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液体的电控光学成像系统(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彭润玲 王大振 +1 位作者 陈家璧 庄松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36-1839,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液体的电控光学成像器件,其结构是一个容纳有三层液体的圆柱容器,上下两层是导电液体,中间一层是油性液体.圆柱容器的内壁依次涂覆了透明导电层和绝缘介质层.在透明导电层与上下导电液体间施加两个不同的外部电压,分别用来... 提出一种基于液体的电控光学成像器件,其结构是一个容纳有三层液体的圆柱容器,上下两层是导电液体,中间一层是油性液体.圆柱容器的内壁依次涂覆了透明导电层和绝缘介质层.在透明导电层与上下导电液体间施加两个不同的外部电压,分别用来控制容器中两个液体界面的形状.两个外加电压的适当匹配使该光学成像器件在焦距变化的同时保证像面位置不动.文章以器件对无穷远处成像为例,基于高斯光学理论对器件做了详细的计算,给出了两个外加电压的匹配关系以及系统的焦距表达式,并对系统做了相关的模拟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光学成像器件的变倍比可达1∶1.5,体现该器件是一种可靠的变焦光学成像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 变焦 液体透镜 成像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传感器紫外敏化膜层的厚度优化及其光电性能测试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琼 马守宝 +3 位作者 钱晓晨 阮俊 卢忠荣 陶春先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5-230,共6页
采用真空热阻蒸方式在CMOS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上镀制不同厚度性比价高的Lumogen薄膜.研究发现不同Lumogen薄膜厚度的CMOS传感器的暗电流噪声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真空热蒸发方式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本身未造成热损伤;光响应非均匀... 采用真空热阻蒸方式在CMOS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上镀制不同厚度性比价高的Lumogen薄膜.研究发现不同Lumogen薄膜厚度的CMOS传感器的暗电流噪声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真空热蒸发方式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本身未造成热损伤;光响应非均匀度随膜厚增加而增大;动态范围却随膜厚增加而减小;量子效率随膜厚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同时,研究发现敏化膜层最佳厚度为389nm,此时CMOS传感器的量子效率提高了10%,且光响应非均匀度,动态范围均在相对较好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薄膜技术 紫外敏化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荧光材料 量子效率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共焦系统可调制色散物镜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崔长彩 李煌 +1 位作者 余卿 叶瑞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5-883,共9页
针对彩色共焦距测量系统中测量范围和分辨率的调制问题,采用色散和聚焦功能分离的思路设计了一款色散物镜,其色散功能由纯球面折射透镜组成的色散管镜来实现,聚焦功能则采用商业物镜实现。使用ZEMAX软件对色散管镜的结构、材料及像差进... 针对彩色共焦距测量系统中测量范围和分辨率的调制问题,采用色散和聚焦功能分离的思路设计了一款色散物镜,其色散功能由纯球面折射透镜组成的色散管镜来实现,聚焦功能则采用商业物镜实现。使用ZEMAX软件对色散管镜的结构、材料及像差进行了设计及优化,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色散管镜在可见光范围内能获得优于230mm的轴向线性色散,实际加工的成品管镜的轴向线性色散范围可达160mm。实验测量了色散管镜及它结合不同聚焦物镜后的色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色散管镜结合不同聚焦能力的物镜能够具有高线性度的轴向色散区域;结合4倍和10倍放大倍率的商用物镜,分别获得了1 300μm和225μm的测量范围,其轴向分辨率分别为2μm和0.4μm,实现了测量范围和分辨率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形貌检测 彩色共聚焦 色散物镜 轴向色散 轴向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波干涉的叠加式聚合物分散液晶体全息匀光膜研制
4
作者 李科 蔡佳 +3 位作者 鲁思宇 许海 胡海峰 郑继红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199,共12页
通过干涉全息理论推导,设计出三波干涉全息光路,运用叠加法制备出尺寸为50 mm×50 mm的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二维光栅膜。实验过程中,精确控制制备条件以及优化光栅结构参数,实现了再现波长(532 nm)在三个不同衍射角度条件下的9个衍... 通过干涉全息理论推导,设计出三波干涉全息光路,运用叠加法制备出尺寸为50 mm×50 mm的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二维光栅膜。实验过程中,精确控制制备条件以及优化光栅结构参数,实现了再现波长(532 nm)在三个不同衍射角度条件下的9个衍射光束的光强分配比调节。实验结果表明:该H-PDLC光栅一级衍射效率可达到91.3%,衍射比可达到4.5∶1,且在可见光波段的透过率大于90%,衍射角度的误差在±0.5°以内,具有良好的匀光效果,在匀光显示技术领域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液晶 三波干涉 全息 衍射效率 透过率 二维光栅 匀光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基波导的集成光学相控阵芯片(特邀)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晓腾 冯吉军 +4 位作者 吴昕耀 刘海鹏 张福领 封治华 曾和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5-172,共8页
基于芯层厚度为220 nm的绝缘体上硅材料平台,利用光束传播法与有限时域差分法设计了大偏转角度的64路硅基光学相控阵集成芯片.利用电子束光刻等工艺实现了芯片制备,并进行了性能表征.对关键的分束器以及阵列波导远场干涉的光斑图像进行... 基于芯层厚度为220 nm的绝缘体上硅材料平台,利用光束传播法与有限时域差分法设计了大偏转角度的64路硅基光学相控阵集成芯片.利用电子束光刻等工艺实现了芯片制备,并进行了性能表征.对关键的分束器以及阵列波导远场干涉的光斑图像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了高于49.7%的分束效率和大于31°的偏转范围.利用标准的绝缘衬底上的硅工艺制作芯片,并进行整体封装.采用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自反馈电压调制系统进行相位调制.测试结果表明,在电压调制下,光斑产生了大于±30°的水平偏转;同时在1550~1610 nm的波长调制下,垂直范围也有8.4°的偏转.研究结果有望在自动驾驶、无人机导航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控阵 集成芯片 硅基波导 相位调制 扫描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话推荐系统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海燕 赵佳斌 +1 位作者 陈庆奎 曹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69-1875,共7页
推荐系统是解决信息过载的一个有效工具,旨在捕获用户的兴趣以提供个性化的推荐.近年来,基于会话的推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在推荐系统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如何利用用户会话信息进一步提高推荐系统的推荐精确度和用户满意度,... 推荐系统是解决信息过载的一个有效工具,旨在捕获用户的兴趣以提供个性化的推荐.近年来,基于会话的推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在推荐系统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如何利用用户会话信息进一步提高推荐系统的推荐精确度和用户满意度,成为基于会话推荐系统的主要任务.本文从近几年基于会话的推荐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其含义、应用场景、主要算法、数据集以及评价指标等进行了概括、比较和分析.最后,对基于会话的推荐系统有待深入的研究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会话 推荐系统 连续推荐 深度学习 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组推荐系统: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海燕 成若瑶 +1 位作者 陈庆奎 曹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4-1151,共8页
目前,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其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群组,人们也经常以群组的形式一起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所以对群组推荐也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群组推荐系统已经吸引... 目前,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其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群组,人们也经常以群组的形式一起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所以对群组推荐也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群组推荐系统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群组推荐系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将群组推荐的核心技术分为5个方面:群组识别、信息获取方法、融合策略、推荐方法和评价指标.本文对这些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与分析.此外,还列举了群组推荐系统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最后,对群组推荐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推荐系统 群组分类 融合策略 协同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可见光通信中的自适应STBC MIMO-OFDM系统设计(英文) 被引量:9
8
作者 郭心悦 李双双 +1 位作者 郭阳 肖江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189,共8页
提出基于空时块码(STBC)调制的自适应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可见光通信(VLC)系统,该系统能够克服MIMO信道相关性并实现可靠通信。同时,引入功率比特分配(PBA)与OFDM相结合,以适应信道传输条件从而有效提高频谱效率。通过... 提出基于空时块码(STBC)调制的自适应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可见光通信(VLC)系统,该系统能够克服MIMO信道相关性并实现可靠通信。同时,引入功率比特分配(PBA)与OFDM相结合,以适应信道传输条件从而有效提高频谱效率。通过搭建一个2×2的MIMO-OFDM VLC演示系统,实现了80 cm距离的传输,实验中测得的误码率始终保持在7%的前向纠错阈值3.8×10^(-3)之下。实验结果表明,STBC MIMO-OFDM系统对MIMO信道相关性鲁棒,且PBA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数据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空时块码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 功率和比特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调制的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
9
作者 王雨晴 郭心悦 徐伯庆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28,共3页
研究了基于自适应调制技术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信道特性,研究了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中自适应调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基于自适应调制的OFDM可见光通信实验系统。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估计 自适应调制 比特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引入过渡阶段和高斯变异的改进算术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伟 李世港 +2 位作者 齐明楚 周徐虎 宋燕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8-1576,共9页
针对算术优化算法收敛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过渡高斯算术优化算法,该算法将新的非线性过渡阶段与改进的高斯变异策略相结合.首先,为了更好地从勘探阶段的高离散度策略过渡到开发阶段的低离散度策略,提出过渡... 针对算术优化算法收敛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过渡高斯算术优化算法,该算法将新的非线性过渡阶段与改进的高斯变异策略相结合.首先,为了更好地从勘探阶段的高离散度策略过渡到开发阶段的低离散度策略,提出过渡阶段策略,并通过比较三种曲线实验重构数学优化加速函数.其次,引入具有算术优化算法特性的高斯变异策略和边界函数策略,加强算法跳出局部区域的能力.最后,将改进后的算术优化算法与几种著名算法进行对比,并进行不同维度的可扩展性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此外,该算法在压力容器设计问题中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TGAOA具有优异的收敛精度、收敛速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术优化算法 过渡阶段 高斯分布 压力容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模型训练中的通信优化方法:现状及展望
11
作者 赵海燕 易庆奥 +2 位作者 汤敬华 钱诗友 曹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64-2978,共15页
在进行大模型训练时,采用分布式训练是解决单个GPU卡或单个节点无法处理庞大模型参数和数据集的有效方法.通过将训练任务分配给多个节点,分布式模型训练实现了计算资源的并行利用,从而提高了训练效率.然而,随着模型规模的迅速增大,通信... 在进行大模型训练时,采用分布式训练是解决单个GPU卡或单个节点无法处理庞大模型参数和数据集的有效方法.通过将训练任务分配给多个节点,分布式模型训练实现了计算资源的并行利用,从而提高了训练效率.然而,随着模型规模的迅速增大,通信成为制约分布式训练性能的瓶颈.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分布式训练中的通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从5个不同角度对分布式训练中的通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相应的优化方法.这些优化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通信拓扑优化、梯度压缩技术、同步和异步算法、重叠通信与计算、以及通信库及硬件的优化.最后,本文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分布式训练 并行 通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GAT表示学习的问答社区最佳回答者推荐
12
作者 夏文宗 赵海燕 +1 位作者 曹健 陈庆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56-1662,共7页
在问答社区中,每天都会出现大量新的问题,为新问题推荐合适的回答者有助于加快问题的解决并促进社区发展.然而,目前最佳回答者推荐大多基于用户历史回复记录或文本匹配进行推荐,而用户是否回答某一问题与多方因素有关,特别是问题与用户... 在问答社区中,每天都会出现大量新的问题,为新问题推荐合适的回答者有助于加快问题的解决并促进社区发展.然而,目前最佳回答者推荐大多基于用户历史回复记录或文本匹配进行推荐,而用户是否回答某一问题与多方因素有关,特别是问题与用户擅长的知识领域是否匹配有关.因此,本文根据用户回答文本构建的社区知识语料库并对BERT模型进行微调,结合用户社区行为记录和回答赞同数等辅助信息,基于LightGBM模型进行最佳回答者的推荐.在实验中,利用Precision、MRR和Hit指标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提出基于BERT-GAT表示学习的LightGBM最佳回答者推荐模型在StackExchange三个流行社区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答社区 图注意力网络 BERT 评论网络 Light G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少样本深度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综述与展望
13
作者 赵海燕 陈子盟 +1 位作者 曹健 陈庆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14-2521,共8页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需要进行异常检测的场景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对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时,现有的数据集往往不足够支撑模型进行有效的训练,应用少样本学习进行异常检测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对异常检测问题进行...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需要进行异常检测的场景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对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时,现有的数据集往往不足够支撑模型进行有效的训练,应用少样本学习进行异常检测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对异常检测问题进行了说明,对少样本学习进行异常检测进行了定义;其次,本文系统的总结了基于少样本学习进行异常检测的方法,对基于少样本学习进行异常检测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分类,总结了评价指标,介绍了常用的数据集;最后,本文对少样本学习异常检测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研究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少样本学习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紫外敏感Lumogen薄膜制备与光谱表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大伟 田鑫 +2 位作者 黄元申 倪争技 庄松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1-1174,共4页
传统的CCD和CMOS成像传感器对紫外区域响应比较弱,这是因为多晶硅栅对紫外光有强的吸收能力,从而阻碍了紫外光进入CCD沟道。为了提高探测器对紫外辐射的敏感性,可行的一种办法是在器件上镀一层可以将紫外光转化为可见光的变频膜。采用... 传统的CCD和CMOS成像传感器对紫外区域响应比较弱,这是因为多晶硅栅对紫外光有强的吸收能力,从而阻碍了紫外光进入CCD沟道。为了提高探测器对紫外辐射的敏感性,可行的一种办法是在器件上镀一层可以将紫外光转化为可见光的变频膜。采用真空蒸发法制备了有机Lumogen薄膜,并用发光官能团分析、椭圆偏振技术研究了Lumogen薄膜的发光原理与光学常数。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Lumogen可连续光致发光原因是其分子具有四类双键结构;椭圆偏振法测得该Lumogen薄膜折射率在1.3左右,说明该膜具有增透效果。同时,通过测量Lumogen薄膜的透射光谱、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发射谱和激发谱,表征了Lumogen薄膜的光谱性质,发现Lumogen薄膜在可见波段(>470nm)有较好的透过性,用紫外光激发会产生较强的黄绿光(中心波长位于523nm),且激发光谱宽(240~490nm)。结论表明Lumogen薄膜的发射光谱能够与CCD等传统硅基成像器件的响应光谱匹配,是一种符合实际要求的紫外敏感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ogen薄膜 紫外敏感 真空蒸发法 光谱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任传播的概率矩阵分解算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海燕 熊波 +1 位作者 陈庆奎 曹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5-901,共7页
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是通过用户的评分记录进行推荐,而往往数据上存在很大的稀疏性,同时存在冷启动问题,所以推荐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研究人员都将概率矩阵分解算法和社交信任融合在了个性化推荐当中,但是往往在... 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是通过用户的评分记录进行推荐,而往往数据上存在很大的稀疏性,同时存在冷启动问题,所以推荐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研究人员都将概率矩阵分解算法和社交信任融合在了个性化推荐当中,但是往往在信任度量和冷启动问题等方面还不是很理想,所以本文通过信任的融入来不断优化用户隐语意矩阵和物品隐语意矩阵,从而最终提高评分预测的精度,然后同时考虑信任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来提高信任度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个性化推荐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 概率矩阵分解 社交信任 信任传播 信任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交标签和社交信任的概率矩阵分解推荐算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升升 赵海燕 +1 位作者 陈庆奎 曹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1-926,共6页
协同过滤往往面临着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问题,幸运的是,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异军突起,社交网络产生了大量且丰富的社交特征数据信息(比如,标签,信任等).然而,传统的推荐算法大都未能充分地利用社交特征数据信息.一些研究已经表明,利用标签... 协同过滤往往面临着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问题,幸运的是,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异军突起,社交网络产生了大量且丰富的社交特征数据信息(比如,标签,信任等).然而,传统的推荐算法大都未能充分地利用社交特征数据信息.一些研究已经表明,利用标签或信任数据信息可以提高推荐的精度.基于评分、标签和信任数据信息可以反映用户的行为或物品的属性这个事实,基于概率矩阵分解模型,综合利用用户评分、用户标签、物品标签和用户信任数据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推荐算法STSTPMF.计算复杂度表明我们的方法具有可扩展性,能够处理非常大的数据集.在Last.fm数据集上表明我们的方法提高了推荐的精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协同过滤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过滤 社交网络 概率矩阵分解 社交标签 社交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双液体变焦透镜的理论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茂炜 彭润玲 +1 位作者 汤征洋 陈家璧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40,共5页
通过对仅有单层介电薄膜双液体变焦透镜模型的相关理论分析,得出介电层薄膜的厚度及均匀性对双液体变焦透镜的性能影响很大,并绘制了双液体变焦透镜焦距与驱动电压、介电层厚度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以降低双液体变焦透镜的驱动电压为... 通过对仅有单层介电薄膜双液体变焦透镜模型的相关理论分析,得出介电层薄膜的厚度及均匀性对双液体变焦透镜的性能影响很大,并绘制了双液体变焦透镜焦距与驱动电压、介电层厚度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以降低双液体变焦透镜的驱动电压为目的,对介电层的选择进行了分析,选择既可充当介电层又可充当疏水层的派瑞林材料作为双液体变焦透镜的介电层材料,通过真空蒸发镀膜工艺得到了合适厚度的介电层派瑞林薄膜,并对所镀薄膜表面形貌以及厚度进行了测试.选择氯化钾以及溴代十二烷作为导电液体和油性液体,利用离心方式除去液体中溶有的气体,进而制作完成双液体变焦透镜样品.电驱变焦实验得到低压双液体变焦透镜样品的变焦范围为±20mm,驱动电压约为30V,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迟滞效应,通过对杨氏方程中引入摩擦力项,合理地解释了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液体变焦透镜 低压 电驱变焦 介电层 派瑞林 真空蒸发 变焦迟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_2薄膜对荧光薄膜紫外响应灵敏度的增强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卢忠荣 倪争技 +3 位作者 陶春先 洪瑞金 张大伟 黄元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9-712,共4页
在光敏面上镀制荧光薄膜将紫外光转变为可见光,是提高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紫外响应灵敏度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荧光薄膜入射界面的散射和反射损耗降低荧光发光强度的分析,研究在荧光薄膜上镀制增透膜和阻隔膜的灵敏度增强特性。采用... 在光敏面上镀制荧光薄膜将紫外光转变为可见光,是提高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紫外响应灵敏度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荧光薄膜入射界面的散射和反射损耗降低荧光发光强度的分析,研究在荧光薄膜上镀制增透膜和阻隔膜的灵敏度增强特性。采用真空热阻蒸发的镀膜方法分别制备了单层Lumogen荧光薄膜和MgF2/Lumogen复合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对两种样品的表面粗糙度,漫反射和透射光谱以及荧光发光光谱分别进行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M g F2保护层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减小了入射界面的漫反射损耗,对500~700 nm的可见波段具有明显增透作用,也增强了Lumogen薄膜对紫外波段受激发射的荧光强度;同时,MgF2薄膜的抗损伤及水汽隔离性能对荧光薄膜紫外响应能力具有保护作用,为延长紫外CCD薄膜及器件的工作寿命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薄膜 MGF2 紫外响应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模共振效应的宽带宽透射型滤波器的设计与优化(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业 王琦 +1 位作者 王建宇 张大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2,共6页
基于导模共振理论,设计了一种工作中心波长位于632.8nm的宽带宽透射型滤波器.根据瑞利异常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瑞利波长所在的光谱位置,从而证明异常现象对滤波器的带宽产生了拓宽作用.为了优化宽带宽滤波器的结构参数,利用严格耦合波理... 基于导模共振理论,设计了一种工作中心波长位于632.8nm的宽带宽透射型滤波器.根据瑞利异常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瑞利波长所在的光谱位置,从而证明异常现象对滤波器的带宽产生了拓宽作用.为了优化宽带宽滤波器的结构参数,利用严格耦合波理论通过计算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光谱,分析了结构参数和材料对于透射光谱在带宽和峰值效率方面的影响,选取其中最佳的结构参数数值和材料,得到峰值效率为90%、带宽为95nm的透射光谱.该宽带宽透射型导模共振器件在显示和成像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模共振 严格耦合波分析 金属线光栅 滤波器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预测纸币序列号先知的字符分割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会林 张杰武 李伦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08-611,共4页
纸币在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各种污染,会影响纸币序列号的正常分割,甚至引发分割失败。为了提高分割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预测先验知识的字符分割方法。对于某种面值的纸币,根据其特有的号码排列方式定义马尔可夫链的状态,通过... 纸币在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各种污染,会影响纸币序列号的正常分割,甚至引发分割失败。为了提高分割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预测先验知识的字符分割方法。对于某种面值的纸币,根据其特有的号码排列方式定义马尔可夫链的状态,通过求得马尔可夫链的前向识别,可以预测纸币序列号的先验知识,再配合连通区域法和垂直投影法,最终得到序列号的最优分割位置。在各面值的人民币以及部分外币图像组成的数据集上测试该方法可行性,实验效果与传统的投影法和区域连通法对比显示了该分割方法的准确性。该方法对于有污痕、拆痕、字符粘连等情况的图像能进行准确分割,比传统分割法具有更好的分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币序列号 分割 污染噪声 马尔可夫链 字符先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