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反射干涉生物传感器对生物医用材料蛋白质吸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吕晓迎 黄蕙芬 +9 位作者 唐祖明 沈晓峰 张浩康 陈德敏 钟银屏 俞枋 王德育 黄炎 钱卫平 袁春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7,共5页
应用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吴健雄实验室研制的RIfS生物传感器 ,对人工合成羟基磷灰石和H50 50型聚氨酯两种材料对小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人免疫球蛋白IgG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实时原位动态研究 .根据RIfS表征原理和蛋... 应用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吴健雄实验室研制的RIfS生物传感器 ,对人工合成羟基磷灰石和H50 50型聚氨酯两种材料对小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人免疫球蛋白IgG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实时原位动态研究 .根据RIfS表征原理和蛋白质结构大小 ,引入了吸附层数计算公式 ,求出了 2种实验材料对不同蛋白质的吸附层数 .得出羟基磷灰石和H50 50型聚氨酯材料对 3种蛋白质实际吸附层数分别为 :IgG 1 0 751 ,BSA 0 9684,FIB 0 7464和IgG 0 81 99,BSA 0 7964,FIB 0 61 2 0 .证实了用RIfS生物传感器进行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的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反射干涉生物传感器 羟基磷灰石 聚氨酯 蛋白吸附 生物相容性 生物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磷灰石生物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廖大鹏 周正炎 +1 位作者 顾云峰 陈德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锶磷灰石是一种新型的磷灰石类陶瓷 ,本研究通过动物试验初步探讨其在生物体内的一些特性 ,为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 3组 ,双侧下颌角均造成约 6mm× 12mm× 4mm的缺损 ,用不同浓度 (1... 目的 :锶磷灰石是一种新型的磷灰石类陶瓷 ,本研究通过动物试验初步探讨其在生物体内的一些特性 ,为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 3组 ,双侧下颌角均造成约 6mm× 12mm× 4mm的缺损 ,用不同浓度 (10 % ,5 % ,0 )的锶磷灰石修复 ,术后 1月 ,3月 ,6月时随机处死 1组进行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病理、核素扫描 (发射计算机断层术分析 ) ,评价其生物学性能。结果 :锶磷灰石复合人工骨所致感染和排斥反应均较轻 ,组织切片上反映随材料的降解 ,新生骨大量长入现象比羟磷灰石更为明显 ,且周边软组织内有部分成骨现象 ,X线片上显示随时间的延长 ,材料和骨之间的密合度逐渐增加 ,6月时已几乎融为一体 ,同时锶磷灰石修复侧较羟磷灰石修复侧核素浓聚现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锶磷灰石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骨引导性及生物降解性 ,能提高新骨生成量 ,具有更好的骨缺损修复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磷灰石 生物降解 骨引导 新骨生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热硫化硅橡胶的溶出物特性与生物学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亦文 薛淼 +1 位作者 张彩霞 徐淑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3-284,F003,共3页
医用热硫化硅橡胶的溶出物特性与生物学性能的相关性研究李亦文,薛淼,张彩霞,徐淑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九院,上海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上海200023)关键词:医用热硫化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溶出物;生物学性能STUDI... 医用热硫化硅橡胶的溶出物特性与生物学性能的相关性研究李亦文,薛淼,张彩霞,徐淑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九院,上海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上海200023)关键词:医用热硫化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溶出物;生物学性能STUDIESONCORRELATION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 硅橡胶 溶出物 生物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状态下颌骨生物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宁丽 薛淼 +4 位作者 叶莉明 陈德敏 刘义荣 黄哲玮 闻学雷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24-227,231,共5页
本文对狗下颌骨在活体状态下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应变电测法测试了当下颌磨牙受主要垂直向合力时,该牙根处的下颌骨所产生应变等力学变化,经分析有关力学模型计算出该处下颌骨的弹性模量为4.897×102... 本文对狗下颌骨在活体状态下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应变电测法测试了当下颌磨牙受主要垂直向合力时,该牙根处的下颌骨所产生应变等力学变化,经分析有关力学模型计算出该处下颌骨的弹性模量为4.897×102MPa。文章中还就颌骨组织在活体状态下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和指标以及骨组织的材料性质等方面开展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活体状态 弹性模量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磷灰石骨水泥载体缓释生物活性因子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德敏 杨莽 +1 位作者 徐靖宏 张彩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7-470,共4页
探讨羟磷灰石骨水泥(HAC)作为生物活性因子缓释载体的有效性。实验组分为(1)局部用药组:HAC中加入去甲万古霉素,植入家兔胫骨上端;(2)全身用药对照组:通过耳缘静脉注射去甲万古霉素,植入家兔胫骨的 HAC 中不加药;术后分时段对动物血药... 探讨羟磷灰石骨水泥(HAC)作为生物活性因子缓释载体的有效性。实验组分为(1)局部用药组:HAC中加入去甲万古霉素,植入家兔胫骨上端;(2)全身用药对照组:通过耳缘静脉注射去甲万古霉素,植入家兔胫骨的 HAC 中不加药;术后分时段对动物血药浓度和骨药浓度测定。(3)BMP组:HAC中加入 rh BMP 2后置入家兔背阔肌肌袋,术后 4 周观察异位诱导成骨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局部用药组各时段的血药浓度均低于全身用药对照组,而局部用药组的骨药浓度显著超过全身用药组,即使到第 2 周其骨药浓度仍有3.96μg/mg。HAC/rhBMP 2复合体植入家兔背阔肌肌袋后第4周即可观察到复合体表面形成包绕的新生骨质。这表明 HAC作为药物和 BMP 缓释载体显示出良好的缓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磷灰石 骨水泥 生物活性因子 缓释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对血管内皮细胞IL-8和TNF-α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孙皎 牟欣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0-754,共5页
目的是研究不同生物材料对血管内皮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细胞因子mRNA表达变化与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之间的关联性。实验选择8%有机锡的聚氯乙烯为阳性对照,细胞培养用的聚苯乙烯为阴性对照,聚四氟乙烯、... 目的是研究不同生物材料对血管内皮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细胞因子mRNA表达变化与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之间的关联性。实验选择8%有机锡的聚氯乙烯为阳性对照,细胞培养用的聚苯乙烯为阴性对照,聚四氟乙烯、膨体聚四氟乙烯以及两种医用聚氨酯(PU-50和PU-60)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通过细胞与不同材料的接触,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内皮细胞中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的两种重要的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阴性材料相接触的内皮细胞其IL-8和TNF-α的表达均呈阴性,与阳性材料接触的细胞因子表达均呈强阳性,两种聚氨酯材料尽管在细胞生长、附着和形态变化等方面经肉眼观察未见明显差异,但是两者在细胞因子的表达上却出现显著的不同,其中PU-60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U-50组;聚四氟乙烯和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表现出程度不等的表达增强,前者比后者更明显。将IL-8和TNF-α在上述6种材料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秩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为r=0.88571(P<0.05)。由此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对不同生物材料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可出现不完全一致的现象,后者显然较前者更为灵敏,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中IL-8和TNF-α的mRNA表达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推测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生物材料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金属材料的组成对细胞毒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皎 薛淼 +1 位作者 今井弘一 中村正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4-159,F004,共7页
选择9种中日常用的牙科金属和合金材料,其基本组成是Ni-Cr,Co-Cr-Mo,Ag-Pd-Au-Cu,Ag-Zn,Ni-Ti,Ni-Cr-Co和Cu基,用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细胞-金属表面直接接触48h,对... 选择9种中日常用的牙科金属和合金材料,其基本组成是Ni-Cr,Co-Cr-Mo,Ag-Pd-Au-Cu,Ag-Zn,Ni-Ti,Ni-Cr-Co和Cu基,用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细胞-金属表面直接接触48h,对去除刺激因素的细胞,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和扫描电镜进行检测,并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下定量分析材料浸渍液中溶出金属元素的成分,直接研究金属的化学组成、溶解元素对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基合金因合金中存在较大比例的铜元素(78%),显示较明显的细胞毒性;Ni-Cr合金和Ni-Ti合金由于可在合金表面分别形成保护性氧化层和高粘接性氧化钛表层,因而均显示良好的生物学性能;部分合金虽然含有毒元素Cu和Zn,但因合金中具有化学稳定的贵金属元素存在(如Pd、Au、Ag),表现出无明显细胞毒性。因此,作者认为:(1)金属或合金中某些元素的存在与否以及含量多少与细胞毒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2)运用直接接触的体外细胞回复度试验技术来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是有效和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材料 金属材料 细胞毒性
全文增补中
Evergel人工髓核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吴靖平 陈统一 +6 位作者 陈中伟 黄哲玮 顾国珍 陆华 孟爱英 钱云芳 李雅谷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目的 对一种由改良的聚乙烯醇水凝胶制成的新型人工髓核———Evergel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GB/T16 886的要求 ,对Evergel人工髓核材料进行了包括细胞毒性试验、致敏试验、溶血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目的 对一种由改良的聚乙烯醇水凝胶制成的新型人工髓核———Evergel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GB/T16 886的要求 ,对Evergel人工髓核材料进行了包括细胞毒性试验、致敏试验、溶血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哺乳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在内的毒理学测试。结果 Evergel人工髓核材料无细胞毒性作用 ,无致敏性 ,无明显的溶血现象。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哺乳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材料无致突变性。结论 Evergel人工髓核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rgel人工髓核 人工器官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口腔材料学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薛淼 宁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57-560,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口腔材料也得到迅猛地发展。近来许多先进的口腔材料被研制、测试以及进行标准化研究。例如,复合树脂、粘接剂、玻璃离子水门汀、陶瓷、为CAD/CAM所用的材料、钛与钛合金等等,特别是口腔和颅颌面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口腔材料也得到迅猛地发展。近来许多先进的口腔材料被研制、测试以及进行标准化研究。例如,复合树脂、粘接剂、玻璃离子水门汀、陶瓷、为CAD/CAM所用的材料、钛与钛合金等等,特别是口腔和颅颌面的种植材料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获得很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材料 颅颌面种植材料 标准化研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LA牙周引导组织再生片体外降解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伟 孙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 :研究PGLA牙周引导组织再生片体外的降解周期 ,并对影响其降解动力学的各种因素作出评价。方法 :通过质量损耗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及形态学观察 (电镜 )等手段分别对PGLA牙周片在体外静态水溶液环境中的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P... 目的 :研究PGLA牙周引导组织再生片体外的降解周期 ,并对影响其降解动力学的各种因素作出评价。方法 :通过质量损耗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及形态学观察 (电镜 )等手段分别对PGLA牙周片在体外静态水溶液环境中的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PGLA膜在体外的降解周期大约为 9~ 10周。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速率比在PBS溶液中快 ;降解介质pH值越大 ,材料质量损耗也越快 ;不同尺寸牙周片在各降解周期的质量损耗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GLA牙周引导组织再生片体外降解主要是化学降解过程 ,通过酯键的水解来进行。降解介质的不同和pH值的改变都会对材料降解动力学产生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LA 生物降解 实验研究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 GTR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水凝胶薄膜的制备及体外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亦文 薛淼 +3 位作者 宁丽 孟爱英 刘俊 陈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93-295,共3页
利用范德格拉夫静电加速器辐照接技法制备智能水凝胶(PVA-g-NIPAAm)薄膜。采用改进的细胞相对增殖度法和细胞形态学方法研究水凝胶薄膜的体外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本薄膜于第2、4、7d的细胞相对增殖度分别为57%、74%和100%。... 利用范德格拉夫静电加速器辐照接技法制备智能水凝胶(PVA-g-NIPAAm)薄膜。采用改进的细胞相对增殖度法和细胞形态学方法研究水凝胶薄膜的体外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本薄膜于第2、4、7d的细胞相对增殖度分别为57%、74%和100%。其细胞毒性级别为0级,无细胞毒性。通过第24、48、72h的形态学观察可见,与薄膜接触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水凝胶 细胞相容性 制备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诊断剂量超声波对培养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张彩霞 马晓龄 +2 位作者 孟爱英 寿文德 钱德初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6-280,共5页
采用模拟在人体中使用的实测超声剂量,对体外培养的L-929株细胞进行辐照,通过细胞回复能力试验,观察回复前后的细胞增殖与抑制。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纤维细胞经1次及5次辐照,观察了DNA及细胞核面积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 采用模拟在人体中使用的实测超声剂量,对体外培养的L-929株细胞进行辐照,通过细胞回复能力试验,观察回复前后的细胞增殖与抑制。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纤维细胞经1次及5次辐照,观察了DNA及细胞核面积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了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上述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剂量 细胞增殖 超微结构 超声波诊断 产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及其与HSP70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东菁 张稷 +1 位作者 丁婷婷 孙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33-1536,共4页
研究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HAp nanoparti-cles)引起巨噬细胞凋亡,及其与热休克蛋白Hsp70的相关性。THP-1单核细胞株经PMA诱导成为巨噬细胞,分别加入0、20、100μg/ml HAp纳米颗粒,培养24h后经PI和AnexinV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流式... 研究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HAp nanoparti-cles)引起巨噬细胞凋亡,及其与热休克蛋白Hsp70的相关性。THP-1单核细胞株经PMA诱导成为巨噬细胞,分别加入0、20、100μg/ml HAp纳米颗粒,培养24h后经PI和AnexinV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sp70蛋白分子表达的改变。显微镜观察显示THP-1单核细胞株能被诱导成巨噬细胞。荧光显微镜显示20、100μg/ml HAp纳米颗粒组凋亡的阳性信号明显强于0μg/ml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也证实HAp纳米颗粒组比对照组凋亡率明显增高(P1<0.0001,P2<0.0001),且凋亡的程度呈浓度依赖性(P3=0.02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20、100μg/ml HAp纳米颗粒组较对照组Hsp70蛋白表达增加,并且随颗粒浓度增高而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颗粒 凋亡 热敏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一种新型动态力加载装置研究力对镍铬烤瓷合金中镍离子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贤 孙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动态力加载装置,研究力对镍铬烤瓷合金中镍离子释放的影响。方法依据人咀嚼的平均力(45 N)和频率(80次/min)设计一种动态力加载装置。运用该装置研究3种常用镍铬烤瓷合金(上齿牌、Stellite、BEGO)分别在pH 2.3...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动态力加载装置,研究力对镍铬烤瓷合金中镍离子释放的影响。方法依据人咀嚼的平均力(45 N)和频率(80次/min)设计一种动态力加载装置。运用该装置研究3种常用镍铬烤瓷合金(上齿牌、Stellite、BEGO)分别在pH 2.3和pH 7.0的人工唾液中镍离子的释放量。结果新型动态力加载装置能够模拟咀嚼频率进行人体平均力的加载。当pH 2.3时,上齿牌、Stellite和BEGO 3种镍铬烤瓷合金镍离子释放量分别为6.9(2.07)μg/cm2、3.7(0.662)μg/cm2和5.88(1.57)μg/cm2;当pH 7.0时,分别为0.272(0.059)μg/cm2、0.144(0.014)μg/cm2和0.435(0.053)μg/cm2。同种镍铬烤瓷合金材料在pH 2.3的人工唾液中镍离子的释放量均远大于在pH 7.0环境下的释放量,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动态力加载装置可有效地被用于体外研究力对镍离子释放的影响。酸性环境可明显加快镍铬烤瓷合金中镍离子释放。本研究中Stellite镍铬烤瓷合金释放的镍离子量相对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 动态加载 合金 镍离子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锶羟磷灰石固溶体含锶量对骨组织融合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德敏 傅远飞 +2 位作者 顾国珍 钱云芳 薛淼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268-2270,共3页
评价不同掺锶量羟磷灰石固溶体材料锶含量与生物降解性和骨组织融合能力之间的影响关系.5组掺锶羟磷灰石固溶体材料锶克分子含量分别取:0%,1%,5%,10%和100%,烧结体植入部位为家兔胫骨;手术后分不同时段处死动物,通过四环素荧光标记和电... 评价不同掺锶量羟磷灰石固溶体材料锶含量与生物降解性和骨组织融合能力之间的影响关系.5组掺锶羟磷灰石固溶体材料锶克分子含量分别取:0%,1%,5%,10%和100%,烧结体植入部位为家兔胫骨;手术后分不同时段处死动物,通过四环素荧光标记和电镜扫描方法考察植入材料与骨组织界面的生物反应状况.实验结果表明5组试样材料都显示了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骨结合性,其中锶含量为5%组和10%组试样显示较强的骨引导作用,呈现出很明亮的四环素荧光带以及明显的降解现象.这说明在羟磷灰石晶体中掺入适量的锶元素可以明显改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骨引导性、生物降解性以及骨融合性;掺锶羟磷灰石固溶体不仅可以增强新骨的生成能力,而且可以延长新骨的生成时间和增加新骨的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磷灰石 骨融合 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孔隙率锶磷灰石陶瓷体内异位成骨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德敏 刘雪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82-1186,共5页
采用健康兔的骨髓组织,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分别与孔径约为450~700μm、孔隙率分别为50%、60%、70%的Sr-HA以及孔隙率为70%的纯羟磷灰石陶瓷体复合,自体回植到兔背脊肌内。同时以未复合细胞的相同孔隙率的陶瓷材料作为对照,... 采用健康兔的骨髓组织,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分别与孔径约为450~700μm、孔隙率分别为50%、60%、70%的Sr-HA以及孔隙率为70%的纯羟磷灰石陶瓷体复合,自体回植到兔背脊肌内。同时以未复合细胞的相同孔隙率的陶瓷材料作为对照,植入后4周、12周和24周取材,行四环素荧光染色观察,定量计算各组陶瓷材料新骨的形成量和速度,比较不同孔隙率锶磷灰石陶瓷材料的异位成骨能力。结果表明,复合成骨细胞的各组陶瓷在植入兔背脊肌内4周后均有新骨形成,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骨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孔隙率为70%的Sr-HA陶瓷和HA陶瓷的新骨形成数量和速度明显优于低孔隙率的Sr-HA陶瓷。四环素荧光标记还显示未复合成骨细胞的Sr-HA陶瓷和HA陶瓷孔隙内也有荧光沉积。Sr-HA多孔陶瓷是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成骨细胞复合Sr-HA陶瓷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磷灰石 孔隙率 成骨细胞 四环素荧光标记 异位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氟化物对人工羟基磷灰石摄氟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厚继续 张彩霞 +1 位作者 陈德敏 宁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复合氟化物制剂 (Co F)及其组成成分中的氟化锌对牙齿无机质的影响。方法 :将羟基磷灰石浸入各种氟化物溶液中 ,经过 1、10d作用后 ,测定羟基磷灰石摄取氟量。应用与Co F溶液相同氟浓度的氟化钠溶液作为对照。结果 :发现浸入... 目的 :探讨复合氟化物制剂 (Co F)及其组成成分中的氟化锌对牙齿无机质的影响。方法 :将羟基磷灰石浸入各种氟化物溶液中 ,经过 1、10d作用后 ,测定羟基磷灰石摄取氟量。应用与Co F溶液相同氟浓度的氟化钠溶液作为对照。结果 :发现浸入氟化锌溶液的羟基磷灰石摄取氟量最高。X线衍射分析有磷酸锌及氟化钙生成。浸入对照组氟化钠溶液的羟基磷灰石摄取氟量明显低于浸入Co F溶液的羟基磷灰石摄取氟量。浸入Co F溶液的羟基磷灰石 1d及 10d期间摄取氟量与浸入氟化锌溶液的羟基磷灰石摄取氟量相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羟基磷灰石摄取氟方面 ,复合氟化物制剂中氟化锌组分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羟基磷灰石类 龋齿 牙疾病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和聚四氟乙烯诱导内皮细胞炎性活化的免疫学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旸 吴婕 孙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89-192,共4页
聚氨酯(PU)和聚四氟乙烯(PTFE)是两种常用的血液接触生物材料。该研究通过建立一个非接触的细胞共培养模型从而针对材料刺激血液单核细胞活化后诱导血栓的潜能进行评估。运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人单核细胞系THP-1进行实验,首先将PU和PTF... 聚氨酯(PU)和聚四氟乙烯(PTFE)是两种常用的血液接触生物材料。该研究通过建立一个非接触的细胞共培养模型从而针对材料刺激血液单核细胞活化后诱导血栓的潜能进行评估。运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人单核细胞系THP-1进行实验,首先将PU和PTFE与THP-1细胞直接接触,然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用上清液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结果发现内皮细胞上调炎症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THP-1细胞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用MTS试验研究细胞的增殖程度,用ELISA试验研究细胞所分泌的可溶性分子,结果发现这些材料能不同程度地刺激THP-1细胞增殖及活化,使其分泌细胞因子TNF-α及/或IL-1β。研究表明,与血液接触的生物材料可能通过作用于单核细胞,使其增殖及活化,分泌促炎症因子,使得内皮细胞发生炎性激活,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 增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