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斜顶建筑物的城市街道峡谷内部气流场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远东 李文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17-1320,共4页
基于S.R afa ilid is和M.Schatzm ann在风洞中所采用的城市街道峡谷物理模型,数值模拟了6种带有斜顶建筑物的城市街道峡谷内部气流场。模拟结果表明:①建筑物斜顶显著影响峡谷内部的气流场,由于气流绕过斜顶时产生剧烈分离,使得处于背... 基于S.R afa ilid is和M.Schatzm ann在风洞中所采用的城市街道峡谷物理模型,数值模拟了6种带有斜顶建筑物的城市街道峡谷内部气流场。模拟结果表明:①建筑物斜顶显著影响峡谷内部的气流场,由于气流绕过斜顶时产生剧烈分离,使得处于背风面的斜顶与处于迎风面的斜顶相比,前者对峡谷内部的气流漩涡结构影响更大;②斜顶建筑物高度与峡谷宽度的比是决定峡谷内部漩涡结构的重要因素,其比值愈大愈易于在峡谷内部生成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漩涡(其中峡谷上部为顺时针漩涡,而下部为逆时针漩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顶建筑物 城市街道峡谷 κ-ε湍流模型 气流场 漩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建筑物宽高比的街道峡谷内部气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远东 吴文权 +1 位作者 范炳全 帕丽达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3-206,共4页
基于标准的kε双方程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了2种峡谷宽高比和4种建筑物宽高比下的开阔地域街道峡谷内部气流场.模拟结果表明,峡谷上部生成一顺时针大旋涡,并在此大旋涡的驱动下,峡谷内部形成一个逆时针旋涡;建筑物宽高比(W/H)对峡谷内部气... 基于标准的kε双方程湍流模型,数值模拟了2种峡谷宽高比和4种建筑物宽高比下的开阔地域街道峡谷内部气流场.模拟结果表明,峡谷上部生成一顺时针大旋涡,并在此大旋涡的驱动下,峡谷内部形成一个逆时针旋涡;建筑物宽高比(W/H)对峡谷内部气流场具有显著影响,在W/H较小的情况下(如W/H=1/5),峡谷上部顺时针旋涡向峡谷内扩展而挤压峡谷内的逆时针旋涡,在峡谷宽高比(B/H)一定的前提下,上部顺时针旋涡向峡谷内部扩展的程度随W/H的减小而增大,而在W/H一定的条件下,上部顺时针旋涡向峡谷内部扩展的程度随B/H的加大而增强.从上述峡谷内部流场的特征中可推断出,在建筑物高度一定的条件下,缩小建筑物宽度和加大峡谷宽度会增强峡谷内外空气的交换,从而有利于峡谷内空气品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峡谷 k—ε湍流模型 气流场 旋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冻结软土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有亮 常乐群 +1 位作者 徐珊 罗仁安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0-315,共6页
对两种典型的上海饱和冻结软土进行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温度为-20,-10,-5℃和加载速率为1×10-3,3×10-4,5×10-5s-1的条件下,共进行了2组18个土样的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饱和冻结软土的单轴抗压强度受温... 对两种典型的上海饱和冻结软土进行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温度为-20,-10,-5℃和加载速率为1×10-3,3×10-4,5×10-5s-1的条件下,共进行了2组18个土样的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饱和冻结软土的单轴抗压强度受温度、应变速率、含水量及干密度等因素的影响规律:(1)抗压强度随应变速率的增加以幂函数的形式增大;(2)抗压强度随温度的降低线性增大;(3)在相同的应变速率及温度条件下,含水量越大,冻结软土的抗压强度越大,干密度越大,抗压强度越小,得出抗压强度与温度、应变速率关系的幂函数模型参数;(4)弹性模量随加载速率对数的增加呈幂函数形式增加,随温度的升高线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软土 单轴抗压强度 应变速率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次干道路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测定 被引量:13
4
作者 苏小芳 范炳全 +1 位作者 黄远东 刘娟娟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8-322,共5页
选择上海市路网某典型次干道上的两点进行机动车污染排放因子测试,获得了城市次干道上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浓度、交通参数、气象参数等实测数据.根据观测点处不同的气象条件,选用不同的大气扩散模型进行反推,得出机动车排放源强及平均排放... 选择上海市路网某典型次干道上的两点进行机动车污染排放因子测试,获得了城市次干道上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浓度、交通参数、气象参数等实测数据.根据观测点处不同的气象条件,选用不同的大气扩散模型进行反推,得出机动车排放源强及平均排放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计算,获得了8大类机动车各种排放污染物的单车排放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污染物 排放因子 平均排放因子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屋面雨水水质监测与处理利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纪桂霞 王平香 邱卫国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4-598,共5页
通过对上海市屋面雨水水质监测,及对其污染主要影响因素与污染程度的分析表明,屋面材料、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及降雨量等是屋面径流雨水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雨水水质特性,提出了适宜屋面受污雨水的物化与生态化处理利用方法与工艺.... 通过对上海市屋面雨水水质监测,及对其污染主要影响因素与污染程度的分析表明,屋面材料、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及降雨量等是屋面径流雨水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雨水水质特性,提出了适宜屋面受污雨水的物化与生态化处理利用方法与工艺.为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面雨水 水质监测 雨水利用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高架道路车辆密度与污染物浓度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郭少为 汪洁 +2 位作者 吴文权 聂秀金 周守毅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1,共3页
通过对上海市高架道路上车辆的车速、流量进行实测统计,计算出最大的车流量和最佳车速.并对高架道路上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研究了车辆密度与流量、车速和污染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降低车密度,不但提高了通行效率,缓解了交通堵塞... 通过对上海市高架道路上车辆的车速、流量进行实测统计,计算出最大的车流量和最佳车速.并对高架道路上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研究了车辆密度与流量、车速和污染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降低车密度,不但提高了通行效率,缓解了交通堵塞,而且还减少了高架道路上的空气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道路 空气污染 车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压缩状态下上海地区软土的蠕变变形与次固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徐珊 陈有亮 赵重兴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495-501,共7页
基于上海地区原状软土的一维固结试验,讨论了在不同加荷比、加荷速率及超载预压情况下软土的蠕变变形特性和次固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蠕变变形随应力水平、加荷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应力水平下,加荷比较大的土样蠕变变形较小。蠕变... 基于上海地区原状软土的一维固结试验,讨论了在不同加荷比、加荷速率及超载预压情况下软土的蠕变变形特性和次固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蠕变变形随应力水平、加荷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应力水平下,加荷比较大的土样蠕变变形较小。蠕变变形为非线性,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蠕变变形从粘弹性到粘塑性转变,加荷比较大时,这种转变更明显。对试验结果进行曲线拟和,确定Metchell一维经验模型参数,拟和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对次固结阶段试验数据的线性拟合可知,对于正常固结土,次固结系数Ca值受应力水平和加荷比的影响不大,而与加荷速率密切相关,加荷速率较大时,Ca值随荷载的增大急剧增大后略有降低。超载预压可有效减小次固结系数,从而有利于减小工后次固结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一维固结 蠕变 次固结系数 超载预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软土地层地下通道矩形顶管施工技术 被引量:14
8
作者 鲍永亮 郑七振 +1 位作者 王娟 唐建忠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70,共3页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六号线浦电路车站3号出入口及地下通道工程矩形顶管推进施工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介绍软土地层顶管法顶管出洞、正常顶进、顶管进洞等阶段施工技术,可为类似软土地层顶管法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软土地层 地下通道 矩形顶管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小区雨水径流水质监测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纪桂霞 刘弦 王平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7-79,共3页
通过对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区的不同下垫面产生的径流水质的监测,及其对污染主要影响因素与污染程度的分析表明,下垫面材料、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及降雨量等是小区雨水径流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小区径流水质的主要污染为有机污染及悬浮固体... 通过对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区的不同下垫面产生的径流水质的监测,及其对污染主要影响因素与污染程度的分析表明,下垫面材料、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及降雨量等是小区雨水径流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小区径流水质的主要污染为有机污染及悬浮固体污染,且有机污染指标COD、悬浮固体污染指标SS、浊度随径流历时的变化满足指数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区径流 水质监测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间建筑室内表面温度对流辐射耦合换热计算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晨 李美玲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2-327,共6页
建立了大空间建筑室内壁面导热、辐射和对流耦合换热热平衡方程,结合Gebhart吸收系数,利用预测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简易模型,提出了室内各表面温度分布的理论计算方法. 对国外模型实验数据验证的结果表明,计算所得表面温度与实验值吻合... 建立了大空间建筑室内壁面导热、辐射和对流耦合换热热平衡方程,结合Gebhart吸收系数,利用预测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简易模型,提出了室内各表面温度分布的理论计算方法. 对国外模型实验数据验证的结果表明,计算所得表面温度与实验值吻合,表明了这是一种预测大空间建筑表面温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辐射耦合换热 大空间建筑 表面温度 Gebhart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联络通道施工过程的三维有限元与智能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有亮 杨乐滨 +1 位作者 靳巍巍 李磊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7,51,共7页
在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进行联络通道施工时,位于浦东的上层联络通道布置了一部分倾斜冻结管进行了冻结法施工。用倾斜冻结管进行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目前还找不到成熟的理论来计算其温度场和应力场,但温度场和应力场的精确计算对确保... 在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进行联络通道施工时,位于浦东的上层联络通道布置了一部分倾斜冻结管进行了冻结法施工。用倾斜冻结管进行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目前还找不到成熟的理论来计算其温度场和应力场,但温度场和应力场的精确计算对确保联络通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非常重要,基于此,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温度场进行了计算模拟,然后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的温度场有很好的精度。又采用自行开发的自适应神经网络专家系统软件对温度场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令人满意。选取最合理的模型参数值通常是很困难却又很重要的,研究温度场对计算参数的敏感性对获得合理的计算参数非常重要,为此,讨论了温度场对计算参数和相关指标的敏感性。最后,用模糊控制器给出了施工预控制方案。研究结果对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和冻结法施工技术的发展很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法施工 温度场 有限单元法 模糊理论 智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青浦城区西北片河网调水的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远东 孙亚男 +2 位作者 陈林兴 孙建国 纪桂霞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基于河道几何特征以及污染物对流、湍动扩散和混合稀释的不同机制,构建起模拟上海青浦城区西北片河网内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的二维数学模型;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际调水工况(先排后引和边引边排),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河网内... 基于河道几何特征以及污染物对流、湍动扩散和混合稀释的不同机制,构建起模拟上海青浦城区西北片河网内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的二维数学模型;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际调水工况(先排后引和边引边排),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河网内各取样点的污染物浓度实测值与计算值都基本一致.从而证明了所建模型具有工程适用性,可用于模拟上海青浦城区西北片的河网水质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 水质调节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雨水入渗及排水系统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纪桂霞 王文远 徐向阳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6,共5页
通过透水铺盖面的土柱雨水入渗和透水雨水管道模型试验,对渗透式雨水利用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影响雨水入渗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雨水入渗率和透水雨水管的稳渗量公式.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透水铺盖面及渗透式雨水管道系统,对... 通过透水铺盖面的土柱雨水入渗和透水雨水管道模型试验,对渗透式雨水利用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影响雨水入渗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雨水入渗率和透水雨水管的稳渗量公式.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透水铺盖面及渗透式雨水管道系统,对削减径流、补充地下水源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柱 开孔铺盖面 透水雨水管道 入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间建筑居留区空调射流与室内羽状气流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昕 黄晨 曹伟武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1,共5页
在建立非等温射流运动的物理方程时,考虑由室内热源形成的羽状气流对射流运动的热浮升作用力,得到受羽状气流作用的射流运动轨迹表达式.经现场实测验证后,上述理论分析认为,空调射流与羽状气流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射流轨迹,且在一定程度上... 在建立非等温射流运动的物理方程时,考虑由室内热源形成的羽状气流对射流运动的热浮升作用力,得到受羽状气流作用的射流运动轨迹表达式.经现场实测验证后,上述理论分析认为,空调射流与羽状气流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射流轨迹,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运行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状流 非等温射流 作用机理 数学物理模型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控制的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丰源 严凌 +2 位作者 董洁霜 关志超 杨东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20-24,共5页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同一般平面交叉口相比,具有冲突点少、车流连续、行驶安全、便于管理等优点,在许多城市道路交叉口采用。然而,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原有许多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交通问题日益尖锐。...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同一般平面交叉口相比,具有冲突点少、车流连续、行驶安全、便于管理等优点,在许多城市道路交叉口采用。然而,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原有许多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交通问题日益尖锐。如何有效地利用环形交叉口的时空资源,最大限度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是从交通信号控制角度研究解决环形交叉口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控制 城市道路 环形交叉口 通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带廊道街道峡谷内气流运动及污染物扩散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超 邱卫国 +2 位作者 李文孟 黄远东 吕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5期782-786,共5页
目的研究城市带廊道峡谷内气流运动和污染物扩散特征等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维不可压N-S方程、标准的k-ε湍流模型、污染物对流扩散方程和SIMPLE算法,并用CFD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结果当迎风面建筑物低于背风面建筑物时,峡谷内污... 目的研究城市带廊道峡谷内气流运动和污染物扩散特征等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维不可压N-S方程、标准的k-ε湍流模型、污染物对流扩散方程和SIMPLE算法,并用CFD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结果当迎风面建筑物低于背风面建筑物时,峡谷内污染物浓度比等高街道和迎风面建筑物较高街道高;峡谷内的旋涡结构形态受人行道高度的影响,不受人行道宽度和屋顶来流风速的影响;峡谷内部污染物浓度随污染物源强的升高而增大,随屋顶来风的增大而降低.结论不同结构形式的峡谷呈现不同的污染物浓度分布形态,廊道内始终是污染物积聚的区域,这对城市街道的规划与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廊道街道峡谷 污染扩散 k-ε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高架道路污染物浓度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少为 聂秀金 +1 位作者 毛慧 宋东升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3-484,488,共3页
通过对上海市高架道路的车密度和污染物浓度进行实测统计,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以车密度为主要变量,建立了高架道路污染物浓度分布模式.其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关性良好,证明该模式可根据车密度的变化预测高架道路的... 通过对上海市高架道路的车密度和污染物浓度进行实测统计,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以车密度为主要变量,建立了高架道路污染物浓度分布模式.其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关性良好,证明该模式可根据车密度的变化预测高架道路的空气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道路 车辆密度 污染物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仿真分析中的可视化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斌 顾祥林 黄庆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4-420,共7页
从结构仿真分析图形模块与所选择的数值分析方法密切相关这一重要特点出发,介绍了建筑结构仿真分析中在图形建模、构件裂缝表现及再现结构动力反应过程中所使用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对不同的数值分析模型(包括分段变刚度单元模型、离散单... 从结构仿真分析图形模块与所选择的数值分析方法密切相关这一重要特点出发,介绍了建筑结构仿真分析中在图形建模、构件裂缝表现及再现结构动力反应过程中所使用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对不同的数值分析模型(包括分段变刚度单元模型、离散单元模型及多弹簧模型等)所产生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可视化表达.同时强调了可维护的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对于结构仿真系统开发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析 数值方法 可视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工艺处理啤酒废水工程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松 单胜道 +2 位作者 陈英旭 曾林慧 徐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6,共3页
采用A/O工艺处理高浓度的啤酒废水,结果表明:出水CODCr、BOD5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8.7%~92.8%、90.3%~95.4%和86.2%~90.0%,达到了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废水停留时间短、水质水量适应范围广、有机物... 采用A/O工艺处理高浓度的啤酒废水,结果表明:出水CODCr、BOD5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8.7%~92.8%、90.3%~95.4%和86.2%~90.0%,达到了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废水停留时间短、水质水量适应范围广、有机物降解效率高、不产沼气和防止污泥膨胀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水 A/O工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机动车不同速度等效排污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辉煌 高岩 +2 位作者 范炳全 刘娟娟 黄远东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为了向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分析机动车污染的关键影响因素及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规律的特征,并据此建立机动车污染排放模型,模拟城市区域或者主要道路的污染物排放.通过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的等效性问题的研究,揭示... 为了向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分析机动车污染的关键影响因素及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规律的特征,并据此建立机动车污染排放模型,模拟城市区域或者主要道路的污染物排放.通过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的等效性问题的研究,揭示实际路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与机动车不同速度的对应关系,建立机动车污染排放的数学模型,在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上进行交通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污染物排放 速度 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