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企业的低碳双元战略发展路径——基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俞光耀 郑琴琴 +1 位作者 赵优珍 岳章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9,共13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有企业始终肩负着发展经济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使命。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与所承担的业务特征,国有企业很可能面临高耗能的挑战。选取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典型案例,基于双元理论探究国有企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国有企业始终肩负着发展经济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使命。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与所承担的业务特征,国有企业很可能面临高耗能的挑战。选取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典型案例,基于双元理论探究国有企业低碳双元战略的动态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低碳发展首先是将低碳理念融入其“经济—社会”双元目标,形成具有经济属性的成本性和效益性低碳导向,以及具有社会属性的政策性和公益性低碳导向。基于此,国有企业开发低碳双元战略实践,包括具有经济属性的低碳成本管理和低碳业务投资,以及具有社会属性的低碳政策落实和产业低碳引领。此外,知识和资源开发促进了低碳双元战略实践的相互转化,实现了低碳双元战略的协调统一。研究结论既为国有企业低碳发展中的协同辩证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解,又拓展了双元理论在企业低碳管理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双元目标 低碳战略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蝉联“2006年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
2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年第12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用户满意度 地铁运营 企业 有限 上海 《产品质量法》 第三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铁网络化管理转型的车站机电设备集成控制架构
3
作者 葛世平 黄建林 陈冈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共5页
[目的]既有地铁车站机电系统中的各专业子系统都是基于相关行业成熟系统,通过适应性改造而应用于地铁车站,虽能满足一些车站功能需求,但因没考虑地铁系统的运行特征和管理需求,因此难以实现一体化融合,且严重阻碍相关专业子系统发展和... [目的]既有地铁车站机电系统中的各专业子系统都是基于相关行业成熟系统,通过适应性改造而应用于地铁车站,虽能满足一些车站功能需求,但因没考虑地铁系统的运行特征和管理需求,因此难以实现一体化融合,且严重阻碍相关专业子系统发展和管理能级提升。因此需从底层探索车站机电设备集成控制架构及其演进路线,以提升管控效率。[方法]介绍了地铁网络化运营和管理的特征,以及网络化管理的趋势和要求。对传统车站机电设备控制架构中存在的架构复杂、控制功能差、功能单一、子系统联动性差、升级改造困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突破方式。以车站机电设备集中管控为目标,提出了以云、边、端为核心架构的车站机电设备集成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案,并介绍了该方案在不同创新应用场景下的应用设计案例。[结果及结论]通过引入功能更为强大的边缘控制器,对既有地铁车站机电设备控制架构进行重塑,形成了以云、边、端为核心架构、适用于网络化管理的车站机电设备集成控制架构,可有效提升车站机电设备集中管控效能,增强车站机电设备功能,弥补管理盲区,同时可实现终端设备高效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机电设备 集成控制 边缘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模型的地铁乘客出行规律稳定性度量
4
作者 洪玲 原梦 +2 位作者 刘伟 彭秀秀 江志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97,共5页
[目的]为更精确地度量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个体出行规律稳定性,提升出行预测精度,解决现有信息熵模型在量化稳定性时存在的偏差问题,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首先,构建以单日出行站点次序为基础的日出行链,作为分析... [目的]为更精确地度量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个体出行规律稳定性,提升出行预测精度,解决现有信息熵模型在量化稳定性时存在的偏差问题,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首先,构建以单日出行站点次序为基础的日出行链,作为分析乘客出行规律的核心数据结构。其次,基于LCS(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设计日出行链相似性度量方法,通过计算日出行链之间的LCS长度评估其相似性,并构建相似度矩阵以表征个体出行的日间重复程度。为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度量的准确性,引入修正系数α对传统信息熵模型进行改进,以消除基础模型输出熵值中的偏离。最后,通过实际乘客出行案例,构建乘客日出行链,分别计算修正前后的信息熵值,对比分析模型改进效果,并验证其在不同乘客群体中的适用性。[结果及结论]改进后的信息熵模型能有效消除基础模型输出熵值中的偏离,对乘客出行链规律程度的量化输出更符合实际出行的稳定性特征,对多数乘客有较好的适应性。该方法为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规律的精确度量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提升出行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为交通运营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出行规律 日出行链 出行规律稳定性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韧性、提效能,持续提升上海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关于新一轮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思考
5
作者 毕湘利 JIANG Na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I0001-I0001,254,共2页
2025年6月23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5-2035年)》并指出,要完善轨道交通布局,为上海的新战略、新任务、新空间做好支撑,并推动重点工程和项目向轨道交通沿线集聚,实现城市功能与轨道交通建设互促共... 2025年6月23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5-2035年)》并指出,要完善轨道交通布局,为上海的新战略、新任务、新空间做好支撑,并推动重点工程和项目向轨道交通沿线集聚,实现城市功能与轨道交通建设互促共振。该规划结合现状评估,提出了面向2035年的规划目标和总体方案,明确了下阶段线网发展的重点方向。如何落实新一轮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持续推进上海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高质量发展 轨道交通 203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智慧地铁的多样化、国际化支付环境
6
作者 毕湘利 ZHANG Liman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I0002-I0003,共2页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支付便利,优化境内外旅客的出行体验,上海地铁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的要求,持续提升为乘客服务的能力。6月28日,上海地铁全线网实现了包括中国银联芯片卡、国...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支付便利,优化境内外旅客的出行体验,上海地铁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的要求,持续提升为乘客服务的能力。6月28日,上海地铁全线网实现了包括中国银联芯片卡、国际信用卡(包括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Card、美国运通Americanexpress、日本信用局JCB)和数字人民币在内的各类银行卡闪付及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的直接刷卡进出站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民币 支付环境 国际信用卡 智慧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通勤需求的地铁列车跨站停车方案优化
7
作者 江志彬 王炳勋 +2 位作者 李洪运 赵源 金晓琴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9,共10页
AB跨站停车方案可以满足高峰时段地铁通勤线路场景下的乘客快速出行需求。在充分考虑乘客换乘便利性和候车安全性的基础上,以最小化乘客总旅行时间并兼顾换乘乘客的公平性影响为目标,基于出行过程和换乘类别建立了地铁AB跨站停车0-1整... AB跨站停车方案可以满足高峰时段地铁通勤线路场景下的乘客快速出行需求。在充分考虑乘客换乘便利性和候车安全性的基础上,以最小化乘客总旅行时间并兼顾换乘乘客的公平性影响为目标,基于出行过程和换乘类别建立了地铁AB跨站停车0-1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了高效的变邻域搜索算法,最后以上海地铁11号线为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变邻域搜索算法相较于遗传算法可在短时间内搜索得到较优解,能够很好地适用于AB跨站停车优化模型;AB跨站停车方案人均旅行时间可节省2.91 min,考虑人工经验策略的AB跨站停车方案人均旅行时间可节省2.12 min,且换乘乘客数量可减少41.18%;通过灵敏度分析可以得出,换乘站候车时间惩罚系数、列车始发间隔时间和最大AB类车站间隔是影响优化结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停站方案 0-1整数规划 变邻域搜索算法 快速通勤需求 AB跨站停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与路径冗余性评估研究
8
作者 张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5-250,共6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在常态和非常态下的性能水平,需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和路径冗余性进行评估。[方法]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对其进行通达性和路径冗余性计算分析。在通达性层面,基于考虑换乘时间的最短... [目的]为了更好地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在常态和非常态下的性能水平,需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和路径冗余性进行评估。[方法]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对其进行通达性和路径冗余性计算分析。在通达性层面,基于考虑换乘时间的最短路径行程时间构建评价指标,计算不同出行时间下的可达范围和服务人群规模;在路径冗余性层面,将路径冗余性表征为考虑路径选择行为偏好的有效路径数量。[结果及结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达性相对较好,约50%和95%的出行能够在50 min和90 min内完成;仅有少数OD(起讫点)对具有较高的路径冗余性;以行程时间与有效路径数量之比来表征OD对抗扰动能力,该比值近似服从偏正态分布;位于分布尾部且出行需求较大的OD对具有较高的脆弱性,需要在未来规划设计中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通达性 路径冗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铁B-TrunC(宽带集群通信)网络互联互通关键协议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纪文莉 王森 胥智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目的]上海地铁B-TrunC(宽带集群通信)网络采用了多线共享热备集群核心网架构,需接入多条线路不同厂商的基站及终端。为了实现网络互联互通,需对集群核心网与基站、终端的接口协议进行标准化设计。[方法]在B-TrunC标准基础上,对集群核... [目的]上海地铁B-TrunC(宽带集群通信)网络采用了多线共享热备集群核心网架构,需接入多条线路不同厂商的基站及终端。为了实现网络互联互通,需对集群核心网与基站、终端的接口协议进行标准化设计。[方法]在B-TrunC标准基础上,对集群核心网与基站、终端的部分接口协议进行细化和补充。在核心网热备情况下,集群核心网与基站的接口需补充集群核心网主备倒换的流程协议,综合分析了两种既有核心网主备倒换实现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优化后的功能要求和流程协议;针对终端集群功能互联互通要求,提出了实现终端加载通话组、集中录音录像、多媒体消息功能互联互通的相关协议配置细化方案。[结果及结论]接口协议补充和细化后,接入两家厂商基站、终端的上海地铁B-TrunC网络热备集群核心网,实现了核心网倒换时所有基站、终端正常对应倒换,以及集群语音呼叫、实时短数据、多媒体消息功能互联互通,突破了B-TrunC网络化资源共享的关键技术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宽带集群通信 互联互通 协议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地铁盾构自主掘进姿态控制功能改造与工程实践
10
作者 朱叶艇 毕湘利 +5 位作者 朱雁飞 于宁 吴迪 秦元 王志华 姜海波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8-1386,共9页
为提升存量传统盾构循环利用率、践行我国地下工程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上海轨道交通某区间盾构工程项目,设计一种针对存量地铁盾构进行自主掘进姿态控制功能加载的微改造方案。通过系统架构设计、分区目标油压寻优计算,实现基于推... 为提升存量传统盾构循环利用率、践行我国地下工程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上海轨道交通某区间盾构工程项目,设计一种针对存量地铁盾构进行自主掘进姿态控制功能加载的微改造方案。通过系统架构设计、分区目标油压寻优计算,实现基于推力矢量技术的盾构自主掘进姿态控制方法的跨直径、跨模式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目标推力矢量分配的推进分区目标油压执行情况良好,控制精度达±5%;2)为确保盾构持续匀速掘进能力,目标推力控制在高于实际推力3%的范围,掘进速度控制在设定值±3 mm/min;3)盾构姿态变化与推力矢量作用点位移之间呈现镜像对称的交互特征,单个区间内盾构切口水平和高程姿态控制在设定目标±10 mm的管片环数比例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盾构 智能改造 自主掘进 推力矢量 工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弯矩传递足尺试验的大直径地铁盾构隧道承插式管片环间传力性能研究
11
作者 胡秋斌 师一鸣 +2 位作者 曹伟飚 李文勇 柳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4,171,共5页
[目的]采用双排连接件的大直径盾构隧道接头力学性能及环间传力性能更为复杂,故有必要针对采用双排快速连接件的错缝拼装承插式管片,开展管片弯矩传递足尺试验,对新型接头在大直径盾构隧道中力学性能开展研究。[方法]基于某大直径盾构... [目的]采用双排连接件的大直径盾构隧道接头力学性能及环间传力性能更为复杂,故有必要针对采用双排快速连接件的错缝拼装承插式管片,开展管片弯矩传递足尺试验,对新型接头在大直径盾构隧道中力学性能开展研究。[方法]基于某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开展了大盾构隧道承插式管片弯矩传递足尺试验,研究了双排布置快速连接件接头的管片环间传力性能,得到了弯矩传递系数等重要设计参数,分析了新型接头受力性能发展规律,探究了新型接头隧道纵向传力机理并开展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及结论]采用新型接头的管片弯矩传递效应较好,错缝拼装方式纵缝接头转角刚度有所提高,充分发挥了管片本体的承载能力;随外荷载的增大,弯矩传递效应不断变化,弯矩传递系数是一个随外荷载不断变化的值;隧道纵向力增大,弯矩传递效应有所加强,纵向力对弯矩传递系数影响规律基本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随隧道纵向力不断增大,纵缝接头转角刚度呈增大趋势,转角刚度与纵向力基本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大直径盾构隧道 管片接头 新型连接件 弯矩传递 转角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函数转化法的饱和地基地铁隧道车致动力响应分析
12
作者 郭慧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69,共5页
[目的]地铁隧道车致振动会对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精密仪器的使用、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等造成不利影响。为厘清地铁隧道车致振动全过程传播规律,分析各类减隔振措施实施效果,需建立高效的地铁隧道车致动力响应计算模型。[方法]采用biot... [目的]地铁隧道车致振动会对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精密仪器的使用、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等造成不利影响。为厘清地铁隧道车致振动全过程传播规律,分析各类减隔振措施实施效果,需建立高效的地铁隧道车致动力响应计算模型。[方法]采用biot波动方程模拟地基振动特性,采用双层薄壁壳振动方程模拟地铁隧道及隧道注浆层的振动特性,引入平面波与柱面波的波函数转化公式,求解半空间地基埋置隧道动力响应基本解。在地基-隧道动力响应基本解的基础上,采用连续线支撑的欧拉梁模拟轨道结构,采用多体动力学模型模拟车辆荷载,进一步耦合车辆、轨道等结构,提出地铁隧道车致动力响应解析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地铁隧道浮置板轨道等减振措施的减振效果。[结果及结论]不同减振措施在发挥减振效果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系统部分子结构振动响应的增大,在进行系统减振分析时应从系统性安全的角度开展减振设计,避免局部振动放大引起的损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车致振动 动力响应 波函数转化 浮置板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实践与思考
13
作者 王思韬 王镇波 姚建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09,115,共6页
[目的]上海是我国首批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之一,近些年已开始开展既有线改造项目,做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有必要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与思考,以期形成可供参考借鉴的既有线改造方法与思路。[方法]梳理了上海进行既有线改造的背景... [目的]上海是我国首批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之一,近些年已开始开展既有线改造项目,做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有必要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与思考,以期形成可供参考借鉴的既有线改造方法与思路。[方法]梳理了上海进行既有线改造的背景与类型,介绍了既有线不停运改造、局部停运改造的实践情况,统计并分析了上海历史上已实施的既有线局部停运改造项目的时空特征。[结果及结论]不停运施工是国内外进行既有线改造时的基本原则,而停运施工在工期、施工质量、工程投资等方面更具优势,也具备特定的应用场景,如涉及轨行区的土建改造。通过晚发早收、正线留车增加夜间天窗时间等方法,以及采用预制、模块化设计、工序模拟等技术,提高夜间天窗时间的施工效率。通过在客流低谷期停运、安排短驳公交作为替代交通、跳站通过停运车站、建立成熟工作机制等措施,可以降低既有线局部停运改造对乘客出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既有线 不停运改造 局部停运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搭建
14
作者 李景虎 杨骥 刘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5-258,共4页
[目的]为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赋能,有必要建设上海轨道交通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以加强消防安全的运行态势感知和智能分析,同时提升安全风险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方法]通过采集涉消防系统重要设备的运行指标、警情事件、业务数... [目的]为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赋能,有必要建设上海轨道交通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以加强消防安全的运行态势感知和智能分析,同时提升安全风险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方法]通过采集涉消防系统重要设备的运行指标、警情事件、业务数据等信息,设计了上海轨道交通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消防业务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统一的技术架构,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管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化为实际应用,实现消防管理的可视化呈现。[结果及结论]通过搭建上海轨道交通消防物联网系统,将地铁网络各线路、站点业务、数据集成在一个平台,将日常涉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化、电子化、标准化。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信息化与消防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上海轨道交通的消防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智慧消防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软土地层中运营地铁隧道不均匀沉降的治理方法 被引量:31
15
作者 汪小兵 王如路 刘建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1,共6页
针对上海饱和含水软土地层及地铁隧道维修保养的实际工况,提出了革新劈裂注浆的土层微扰动注浆治理方法.利用夜间地铁停运的积累时间,采用适合上海运营地铁隧道实际条件的简易设备和施工操作方法,在地铁隧道内部治理运营隧道的不均匀沉... 针对上海饱和含水软土地层及地铁隧道维修保养的实际工况,提出了革新劈裂注浆的土层微扰动注浆治理方法.利用夜间地铁停运的积累时间,采用适合上海运营地铁隧道实际条件的简易设备和施工操作方法,在地铁隧道内部治理运营隧道的不均匀沉降,选取适合的注浆工艺、材料、设备和参数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注浆设计、施工的过程及其效果.结果表明,所用方法能够减少注浆对地层的扰动,对地层沉降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可以较好地治理运营地铁隧道的不均匀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地层 地铁隧道 不均匀沉降 注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软土地铁隧道沉降及横向收敛变形的原因分析及典型特征 被引量:48
16
作者 闫静雅 王如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8-187,共10页
软土地区盾构法隧道变形主要包括纵向不均匀沉降和横向收敛变形。当纵向沉降累计变形、不均匀变形坡度以及变形速率等达到一定程度,横向水平直径相对标准圆变化量超过一定数值,就会引起隧道结构受力的安全问题。上海地铁自1995年1号线... 软土地区盾构法隧道变形主要包括纵向不均匀沉降和横向收敛变形。当纵向沉降累计变形、不均匀变形坡度以及变形速率等达到一定程度,横向水平直径相对标准圆变化量超过一定数值,就会引起隧道结构受力的安全问题。上海地铁自1995年1号线开通后,针对地下线路每年2次沉降监测,高架区间每年1次沉降监测,自2011年全路网地下隧道每年1次横向收敛监测,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测数据。对上海地铁隧道近25年的变形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原因及典型特征。对四种隧道横向收敛变形的分析方法和结论进行对比,总结横向收敛变形的特征。可为类似软土地质条件的城市地铁隧道结构设计、施工及运营期维护保障提供参考,减小结构破坏风险,保障城市地铁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地铁 隧道 沉降 收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地铁站黑碳浓度水平及个体暴露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婧 修光利 +4 位作者 张大年 杨军 郑懿 陈远翔 王震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28-1335,共8页
基于对职业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个体暴露风险关注,在上海某地铁站进行了ρ(黑碳)的连续定点(新风井和车辆控制室)监测;同时对地铁工作人员进行个体黑碳暴露采样,并与定点监测的ρ(黑碳)比较,探讨个体采样在黑碳暴露研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基于对职业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个体暴露风险关注,在上海某地铁站进行了ρ(黑碳)的连续定点(新风井和车辆控制室)监测;同时对地铁工作人员进行个体黑碳暴露采样,并与定点监测的ρ(黑碳)比较,探讨个体采样在黑碳暴露研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某地铁站新风井处ρ(黑碳)与ρ(NO2)呈显著相关(R=0.75,P<0.05),而与ρ(PM10)无显著相关性(R=0.43,P>0.1);由ρ(黑碳)日变化及其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差异可知,地铁站内ρ(黑碳)可能与室外机动车尾气排放相关;与定点监测结果不同,个体黑碳暴露浓度波动范围大,出现了未在定点监测中观测到的极高值,并且个体黑碳暴露浓度的四分位差值(IQR)是定点监测结果的2倍;尽管车控室内平均个体黑碳暴露浓度较低,但由于个体72%的工作时间是在车控室内度过的,因此车控室的个体黑碳暴露剂量比非车控室环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个体暴露 定点监测 地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智慧地铁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4
18
作者 刘纯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慧化程度与服务水平对智慧交通的衡量具有重大影响力。从经济背景、技术发展和民生需求等角度论述智慧地铁发展的必要性,多层次分析智慧地铁的特征,提出智慧地铁建设目标、系统架构与建设方法,并从智慧建设、智慧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慧化程度与服务水平对智慧交通的衡量具有重大影响力。从经济背景、技术发展和民生需求等角度论述智慧地铁发展的必要性,多层次分析智慧地铁的特征,提出智慧地铁建设目标、系统架构与建设方法,并从智慧建设、智慧运营、智慧维保三个方面阐述智慧地铁在上海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智慧地铁 技术架构 智慧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铁运营维护保障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9
19
作者 俞光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上海地铁现已形成超大规模运营网络,面临客流量大、系统设备复杂、运维难度高等诸多挑战,为进一步提升运维质量、保障运营安全,上海地铁加快推进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运营维护保障数字化转型探索。分析了上海地铁运维保障现状和数字化... 上海地铁现已形成超大规模运营网络,面临客流量大、系统设备复杂、运维难度高等诸多挑战,为进一步提升运维质量、保障运营安全,上海地铁加快推进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运营维护保障数字化转型探索。分析了上海地铁运维保障现状和数字化运维建设需求,介绍了数字化运维的技术支撑和应用场景。提出数字化运维建设,通过贯穿全场景的技术创新,突破专业壁垒及多层分散的管理界面,打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流、信息流,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集约复合、协同联动的运营维护体系。基于数字化运维,可实现传统的线路级运维模式向网络级运维模式转变,全面实现一体化运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数字化转型 运营维护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世博会与地铁运营保障 被引量:7
20
作者 应名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下了多项世博历史新记录。世博期间上海地铁网络的单日客流创出了754.8万人次的最高纪录。从路网运能、安全防范、运营服务等3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地铁保障世博会交通的情况。从事先研判预测、多种运行图应对、增加备车... 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下了多项世博历史新记录。世博期间上海地铁网络的单日客流创出了754.8万人次的最高纪录。从路网运能、安全防范、运营服务等3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地铁保障世博会交通的情况。从事先研判预测、多种运行图应对、增加备车及时调度等7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上海地铁应对大客流的主要措施。结合世博会前地铁网络建设发展的经验,提出上海在新一轮地铁网络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和把握好5方面的问题,以使上海的地铁网络在新一轮发展中得以不断完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铁 世博会 大客流应对措施 地铁网络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