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分岔理论分析SVC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秀 金红核 +2 位作者 郭晨吉 陈雨 陈鸿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1,94,共6页
基于分岔理论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对于深入理解电压失稳机理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灵活交流输电系统,如静止无功补偿器等,分岔理论能够有效分析系统的动态控制特性对电压稳定的影响。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岔理论,使用通用分岔分析... 基于分岔理论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对于深入理解电压失稳机理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灵活交流输电系统,如静止无功补偿器等,分岔理论能够有效分析系统的动态控制特性对电压稳定的影响。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岔理论,使用通用分岔分析软件AUTO2000对典型的含SVC系统和不含SVC系统进行电压稳定的分析,得出了系统在两种情况下的分岔点数值。研究发现,通过添加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可以延迟系统的Hopf分岔点和鞍结分岔点,增加负荷极限,从而提高了系统电压稳定性。之后又通过双参数分岔分析确定了两维分岔边界。结果表明,在使用SVC控制器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时,要详细考虑其参数对系统中各种分岔的影响,综合优化控制器的设计和安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鞍结分岔 HOPF分岔 静止无功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Graph的电力图形系统开发 被引量:23
2
作者 林济铿 覃岭 罗萍萍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73-76,共4页
针对传统面对对象的图形系统开发周期长、维护困难的缺点,基于通用图形开发平台——VisualGraph,提出了一种简便、清晰的面向图形对象的建模新方法。用可视化图形类建立电力元件并组成电网结构图,快速开发出图形系统。建模及过程全部实... 针对传统面对对象的图形系统开发周期长、维护困难的缺点,基于通用图形开发平台——VisualGraph,提出了一种简便、清晰的面向图形对象的建模新方法。用可视化图形类建立电力元件并组成电网结构图,快速开发出图形系统。建模及过程全部实现可视化,十分快捷。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所开发的图形系统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GRAPH 面向图形对象 电网结构图 图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的负荷建模及其有效性评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靳希 张文青 段开元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年第8期10-13,共4页
负荷模型的精确度对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及长期动态过程的分析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临界情况下,还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定性的结论。详细介绍了目前用于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两个主要方法——统计综合法和总体测辨法,在... 负荷模型的精确度对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及长期动态过程的分析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临界情况下,还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定性的结论。详细介绍了目前用于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两个主要方法——统计综合法和总体测辨法,在对常用的负荷模型做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定性和定量两类负荷模型的有效性评定方法,供负荷建模的准确性评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建模 统计综合法 总体测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机电/电磁暂态仿真数据转换系统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奇方 朱小兰 +1 位作者 张文青 靳希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2年第9期29-33,共5页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与电磁暂态仿真各自相对独立的现状,从电力系统机电暂态/电磁暂态转换仿真的需求出发,提出并编程实现了一种基于PSS/E和EMTP软件的电力系统机电/电磁暂态仿真转换系统,该系统可以直接将机电暂态仿真数据转...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与电磁暂态仿真各自相对独立的现状,从电力系统机电暂态/电磁暂态转换仿真的需求出发,提出并编程实现了一种基于PSS/E和EMTP软件的电力系统机电/电磁暂态仿真转换系统,该系统可以直接将机电暂态仿真数据转换为电磁暂态仿真数据,为机电暂态与电磁暂态两种原本相对独立的仿真搭起了桥梁。并以实际上海电网为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地实现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到电磁暂态仿真数据的成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机电暂态仿真 电磁暂态仿真 PSS/E E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DEA模型的电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体系 被引量:47
5
作者 韦钢 吴伟力 +1 位作者 刘佳 张鑫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2-16,27,共6页
为解决电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建立了基于SE-DEA模型的多属性多目标电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体系,给出了一套综合评价指标集,通过合理选择输入、输出指标以及处理指标集中的定量和定性数据,形成了完整的综合决策方法,根据综合... 为解决电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建立了基于SE-DEA模型的多属性多目标电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体系,给出了一套综合评价指标集,通过合理选择输入、输出指标以及处理指标集中的定量和定性数据,形成了完整的综合决策方法,根据综合产出与综合投入的比率值实现了对电网规划方案的综合排序和选优。实例结果表明,该综合决策体系理论清晰、计算方便、结果直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规划 综合决策 数据包络分析(DEA)SE-DEA 模型 指标集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储能系统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育飞 符杨 +3 位作者 张宇 俞国勤 贾宏新 李东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10-1515,共6页
在分析飞轮储能系统(FESS)、电池储能系统(BESS)、超级电容和超导磁储能系统(SMES)等多种储能技术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风力发电储能系统集总式和分布式的拓扑结构,分析了两类储能系统及其并网变流器的功率特性,比较了集总式和... 在分析飞轮储能系统(FESS)、电池储能系统(BESS)、超级电容和超导磁储能系统(SMES)等多种储能技术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风力发电储能系统集总式和分布式的拓扑结构,分析了两类储能系统及其并网变流器的功率特性,比较了集总式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在改善电网电压、减小频率偏差的能力优劣。基于dSPACE建立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两类储能系统在抑制风电功率波动、改善电能质量方面皆具有效性,与分布式储能系统相比,集总式储能系统可以实现更小的功率波动,但要求更高的变流器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ESS) 风力发电 集总式 分布式 D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动态恢复特性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秀 陈鸿煜 靳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14,共4页
为改善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故障下的动态恢复特性,运用PSCAD/EMTDC仿真工具,研究了HVDC系统逆变站分别采用固定电容器(FC)、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3种无功补偿设备时的故障恢复特性,其中故障有直流闭锁、换... 为改善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故障下的动态恢复特性,运用PSCAD/EMTDC仿真工具,研究了HVDC系统逆变站分别采用固定电容器(FC)、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3种无功补偿设备时的故障恢复特性,其中故障有直流闭锁、换流母线三相接地、单相接地、远端三相接地等。结果表明,交流系统较弱时,SVC会降低交流系统强度,而导致HVDC系统故障及故障恢复时发生连续换相失败,而STATCOM在电压保持、功率恢复等方面都较其他补偿设备有着明显的优点,能够显著改善HVDC系统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短路比 故障恢复 无功补偿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鲁棒控制理论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附加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设计 被引量:34
8
作者 杨秀 王西田 陈陈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61,共5页
对含串联电容补偿的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通过在整流站附加相应的控制信号可以削弱次同步振荡,以往在设计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附加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时忽略了逆变侧对次同步振荡特性的影响。实际分析表明,逆变侧交流母线的强弱以及逆变... 对含串联电容补偿的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通过在整流站附加相应的控制信号可以削弱次同步振荡,以往在设计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附加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时忽略了逆变侧对次同步振荡特性的影响。实际分析表明,逆变侧交流母线的强弱以及逆变站不同的控制方式对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有显著影响。作者运用H∞鲁棒控制理论设计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把逆变侧交流短路阻抗变化、逆变站控制方式的改变以及系统运行条件变化所引起的系统模型幅频特性差异看作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并把在可行变化范围内对应的不确定界用相对简单的频域函数描述,把设计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器归结为求解H∞鲁棒控制理论的混合灵敏度问题。特征根分析与时域仿真计算表明所设计的阻尼控制器能在较大的运行条件变化范围内可有效地抑制次同步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次同步振荡 阻尼控制 H∞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秀 陈鸿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7-250,270,共5页
换相失败是直流输电系统逆变器最常见的故障,当逆变器联接于弱交流系统时换相失败更容易发生,而以往的研究重点是换相失败的机理及数学推导,缺乏相应的仿真验证。为此,通过电磁暂态仿真研究了广泛使用的换相失败解析表达式及其不同短路... 换相失败是直流输电系统逆变器最常见的故障,当逆变器联接于弱交流系统时换相失败更容易发生,而以往的研究重点是换相失败的机理及数学推导,缺乏相应的仿真验证。为此,通过电磁暂态仿真研究了广泛使用的换相失败解析表达式及其不同短路情况下的误差。结果表明:三相短路时最小电压降的计算公式与仿真结果相吻合,而单相接地故障时最小电压降的计算结果与仿真有一定误差;理论计算结果稍偏保守,但是仍然能够作为反映换相失败的一个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直流控制系统对连续换相失败影响的结果表明:增大逆变站控制器增益和减小其时间常数均可以抑制换相失败的发生,有利于逆变侧交流电压的恢复与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换相失败 电磁暂态 短路比 仿真 最小电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变仿真法在电弧炉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育飞 李东东 贾宏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17-2321,共5页
为了仿真评估电弧炉引起的闪变严重度,对闪变仿真法及其在电弧炉供电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先基于IEC闪变测量原理设计出闪变仪中各环节的传递函数和具体参数,再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闪变仪模型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写专门的计算短时... 为了仿真评估电弧炉引起的闪变严重度,对闪变仿真法及其在电弧炉供电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先基于IEC闪变测量原理设计出闪变仪中各环节的传递函数和具体参数,再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闪变仪模型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写专门的计算短时间闪变值Pst程序,根据IEC推荐的检验标准验证闪变仪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结合交流电弧炉随机模型,对电弧炉引起的闪变严重度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表明运用仿真法评估电弧炉引起的闪变严重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炉 电压波动和闪变 闪变仪 瞬时闪变视感度 建模 仿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输电系统的分岔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秀 陈鸿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3-536,共4页
为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水平,防止电压崩溃事故的发生,基于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岔理论,使用通用分岔分析软件AUTO2000对一个典型的3节点系统进行电压稳定的分析,得出了系统在3种不同发电机模型下的分岔点数值。研究发现,不同发电机模型的系... 为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水平,防止电压崩溃事故的发生,基于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岔理论,使用通用分岔分析软件AUTO2000对一个典型的3节点系统进行电压稳定的分析,得出了系统在3种不同发电机模型下的分岔点数值。研究发现,不同发电机模型的系统经历的分岔过程不同,说明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随着发电机模型的不同而不同。但系统在到达鞍节点分岔前,都因为发生了Hopf分岔而失稳,因此Hopf分岔才是系统失稳的原因。研究还发现跟踪Hopf分岔点开始的极限环曲线可见系统还会经历一系列其它复杂分岔:环面折叠分岔、倍周期分岔和环面分岔;在不同的发电机模型下,系统因为不同的动态分岔点而失稳。时域仿真验证了此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压稳定 鞍结分岔 HOPF分岔 发电机模型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规形理论的多馈入交直流输电系统非线性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秀 徐光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0,共5页
传统的特征根分析法不能揭示电力系统的非线性相关作用。正规形理论将非线性系统通过坐标变换,使得原系统与一个线性系统二阶或更高阶等价。将该方法应用到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中,既保留了小信号法的优点,又考虑了不同振荡模式间的非线性作... 传统的特征根分析法不能揭示电力系统的非线性相关作用。正规形理论将非线性系统通过坐标变换,使得原系统与一个线性系统二阶或更高阶等价。将该方法应用到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中,既保留了小信号法的优点,又考虑了不同振荡模式间的非线性作用,适用于系统大扰动后的低频振荡特性分析。在对一双馈入交直流并联系统建立动态方程的基础上,运用正规形理论,分析了多馈入交直流系统低频振荡模式的非线性相关作用。结果显示,系统中各种模式是相互影响的,不同运行方式下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当系统重载且直流带调制方式下时,区间振荡模式与直流调制模式间的非线性作用最强。时域仿真验证了这一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交直流输电系统 正规形 低频振荡 非线性相关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约理念的配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璐洁 胡荣 +1 位作者 符杨 曹家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6-70,共5页
结合配电网规划的特点,基于节约的理念,构建了新形势下综合评价规划方案的指标体系。根据节约的评价原则,采用层次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优化资金流向和资源损耗,在最大程度满足供电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源、环境、经... 结合配电网规划的特点,基于节约的理念,构建了新形势下综合评价规划方案的指标体系。根据节约的评价原则,采用层次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优化资金流向和资源损耗,在最大程度满足供电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例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能够根据配电网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综合考虑评价中的客观实际与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可为规划决策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理念 配电网规划 数据包络分析(DEA)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多目标蚁群算法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符杨 孟令合 +1 位作者 胡荣 曹家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57-62,共6页
针对电网规划需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蚁群算法。该算法采用改进的快速排序方法构造Pareto最优解集,缩短了"慢速链",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采用聚类算法裁剪非支配解,使所得解在整个Pareto解... 针对电网规划需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蚁群算法。该算法采用改进的快速排序方法构造Pareto最优解集,缩短了"慢速链",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采用聚类算法裁剪非支配解,使所得解在整个Pareto解空间具有良好的多样性和分布性;采用信息素更新变参数控制,加快算法的全局收敛速度;采用挥发系数动态自适应调节机制,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通过18节点电网规划算例证明,提出的改进算法与基本多目标蚁群算法相比,所得的Pareto最优解数量更多,Pareto前沿分布更加均匀,同时收敛性和快速性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蚁群算法 聚类分析 PARETO最优 电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负荷密度指标选取新方法 被引量:28
15
作者 符杨 曹家麟 +1 位作者 谢楠 朱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9-22,共4页
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于电力负荷密度指标的选取。首先分析影响密度指标的各因素所占权重,然后对待定的密度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最后根据评判结果对评判对象进行归类并选取相应的密度指标。该方法克服了以往通过简单类比或经验选取... 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于电力负荷密度指标的选取。首先分析影响密度指标的各因素所占权重,然后对待定的密度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最后根据评判结果对评判对象进行归类并选取相应的密度指标。该方法克服了以往通过简单类比或经验选取密度指标易造成主观随意性大、结果欠量化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密度指标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路装耦合地线后耐雷水平计算与过电压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靳希 陈守聚 +1 位作者 鲁炜 屠志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18,21,共3页
鉴于在导线下方架设耦合地线(CGW)既可增加地线对导线的耦合程度,降低绝缘子串上的电压,又可对雷电流起分流作用,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介绍了装设CGW后输电线路耐雷水平计算的方法;并结合实际线路,利用EMTP软件对线路雷电过电压进行... 鉴于在导线下方架设耦合地线(CGW)既可增加地线对导线的耦合程度,降低绝缘子串上的电压,又可对雷电流起分流作用,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介绍了装设CGW后输电线路耐雷水平计算的方法;并结合实际线路,利用EMTP软件对线路雷电过电压进行电磁暂态仿真.计算结果表明CGW可有效提高线路耐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地线 耐雷水平 电磁暂态仿真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符杨 徐自力 曹家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31-35,共5页
在含被动聚集因子的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ith passive congregation,PSOPC)算法和和谐搜索(harmony search,HS)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混合粒子群优化(heurist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HPSO)算法。该算法... 在含被动聚集因子的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ith passive congregation,PSOPC)算法和和谐搜索(harmony search,HS)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混合粒子群优化(heurist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HPSO)算法。该算法根据电网规划的特点,采用"飞回机制"处理变量的约束条件,利用和谐搜索处理规划问题的约束条件,使粒子群在迭代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可行域内,同时该算法中引入了被动聚集因子,有效改善了粒子的进化机制,提高了粒子的自由搜索能力。18节点算例验证了该算法应用于电网规划的正确性和有效性,HPSO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和PSOPC算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该HPSO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规划 粒子群优化(PSO) 被动聚集因子 和谐搜索(HS) 飞回机制 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谐波检测算法的实现 被引量:19
18
作者 靳希 董立骏 +1 位作者 吴世敏 龚蓓蓓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42,共4页
为了有效解决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中传统数字低通滤波器具有延时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可代替传统数字低通滤波器算法的移动窗积分算法。通过仿真比较分析,并搭建实际硬件平台对移动窗积分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移动窗积分... 为了有效解决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中传统数字低通滤波器具有延时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可代替传统数字低通滤波器算法的移动窗积分算法。通过仿真比较分析,并搭建实际硬件平台对移动窗积分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移动窗积分法具有延时短、易实现且积分窗的长度可根据要求进行修改等优点,便于满足谐波检测的要求。因此,该改进谐波检测算法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检测 数字低通滤波器 移动窗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幅相控制的单位功率因数电梯能量回馈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祎炜 李杰 +1 位作者 陈国呈 屈可庆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针对普通电梯变频器不能回馈再生能量的缺点,研制了一台基于幅相控制的15kW外挂式电梯能量回馈器样机,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能量回馈和直流母线电压可控。在此基础上,根据电梯起停频繁的特点,利用直流母线电压变化率推导出起动时刻理... 本文针对普通电梯变频器不能回馈再生能量的缺点,研制了一台基于幅相控制的15kW外挂式电梯能量回馈器样机,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能量回馈和直流母线电压可控。在此基础上,根据电梯起停频繁的特点,利用直流母线电压变化率推导出起动时刻理想初始参数和在输入功率变化时的前馈调节量,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通过在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现场实测表明,该回馈器工作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回馈 幅相控制 单位功率因数 预测 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P的配电网规划综合评判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荣 周晋雅 +1 位作者 朱兰 符杨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29,共4页
配电网规划综合评判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多因素决策问题。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配电网规划综合评判方法——网络分析法(ANP),考虑到配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判中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采用该方法建立了配电... 配电网规划综合评判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多因素决策问题。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配电网规划综合评判方法——网络分析法(ANP),考虑到配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判中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采用该方法建立了配电网规划综合评判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层次分析法要求各指标间相互独立的不足,通过超矩阵的计算得到更符合实际的指标权重。实例证明了ANP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规划综合评判 网络分析法(ANP) 超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