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填埋场渗滤液“软化+超滤”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曹瑞杰 张瑞娜 王兰 《能源与环境》 2025年第1期93-96,共4页
为了提高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减少管路结垢和膜污染,设计并搭建了1套50 m^(3)/d的“软化+超滤”中试试验装置,通过试验评估了石灰水(CaO)、纯碱(Na_(2)CO_(3))和氢氧化钠(NaOH)等软化药剂对渗滤液中硬度成分及钙镁... 为了提高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减少管路结垢和膜污染,设计并搭建了1套50 m^(3)/d的“软化+超滤”中试试验装置,通过试验评估了石灰水(CaO)、纯碱(Na_(2)CO_(3))和氢氧化钠(NaOH)等软化药剂对渗滤液中硬度成分及钙镁离子的去除效果,并对比分析了不同药剂的使用成本。结果表明:使用NaOH作为软化剂,总硬度去除率达到92.16%;使用CaO+Na_(2)CO_(3)的组合,总硬度去除率可提升至92.14%。“软化+超滤”对CODCr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21.54%和11.76%;在药剂使用成本方面,使用Na_(2)CO_(3)和NaOH的组合作为软化剂时,处理成本为8.54元/t;单独使用NaOH和Na_(2)CO_(3)+CaO的组合成本最低,均为4.99元/t。研究表明“软化+超滤”可以有效地处理填埋场渗滤液中的硬度问题,同时为填埋场渗滤液的高效和经济处理提供了1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渗滤液 软化 除硬 超滤 石灰水 纯碱 氢氧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木质组分固定床连续气化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国安 彭安稳 陈德珍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71,共9页
生活垃圾气化技术是具有快速减量化、资源化优势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针对传统固定床气化炉批量式给料条件下物料与气化剂接触不充分、气化效率低的问题,探究固定床气化炉连续进料方式对生活垃圾木质组分气化气产率的影响,寻找最... 生活垃圾气化技术是具有快速减量化、资源化优势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针对传统固定床气化炉批量式给料条件下物料与气化剂接触不充分、气化效率低的问题,探究固定床气化炉连续进料方式对生活垃圾木质组分气化气产率的影响,寻找最佳的连续气化工况。采用空气作为气化介质,研究生活垃圾木质组分在700~900℃温度范围和0.3~0.6过量空气系数范围内气化气主要组成、气化气热值、气化气产率、气化效率以及焦油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提高,气化气产率随之提高,但可燃气体产量下降。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与此同时也会加快可燃气体的氧化,使得气化效率下降。在实验参数设定范围内,气化气热值最高的气化工况为700℃、过量空气系数α为0.3,此时气化气低位热值为3.93 MJ/m;可燃气体产率为0.64 m;/kg,气化效率达到81.64%。研究结果为生活垃圾固定床连续气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木质生活垃圾 连续气化 固定床气化炉 产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锅炉过热器管束防护材料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瑞娜 陈善平 +3 位作者 安淼 朱岩松 付立铭 单爱党 《工业锅炉》 2017年第1期12-15,21,共5页
由于长期运行于高温、酸性腐蚀气体以及碱性高尘环境,生活垃圾焚烧锅炉高、低温过热器腐蚀爆管成为目前影响垃圾焚烧锅炉运行周期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一种在过热器管束外侧焊接护瓦的防护方式,并对选用的服役182天后的护瓦材料(一种Ni... 由于长期运行于高温、酸性腐蚀气体以及碱性高尘环境,生活垃圾焚烧锅炉高、低温过热器腐蚀爆管成为目前影响垃圾焚烧锅炉运行周期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一种在过热器管束外侧焊接护瓦的防护方式,并对选用的服役182天后的护瓦材料(一种Ni-Cr合金)进行采样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工况环境下,所选材料的腐蚀速度约为10 mm/a,给定规格下,防护时间可以达到半年。分析认为,护瓦材料失效不是单一形式,而是晶间腐蚀、点腐蚀和冲蚀磨损等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如需延长防护时间,建议在较高服役温度段和腐蚀严重区域,选择使用高Ni-Cr或者Ni-Cr-Mo不锈钢或镍基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 过热器 护瓦 NI-CR合金 腐蚀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炉中沉积灰渣的熔融特性与固有剪切应力的关联研究
4
作者 张正龙 张健 +5 位作者 张瑞娜 乐俊超 刘泽庆 张陶陶 周丽 李奕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9-234,共6页
针对目前生活垃圾焚烧炉内出现的结焦现象,研究了炉内沉积灰渣的结焦特性.对炉内各个位置的沉积灰渣进行了XRF、XRD、灰熔点测试和SEM-EDS等表征分析,并用直剪仪对灰渣进行剪切力学实验.研究表明:焚烧炉中,分子量大的物质(Si、Al、Fe)... 针对目前生活垃圾焚烧炉内出现的结焦现象,研究了炉内沉积灰渣的结焦特性.对炉内各个位置的沉积灰渣进行了XRF、XRD、灰熔点测试和SEM-EDS等表征分析,并用直剪仪对灰渣进行剪切力学实验.研究表明:焚烧炉中,分子量大的物质(Si、Al、Fe)倾向于沉积在一燃室与二烟道的沉灰斗,从而使后续烟道灰中的硅铝盐含量降低;喉口、二烟道、过热器处沉积灰渣的软化温度分别为1100、1250、1280℃,喉口处易结焦;烟道飞灰以CaSO_(4)为主,高温炉内的Na、K、SO_(x)、Cl等气体会在烟道中用陆续沉积;二烟道中Na_(2)SO_(4)让飞灰有一定的相互黏连,在低温的过热器上出现氯盐晶体;炉内一燃室与喉口的灰渣剪切应力为124.7 kPa和105.7 kPa,烟道飞灰的剪应力均小于90 kPa,与灰渣固有组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结焦 灰熔点 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炉排炉掺烧污泥对灰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瑞娜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7-302,共6页
本研究以生活垃圾焚烧炉排炉掺烧污泥的运行项目为依托,经过近半年的现场运行发现炉内多处位置易产生结焦.对焦样和灰渣采集,并使用XRF、SEM和EDS等样品测试,分析讨论垃圾焚烧炉掺烧污泥对灰渣特性的影响及产生结焦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 本研究以生活垃圾焚烧炉排炉掺烧污泥的运行项目为依托,经过近半年的现场运行发现炉内多处位置易产生结焦.对焦样和灰渣采集,并使用XRF、SEM和EDS等样品测试,分析讨论垃圾焚烧炉掺烧污泥对灰渣特性的影响及产生结焦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含铁絮凝剂的加入,使污泥中含有大量的Fe,掺烧污泥后易形成低温熔融的铁系复盐,呈现烧结状态,这是焚烧炉火焰区结焦的主要原因;垃圾中含有较多的Na、K,铁的加入易与底渣的Si、Al结合,从而降低了Si、Al捕捉Na、K的能力,随气流上升到炉膛上部的Na、K生成低熔点硫酸盐,是造成烟道区结焦的原因之一;由于焚烧炉喉口尺寸狭窄,炉内拐点引起颗粒惯性撞壁,让未燃尽的炭粒撞击到墙壁,炭粒表面的高温促成了喉口附近结焦.结焦特性的研究对于改进污泥掺烧工艺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焚烧炉 污泥 结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