed a synergistic effect and the inhibition mechanism remained the same as individual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极 缓蚀剂 苯并三氮唑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衍生物 氯化钠溶液 缓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