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2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灯光导色差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晨 戴曙光 穆平安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8期90-95,共6页
设计了一种汽车车灯光导的色差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计算机、高性能CCD摄像机硬件平台和LabVIEW软件平台组成。首先由摄像机分别对正常发光和有缺陷的光导进行图像拍摄,然后对图像进行直方图阈值分割,最后将图像的颜色模型由RGB模型... 设计了一种汽车车灯光导的色差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计算机、高性能CCD摄像机硬件平台和LabVIEW软件平台组成。首先由摄像机分别对正常发光和有缺陷的光导进行图像拍摄,然后对图像进行直方图阈值分割,最后将图像的颜色模型由RGB模型转换到CIELAB模型上,在此模型上分别应用CIE L*a*b*和CIE2000色差公式对正常发光的光导和有缺陷的光导图像进行计算和对比,从而完成车灯光导的色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车灯光导 图像处理 颜色模型 色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照明光度分布的测量
2
作者 施伟斌 傅靖 +1 位作者 陈祥熙 朱晓东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67-370,共4页
介绍一种新的测量照明光度分布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图像传感器接收被测表面的光学图像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计算机软硬件的处理,由图像数据求得光度值。文中对测量原理、系统构成、软件设计以及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介绍一种新的测量照明光度分布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图像传感器接收被测表面的光学图像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计算机软硬件的处理,由图像数据求得光度值。文中对测量原理、系统构成、软件设计以及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实验系统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传感器 照明 光度分布 计算机辅助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应用软件人机对话语言的规范化
3
作者 许陇云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423-426,共4页
阐述了“人机对话操作语言”的概念,并拟定了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人机对话时操作语言的语法和语义。
关键词 人机对话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肺结节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宝 陈胜 +2 位作者 何菁 张茗屋 仲思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76-128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日本放射技术学会(JSRT)数据库中经CT检出的肺结节126个,对比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及未结合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对肺结节的检出率。结...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日本放射技术学会(JSRT)数据库中经CT检出的肺结节126个,对比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及未结合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对肺结节的检出率。结果结合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辅助检测系统,在平均每幅图4.5个假阳性水平下可检出80.16%(101/126)的结节;未结合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的原检测系统,在平均每幅图4.5个假阳性水平下检出72.22%(91/126)的结节。结论基于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结节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显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虚拟双能量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光通量测量
5
作者 施伟斌 陈祥熙 《华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90-94,100,共6页
对目前广泛使用的积分球测量系统进行改进十分必要,本文在分析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光通量测量系统的构成、性能以及软、硬件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积分球 光通量 计算机辅助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2)O_(5)/MWCNT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
6
作者 彭玮烨 李毅 +5 位作者 何伟业 张皓婷 薛畅 王伟 刘红薇 施张庆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选用99.99%纯度的V_(2)O_(5)粉末和多壁碳纳米管,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后退火工艺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V_(2)O_(5)与多壁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薄膜。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表征了复合薄膜的... 选用99.99%纯度的V_(2)O_(5)粉末和多壁碳纳米管,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后退火工艺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V_(2)O_(5)与多壁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薄膜。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表征了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构、化学组成和元素,利用分光光度计等测试分析了复合薄膜的光电特性。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的掺入使V_(2)O_(5)薄膜的带隙变宽,当温度从室温升至270℃时,其电阻从52.38 MΩ下降到0.97 MΩ,有近两个数量级的变化;在600~1200 nm波长范围内,复合薄膜的平均透过率达58%,相变前后的透过率变化达2%,在0~7 V的电压调控下透过率随电压的增大而升高。复合薄膜经过多次高低温循环测试,其光电特性具有较好的可逆热致光电特性和稳定性,有望在新型光电器件和传感器等领域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薄膜 V_(2)O_(5) 多壁碳纳米管 溶胶凝胶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例分割和单目视觉的有轨电车障碍物时空距离计算方法
7
作者 黄世泽 秦晋哲 +2 位作者 陶婷 董德存 沈拓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9-248,共10页
有轨电车因采用共享路权和司机目视行车的方式运行,与地铁、磁悬浮等城市轨道交通相比,更容易和入侵障碍物发生碰撞。因此,为了保障有轨电车的运行安全,提出一种基于实例分割和单目视觉的有轨电车障碍物时空距离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实例... 有轨电车因采用共享路权和司机目视行车的方式运行,与地铁、磁悬浮等城市轨道交通相比,更容易和入侵障碍物发生碰撞。因此,为了保障有轨电车的运行安全,提出一种基于实例分割和单目视觉的有轨电车障碍物时空距离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实例分割模型提取出障碍物和轨行区的轮廓点;然后基于单目视觉原理建立单目视觉测距模型,在引入有轨电车轨道标准轨距长度1.435 m作为先验知识后,实现在相机无标定情况下障碍物与列车的纵向距离计算;最后根据障碍物距离轨行区最近的点及对应的轨道端点计算障碍物与轨行区的横向距离。该方法通过引入有轨电车标准轨距长度作为先验知识计算障碍物的时空距离,填补了轨道交通领域障碍物时空距离计算研究的空白,并且通过引入实例分割模型,以像素级精度确定障碍物测距关键点,实现了障碍物时空距离的精准计算。通过从现实场景中拍摄的实验数据来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纵向距离计算结果的最大正误差为1.60 m,最大负误差为1.05 m,距离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实例分割 单目视觉 测距模型 障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物联网中联合资源分配的边缘计算卸载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桂松 陶挺 +1 位作者 何杏宇 杜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44-2550,共7页
卫星物联网通过引入边缘计算技术将计算能力下沉至靠近用户的边缘服务器上,使用户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然而计算资源有限的边缘服务器在面对大量的突发卸载任务时可能会出现过载的情况,导致任务的处理时延增加.本文将上述问题转化为马... 卫星物联网通过引入边缘计算技术将计算能力下沉至靠近用户的边缘服务器上,使用户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然而计算资源有限的边缘服务器在面对大量的突发卸载任务时可能会出现过载的情况,导致任务的处理时延增加.本文将上述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下的最优策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 3PG(Dueling Double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s)的联合资源分配的边缘计算卸载算法.该算法利用Double Q-learning思想和Dueling架构重新设计了DDPG(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s)算法中的价值网络,以提高计算卸载决策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有效降低系统的平均时延和能量消耗,提高任务的完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物联网 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物联网中面向多类型任务的计算卸载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桂松 李相霏 何杏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41-3446,共6页
边缘计算与卫星物联网相融合,可以将本地物联网设备产生的任务在靠近边缘端进行处理,极大地缓解了本地物联网设备的计算压力。然而,鉴于卫星物联网中计算任务具有多样性,由于任务特性不同需求也不同,针对每一种任务类型部署一套计算卸... 边缘计算与卫星物联网相融合,可以将本地物联网设备产生的任务在靠近边缘端进行处理,极大地缓解了本地物联网设备的计算压力。然而,鉴于卫星物联网中计算任务具有多样性,由于任务特性不同需求也不同,针对每一种任务类型部署一套计算卸载策略会导致计算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卫星物联网中计算任务产生具有随机性,如果仅考虑系统短期优化会导致计算设备的计算资源利用不足,进一步导致任务处理时延的增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QN(deep Q-network)多类型任务计算卸载策略,该策略引入排队论以最小化长期系统任务处理平均时延,并且为提升模型训练结果,在训练阶段重新设计了探索机制。最后,大量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卸载策略相比,所提策略能有效降低系统任务处理的平均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卫星物联网 计算卸载 深度强化学习 排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国际认证促进光电学院实验中心建设 被引量:2
10
作者 汤玉珺 徐伯庆 +1 位作者 董祥美 沈倪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9-161,共3页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通过国际认证,提升整个学院的教育质量。同时光电学院积极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国际认证促进实验中心的建设。对学院的实验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实验设备利用率,扩大实验容量;开发创新性、综合...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通过国际认证,提升整个学院的教育质量。同时光电学院积极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国际认证促进实验中心的建设。对学院的实验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实验设备利用率,扩大实验容量;开发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性;实行实验开放式管理,让学生能灵活有效地做实验;并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中心的师资力量,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开放的实践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认证 促进 实验中心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环境下基于移动群智感知计算卸载的数据汇聚
11
作者 杨桂松 桑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05-2711,共7页
当前“云-端”式移动群智感知(mobile crowd sensing,MCS)系统面临负载过重的问题,导致数据汇聚过程中时延和能耗显著增加,从而降低了数据汇聚的效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P-DQN的“云-边-端”MCS计算卸载算法。首先,考虑时延和... 当前“云-端”式移动群智感知(mobile crowd sensing,MCS)系统面临负载过重的问题,导致数据汇聚过程中时延和能耗显著增加,从而降低了数据汇聚的效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P-DQN的“云-边-端”MCS计算卸载算法。首先,考虑时延和能耗的均衡优化建立效用函数,以最大化系统效用作为优化目标。其次,优化P-DQN算法,提出一种联合资源分配的计算卸载算法AP-DQN,结合MCS优势,将空闲用户作为卸载设备之一。最后,使用该方法求解问题。实验结果显示,与已有算法相比,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数据汇聚效率,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群智感知 边缘计算 数据汇聚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教育学的人工智能课堂分析框架和技术实现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治 程抒一 王天蓉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100,共14页
人工智能技术为基于计算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全新场景,驱动课堂教学分析进入计算时代。本研究基于“素养导向,学为中心”的课堂价值观,形成了“主动学、深度学、互动学、高效学、多样学”五维观测视角和高质量课堂分析框架模型,建立了... 人工智能技术为基于计算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全新场景,驱动课堂教学分析进入计算时代。本研究基于“素养导向,学为中心”的课堂价值观,形成了“主动学、深度学、互动学、高效学、多样学”五维观测视角和高质量课堂分析框架模型,建立了计算教育学视域下的人工智能课堂分析技术框架,开发了包含采集层、数据层、计算层、分析层、支架层、资源层和循证层的七大功能模块,共154项学习分析指标的人工智能课堂分析系统。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161所学校10109节课为样本开展课堂分析,构建了“微观—中观—宏观”三层次课堂改进和“诊断—反思—研究”三梯度赋能教师发展的实践路径,并形成了“理论驱动”“数据驱动”“问题驱动”三类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教育学 课堂分析 人工智能循证实践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场计算和图像处理算法的激光自动对焦方法
13
作者 习善明 李奇松 +2 位作者 蒋金成 洪武庆 刘一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4,共14页
针对飞秒激光三维加工中如何定量寻找焦点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计算光场分布与图像处理算法相结合的自动对焦方法。首先,根据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理论推导经过物镜后激光在多层介质内的激光光场分布函数,并利用数值模拟求解高斯... 针对飞秒激光三维加工中如何定量寻找焦点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计算光场分布与图像处理算法相结合的自动对焦方法。首先,根据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理论推导经过物镜后激光在多层介质内的激光光场分布函数,并利用数值模拟求解高斯光束在各个介质不同位置处的光场分布计算结果,进而在理论上得到激光光束直径在多层介质中不同位置的变化关系。其次,实验中由上到下在多层介质中每隔相同离焦距离采集一系列光斑图像,通过感兴趣区域(ROI)、最大类间差法(Otsu)、Canny边缘提取等图像处理算法处理后,获取实际多层介质中不同位置处激光光斑直径以及激光直径随位置的变化曲线。最后,将理论与实验作对比并进行曲线校正,获得了实际激光光斑在多层介质中的变化曲线,以此建立基于计算光场分布和图像处理算法为基础的激光加工自动对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自动对焦 光场计算 光斑图像处理 离焦量检测 边缘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SM9和盲签名的联盟链交易隐私保护方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清 张磊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4,共8页
为了解决联盟链应用场景中交易数据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SM9标识密码算法和盲签名的联盟链交易隐私保护方案.一方面,引入布隆过滤器对密钥生成中心(KGC)生成的密钥进行唯一性验证,解决密钥可能重复的问题.另一方面,在... 为了解决联盟链应用场景中交易数据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SM9标识密码算法和盲签名的联盟链交易隐私保护方案.一方面,引入布隆过滤器对密钥生成中心(KGC)生成的密钥进行唯一性验证,解决密钥可能重复的问题.另一方面,在SM9标识密码算法中引入了盲签名机制,增强交易的隐私性.通过方案对比证明该方案的效率有所提高:在签名阶段比杨等人的方案减少了1次群内点乘操作,在验签阶段比刁等人的方案减少了近2次双线性配对操作.仿真实验发现布隆过滤器对私钥生成过程的耗时影响微乎其微.本方案在效率和隐私保护方面实现了良好的平衡,在需要身份可溯源、但又要求交易内容匿名的场景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9算法 盲签名 联盟链 布隆过滤器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领域的大型语言模型综述
15
作者 肖建力 许东舟 +4 位作者 王浩 刘敏 周雷 朱林 顾松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0-547,共18页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机制。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基于深度学习的架构,在无需编程指令的情况下,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以获得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机制。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基于深度学习的架构,在无需编程指令的情况下,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以获得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诸多领域。文章总结了LLM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涵盖了LLM针对医疗任务的基本训练流程、特殊策略以及在具体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同时,进一步讨论了LLM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输出准确性以及隐私、伦理问题等,随后列举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最后,文章展望了LLM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 大型语言模型 智慧医疗 数据分析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样条插值优化渐进多焦点镜片非对称设计
16
作者 项华中 吴科婷 +6 位作者 马乐飞 梅志贤 解敏 樊骏 郑泽希 张大伟 庄松林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9-849,共11页
为了改善和优化传统对称设计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存在视野死角和扭曲等问题,提出基于旋转平移算法和插值算法的两种偏移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人眼的双眼汇聚现象,介绍了两种非对称设计方法:旋转平移偏移和插值偏移。其次,设定一个偏移量函数... 为了改善和优化传统对称设计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存在视野死角和扭曲等问题,提出基于旋转平移算法和插值算法的两种偏移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人眼的双眼汇聚现象,介绍了两种非对称设计方法:旋转平移偏移和插值偏移。其次,设定一个偏移量函数,分别采用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三次样条插值构造穿过初始偏移点的插值函数;再次,通过设定两组子午线上偏移定点值和三次样条插值的两个边界条件,分析对比三种插值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际加工给出光焦度和像散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插值算法中三次样条插值更为平滑且无拐点,两种非对称设计方法远近用区的像散梯度都实现了平滑过渡,最大散光从1.125倍加光度减小至0.875倍加光度,偏移角度在20°~23°之间,基本满足人眼自动汇聚的特点,改善人眼视物扭曲、失真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渐进多焦点镜片 非对称设计 三次样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和有效注意力的病理图像分割方法
17
作者 王建宇 王朝立 +1 位作者 孙占全 刘晓虹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6-1426,共11页
病理图像分割作为病理学图像分析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以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病理图像因其复杂的结构,例如血管、空洞、图像中病变区域与正常区域间边界模糊及对比差异小等问题,使得... 病理图像分割作为病理学图像分析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以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病理图像因其复杂的结构,例如血管、空洞、图像中病变区域与正常区域间边界模糊及对比差异小等问题,使得现有模型分割效果不理想.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和有效注意力的病理图像分割模型,其挑战性困难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空间和通道的相关性从病理图像中精确分割边界平滑的癌变组织.首先,该模型用金字塔视觉Transformer架构对输入图像提取包含丰富语义信息的多尺度特征,再用级联融合解码器对高层特征进行聚合,得到全局映射图指导后续解码过程.其次,在解码器部分,提出局部增强的反向注意力模块和联合注意力模块对级联解码器中的特征进行有效处理.最后,使用深度监督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有效训练,并将提出的方法在3个病理图像数据集上与多个先进的分割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大量的定性以及定量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比其他模型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可以对病理图像进行有效的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图像 语义分割 多尺度特征 注意力机制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业务流程异常检测与定位方法
18
作者 赵海燕 付建平 +2 位作者 关威 曹健 陈庆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1662,共12页
在业务流程执行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从而给企业组织带来风险,导致巨大的损失。为了检测事件日志中的异常轨迹,并定位轨迹中的异常活动,提出一种结合启发式挖掘算法和自编码器模型的集成学习框架。首先,使用启发式挖掘算法来挖掘... 在业务流程执行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从而给企业组织带来风险,导致巨大的损失。为了检测事件日志中的异常轨迹,并定位轨迹中的异常活动,提出一种结合启发式挖掘算法和自编码器模型的集成学习框架。首先,使用启发式挖掘算法来挖掘流程模型并提取主干。基于主干对事件日志进行重叠采样,并针对每个子事件日志训练自编码器模型。若某个轨迹无法匹配任何一条主干,或者被所有自编码器模型检测为异常,则该轨迹将被检测为异常。此外,通过对异常轨迹与其匹配的主干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引起异常的具体活动,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优化。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地检测业务流程中的异常,并能有效地定位轨迹中的异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流程 异常检测 集成学习 流程挖掘 事件日志 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凝胶电泳芯片的DNA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19
作者 李振庆 陈沁 +3 位作者 朱建东 曾媛 张大伟 山口佳则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1-935,共5页
为确定凝胶电泳后条带中DNA的长度和浓度,该文提出了一种通过DNA荧光强度精确分析DNA长度及浓度的有效方法。对D2000 DNA ladder进行凝胶电泳,采集图像并进行处理。利用荧光强度与DNA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及迁移距离与DNA长度的线性关... 为确定凝胶电泳后条带中DNA的长度和浓度,该文提出了一种通过DNA荧光强度精确分析DNA长度及浓度的有效方法。对D2000 DNA ladder进行凝胶电泳,采集图像并进行处理。利用荧光强度与DNA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及迁移距离与DNA长度的线性关系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采用SYBR Green I作为荧光染料电泳DNA时,图像中各像素点中的绿色与红色灰度值可以反映DNA的特征信息,且绿色灰度值明显高于红色灰度值;对于小于2000 bp的DNA片段,其分子量与迁移距离呈反比例函数关系,当二者分别取对数时,其相关系数达0.971,可用于建立DNA分子量与迁移距离的数学模型以计算DNA分子量;通过计算电泳峰峰值及电泳峰积分面积,发现对于浓度比为2∶1的两个DNA条带,二者的比值为2.16与1.96、2.11与1.94、2.16与1.93,表明电泳峰积分面积能更有效地反映DNA的真实浓度值。该研究对于核酸凝胶电泳仪的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 凝胶电泳 定量分析 生物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环境下改进YOLOv5对小目标苹果的检测
20
作者 刘子龙 张磊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24-2138,共15页
针对苹果的分布通常会存在遮挡、小目标,以及密集目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5的目标检测算法。在YOLOv5的基础上加入了坐标注意力机制、感受野模块,以及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加强了对小目标检测的能力。将YOLOv5中使用的CIoU替换为... 针对苹果的分布通常会存在遮挡、小目标,以及密集目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5的目标检测算法。在YOLOv5的基础上加入了坐标注意力机制、感受野模块,以及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加强了对小目标检测的能力。将YOLOv5中使用的CIoU替换为了SIoU,提高了目标检测框的位置预测精度。将部分普通卷积替换为了深度可分离卷积,减少了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YOLOv5的综合性能要优于原始YOLOv5及其他算法,mAP值相比原始YOLOv5提升了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农业 坐标注意力机制 感受野 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 小目标检测 YOLOv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