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Ru合金薄膜的电沉积制备及其电化学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巧霞 周小金 +1 位作者 李金光 徐群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88-1492,共5页
在1mmol·L-1H2PtCl6+1mmol·L-1RuCl3+0.1mol·L-1H2SO4镀液中采用电沉积法在化学镀金膜的红外窗口Si反射面上制备Pt50Ru50合金电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可以观察到制备的Pt50Ru50合金电极形貌呈现出100-200nm大小的颗粒... 在1mmol·L-1H2PtCl6+1mmol·L-1RuCl3+0.1mol·L-1H2SO4镀液中采用电沉积法在化学镀金膜的红外窗口Si反射面上制备Pt50Ru50合金电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可以观察到制备的Pt50Ru50合金电极形貌呈现出100-200nm大小的颗粒.常规电化学分析方法得出该电极具有典型的合金特征,对CO和CH3OH具有很好的催化氧化作用.应用电化学现场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法(ATR-SEIRAS)可以观察到该电极上Pt位和Ru位上CO的振动谱峰,且表现出Pt-Ru二元金属良好的协同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Pt50Ru50合金膜 CO CH3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三元催化剂PtRuCo/C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7
2
作者 徐群杰 周小金 +1 位作者 李巧霞 李金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35-2138,共4页
使用柠檬酸三钠作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20%(w)Pt60Ru30Co10/C催化剂.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pH值对制备催化剂的催化甲醇氧化能力及稳定性的影响,并使用预吸... 使用柠檬酸三钠作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20%(w)Pt60Ru30Co10/C催化剂.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pH值对制备催化剂的催化甲醇氧化能力及稳定性的影响,并使用预吸附单层CO溶出方法研究了其抗中毒能力.结果表明,当pH=8时,制备的PtRuCo/C对甲醇氧化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活性远高于商业化的Pt50Ru50/C,同时催化剂的稳定性最好,高于商业化的Pt50Ru50/C的稳定性,而且预吸附单层CO的起始氧化电位比Pt50Ru50/C的明显负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还原法 PtRuCo/C 甲醇氧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自组装膜对铜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廖强强 岳忠文 +4 位作者 朱忠伟 王毅 张羽 周国定 周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55-1661,共7页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TC)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金属缓蚀剂,以其在铜表面制备了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在0.5mol·L-1HCl介质中APDTCSAMs对铜的缓蚀作用及其吸附行为.结果表明,APDTC分子易在铜表面形成稳定的APDTCS...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TC)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金属缓蚀剂,以其在铜表面制备了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在0.5mol·L-1HCl介质中APDTCSAMs对铜的缓蚀作用及其吸附行为.结果表明,APDTC分子易在铜表面形成稳定的APDTCSAMs,改变了电极表面的双电层结构,SAMs同时抑制了铜的阳极氧化过程和阴极还原过程,铜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明显提高,双电层电容明显降低.电化学阻抗和极化曲线测试结果显示,在0.5mol·L-1HCl介质中,铜表面APDTCSAMs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效果.研究结果还表明,APDTC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机理是介于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之间的一种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APDTC 自组装单分子膜 缓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水中杀菌剂次氯酸钠、异噻唑啉酮对不锈钢的侵蚀性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蕊 葛红花 +2 位作者 龚晓明 孟新静 赵玉增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1,74,共3页
冷却水对不锈钢有腐蚀作用,在冷却水中分别添加杀菌剂次氯酸钠和异噻唑啉酮,采用极化曲线研究了次氯酸钠和异噻唑啉酮对TP304L不锈钢电极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水中次氯酸钠可以促进不锈钢的点蚀,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冷却水对不锈... 冷却水对不锈钢有腐蚀作用,在冷却水中分别添加杀菌剂次氯酸钠和异噻唑啉酮,采用极化曲线研究了次氯酸钠和异噻唑啉酮对TP304L不锈钢电极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水中次氯酸钠可以促进不锈钢的点蚀,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冷却水对不锈钢的侵蚀性增加;冷却水中加入异噻唑啉酮对不锈钢的极化曲线不产生影响,在放置过程中冷却水对不锈钢电极的侵蚀性也不发生变化,异噻唑啉酮是一种对不锈钢较为安全的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蚀 次氯酸钠 异噻唑啉酮 不锈钢 冷却水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琥珀酸对白铜在3%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群杰 池国镇 +1 位作者 时士峰 云虹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73,9,共3页
目前,有关绿色缓蚀剂聚环氧琥珀酸(PESA)对铜及铜合金的缓蚀影响研究较少。运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考察了PESA及其与Na2SiO3复配后对白铜B10在3%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PESA是一种阳极型缓蚀剂,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浓度为1... 目前,有关绿色缓蚀剂聚环氧琥珀酸(PESA)对铜及铜合金的缓蚀影响研究较少。运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考察了PESA及其与Na2SiO3复配后对白铜B10在3%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PESA是一种阳极型缓蚀剂,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浓度为15 mg/L时,缓蚀率最大,为50.35%;PESA和5~20 mg/L硅酸钠复配后的缓蚀率比单一PESA最佳浓度15 mg/L时的低,当硅酸钠的复配浓度达到40 mg/L时,缓蚀效果最好,缓蚀率达到78.36%;两者复配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缓蚀剂 聚环氧琥珀酸 腐蚀 白铜B10 硅酸钠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黄铜管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廖强强 李伟 +1 位作者 李义久 周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27-1231,共5页
通过失重法、交流阻抗(EIS)以及极化曲线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在质量分数为3%NaCl溶液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DDTC)对黄铜管的缓蚀行为。失重测试结果表明,SDDTC在质量浓度为120mg/L时具有最佳缓蚀效果,缓蚀效率达到95%。交流阻抗的测... 通过失重法、交流阻抗(EIS)以及极化曲线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在质量分数为3%NaCl溶液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DDTC)对黄铜管的缓蚀行为。失重测试结果表明,SDDTC在质量浓度为120mg/L时具有最佳缓蚀效果,缓蚀效率达到95%。交流阻抗的测试结果表明,黄铜电极的极化电阻Rp值最初随着浓度的增加及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浸泡72h以及质量浓度达到120mg/L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SDDTC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和浸泡时间的延长Rp值反而有所下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显示,该缓蚀剂对黄铜电极的阳极和阴极行为均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失重 交流阻抗 极化曲线 缓蚀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在柠檬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廖强强 陈亚琼 +2 位作者 闫爱军 董万田 葛红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4-319,共6页
采用失重实验、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缓蚀剂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在质量分数为2%柠檬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失重实验表明,该缓蚀剂在柠檬酸溶液中能够有效地抑制碳钢的腐蚀,当其质量分数为0.4%时,缓蚀效... 采用失重实验、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缓蚀剂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在质量分数为2%柠檬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失重实验表明,该缓蚀剂在柠檬酸溶液中能够有效地抑制碳钢的腐蚀,当其质量分数为0.4%时,缓蚀效率达到86.4%。极化曲线表明,该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Nyquist图中单一的容抗弧变化表明碳钢电极表面的腐蚀过程主要由电荷转移步骤控制。该缓蚀剂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机理是介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间的一种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 缓蚀剂 柠檬酸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和Cl改性纳米TiO_2薄膜的光电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云虹 林昌健 +1 位作者 李静 杜荣归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1-41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原料,分别添加浓硝酸、浓硫酸或浓盐酸,制备氮、硫或氯改性纳米TiO2薄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光电流谱、交流阻抗谱和电位~时间变化测试表明,氮改性纳米TiO2薄膜使表面结构优化,从而可提高纳米TiO...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原料,分别添加浓硝酸、浓硫酸或浓盐酸,制备氮、硫或氯改性纳米TiO2薄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光电流谱、交流阻抗谱和电位~时间变化测试表明,氮改性纳米TiO2薄膜使表面结构优化,从而可提高纳米TiO2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改性 光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TiO_2/C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碱性溶液中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巧霞 杨意超 +2 位作者 刘明爽 毛宏敏 徐群杰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88,共4页
钛酸四丁酯前驱体水热合成制备纳米TiO2颗粒,在TiO2和VulcanXC-72活性炭复合载体上液相还原负载Pd纳米颗粒,制得Pd/Ti02/C复合催化剂.通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N试表明其具有面心立方结构,Pd金属粒子(粒径约3~4nm... 钛酸四丁酯前驱体水热合成制备纳米TiO2颗粒,在TiO2和VulcanXC-72活性炭复合载体上液相还原负载Pd纳米颗粒,制得Pd/Ti02/C复合催化剂.通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N试表明其具有面心立方结构,Pd金属粒子(粒径约3~4nm)均匀分散在锐钛矿型的纳米TiO2和活性碳的复合载体上.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曲线测试表明,与相同Pd载量的Pd/C相比,20%(bymass,下同)Pd载量的Pd/TiO2/C颗粒在常温常压下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有很高活性和稳定性.这主要归功于纳米TiO2改变了Pd表面的电子特性,且增大了其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PD TIO2 C 乙醇氧化 碱性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对黄铜在3%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10
作者 廖强强 李伟 +3 位作者 岳忠文 潘杰文 杨伊黎 李义久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0,30,共4页
目前,对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TC)缓蚀性的研究不多,而有关其对黄铜在3%NaCl溶液中的缓蚀未见报道。采用失重、电化学方法考察了3%NaCl溶液中APDTC对黄铜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APDTC对黄铜的缓蚀有一最佳浓度,刚开始随着APDTC浓度... 目前,对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TC)缓蚀性的研究不多,而有关其对黄铜在3%NaCl溶液中的缓蚀未见报道。采用失重、电化学方法考察了3%NaCl溶液中APDTC对黄铜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APDTC对黄铜的缓蚀有一最佳浓度,刚开始随着APDTC浓度的增加,APDTC对铜的缓蚀作用不断增大,在6mg/L时缓蚀效率最大可达85%,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增加,缓蚀效果反而有所下降;APDTC对黄铜的缓蚀作用同时抑制了阳极反应过程和阴极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 黄铜 缓蚀性能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Sb/C复合纳米催化剂对甲酸电催化氧化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龙龙 曹晓璐 +2 位作者 王亚骏 平金豪 李巧霞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8-374,共7页
以柠檬酸三钠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碳载型的Pd-Sb复合纳米催化剂(Pd-Sb/C),通过调制不同Pd:Sb摩尔比研究了其对甲酸电催化性能的影响.TEM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颗粒粒径较小且均匀分散在碳载体表面.XRD和XPS测试表明,Pd-Sb/C... 以柠檬酸三钠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碳载型的Pd-Sb复合纳米催化剂(Pd-Sb/C),通过调制不同Pd:Sb摩尔比研究了其对甲酸电催化性能的影响.TEM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颗粒粒径较小且均匀分散在碳载体表面.XRD和XPS测试表明,Pd-Sb/C中少量的单质态Sb(0)高度分散在Pd颗粒中或表面,形成合金化程度较低的Pd Sb合金.电化学测试表明,当Pd:Sb=20:1时,合成的催化剂对甲酸的催化效能最佳.与合成的Pd/C和商业Pd/C相比,Pd-Sb/C(20:1)的电流密度分别是Pd/C的2.6倍、商业Pd/C的4.2倍.Pd-Sb/C的整体催化性能得到改善主要归因于适量的单质态Sb(0)引入到Pd中,诱导产生电子效应和"双功能"效应,一方面减小Pd与CO毒性物种之间的吸附作用,另一方面促使Pd表面吸附的CO快速氧化,提高了Pd-Sb/C催化剂的抗CO中毒能力,使得Pd-Sb/C催化剂的整体催化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基催化剂 Sb修饰 甲酸电氧化 浸渍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