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承载式车身快速疲劳试验与CAE分析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孙涛
郑非
+1 位作者
刘斌
郑松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0-396,共7页
本文中采用PAVE试验与疲劳寿命虚拟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承载式车身结构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根据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车身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分析,同时在PAVE路面上进行快速试验。通过分析与试验结果...
本文中采用PAVE试验与疲劳寿命虚拟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承载式车身结构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根据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车身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分析,同时在PAVE路面上进行快速试验。通过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PAVE强化耐久试验与CAE分析的相关性,分析了造成车身结构若干区域寿命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从而有效解决了该车车身疲劳寿命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PAVE试验
有限元法
疲劳寿命
比利时路
强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承载式车身焊点疲劳寿命分析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非
孙涛
+1 位作者
刘斌
郑松林
《通信电源技术》
2015年第2期7-9,12,共4页
文中针对某承载式车身焊点结合疲劳寿命虚拟分析技术与强化耐久试验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疲劳寿命分析理论,采用经模态试验验证了其精度及有效性的模型,结合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的载荷谱,对车身焊点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分析;并与强化疲劳...
文中针对某承载式车身焊点结合疲劳寿命虚拟分析技术与强化耐久试验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疲劳寿命分析理论,采用经模态试验验证了其精度及有效性的模型,结合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的载荷谱,对车身焊点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分析;并与强化疲劳耐久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造成车身焊点低寿命区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从而有效解决了该车车身焊点疲劳寿命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为后续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焊点
模态试验
动力学仿真
疲劳寿命
强化耐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胺类添加剂对NCM811||SiC电池热失控抑制效果研究
3
作者
侯博文
何龙
+3 位作者
冯旭宁
张伟峰
王莉
何向明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20,共8页
高镍三元电池的高能量密度是取代化石能源,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核心优势,同时也是导致电池严重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初级胺类与次级胺类能与常见的含碳酸乙烯酯电解液发生开环聚合,从而形成正负极间隔离层,提高电池热安全性。本文基于胺...
高镍三元电池的高能量密度是取代化石能源,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核心优势,同时也是导致电池严重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初级胺类与次级胺类能与常见的含碳酸乙烯酯电解液发生开环聚合,从而形成正负极间隔离层,提高电池热安全性。本文基于胺类和电池组分间的化学反应,在电池材料层面和单体层面对电池的安全性展开了研究。在材料层面,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锂离子电池中有无胺类添加剂对不同组分间的热稳定性影响。在单体层面,使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对有无添加剂全电池的安全性进行测试,提取热失控特征温度。加入胺类添加剂后电池组分间部分化学反应被提前,同时总放热量明显减少,最大温升速率下降,电池热失控得到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热失控抑制
胺
电解液
开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载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包涵
孙涛
+2 位作者
张振东
郑松林
孙跃东
《通信电源技术》
2015年第4期45-49,共5页
针对车辆悬架系统,分别基于天棚阻尼和地棚阻尼参考模型设计了两个滑模控制器,特别通过模糊控制法和层次分析法两种方法确定两种滑模控制器在控制过程中的权重来实现车辆在不同的速度下乘坐舒适性和操稳性的侧重。在不同的行驶速度和路...
针对车辆悬架系统,分别基于天棚阻尼和地棚阻尼参考模型设计了两个滑模控制器,特别通过模糊控制法和层次分析法两种方法确定两种滑模控制器在控制过程中的权重来实现车辆在不同的速度下乘坐舒适性和操稳性的侧重。在不同的行驶速度和路况下分析了两种控制策略在随机路面激励条件下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轮胎动位移等性能指标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加权系数的合理选取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半主动悬架能够最显著地改善悬架各性能指标(低速下的乘坐舒适性,高速下的道路友好性),兼顾了在不同的行驶路况、工况下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系统
平顺性
道路友好性
混合控制策略
重载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承载式车身快速疲劳试验与CAE分析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孙涛
郑非
刘斌
郑松林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
机械
工业
汽车
底盘
机械
零部件强度与可靠性评价重点实验室
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0-396,共7页
基金
上海市科研创新项目(12ZZ145)资助
文摘
本文中采用PAVE试验与疲劳寿命虚拟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承载式车身结构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根据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车身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分析,同时在PAVE路面上进行快速试验。通过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PAVE强化耐久试验与CAE分析的相关性,分析了造成车身结构若干区域寿命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从而有效解决了该车车身疲劳寿命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汽车工程
PAVE试验
有限元法
疲劳寿命
比利时路
强化系数
Keywords
automotive engineering
PAVE test
FEM
fatigue life
Belgian road
intensifying factor
分类号
U467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承载式车身焊点疲劳寿命分析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非
孙涛
刘斌
郑松林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
机械
工业
汽车
底盘
机械
零部件强度与可靠性评价重点实验室
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
出处
《通信电源技术》
2015年第2期7-9,1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313)
文摘
文中针对某承载式车身焊点结合疲劳寿命虚拟分析技术与强化耐久试验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疲劳寿命分析理论,采用经模态试验验证了其精度及有效性的模型,结合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的载荷谱,对车身焊点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分析;并与强化疲劳耐久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造成车身焊点低寿命区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从而有效解决了该车车身焊点疲劳寿命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为后续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照。
关键词
车身焊点
模态试验
动力学仿真
疲劳寿命
强化耐久试验
Keywords
body solder joint
modal test
dynamic simulation
fatigue life
durability test
分类号
U463.8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胺类添加剂对NCM811||SiC电池热失控抑制效果研究
3
作者
侯博文
何龙
冯旭宁
张伟峰
王莉
何向明
机构
清华
大学
汽车
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
清华
大学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出处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20,共8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52076121)。
文摘
高镍三元电池的高能量密度是取代化石能源,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核心优势,同时也是导致电池严重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初级胺类与次级胺类能与常见的含碳酸乙烯酯电解液发生开环聚合,从而形成正负极间隔离层,提高电池热安全性。本文基于胺类和电池组分间的化学反应,在电池材料层面和单体层面对电池的安全性展开了研究。在材料层面,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锂离子电池中有无胺类添加剂对不同组分间的热稳定性影响。在单体层面,使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对有无添加剂全电池的安全性进行测试,提取热失控特征温度。加入胺类添加剂后电池组分间部分化学反应被提前,同时总放热量明显减少,最大温升速率下降,电池热失控得到有效抑制。
关键词
锂电池
热失控抑制
胺
电解液
开环聚合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ies
Thermal runaway inhibition
Amine additive
Electrolyte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载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包涵
孙涛
张振东
郑松林
孙跃东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
机械
工业
汽车
底盘
机械
零部件强度与可靠性评价重点实验室
出处
《通信电源技术》
2015年第4期45-49,共5页
文摘
针对车辆悬架系统,分别基于天棚阻尼和地棚阻尼参考模型设计了两个滑模控制器,特别通过模糊控制法和层次分析法两种方法确定两种滑模控制器在控制过程中的权重来实现车辆在不同的速度下乘坐舒适性和操稳性的侧重。在不同的行驶速度和路况下分析了两种控制策略在随机路面激励条件下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轮胎动位移等性能指标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加权系数的合理选取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半主动悬架能够最显著地改善悬架各性能指标(低速下的乘坐舒适性,高速下的道路友好性),兼顾了在不同的行驶路况、工况下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系统
平顺性
道路友好性
混合控制策略
重载车辆
Keywords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riding comfort
road friendliness
hybrid control strategy
heavily loaded vehicle
分类号
U463.3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承载式车身快速疲劳试验与CAE分析相关性的研究
孙涛
郑非
刘斌
郑松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承载式车身焊点疲劳寿命分析研究
郑非
孙涛
刘斌
郑松林
《通信电源技术》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胺类添加剂对NCM811||SiC电池热失控抑制效果研究
侯博文
何龙
冯旭宁
张伟峰
王莉
何向明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重载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包涵
孙涛
张振东
郑松林
孙跃东
《通信电源技术》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