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在隐伏火烧区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侯恩科 樊江伟 +4 位作者 高利军 王建文 陈德海 迟宝锁 王宏科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0-237,共8页
煤层隐伏火烧区上覆基岩复合含水层(包括风化基岩和烧变岩含水层)是煤层开采的主要威胁之一,明确隐伏火烧区的富水性对矿井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发生过较大突水事故的柠条塔煤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核磁共振(SNMR)技术开展... 煤层隐伏火烧区上覆基岩复合含水层(包括风化基岩和烧变岩含水层)是煤层开采的主要威胁之一,明确隐伏火烧区的富水性对矿井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发生过较大突水事故的柠条塔煤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核磁共振(SNMR)技术开展隐伏火烧区含水层富水性探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隐伏火烧区共有2个含水层位,分别为第四系松散砂层含水层和1-2上煤上覆基岩含水层;第四系砂层含水层富水性受地表地形及其下隔水层顶部起伏形态影响水平变化较大;1-2上煤上覆基岩含水层富水性总体西南较低、北东较高,该含水层厚度9~30m,局部相对较厚,推测为1-2上煤火烧区风化基岩和烧变岩含水层的叠加反映;研究区内1-2上煤上覆基岩含水层总体呈现出西部及中部偏东南区域富水性相对较大,其余区域富水性相对较小。利用SNMR得到的含水层富水程度与探放水孔及水文孔的涌水量结果大致相同,表明该方法的勘探结果相对可靠,可用于隐伏火烧区富水性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核磁共振 隐伏火烧区 含水层 富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覆盖层地区隐伏断层及其上断点探测的地震方法技术——以废黄河断层为例 被引量:37
2
作者 顾勤平 康清清 +3 位作者 许汉刚 刘建达 李大虎 聂碧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09-1618,共10页
通过在同一条测线上应用三种不同地震勘探手段(共偏移距地震反射法、横波反射法与高分辨率折射法)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了测线控制地段内废黄河断层的确切位置、上断点埋深以及速度分布图像.探测结果表明:在薄覆盖层地区的断裂调查中,上... 通过在同一条测线上应用三种不同地震勘探手段(共偏移距地震反射法、横波反射法与高分辨率折射法)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了测线控制地段内废黄河断层的确切位置、上断点埋深以及速度分布图像.探测结果表明:在薄覆盖层地区的断裂调查中,上述三种技术手段的联合反演要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手段更加可靠,并能从不同角度查明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特征,为钻孔联合剖面位置的布设和钻孔深度的设计提供地震学依据.经高精度钻孔联合地质剖面证实,三种地震勘探方法反演得到的主要地层界面和构造特征都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吻合较好.试验表明了上述三种地震勘探方法在基岩面埋深较浅地区联合反演的可行性以及地震勘探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覆盖层地区 隐伏断层 共偏移距地震反射勘探 横波反射勘探 高分辨率折射勘探 联合反演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浅层地震勘探新证据 被引量:11
3
作者 顾勤平 杨浩 +4 位作者 赵启光 孟科 王金艳 李云 马董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3-758,共16页
NE向的区域性深大断裂——金坛-如皋断裂为苏北坳陷区和南通隆起区的分界断裂。为了调查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的空间位置、性质和断裂构造特征并重新厘定其活动性,文中在石油地震勘探剖面提供的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大体空间位置及反射标... NE向的区域性深大断裂——金坛-如皋断裂为苏北坳陷区和南通隆起区的分界断裂。为了调查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的空间位置、性质和断裂构造特征并重新厘定其活动性,文中在石油地震勘探剖面提供的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大体空间位置及反射标志层的基础上,布设了4条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剖面,对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成像,获得了测线控制范围内清晰的地下结构和断裂构造成像结果。结果表明,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并非单一的一条断层,而是由2条N倾、NEE走向的正断层组成的断裂带。浅层地震叠加剖面揭示活动性更强的南支上断点埋深235~243m,断错了下更新统底界,结合测线周边的钻孔资料推测其最新活动时代为第四纪早更新世(QP^1)。文中的研究结果为确定金坛-如皋断裂北东段的位置及其活动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地震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坛-如皋断裂 北东段 浅层地震勘探 第四纪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新沂段地壳浅部结构和断裂活动性探测 被引量:10
4
作者 顾勤平 许汉刚 +7 位作者 晏云翔 赵启光 李丽梅 孟科 杨浩 王金艳 蒋新 马董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5-843,共19页
新沂市作为郯庐断裂带山东段和苏皖段的分段节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研究郯庐断裂带新沂段地壳的浅部结构、活动性、空间展布以及深浅构造关系,文中采用了中深、浅层地震勘探及初至波层析成像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首先在新沂市南完成了... 新沂市作为郯庐断裂带山东段和苏皖段的分段节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研究郯庐断裂带新沂段地壳的浅部结构、活动性、空间展布以及深浅构造关系,文中采用了中深、浅层地震勘探及初至波层析成像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首先在新沂市南完成了1条长33km、覆盖次数>30次的中深层地震反射剖面,同时利用共炮集记录上的初至波开展地壳浅部结构的层析成像研究,之后给出了跨断裂的3条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反射剖面和1条折射层析成像剖面。研究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新沂段是一条由5条隐伏主干断裂组成的断裂带,具有"两堑夹一垒"的构造样式。中深层和浅层地震反射剖面表明,郯庐断裂带新沂段各主干断裂具有上下一致的对应关系和明显的第四纪活动,对新生代地层厚度和堑-垒状构造特征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浅层地震勘探结果揭示的地层界面形态和断裂浅部特征清楚,墨河-凌城断裂(F3)、新沂-新店断裂(F2)、马陵山-重岗山断裂(F5)及山左口-泗洪断裂(F1)不仅断错了基岩顶界面,且第四纪以来存在活动迹象,尤其是马陵山-重岗山断裂(F5)具有全新世的强活动特征。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理解新沂市及周缘的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郯庐断裂新沂段的深浅构造组合关系及其活动性提供地震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新沂段 初至波成像 地震反射剖面 地壳结构和构造 第四纪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国华 汪庆华 +4 位作者 董岩翔 刘国华 郦逸根 刘占元 孙彬彬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40-44,共5页
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其深度、广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社会化应用程度。本文结合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初步总结了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应用服务目标讨论了区... 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其深度、广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社会化应用程度。本文结合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初步总结了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应用服务目标讨论了区域农业地质环境评价方法,列举了相关评价标准,探讨了制订地方性农业地质环境评价标准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地质环境 区域评价 概念和方法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隐伏活动断层避让典型案例分析——以新沂市郯庐断裂带沿线某场地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曹筠 李彦宝 +3 位作者 冉勇康 徐锡伟 马董伟 张志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1-1085,共1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减小城市隐伏活动断层所引发的地震及其链生灾害的损失,是未来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所必须面对的议题。文中以新沂市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沿线某场地为试验区,在城市活动断层项目目标区1︰1万条带状活动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减小城市隐伏活动断层所引发的地震及其链生灾害的损失,是未来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所必须面对的议题。文中以新沂市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沿线某场地为试验区,在城市活动断层项目目标区1︰1万条带状活动断层分布图成果的基础之上,借鉴即将颁布的国标《活动断裂避让距离》中对隐伏断层精确定位的技术要求,实施了间距不大于50m的浅层地震勘探测线和典型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获得了场地内隐伏活动断层的地表迹线、断层倾向以及上断点埋深等信息。精确定位活动断层的平面位置与1︰1万条带状分布图平面距离差异约为200m,探测结果精准确定了场地内活动断层的平面展布,满足场地开发所需的精度。基于精确定位的活动断层地表迹线,遵照即将颁布的国标《活动断层避让距离》的相关规则,既科学确定场地内活动断层的避让距离,又释放了城市紧缺土地资源,达到既科学避让潜在危险的城市隐伏活动断层,又充分利用土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活动断层 断层定位 活动断层避让 安丘-莒县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郦逸根 薛生国 吴小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87-92,共6页
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受其在水稻土中的形态分布、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物料和微量或大量元素的交互作用影响,以及其在水稻根际环境中的形态转化条件制约。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迁移和总量传输,是一个动态过程。不... 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受其在水稻土中的形态分布、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物料和微量或大量元素的交互作用影响,以及其在水稻根际环境中的形态转化条件制约。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迁移和总量传输,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重金属处理水平、不同生长期水稻的不同器官的重金属含量不一,从土壤和根部传输上来的重金属会逐渐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水稻系统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域激电参数在铬污染模拟场地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陆晓春 能昌信 +2 位作者 朱勇 郑晓旭 郑晓雯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1-486,共6页
在低供电频率(2^-4、2^-2、2^0、2^2、2^4Hz)范围内,利用研发的时/频域测量系统,在室外铬污染模拟场地进行时/频域激电探测,实测视电阻率、视极化率、相角,结合最小二乘反演算法,研究各参数对铬污染低阻异常区域及其对铬浓度(以w计... 在低供电频率(2^-4、2^-2、2^0、2^2、2^4Hz)范围内,利用研发的时/频域测量系统,在室外铬污染模拟场地进行时/频域激电探测,实测视电阻率、视极化率、相角,结合最小二乘反演算法,研究各参数对铬污染低阻异常区域及其对铬浓度(以w计)差的体现.结果显示,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随着铬浓度差的增加而迅速减小,视电阻率从背景值的80Ω·m左右减至50Ω·m以下,视极化率从背景值3.0%~3.8%减至0.6%~2.2%;在不同的供电频率下,相角对含水率和铬浓度差的体现有所差异.试验数据还显示,当供电频率从2-4Hz增至24Hz时,实测相角数值较为平均,但是经过最小二乘反演后,相角上限从6.27°减至1.75°.研究结果说明,单纯的时域参数(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很难区分含水率和铬浓度差引起的低阻异常,但供电频率在2-2~20Hz范围内时,频域参数相角可以区分含水率和铬浓度差引起的低阻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 频率域 激电参数 电法勘探 模拟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智博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方彬 杜杨松 +3 位作者 李大鹏 涂伟 王开虎 白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共13页
新疆和静县智博铁矿床位于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带东段,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系中。矿床的成矿过程分为岩浆期和热液期两个成矿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分为硅酸盐-氧化物阶段、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 新疆和静县智博铁矿床位于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带东段,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系中。矿床的成矿过程分为岩浆期和热液期两个成矿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分为硅酸盐-氧化物阶段、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磁铁矿石和火山岩围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平缓右倾型,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分馏程度强.轻稀土元素及重稀土元素内部分馏程度均较弱,Eu负异常或异常不明显,无Ce异常。矿石和火山岩围岩微量元素配分曲线特征总体上基本一致,相对富集Rb、U等元素,亏损Ba、Ta、Nd、Ti等元素。磁铁矿δ18O值(3.7%-3.9%)与岩浆成因磁铁矿的δ18O值一致,δ32S值整体表现为幔源硫或岩浆硫特征。这些稀土、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说明本区矿石和火山岩围岩具有同源性.成矿物质来源于大陆岛弧环境下的深源岩浆;该岩浆形成于准噶尔洋洋壳向南中天山-伊犁地块之下俯冲的岛弧环境中,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智博铁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受矿浆贯入影响,后期热液作用对成矿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智博铁矿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系覆盖区元素地球化学制图方法新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傅俊鹤 董岩翔 +1 位作者 周建华 郦逸根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62-66,共5页
受分析误差、成图方法以及众多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分析测试数据制作的元素地球化学图有时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元素区域分布起伏特征。笔者以浙北地区土壤元素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成图处理方法对地球化学图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利用计算机... 受分析误差、成图方法以及众多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分析测试数据制作的元素地球化学图有时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元素区域分布起伏特征。笔者以浙北地区土壤元素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成图处理方法对地球化学图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制图技术,有效削减分析误差及成图处理方法的畸变干扰,以绘制出更加准确可靠的元素地球化学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覆盖区 元素地球化学图 制图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级低通滤波法增强深部采空区有效电性特征——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潍日高速公路测区应用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冲 林年添 +2 位作者 聂西坤 王晓东 田高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61-69,共9页
为了提高潍日高速公路下伏深部煤矿采空区探测精度,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 magnetotellurics,CSAMT)对测区进行探测,并应用“多级”低通滤波法对因多干扰因素影响所产生的不合理电性异常进行滤除,以提高测... 为了提高潍日高速公路下伏深部煤矿采空区探测精度,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 magnetotellurics,CSAMT)对测区进行探测,并应用“多级”低通滤波法对因多干扰因素影响所产生的不合理电性异常进行滤除,以提高测区采空区探测精度。针对不同异常特点,分步实施“多级”低通滤波。首先对在强干扰背景下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异常点剔除;然后,采用中值空间滤波法消除静态效应;最后,利用均值阈值分割法和幂函数法分别去除浅部和深部低阻异常。相比于原始电性特征图,经过“多级”低通滤波处理后的深部采空区有效电性特征得到了明显增强,所刻画的采空区边界更加清晰。依此布设钻孔并实施了钻探,结果表明,物探异常与实际采空区埋深等具有很高的吻合度。方案的有效实施为潍日高速公路施工建设的安全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物探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低通滤波 反演 电阻率断面 采空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源生物炭对水中甲基紫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 被引量:13
12
作者 尹丽 邹海燕 +3 位作者 费陶 肖小雨 张慧 何仲视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50-2657,共8页
600℃缺氧热解制得牛粪源生物炭(CBC),采用SEM、FTIR和XRD等分析手段对生物炭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通过静态平衡吸附法研究了CBC对甲基紫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甲基紫的吸附量随着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初始浓度由10 mg&#... 600℃缺氧热解制得牛粪源生物炭(CBC),采用SEM、FTIR和XRD等分析手段对生物炭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通过静态平衡吸附法研究了CBC对甲基紫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甲基紫的吸附量随着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初始浓度由10 mg·L^(-1)增加到40 mg·L^(-1),平衡吸附量由5 mg·g^(-1)提高到30 mg·g^(-1),吸附过程先快后慢,60 min后吸附达到平衡;甲基紫的吸附量还随溶液pH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准确地反映其吸附动力学过程,Freundlich等温方程与实验数据拟合度更好,即甲基紫在CBC上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热力学参数ΔG^o<0、ΔS^o>0、ΔH^o>0,表明甲基紫在CBC上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牛粪源生物炭 甲基紫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中北部沉降史分析及裂后期异常沉降分离 被引量:4
13
作者 白玉 刘少峰 +1 位作者 李超 马方彬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0-542,共13页
为了探究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沉降过程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的对应关系,作者收集整理27口钻孔和1条地震地质剖面数据,并运用回剥技术和应变速率反演方法,模拟出渤海湾盆地中北部裂陷期地壳应变速率变化,分离出裂后期异常沉降.模拟获得裂... 为了探究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沉降过程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的对应关系,作者收集整理27口钻孔和1条地震地质剖面数据,并运用回剥技术和应变速率反演方法,模拟出渤海湾盆地中北部裂陷期地壳应变速率变化,分离出裂后期异常沉降.模拟获得裂陷期地壳应变速率曲线具有明显的三次大的波动,可指示三次构造沉降事件:裂陷Ⅰ幕(60-42 Ma),对应于渤海湾盆地孔店组-沙四段沉积过程,平均构造沉降速率为4.6 m/Ma;裂陷Ⅱ幕(42-36 Ma),对应沙三段-沙二段沉积过程,平均构造沉降速率为5.5-30.5 m/Ma;裂陷Ⅲ幕(36-24.6 Ma),对应于沙一段-东营组沉积过程,平均构造沉降速率为14.7-54.7 m/Ma.研究区内裂后期观测构造沉降与模拟的理论值存在明显的差异,即存在异常沉降.盆地北部异常沉降值在100-200 m,中部渤海海域异常沉降值在500-700 m,裂后期异常沉降向海域增大.作者推测渤海湾盆地裂后异常沉降主要是太平洋板块俯冲诱发的深部地幔物质流动导致向下拖拽力引起的.因此,渤海湾盆地中异常沉降可能是一种动力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新生代 回剥 应变速率反演 动力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红包山—碱泉—带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方彬 郗国庆 +3 位作者 王开虎 方福康 白玉 刘文建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76-188,共13页
红包山—碱泉一带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位于东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岩体呈脉状或透镜状产出,出露面积约8km^2。岩石类型主要为纯橄榄岩、橄榄岩、单辉橄榄岩等。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该区岩体具高Mg~#的特征,属镁质超基性岩。岩石稀土元素为平... 红包山—碱泉一带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位于东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岩体呈脉状或透镜状产出,出露面积约8km^2。岩石类型主要为纯橄榄岩、橄榄岩、单辉橄榄岩等。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该区岩体具高Mg~#的特征,属镁质超基性岩。岩石稀土元素为平缓右倾型配分模式,稀土元素总量(0.96×10^(-6)~10.02×10^(-6))较低,轻重稀土元素组间分馏较强((La/Yb)_N=2.14~4.08),δEu变化于0.63~1.08,可能与斜长石的结晶有关。微量元素蛛网图表明,岩石具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和高场强元素U、Pb及LRE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Hf、Ti的特征。主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相关图解说明,红包山—碱泉一带岩体原生岩浆为幔源的钙碱性玄武质岩浆,成岩作用以岩浆结晶分异为主导,并受到壳源物质的同化混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 地球化学 结晶分异 同化混染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质中α-六六六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婷 王珂 王淑贤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8期96-98,共3页
依据HJ 699-2014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了水质中的α-六六六含量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系统分析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求得扩展不确定度。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α-六六六含量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地区溴和碘地球化学异常与浅层天然气藏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董岩翔 郦逸根 +1 位作者 傅俊鹤 李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93-97,共5页
浙江萧山—余杭地区全新统下部粉细砂、淤泥质粘土层有机质丰富,是重要的“生气层系”,所夹的贝壳层和砂层是主要的“储气层”。土壤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表征为有机碳含量、溴元素负异常区。河庄镇建一村钻孔验证,见有天然气喷,表明利用多... 浙江萧山—余杭地区全新统下部粉细砂、淤泥质粘土层有机质丰富,是重要的“生气层系”,所夹的贝壳层和砂层是主要的“储气层”。土壤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表征为有机碳含量、溴元素负异常区。河庄镇建一村钻孔验证,见有天然气喷,表明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资料进行全新世浅层天然气资源寻找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有机碳 溴负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