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厂热力设备防腐蚀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葛红花 周国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11-619,共9页
电力设备腐蚀控制是保障电力安全的重要方面,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部分发电设备的防腐蚀技术及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锅炉高温腐蚀控制及停炉保护、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腐蚀控制、凝汽器腐蚀与防护、热交换设备阻垢缓蚀与节能技术、烟气脱硫设... 电力设备腐蚀控制是保障电力安全的重要方面,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部分发电设备的防腐蚀技术及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锅炉高温腐蚀控制及停炉保护、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腐蚀控制、凝汽器腐蚀与防护、热交换设备阻垢缓蚀与节能技术、烟气脱硫设备腐蚀与控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腐蚀控制 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评价反渗透系统阻垢性能的一种动态模拟方法研究
2
作者 葛红花 宋飞 +1 位作者 申晶 赵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3-126,共4页
目前反渗透系统阻垢性能的评价方法多为评价阻垢剂抑制成垢盐类在溶液中的析出程度,具有较大局限性,特别不适合于评价非增溶型的阻垢技术。提出一种实验室快速、可靠地评价反渗透系统阻垢性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反渗透系统回收率的变化... 目前反渗透系统阻垢性能的评价方法多为评价阻垢剂抑制成垢盐类在溶液中的析出程度,具有较大局限性,特别不适合于评价非增溶型的阻垢技术。提出一种实验室快速、可靠地评价反渗透系统阻垢性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反渗透系统回收率的变化评价各类阻垢技术的阻垢性能,评价结果直接反映反渗透膜表面的结垢状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通过精密度测试表明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利用该方法对不同浓度的某阻垢剂、电磁阻垢技术等的阻垢性能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系统 阻垢技术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水处理阻垢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龚晓明 葛红花 刘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14,共5页
磁场水处理技术因其绿色环保节能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有关其阻垢机理和阻垢效果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很多研究表明磁处理不仅可以减少管道中水垢生成的量,而且可以使已经存在的硬垢逐渐软化。但是由于水质的千差万别,目前对于磁处理的阻垢... 磁场水处理技术因其绿色环保节能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有关其阻垢机理和阻垢效果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很多研究表明磁处理不仅可以减少管道中水垢生成的量,而且可以使已经存在的硬垢逐渐软化。但是由于水质的千差万别,目前对于磁处理的阻垢机理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作者综述了磁处理阻垢机理研究及其应用的现状,并对磁处理阻垢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处理 水处理 阻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合金表面超疏水膜的构筑及其耐蚀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韩杰 刘伟 +1 位作者 闵宇霖 徐群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88-993,共6页
超疏水技术是一项新型的腐蚀防护技术,在金属基合金表面构筑超疏水膜能有效地抑制金属和合金材料发生腐蚀。介绍了金属基合金表面超疏水膜的构筑方法,重点分析了超疏水膜对金属合金基体耐蚀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超疏水技术近年来的发展... 超疏水技术是一项新型的腐蚀防护技术,在金属基合金表面构筑超疏水膜能有效地抑制金属和合金材料发生腐蚀。介绍了金属基合金表面超疏水膜的构筑方法,重点分析了超疏水膜对金属合金基体耐蚀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超疏水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及其存在的技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合金 超疏水膜 构筑 耐蚀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不锈钢在含不同浓度Cl^-的高炉煤气管道冷凝模拟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6
5
作者 金志浩 葛红花 +2 位作者 林薇薇 孟新静 赵玉增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0-894,955,共6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动电位极化曲线、循环极化曲线(CP)研究了316L,2205,254SMo和2507不锈钢在含不同浓度Cl-的高炉煤气管道冷凝模拟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Cl-浓度的增加,该四种不锈钢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均逐渐减小,其中250...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动电位极化曲线、循环极化曲线(CP)研究了316L,2205,254SMo和2507不锈钢在含不同浓度Cl-的高炉煤气管道冷凝模拟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Cl-浓度的增加,该四种不锈钢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均逐渐减小,其中2507不锈钢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最大,其次为254SMo不锈钢,而316L不锈钢的最小。316L不锈钢电极的极化曲线没有钝化区,腐蚀电流密度较大;254SMo和2507不锈钢电极的极化曲线存在明显的钝化区,显示较好的耐蚀性。254SMo和2507不锈钢电极的循环极化曲线中的折回段几乎沿原曲线逆向变化,显示其表面钝化膜破坏后的修复能力强;2205不锈钢回扫电流始终大于正扫电流,其钝化膜修复能力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煤气管道 冷凝液 不锈钢 点蚀 氯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冷却水中Al_2O_3纳米颗粒分散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袁群 葛红花 +2 位作者 蒋以奎 薛慧 周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3101-23105,共5页
在模拟冷却水中添加Al_2O_3纳米颗粒制备纳米流体,用zeta电位表征纳米流体的稳定性。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超声处理时间、溶液pH值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及最佳优化条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DBS浓度、超声处理时... 在模拟冷却水中添加Al_2O_3纳米颗粒制备纳米流体,用zeta电位表征纳米流体的稳定性。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超声处理时间、溶液pH值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及最佳优化条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DBS浓度、超声处理时间、溶液pH值的增加,纳米颗粒zeta电位绝对值#ζ#均先增加后减小。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BBD)模型对纳米颗粒分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SDBS浓度对zeta电位的贡献最大,其次为溶液p H值;SDBS浓度与pH值、超声时间与pH值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较明显;BBD模型给出模拟冷却水中纳米颗粒分散稳定性的优化条件为SDBS浓度0.339%(质量分数),超声时间61 min,pH值8.05,预测#ζ#为50.8 mV,实验测得优化条件下#ζ#为50.6 mV,与预测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纳米颗粒 纳米流体 ZETA电位 响应曲面法 BB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介质中pH对316L不锈钢和Q235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孟新静 金志浩 葛红花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6-870,共5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丝束电极等技术研究了316L不锈钢和Q235碳钢在不同pH且含有高浓度氯化物的高炉煤气冷段管道冷凝液模拟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的升高,两种材料的阻抗值均逐渐增大,316L不锈钢的钝态电流密度和...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丝束电极等技术研究了316L不锈钢和Q235碳钢在不同pH且含有高浓度氯化物的高炉煤气冷段管道冷凝液模拟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的升高,两种材料的阻抗值均逐渐增大,316L不锈钢的钝态电流密度和Q235碳钢的腐蚀电流密度均减小。丝束电极电流分布图中阳极电流区域随溶液pH的升高而减小,不锈钢和碳钢分别表现出局部腐蚀和全面腐蚀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碳钢 PH 丝束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钝化电位对黄铜表面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孟新静 周琼宇 钟庆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6,共6页
目的研究黄铜在不同阳极钝化电位下形成的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能。方法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获取黄铜在硼酸盐缓冲溶液中的维钝电位区间,并选取3个钝化电位值对黄铜进行钝化处理,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chottky半导体理论研究阳极钝化电位... 目的研究黄铜在不同阳极钝化电位下形成的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能。方法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获取黄铜在硼酸盐缓冲溶液中的维钝电位区间,并选取3个钝化电位值对黄铜进行钝化处理,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chottky半导体理论研究阳极钝化电位对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PDM模型进行点缺陷扩散系数的计算。结果黄铜在硼酸盐缓冲溶液中有明显的钝化区间,不同钝化电位对应的Mott-Schottky直线斜率均为负值,且点缺陷扩散系数均为10-14数量级。随着阳极钝化电位的正移,钝化膜的阻抗值不断增加,受主密度降低,平带电位变小,空间电荷层厚度增加。结论黄铜在不同钝化电位下形成的钝化膜均表现出p型半导体的特性,膜中载流子以空穴为主,随着阳极钝化电位的正移,钝化膜的导电性能变差,耐蚀性能增强,对基体的保护作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 钝化电位 钝化膜 半导体 Mott-Schottky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表面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自组装膜的拉曼光谱和缓蚀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岳忠文 廖强强 +3 位作者 王作华 李义久 陈亚琼 葛红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13-2220,共8页
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和电化学方法,对铜电极表面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TC)的自组装单层结构、缓蚀性能和吸附行为进行研究。SERS光谱表明:APDTC分子通过硫原子垂直吸附在铜表面形成APDTC自组装单分子膜(APDTC SAMs)。交流... 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和电化学方法,对铜电极表面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TC)的自组装单层结构、缓蚀性能和吸附行为进行研究。SERS光谱表明:APDTC分子通过硫原子垂直吸附在铜表面形成APDTC自组装单分子膜(APDTC SAMs)。交流阻抗和极化曲线实验表明:在3%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APDTC SAMs对铜具有很好的缓蚀作用,最高缓蚀效率可达98%;APDTC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机理是介于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之间的一种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 拉曼光谱 自组装单分子膜 缓蚀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汽器不锈钢管锰致腐蚀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楠楠 梁磊 +2 位作者 林建珍 李明利 潘逸琼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59,共4页
美国等国家发生了不少MnO2引起的凝汽器不锈钢管点蚀。随着我国不锈钢管凝汽器数量和使用时间的增加,也可能会发生类似问题,但目前尚未见到这方面的研究报告。不锈钢管上MnO2的形成有微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两种途径。不管MnO2是如何在不... 美国等国家发生了不少MnO2引起的凝汽器不锈钢管点蚀。随着我国不锈钢管凝汽器数量和使用时间的增加,也可能会发生类似问题,但目前尚未见到这方面的研究报告。不锈钢管上MnO2的形成有微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两种途径。不管MnO2是如何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的,均可使开路电位大幅度上升,并可高至约400mV(vs.SCE)。电位正移可能会使开路电位超过点蚀电位从而引起304、316L不锈钢管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不锈钢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235钢在煤浸出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慧 葛红花 +2 位作者 蒋以奎 温东辉 袁群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0-304,共5页
采用离子色谱对某长焰煤浸出液进行了成分分析,用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研究了煤浸出液中离子含量和温度对Q235钢腐蚀的影响,用失重试验研究了Q235钢在不同转速和不同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煤浸出液中主要的阳离子为Na^+和Ca^(2... 采用离子色谱对某长焰煤浸出液进行了成分分析,用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研究了煤浸出液中离子含量和温度对Q235钢腐蚀的影响,用失重试验研究了Q235钢在不同转速和不同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煤浸出液中主要的阳离子为Na^+和Ca^(2+),主要的阴离子为SO_4^(2-)和Cl^-;煤浸出液中离子含量增加和温度升高都会使Q235钢的耐蚀性降低;转速增大,Q235钢在煤浸出液中的腐蚀速率增大,当转速为60r/min时,Q235钢的腐蚀速率达到0.304 7mm/a,约为静态时的2.3倍;Cl-和SO_4^(2-)含量的增加都会促进Q235钢的腐蚀,SO_4^(2-)和Cl^-同时存在对Q235钢的侵蚀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钢 煤浸出液 运煤敞车 腐蚀 电化学阻抗谱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表面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葡萄糖自组装膜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沈阳 廖强强 +3 位作者 徐少迪 杨冬 赵璐璐 葛红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601,共6页
合成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缓蚀剂——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葡萄糖(DTCG)。采用该缓蚀剂在铜表面制备了自组装膜,并运用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方法研究了该膜在3%Na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TCG自组装膜对铜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合成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缓蚀剂——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葡萄糖(DTCG)。采用该缓蚀剂在铜表面制备了自组装膜,并运用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方法研究了该膜在3%Na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TCG自组装膜对铜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在自组装时间为4 h、自组装浓度为120 mg/L的缓蚀效率接近于97%。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也证明了DTCG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葡萄糖 自组装膜 电化学方法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锂机组不锈钢焊接管腐蚀失效的原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磊 张建良 +2 位作者 李小利 赵阳 刘世宏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8-1201,共4页
通过外观、显微组织、化学成分、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检测方法,对溴化锂机组发生器436L不锈钢焊接管和吸收器304不锈钢焊接管焊缝附近的腐蚀失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36L焊管内有氯化物和盐粒,其腐蚀泄漏主要是由氯化物点蚀引起的;30... 通过外观、显微组织、化学成分、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检测方法,对溴化锂机组发生器436L不锈钢焊接管和吸收器304不锈钢焊接管焊缝附近的腐蚀失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36L焊管内有氯化物和盐粒,其腐蚀泄漏主要是由氯化物点蚀引起的;304不锈钢管点蚀坑及其附近富集硫元素,该处发生了由硫或硫酸盐引起的微生物腐蚀;建议采用等轴晶化处理,激光焊接铁素体不锈钢管等措施提高焊缝质量;管子安装时焊缝应置于上方,试车时用纯净的水,长期停机应保持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腐蚀 发生器 吸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不锈钢在浓缩自来水中的点蚀敏感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云章 葛红花 +2 位作者 龚晓明 刘蕊 康骏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70-472,476,共4页
采用极化曲线研究了SUS304不锈钢在不同温度浓缩不同倍率的自来水中的点蚀敏感性,比较了含不同浓度氯化钠的去离子水和自来水对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自来水温度和浓缩倍率的提高,不锈钢的点蚀敏感性增大;与自来水相比,... 采用极化曲线研究了SUS304不锈钢在不同温度浓缩不同倍率的自来水中的点蚀敏感性,比较了含不同浓度氯化钠的去离子水和自来水对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自来水温度和浓缩倍率的提高,不锈钢的点蚀敏感性增大;与自来水相比,在去离子水中氯离子对不锈钢点蚀敏感性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不锈钢 自来水 点蚀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缓冲溶液pH对黄铜表面钝化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孟新静 周琼宇 钟庆东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2-636,共5页
采用极化曲线、恒电位-时间曲线、电化学阻抗谱以及Mott-Schottky等方法研究了硼酸缓冲溶液中pH对黄铜表面钝化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测pH范围内,黄铜均呈现明显钝化区间;pH为8,8.8和9.5时钝化膜均为多孔膜层,pH为10.5,12.... 采用极化曲线、恒电位-时间曲线、电化学阻抗谱以及Mott-Schottky等方法研究了硼酸缓冲溶液中pH对黄铜表面钝化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测pH范围内,黄铜均呈现明显钝化区间;pH为8,8.8和9.5时钝化膜均为多孔膜层,pH为10.5,12.5时钝化膜是致密的膜层;表面钝化膜在不同pH下均具有p型半导体性质,膜阻抗值随pH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H为10.5时阻抗最大,受主密度最小,钝化膜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 PH 钝化膜 Mott-Schottky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沉积有SO2污染物的黄铜在大气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以奎 葛红花 +4 位作者 薛慧 袁群 孟新静 赵玉增 廖强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61,共6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Kelvin探针(SKP)等方法研究了沉积有SO_2污染物的黄铜电极在大气中的腐蚀行为,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黄铜表面的腐蚀产物。结果表明:表面沉积有SO_2污染物的黄铜电极的腐蚀反应阻力明显小于表面无污染物...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Kelvin探针(SKP)等方法研究了沉积有SO_2污染物的黄铜电极在大气中的腐蚀行为,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黄铜表面的腐蚀产物。结果表明:表面沉积有SO_2污染物的黄铜电极的腐蚀反应阻力明显小于表面无污染物的黄铜电极的,且表面沉积SO_2污染物的量越大,腐蚀反应阻力越小;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黄铜电极表面腐蚀产物增加,表面伏打电位升高,表面反应活性降低;表面沉积有SO_2的黄铜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产物主要为ZnSO_4·7H_2O、CuSO_4·3H_2O及ZnO,另外还有少量的Zn(OH)_2、Cu(OH)_2和Cu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阻抗谱 扫描Kelvin探针(SKP) 黄铜 大气腐蚀 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铜在含硫酸盐还原菌的模拟冷却水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学娟 葛红花 +2 位作者 张敏 周国定 廖强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2-956 1003,1003,共6页
结合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分析,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测试以及丝束电极(WBE)技术,对黄铜电极在含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模拟冷却水中表面成膜及腐蚀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含菌模拟冷却水溶液中,电极表面会形成一层生物膜... 结合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分析,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测试以及丝束电极(WBE)技术,对黄铜电极在含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模拟冷却水中表面成膜及腐蚀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含菌模拟冷却水溶液中,电极表面会形成一层生物膜,电极表面含有铜和硫等元素。电化学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浸泡时间延长,无菌溶液中铜电极的阻抗值不断增大,腐蚀电流密度下降;含菌溶液中铜电极的阻抗值则随时间减小,腐蚀电流密度显著增大;浸泡初期电极表面的极差较大,随时间延长极差不断减小,显示浸泡初期电极表面状态不一致性较大,可能是浸泡初期SRB在电极表面成膜不均匀,从而导致局部区域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 模拟冷却水 硫酸盐还原菌 丝束电极 电化学阻抗谱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溶液中烷基咪唑啉对铜的缓蚀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林 廖强强 +3 位作者 赵璐璐 杨冬 董万田 葛红花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7-1012,共6页
采用了电化学阻抗、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UHCI)在5%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UHCI对铜有明显的缓蚀作用,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其缓蚀率增大,但当缓蚀剂质量浓度达到0.15%后,... 采用了电化学阻抗、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UHCI)在5%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UHCI对铜有明显的缓蚀作用,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其缓蚀率增大,但当缓蚀剂质量浓度达到0.15%后,再增加缓蚀剂浓度,缓蚀效率不再提高;该缓蚀剂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同时抑制了阴极还原和阳极氧化过程。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缓蚀剂分子主要通过O(14)提供电子与金属原子成键,在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 缓蚀剂 电化学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柠檬酸-天冬氨酸)的合成及其阻垢缓蚀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玲玲 赵玉增 +1 位作者 刘快迎 葛红花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10-714,共5页
采用热缩聚法制备了聚(柠檬酸-天冬氨酸),并用红外光谱和凝胶色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阻垢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聚(柠檬酸-天冬氨酸)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3.5%(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中聚(柠檬酸-天冬氨酸... 采用热缩聚法制备了聚(柠檬酸-天冬氨酸),并用红外光谱和凝胶色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阻垢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聚(柠檬酸-天冬氨酸)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3.5%(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中聚(柠檬酸-天冬氨酸)对铜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当天冬氨酸与柠檬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制备的聚(柠檬酸-天冬氨酸)(产物C)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最好,阻垢率达97%,其在3.5%氯化钠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效果也很好。当产物C质量浓度为200mg/L时,对铜的缓蚀率可达81.6%。即制备的聚(柠檬酸-天冬氨酸)具有良好的阻垢缓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柠檬酸-天冬氨酸) 阻垢 缓蚀 硫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在模拟一级反渗透产水和海水中的腐蚀行为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敏 葛红花 +3 位作者 王学娟 孟新静 赵玉增 廖强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4-818,823,共6页
采用丝束电极测试(WBE)、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挂片失重法研究了静态条件下碳钢在模拟海水淡化一级反渗透(RO)产水和海水中的腐蚀形态及其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碳钢在模拟一级RO产水和海水中腐蚀电位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在模拟一级RO产水... 采用丝束电极测试(WBE)、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挂片失重法研究了静态条件下碳钢在模拟海水淡化一级反渗透(RO)产水和海水中的腐蚀形态及其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碳钢在模拟一级RO产水和海水中腐蚀电位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在模拟一级RO产水15d的试验中,碳钢表面微阴极、微阳极的最大电位差始终大于110mV,腐蚀过程中阴极、阳极区域位置基本不变,腐蚀始终在局部区域进行,阻抗谱显示一个时间常数;在模拟海水中2d后碳钢表面微阴极、微阳极的最大电位差小于10mV,微阴极、微阳极区域位置在不断变化,发生全面腐蚀,随着腐蚀的进行碳钢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上出现Warburg阻抗,腐蚀过程逐渐发展为扩散控制,表面生成的致密腐蚀产物对碳钢的进一步腐蚀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碳钢腐蚀速率下降。碳钢在模拟一级RO产水中的表观腐蚀速率略大于模拟海水,因其实际腐蚀部位面积小而局部区域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反渗透(RO)产水 海水 腐蚀形态 丝束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