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时代的大学英语教育与媒体素养教育 被引量:20
1
作者 冯延群 陈淑英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3,共3页
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人文素养的合格"公民"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教育和媒体素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承担英语语言教育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担负起媒体素养教育的重任。
关键词 媒体素养 大学英语教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双语教学需求分析的模块构建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大湖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简述了需求分析理论的概念、"需求"的不同定义,提出了如何通过构建需求分析模块来指导双语教学实践。
关键词 双语教学 需求分析 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含意的语用运作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婉孜 田学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在含意和意义模式的研究中,隐喻含意和隐喻含意模式的探讨是个空白。融入合作的隐喻含意策略为隐喻含意的生成和推论提供了上限参照标准,比照其下限保障机制——隐喻含意生成策略准则和隐喻含意推论策略准则,隐喻含意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在含意和意义模式的研究中,隐喻含意和隐喻含意模式的探讨是个空白。融入合作的隐喻含意策略为隐喻含意的生成和推论提供了上限参照标准,比照其下限保障机制——隐喻含意生成策略准则和隐喻含意推论策略准则,隐喻含意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操控。透过对融入合作的隐喻含意策略和隐喻含意策略准则的互动分析,隐喻含意的语用运作机制便可以彰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 隐喻 含意 特征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洲文学学与世界文学批评”笔谈 被引量:2
4
作者 罗良功 黄晖 +9 位作者 郭英剑 生安锋 尚必武 李保杰 张帆 陆怡玮 刘略昌 綦亮 高静 叶晓瑶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4,共11页
“非洲与非裔文学研究”专题(主持人:王卓)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发生了明显的范式转移。一方面,世界文明互鉴成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宏大文化视野。研究对象不再囿于英美文... “非洲与非裔文学研究”专题(主持人:王卓)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发生了明显的范式转移。一方面,世界文明互鉴成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宏大文化视野。研究对象不再囿于英美文学,而是渐次拓展到爱尔兰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印度文学、东南亚文学、非洲文学和加勒比文学等。世界文明互鉴的巨大张力将文学研究者的目光从舞台中央的英美文学挪开,转向其他国度和民族的文学传统和文学作品,以比较视野,从文学的角度为“文明的力量”提供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例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非洲文学研究在我国异军突起,世界非裔文学被学界重新审视,并焕发出璀璨的光芒。另一方面,以非洲文学和非裔文学研究为代表的中国外国文学学者,致力于探索具有中国视角的批评路径,打造具有中国立场的批评话语,摆脱了西方20世纪末形成的基于多元文化主义和差异政治的族裔文学批评方法的窠臼,形成了中国学者的创新性理论和实践。例如,朱振武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系列文章,提出“三大流散理论”“非洲性理论”,建构了以“文化共同体”为中心的“中国非洲文学学”理论。而对于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非裔文学,包括本人在内的众多学者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跨学科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世界非裔文学的美学特色、历史意义和现实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文学 澳大利亚文学 文学研究者 非裔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 英美文学 文学批评 多元文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词汇石化现象的认知心理解读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琪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4,共5页
大部分二语词汇的发展受到一语语义和句法特征的影响停留在一语词目中介阶段,而无法达到整合阶段。石化原因是:传统的词汇输入方式和测试方式所导致的片面的二语词汇知识习得认知观;一语/母语翻译对等词的负迁移。提出克服石化的对策:... 大部分二语词汇的发展受到一语语义和句法特征的影响停留在一语词目中介阶段,而无法达到整合阶段。石化原因是:传统的词汇输入方式和测试方式所导致的片面的二语词汇知识习得认知观;一语/母语翻译对等词的负迁移。提出克服石化的对策:更新或重塑二语词汇知识习得认知观,建立有效的二语词汇语义网络,培养二语词块意识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词库 二语词汇石化 词汇知识深度 二语词汇知识习得认知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学的深刻蕴涵——从修辞学与古典辩证法的关系谈起 被引量:8
6
作者 邓志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1,共6页
本文首先探讨了修辞学与辩证法的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作为辩证法之对应物的修辞学的深刻蕴涵,涉及修辞学的哲学基础、修辞学的主体间性、说服与自我说服等。
关键词 修辞学 辩证法 蕴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修辞哲学的几个核心问题 被引量:14
7
作者 邓志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3,共5页
修辞哲学从认识论、方法论、人的社会本质等角度来思考修辞现象。从修辞涉及的几个基本因素入手,首先探讨修辞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进而论证修辞哲学关于修辞主体人的哲学观点以及修辞哲学的知识论和本体论的思想。
关键词 修辞哲学 核心问题 修辞人 本体论 知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英语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胡银萍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3,共6页
人们经常用以指代“英语教学”的几个名称,如英语教学法、应用语言学、TESOL、二语习得等,均不能反映我国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跨学科本质。确立“英语教育”理念,旨在规范我国各层次务实型的未来双语翻译工作者和英语教师的素质。在... 人们经常用以指代“英语教学”的几个名称,如英语教学法、应用语言学、TESOL、二语习得等,均不能反映我国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跨学科本质。确立“英语教育”理念,旨在规范我国各层次务实型的未来双语翻译工作者和英语教师的素质。在保证英语知识与技能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英语教育和英语教师教育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应兼顾相关学科。“英语教育”实践的关键在于课程设置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育 英语教师教育 英语课程配置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中的语义三维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斌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本文通过对语义结构成因的描述,指出体认模式对语义结构的格致导致语义三维的形成。格致途径主要通过身体结构和养性方法。翻译过程并非是两种语言间语义结构的单维映射,而是对来自两种文化的不同体认模式与投射方式的取舍。翻译中语义... 本文通过对语义结构成因的描述,指出体认模式对语义结构的格致导致语义三维的形成。格致途径主要通过身体结构和养性方法。翻译过程并非是两种语言间语义结构的单维映射,而是对来自两种文化的不同体认模式与投射方式的取舍。翻译中语义三维的极化效应揭示了意象图式的取中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三维 意象图式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固恋的母女情怀——论林芙美子《放浪记》中的母女书写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本明 董春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35,共5页
在现代文学叙事中,母女关系的书写是女性主义作品的重要母题。通过讴歌母女关系来颠覆父权秩序,并探求女性的自我救赎之路成为文学叙事的一种重要范式。林芙美子《放浪记》中的母女叙事填补了传统文本中母女关系叙事的空白之页,解构了... 在现代文学叙事中,母女关系的书写是女性主义作品的重要母题。通过讴歌母女关系来颠覆父权秩序,并探求女性的自我救赎之路成为文学叙事的一种重要范式。林芙美子《放浪记》中的母女叙事填补了传统文本中母女关系叙事的空白之页,解构了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为女性性别群体挣脱父权秩序和男权羁绊提供了参照;同时她的母女关系书写也兼备了反抗"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色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女关系 女性主义 缺位审判 性别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视角下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27-231,共5页
运用英语进行得体交际是培养学生外语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要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则需要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语用能力。通过语用视角下的分析,设计有特色的培养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交际能力 语用能力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安德鲁的大脑》中的叙事治疗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源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5,共7页
E.L.多克托罗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安德鲁的大脑》以认知科学家安德鲁与治疗师之间的对话构成主要叙述方式,成为后现代心理学治疗法"叙事治疗"与文学创作结合的典型案例。叙事治疗为转叙、元小说技巧展示及叙述时间... E.L.多克托罗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安德鲁的大脑》以认知科学家安德鲁与治疗师之间的对话构成主要叙述方式,成为后现代心理学治疗法"叙事治疗"与文学创作结合的典型案例。叙事治疗为转叙、元小说技巧展示及叙述时间的安排提供了创新契机,同时也为疗治作品人物及作家的文化创伤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对小说中叙事治疗机制的分析,论文指出:该作品并不囿于"再现"9·11创伤,而旨在"去9·11化","治愈"才是其最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多克托罗 《安德鲁的大脑》 叙事治疗 后9·11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指示语的文化取向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漫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40,共6页
主体性研究是哲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学者们多从情态,情感或认知角度探讨主体性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从美国报刊中选取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实例,着重分析话语指示语主体性的文化动因以及在话语中所实现的文化功能。
关键词 文化取向性 文化指示语 主体性 文化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创性学习理论视野下的网络外语学习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爽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3-148,共6页
本文以共创性学习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质性数据,探索当代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课外学习的动机和行为。研究发现,大学生借助互联网络,创造密集性英语输入环境,拓展跨文化交际平台,并使用网络集体智慧构建学习支架,探索虚拟英语社区,进一步... 本文以共创性学习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质性数据,探索当代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课外学习的动机和行为。研究发现,大学生借助互联网络,创造密集性英语输入环境,拓展跨文化交际平台,并使用网络集体智慧构建学习支架,探索虚拟英语社区,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这些网络学习的新模式主要依赖学习者对直接学习环境的质疑和分析。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习者认识直接英语学习环境的利弊,帮助他们分析学习矛盾,从而激发其合理利用网络等新科技,不断改进英语学习的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自主学习 共创性理论 社交媒体 网络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新修辞学”及其主要特点 被引量:37
15
作者 邓志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2-95,共4页
在简要介绍了西方“新修辞学”后 ,再将其与传统修辞学相比较的基础上概括出其主要特点。“新修辞学”的显著特点表现在修辞的范围、修辞的性质、修辞的功能、修辞者与听 /读者的关系以及对写作及其教学的态度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 新修辞学 特点 古典修辞学/传统修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地》三部曲看赛珍珠的独特魅力
16
作者 赵婉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0-111,共2页
是独特历史时代造就了赛珍珠这个独特的人物,而她独特的成长经历,也造就了她中西并蓄的文化才华,也形成了她创作的独特题材领域。她的《大地》三部曲作品以史诗般的规模描写了20世纪初叶中国农村和城市广阔的社会背景,塑造了众多的人物... 是独特历史时代造就了赛珍珠这个独特的人物,而她独特的成长经历,也造就了她中西并蓄的文化才华,也形成了她创作的独特题材领域。她的《大地》三部曲作品以史诗般的规模描写了20世纪初叶中国农村和城市广阔的社会背景,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像。篇幅浩繁,内容丰富,情节复杂,结构紧密,语言生动,人物众多,形像丰满,富有中国气息,反映出作者独特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大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模糊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励 沈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38-141,共4页
商务语言往往以其明确性成为商务洽谈成功最为重要的基本因素之一。但是商务语言在某些时候需要模糊性,这是一种利益的需要。恰当地利用语用模糊,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从而实现和对方良好的沟通,以达到目的。通过阐述商务英语写作中所运用... 商务语言往往以其明确性成为商务洽谈成功最为重要的基本因素之一。但是商务语言在某些时候需要模糊性,这是一种利益的需要。恰当地利用语用模糊,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从而实现和对方良好的沟通,以达到目的。通过阐述商务英语写作中所运用的语用模糊及沟通技巧,对利用模糊语言进行更有效的商务活动进行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文写作 语用模糊 沟通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