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
作者
肖华胜
张春秀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2期53-58,共6页
生物芯片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之后便涌现出大量关于生物芯片的报道.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生物芯片技术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技术平台日益稳定.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多...
生物芯片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之后便涌现出大量关于生物芯片的报道.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生物芯片技术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技术平台日益稳定.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多,已经在生命科学,药物研发,临床疾病检测与诊断.环境,农林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制备、试验设计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芯片技术
应用
技术平台
生命科学
药物研发
疾病检测
试验设计
农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芯片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2
作者
高杨
滕晓坤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1年第1期50-56,共7页
生物芯片的广泛应用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以得到有意义的结果,是生物信息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常用的数据预处理、差异基因筛选,聚类分析方法和数据的网络存储。
关键词
生物芯片
数据预处理
差异基因筛选
聚类分析
数据网络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微血管组织构建的多层微流控芯片
3
作者
岳涛
姜宁
+3 位作者
王越
杨卉颖
刘娜
徐祎春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2,共11页
微流控技术为体外构建人造微血管组织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提出一种三层微流控芯片,利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多孔膜,将培养液通道与组织腔室分隔开.PC多孔膜的微孔结构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毛细管爆破阀,使得水凝胶可以在液体表...
微流控技术为体外构建人造微血管组织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提出一种三层微流控芯片,利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多孔膜,将培养液通道与组织腔室分隔开.PC多孔膜的微孔结构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毛细管爆破阀,使得水凝胶可以在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充满组织腔室,并且不会泄露到培养液通道中,从而确保三维流体微环境的有效构建.建立COMSOL有限元模型,对单矩形腔室的三维流体微环境进行仿真,证明所提出的三层微流控芯片可以提供刺激血管形成的流速环境.利用所提出的三层微流控芯片测试了内皮祖细胞和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分化能力,并在多组织腔室阵列芯片上构建了培养至第8天左右的多种形状微血管网络.所提出的三层微流控芯片具有设计灵活的特点,可以改变组织腔室的形状,以高通量提供不同的流体条件,将为研究流体因素对微血管生长的影响提供一种潜在的工程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
微流控芯片
多孔膜
三维流体微环境
微血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春秀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3期75-80,共6页
基因芯片技术是以基因序列为分析对象的生物芯片.是技术最成熟、最早进入应用和实现商业化的生物芯片。基因芯片是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针集成在同一个基片上,经过标记的靶核苷酸序列与芯片特定位点上的探针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对细...
基因芯片技术是以基因序列为分析对象的生物芯片.是技术最成熟、最早进入应用和实现商业化的生物芯片。基因芯片是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针集成在同一个基片上,经过标记的靶核苷酸序列与芯片特定位点上的探针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对细胞或组织中大量的基因信息进行检测与分析。1991年Affymetfix公司的Fodor等人应用光刻技术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张基因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应用
生物芯片
基因序列
探针杂交
通过检测
核苷酸序列
杂交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庆华
宋凯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4期72-75,共4页
蛋白质芯片(proteinchip),狭义上可以称为蛋白质微阵列(proteinarray),是继基因芯片后发展起来的生物检测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除了酵母双杂交、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等之外的一种重要的工具。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蛋...
蛋白质芯片(proteinchip),狭义上可以称为蛋白质微阵列(proteinarray),是继基因芯片后发展起来的生物检测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除了酵母双杂交、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等之外的一种重要的工具。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蛋白质功能分析技术,具有平行、快速、自动化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芯片技术
应用
蛋白质微阵列
生物检测技术
双向电泳技术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织芯片技术、应用及其发展
6
作者
郜恒骏
张小燕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5期73-77,共5页
1概述 随着基因组、转录组及蛋白组的广泛、深入开展,研究者们发现了大量重要的基因与蛋白质,有望作为疾病预测(prediction)、预防(prevention)、疾病(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personalized therapy)的分子靶标或药物作用靶...
1概述 随着基因组、转录组及蛋白组的广泛、深入开展,研究者们发现了大量重要的基因与蛋白质,有望作为疾病预测(prediction)、预防(prevention)、疾病(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personalized therapy)的分子靶标或药物作用靶点。并迫切需要一种高通量的研究工具来进一步探讨这些生物大分子在人体组织中的表达与疾病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组织
芯片技术
应用
疾病预测
生物大分子
药物作用
分子靶标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孟宪欣
周贝贝
+2 位作者
宋张悦
韩峻松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3年第5期70-78,共9页
新一代测序技术又称为第二代测序技术,是对传统测序技术的一次革命性改变,其特点是测序通量高、速度快、成本低。第一台新一代测序仪在2005年上市,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测序成本直线下降,已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
新一代测序技术又称为第二代测序技术,是对传统测序技术的一次革命性改变,其特点是测序通量高、速度快、成本低。第一台新一代测序仪在2005年上市,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测序成本直线下降,已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对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概述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和转录组学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序技术
科学研究
生命
应用
生物医药产业
表观遗传学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目标序列捕获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
2
8
作者
黄建锋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1年第4期64-69,共6页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基因组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然而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和分析的复杂程度还是让科研人员倍感困难,目标序列捕获技术的出现,缓解了上述问题。目标序列获测序是针对已知的特定基因组区域设计探针捕获后进...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基因组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然而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和分析的复杂程度还是让科研人员倍感困难,目标序列捕获技术的出现,缓解了上述问题。目标序列获测序是针对已知的特定基因组区域设计探针捕获后进行测序。外显子组捕获测序则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它是专门针对基因组中全部外显子区域的研究。采用这样的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将重点放在人类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相同的时间和成本下,研究更多的样本。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用于基因组中目标序列和外显子组捕获的方法,并重点综述了这些技术的最新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序技术
序列捕获
应用
基因组学
全基因组测序
目标序列
人类基因组
科研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一代测序技术及其产业化前景
被引量:
1
9
作者
周贝贝
刘立
+1 位作者
黄彦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3年第4期66-73,共8页
新一代测序技术是近几年建立的一种新型超高通量技术,是DNA测序技术的一次革命。具有测序通量高、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新一代测序技术出现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在临床诊疗等许多领域也显示出巨大的...
新一代测序技术是近几年建立的一种新型超高通量技术,是DNA测序技术的一次革命。具有测序通量高、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新一代测序技术出现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在临床诊疗等许多领域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对整个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比较成熟的新一代测序技术平台的原理、特点和基本实验流程,总结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展望了今后的产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测序技术
产业化前景
生物技术产业
生命科学
基础研究
技术平台
实验流程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明辉
杨振兴
+2 位作者
侯睿
魏应亮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3年第6期63-72,共10页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问世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大大推动了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因其高通量、快速、单碱基成本低等特点,自问世以来便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基础研究中。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测序平台和技术的成熟以及对基因组知识的...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问世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大大推动了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因其高通量、快速、单碱基成本低等特点,自问世以来便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基础研究中。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测序平台和技术的成熟以及对基因组知识的积累,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分子检测、临床诊断等应用研究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本文简要综述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平台以及在肿瘤、遗传病、复杂性疾病等检测和诊断中的应用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序技术
临床检测
应用
基因组学
临床诊断
基础研究
分子检测
技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一代测序技术数据分析进展
11
作者
朱智东
孙明明
+4 位作者
王海彬
郭长全
牛申
汤溢飞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4年第1期60-66,共7页
简要综述了序列读取后对基因组的定位和比对后的分析进展,结合RNA测序、miRNA测序、捕获测序探讨了基因组数据分析及其应用。
关键词
测序技术
数据分析
MIRNA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
作者
肖华胜
张春秀
机构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2期53-58,共6页
文摘
生物芯片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之后便涌现出大量关于生物芯片的报道.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生物芯片技术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技术平台日益稳定.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多,已经在生命科学,药物研发,临床疾病检测与诊断.环境,农林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制备、试验设计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生物芯片技术
应用
技术平台
生命科学
药物研发
疾病检测
试验设计
农林业
分类号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芯片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2
作者
高杨
滕晓坤
肖华胜
机构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产业技术》
2011年第1期50-56,共7页
文摘
生物芯片的广泛应用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以得到有意义的结果,是生物信息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常用的数据预处理、差异基因筛选,聚类分析方法和数据的网络存储。
关键词
生物芯片
数据预处理
差异基因筛选
聚类分析
数据网络存储
分类号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微血管组织构建的多层微流控芯片
3
作者
岳涛
姜宁
王越
杨卉颖
刘娜
徐祎春
机构
上海
大学机电
工程
与自动化学院
上海
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373235,62303290,62073208)
上海市自然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3ZR1423700)。
文摘
微流控技术为体外构建人造微血管组织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提出一种三层微流控芯片,利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多孔膜,将培养液通道与组织腔室分隔开.PC多孔膜的微孔结构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毛细管爆破阀,使得水凝胶可以在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充满组织腔室,并且不会泄露到培养液通道中,从而确保三维流体微环境的有效构建.建立COMSOL有限元模型,对单矩形腔室的三维流体微环境进行仿真,证明所提出的三层微流控芯片可以提供刺激血管形成的流速环境.利用所提出的三层微流控芯片测试了内皮祖细胞和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分化能力,并在多组织腔室阵列芯片上构建了培养至第8天左右的多种形状微血管网络.所提出的三层微流控芯片具有设计灵活的特点,可以改变组织腔室的形状,以高通量提供不同的流体条件,将为研究流体因素对微血管生长的影响提供一种潜在的工程化手段.
关键词
多层
微流控芯片
多孔膜
三维流体微环境
微血管网络
Keywords
multilayer
microfluidic chip
porous membrane
three-dimensionalfluidic microenvironment
microvascular network
分类号
Q337 [生物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春秀
肖华胜
机构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3期75-80,共6页
文摘
基因芯片技术是以基因序列为分析对象的生物芯片.是技术最成熟、最早进入应用和实现商业化的生物芯片。基因芯片是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针集成在同一个基片上,经过标记的靶核苷酸序列与芯片特定位点上的探针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对细胞或组织中大量的基因信息进行检测与分析。1991年Affymetfix公司的Fodor等人应用光刻技术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张基因芯片。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应用
生物芯片
基因序列
探针杂交
通过检测
核苷酸序列
杂交信号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庆华
宋凯
机构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4期72-75,共4页
基金
863项目"生物芯片仪器与试剂"(2006AA020704)
973项目"转录组广度预览:人类肝细胞
+2 种基金
胃黏膜细胞及其相关癌细胞"(2006CB910402)
973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平台的建立"(2009ZX10004-601)
上海市科委项目"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分型及临床应用研究"(08QB14027)
文摘
蛋白质芯片(proteinchip),狭义上可以称为蛋白质微阵列(proteinarray),是继基因芯片后发展起来的生物检测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除了酵母双杂交、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等之外的一种重要的工具。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蛋白质功能分析技术,具有平行、快速、自动化的优点,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芯片技术
应用
蛋白质微阵列
生物检测技术
双向电泳技术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组学
分类号
Q503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织芯片技术、应用及其发展
6
作者
郜恒骏
张小燕
机构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5期73-77,共5页
文摘
1概述 随着基因组、转录组及蛋白组的广泛、深入开展,研究者们发现了大量重要的基因与蛋白质,有望作为疾病预测(prediction)、预防(prevention)、疾病(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personalized therapy)的分子靶标或药物作用靶点。并迫切需要一种高通量的研究工具来进一步探讨这些生物大分子在人体组织中的表达与疾病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人体组织
芯片技术
应用
疾病预测
生物大分子
药物作用
分子靶标
基因组
分类号
R440 [医药卫生—诊断学]
Q819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孟宪欣
周贝贝
宋张悦
韩峻松
肖华胜
机构
上海
伯豪
生物
技术
有限公司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产业技术》
2013年第5期70-78,共9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课题(13DZ2290600)
(12DZ942500)资助
文摘
新一代测序技术又称为第二代测序技术,是对传统测序技术的一次革命性改变,其特点是测序通量高、速度快、成本低。第一台新一代测序仪在2005年上市,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测序成本直线下降,已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对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概述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和转录组学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测序技术
科学研究
生命
应用
生物医药产业
表观遗传学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分类号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目标序列捕获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
2
8
作者
黄建锋
肖华胜
机构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产业技术》
2011年第4期64-69,共6页
文摘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基因组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然而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和分析的复杂程度还是让科研人员倍感困难,目标序列捕获技术的出现,缓解了上述问题。目标序列获测序是针对已知的特定基因组区域设计探针捕获后进行测序。外显子组捕获测序则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它是专门针对基因组中全部外显子区域的研究。采用这样的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将重点放在人类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相同的时间和成本下,研究更多的样本。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用于基因组中目标序列和外显子组捕获的方法,并重点综述了这些技术的最新应用情况。
关键词
测序技术
序列捕获
应用
基因组学
全基因组测序
目标序列
人类基因组
科研人员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一代测序技术及其产业化前景
被引量:
1
9
作者
周贝贝
刘立
黄彦
肖华胜
机构
上海
伯豪
生物
技术
有限公司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产业技术》
2013年第4期66-73,共8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课题(13DZ2290600)
(12DZ942500)资助
文摘
新一代测序技术是近几年建立的一种新型超高通量技术,是DNA测序技术的一次革命。具有测序通量高、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新一代测序技术出现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在临床诊疗等许多领域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对整个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比较成熟的新一代测序技术平台的原理、特点和基本实验流程,总结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展望了今后的产业化前景。
关键词
DNA测序技术
产业化前景
生物技术产业
生命科学
基础研究
技术平台
实验流程
科学研究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明辉
杨振兴
侯睿
魏应亮
肖华胜
机构
上海
伯豪
生物
技术
有限公司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产业技术》
2013年第6期63-72,共10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课题(13DZ2290600)
(12DZ942500)和(10QB1402300)的资助
文摘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问世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大大推动了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因其高通量、快速、单碱基成本低等特点,自问世以来便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基础研究中。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测序平台和技术的成熟以及对基因组知识的积累,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分子检测、临床诊断等应用研究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本文简要综述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平台以及在肿瘤、遗传病、复杂性疾病等检测和诊断中的应用和前景。
关键词
测序技术
临床检测
应用
基因组学
临床诊断
基础研究
分子检测
技术平台
分类号
R440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一代测序技术数据分析进展
11
作者
朱智东
孙明明
王海彬
郭长全
牛申
汤溢飞
肖华胜
机构
上海
伯豪
生物
技术
有限公司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产业技术》
2014年第1期60-66,共7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课题(13DZ2290600)
(12DZ942500)资助
文摘
简要综述了序列读取后对基因组的定位和比对后的分析进展,结合RNA测序、miRNA测序、捕获测序探讨了基因组数据分析及其应用。
关键词
测序技术
数据分析
MIRNA
基因组
分类号
Q811.4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肖华胜
张春秀
《生物产业技术》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物芯片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高杨
滕晓坤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面向微血管组织构建的多层微流控芯片
岳涛
姜宁
王越
杨卉颖
刘娜
徐祎春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张春秀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张庆华
宋凯
《生物产业技术》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组织芯片技术、应用及其发展
郜恒骏
张小燕
《生物产业技术》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孟宪欣
周贝贝
宋张悦
韩峻松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目标序列捕获技术及其应用
黄建锋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新一代测序技术及其产业化前景
周贝贝
刘立
黄彦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李明辉
杨振兴
侯睿
魏应亮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下一代测序技术数据分析进展
朱智东
孙明明
王海彬
郭长全
牛申
汤溢飞
肖华胜
《生物产业技术》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