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夜间延时运营需求及精细化管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春娇 王婵婵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0,共5页
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国内外各大城市都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延时运营作为重要的刺激手段。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为例,重点分析了上海夜间交通出行特征及交通需求,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延时运营期间的客流分布特征。针对延时运营期间客流时... 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国内外各大城市都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延时运营作为重要的刺激手段。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为例,重点分析了上海夜间交通出行特征及交通需求,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延时运营期间的客流分布特征。针对延时运营期间客流时空不均衡、运营效益较差的现状,提出了区域协同管理、一线一策、公交一体化、财务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精细化管理对策,以提升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延时运营服务品质,促进夜间交通出行合理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城市轨道交通 夜间延时运营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线运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施董燕 周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139,共5页
[目的]通过总结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运能提升改造项目的实施经验,为其提出有效的运能提升方法及具体案例。[方法]深入分析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线运能不足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分析,提出运能提升的技术路线及5大核心策略;详... [目的]通过总结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运能提升改造项目的实施经验,为其提出有效的运能提升方法及具体案例。[方法]深入分析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线运能不足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分析,提出运能提升的技术路线及5大核心策略;详细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实现1 min 50 s最小行车间隔、3号线与4号线增能改造、5号线从4节编组扩编至6节编组、6号线增能改造及增设复线等成功案例。[结果及结论]影响线路运能的主要因素包括车辆基地规模、区间通过能力、出入场能力,以及供电能力等。针对这些因素,确定了运能提升的技术路线,即从客流预测及客流特征分析入手,进行设施设备能力评估,设计行车交路方案,最终形成科学的改造方案。同时,提出了5大策略:运营管理优化、既有系统能力挖潜及改造、信号系统升级或土建局部改造、系统规模性改造及线网整体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能提升 线路通过能力评估 既有线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识别的服务热线工单智能分类研究
3
作者 毛晓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198,共6页
[目的]传统轨道交通网络服务热线以人工客服接听、手工填写工单和处理分类为主,客运服务人员承担着高强度、超负荷的服务工作,同时服务品质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引入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识别技术,以实现运营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目的]传统轨道交通网络服务热线以人工客服接听、手工填写工单和处理分类为主,客运服务人员承担着高强度、超负荷的服务工作,同时服务品质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引入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识别技术,以实现运营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方法]分析了当前服务热线的业务分类及工单智能分类系统需求,采用语义分析的分词逻辑,通过建立关键字库来提升识别的精度;将关键词库作为领域词典,构建了一种以分布式文本向量表示为基础,融合Transformer自注意力机制的智能化文本分类模型。在所提智能化文本分类模型中,注意力焦点更集中于与分类任务相关性强的词汇,降低了上下文信息中无关词汇对分类结果的干扰,并能够动态地显示在不同语境中含有不同语义的文本,实现对乘客意图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热线工单(以下简称“工单”)记录文件智能分类系统。[结果及结论]由真实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可知,所提智能化文本分类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正确性。采用高模块化的软件系统设计,实现了工单的自动分类,能够有效提升工单响应速度,降低人力、物力的成本投入。所提智能化文本分类模型能够提高运营整体的服务质量和乘客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语义识别 服务热线 智能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气象风险的精细化管控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耿凯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90,共5页
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对城市轨道交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降低气象灾害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最新研发的上海轨道交通气象辅助决策系统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可对气象灾害提前预警,使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气象风险... 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对城市轨道交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降低气象灾害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最新研发的上海轨道交通气象辅助决策系统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可对气象灾害提前预警,使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气象风险应对能够“关口前移”。在此基础上建立气象风险防范工作机制,提出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应对气象灾害事件的精细化管控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对设施设备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 气象风险 精细化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庆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I0004-I0004,共1页
2011年,“7.23”甬温线铁路追尾事故和“9·27”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追尾事故震惊全国,在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引起了对运营安伞问题的深刻反思。本人认为,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在于以下诸方面。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 上海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行业 追尾事故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