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器械与生物组织的接触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巍 吕坤勇 +2 位作者 宋成利 赵灵犀 徐文栋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4-240,共7页
目的建立生物组织与腹腔镜器械的接触变形模型,进行接触应力应变分析。方法利用Kelvin-Voigt模型及Hertz接触理论,建立楔形、圆形齿结构的器械与生物组织接触变形模型,分析接触应力及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运用有限元分析及生物阻抗... 目的建立生物组织与腹腔镜器械的接触变形模型,进行接触应力应变分析。方法利用Kelvin-Voigt模型及Hertz接触理论,建立楔形、圆形齿结构的器械与生物组织接触变形模型,分析接触应力及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运用有限元分析及生物阻抗测量方法,比较不同器械结构与组织接触后的变形及应力变化情况。结果不同结构的齿在抓取组织时对组织造成不同的应力应变。楔形齿结构对组织造成的应力最大,圆形齿最小,楔形与圆形混合齿介于两者之间。结论楔形与圆形混合齿可以有效减少抓钳与组织接触时产生的过载压力,从而能够减小楔形齿对组织造成的伤害,增强圆形齿抓取组织的能力。在临床上,该方法可为腹腔镜器械的安全使用和设计提供重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器械 生物组织 接触力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混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与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沈桐 宋成利 徐兆红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2,共7页
提出一种专为腹腔镜手术设计的新型混联手术机器人。该机器人由两个解耦并联机构混联而成,机器人可为手术器械提供多自由度操作空间。先用叠加法对混联机器人进行整体运动学建模,提出了基于腹腔镜手术特征的机器人术中运动规划并简化了... 提出一种专为腹腔镜手术设计的新型混联手术机器人。该机器人由两个解耦并联机构混联而成,机器人可为手术器械提供多自由度操作空间。先用叠加法对混联机器人进行整体运动学建模,提出了基于腹腔镜手术特征的机器人术中运动规划并简化了机构输入量,利用手术器械的"杠杆"映射原理求得其末端操作点的速度雅克比矩阵,又根据雅克比条件数给出了机器人在术前定位时的最佳初始位形,建立并使用"灵巧度-体积"综合因素指标对器械操作点的工作空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后工作空间中机器人不但具有良好的运动灵巧度,同时工作空间大小也能满足微创手术操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运动规划 工作空间优化 运动灵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途腹腔镜手术训练器的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晨 宋成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670,共5页
目的设计一种帮助医生掌握腹腔镜手术技能的训练器。方法以人因工程原则为基础,测量30个成年人腹部表面的尺寸,并结合气腹条件下人体腹壁的扩张程度,确定训练器的尺寸和轮廓。依照手术中最佳的操作角、方位角和仰角的度数确定穿刺孔的... 目的设计一种帮助医生掌握腹腔镜手术技能的训练器。方法以人因工程原则为基础,测量30个成年人腹部表面的尺寸,并结合气腹条件下人体腹壁的扩张程度,确定训练器的尺寸和轮廓。依照手术中最佳的操作角、方位角和仰角的度数确定穿刺孔的位置。采用小型摄像头和LED灯带模拟腹腔镜摄像头和光源。依照McGill腹腔镜技能训练的标准和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设计训练模块。最后,应用Autodesk Inventor软件完成三维设计与装配,应用数控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完成样机的加工制造。结果设计了一种多用途腹腔镜手术训练器,其尺寸为300mm×350mm×150mm,主要由箱体、底板、摄像系统、抽屉系统、灯带以及7个任务模块组成。结论本研究设计的训练器符合人因工程学的设计,使用方便;既能提供传统腹腔镜手术训练,也适用于单孔手术练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训练器 人因工程 医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铬合金靶向药物洗脱支架疲劳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宋成利 郭景振 崔海坡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108-20111,共4页
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植入血管后的疲劳性能,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成功有着重要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分布,通过绘制Goodman曲线图分析支架的疲劳强度,并通过计算支架的安全系数来反应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植入血管后的疲劳性能,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成功有着重要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分布,通过绘制Goodman曲线图分析支架的疲劳强度,并通过计算支架的安全系数来反应支架的安全性。分析发现,支架变形过程中的大应力分布区始终位于支撑体的圆弧部位。Ⅰ型支架和Ⅱ型支架的所有特征点在Goodman曲线图中均位于疲劳极限以下,不会造成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失效。此外,支架的安全系数与支架槽的长、宽、高均成负相关。该分析可为支架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应力分布 疲劳强度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药物洗脱支架压握过程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景振 宋成利 崔海坡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4-529,共6页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结构的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压握过程的力学性能,以期对DES结构设计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采用Solidworks软件分别建立支架外表面没有刻槽的传统DES(Ⅰ型支架)以及支架外表面有刻槽的靶向DES(Ⅱ...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结构的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压握过程的力学性能,以期对DES结构设计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采用Solidworks软件分别建立支架外表面没有刻槽的传统DES(Ⅰ型支架)以及支架外表面有刻槽的靶向DES(Ⅱ型支架);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两种支架压握过程中的径向紧缩反弹比、轴向紧缩反弹比、压握不均匀性、残余应力分布等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同一紧缩外径条件下,两种支架径向紧缩反弹比、轴向紧缩反弹比以及压握不均匀性指数的差值分别在0.07% ~0.12% 、0.016%~0.033% 、0.013% ~0.048%之间,Ⅱ型支架支撑体上存在面积更大的低应力区域.结论 相比传统DES支架,靶向DES支架在减少载药量的同时,力学性能并未降低,对心血管狭窄等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压握过程 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