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现状实证研究——以上海市20所中学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唐文玲 王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93,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中学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个人执行力方面,领导对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重视程度较高,但重视的"口号性"多于实际行动,降低了执行力;在组织...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中学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个人执行力方面,领导对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重视程度较高,但重视的"口号性"多于实际行动,降低了执行力;在组织执行力方面,执行机制有待完善,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健全性欠佳;在执行资源方面,利用率有待提升;在执行效力方面,应保障正常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学校体育政策 执行现状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高校体育教师自主专业化调查
2
作者 张冬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3-157,176,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高校体育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主要结论:高校体育教师对自主专业化发展有较好的认知意识;动力基础呈现多样性;大多数教师有着明确的目标定位;自我规划管理情况较差,大多数教师对实践效果表...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高校体育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主要结论:高校体育教师对自主专业化发展有较好的认知意识;动力基础呈现多样性;大多数教师有着明确的目标定位;自我规划管理情况较差,大多数教师对实践效果表示不满意;教师的自主专业化发展受自我期望值、专业氛围、管理评价制度等内外在因素的影响。建议:高校体育教师不断加强自主专业发展的规划实施能力;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以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等院校 体育教师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信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秦曼 董海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9-92,共4页
为探索体育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信任的干预效果,采用实验法,以POMS量表、信任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117名实验班学生和112名对照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心境状态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学... 为探索体育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信任的干预效果,采用实验法,以POMS量表、信任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117名实验班学生和112名对照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心境状态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人际交往(P=0.043)和人际信任(P=0.003)两个变量均产生显著性正向变化;对照班学生人际交往(P=0.881)和人际信任(P=0.825)未产生显著性变化。认为体育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信任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拓展训练 人际交往 人际信任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感、手机成瘾、睡眠障碍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被引量:15
4
作者 柏杨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7-474,共8页
目的:探讨孤独感、手机成瘾、睡眠障碍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综合影响,并考察手机成瘾、睡眠障碍的链式中介效应和性别的调节效应,构建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方法:采用孤独感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睡眠障碍问卷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1... 目的:探讨孤独感、手机成瘾、睡眠障碍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综合影响,并考察手机成瘾、睡眠障碍的链式中介效应和性别的调节效应,构建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方法:采用孤独感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睡眠障碍问卷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173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睡眠障碍和体育锻炼的性别差异显著(P<0.01);孤独感和手机成瘾的年级差异显著(P<0.05);孤独感、手机成瘾、睡眠障碍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负向影响显著(P<0.001);在孤独感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时,手机成瘾、睡眠障碍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且在此链式中介效应中,性别调节了孤独感对手机成瘾、手机成瘾对睡眠障碍的影响。结论:相较于男性大学生,女性大学生能感知到更高的孤独感,具有较低的睡眠障碍,并呈现较低的体育锻炼水平;随着年级升高,大学生孤独感依次递减,但手机成瘾却依次递增;孤独感、手机成瘾、睡眠障碍是制约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前因,孤独感既能直接阻滞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还会通过诱发手机成瘾倾向引发睡眠障碍,从而制约大学生体育锻炼实践,且相较于女性大学生,男性大学生的孤独感更易诱发手机成瘾,手机成瘾更易使男性大学生罹患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孤独感 手机成瘾 睡眠障碍 体育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柏杨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79,共5页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进行探索。研究认为: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在优化发展过程中最终指向人的更全面、更优质的发展。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聚焦在加快促进体质健康...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进行探索。研究认为: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在优化发展过程中最终指向人的更全面、更优质的发展。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聚焦在加快促进体质健康、激发兴趣产生志趣、改善学习形成能力、勤练常赛塑造精神等方面。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有认知偏差的问题,也有急待突破的瓶颈。实现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把牢发展之舵、夯实发展之基、稳固发展之本、赋予发展之能。旨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奠定学科教育根基,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 高质量发展 以体育人 优质均衡 数智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强体进程中体育科技进步的贡献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董海军 王兴 +1 位作者 司虎克 倪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19,共4页
采用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分析2001—2008年体育科技进步对我国竞技体育产生的贡献份额。结果显示:2001—2008年体育科技进步对我国竞技体育的贡献率达47.60%;体育产出、体育科技经费和体育科技人力发展的波动是影响体育科技进... 采用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分析2001—2008年体育科技进步对我国竞技体育产生的贡献份额。结果显示:2001—2008年体育科技进步对我国竞技体育的贡献率达47.60%;体育产出、体育科技经费和体育科技人力发展的波动是影响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重要因素,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发展的动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体 体育科技进步 贡献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化疗期间运动干预焦虑和抑郁状态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益成 王丹丹 +2 位作者 沈群策 张磊 吴雪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化疗期间癌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改善效果和最佳运动剂量。方法构建PICO架构,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运动干预对化疗期间...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化疗期间癌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改善效果和最佳运动剂量。方法构建PICO架构,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运动干预对化疗期间癌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建库至2023年11月。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进行数据合并和分析,采用Stata 18.0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结果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340例患者。PEDro量表评分5~8分。运动干预对化疗期间癌症患者的焦虑(SMD=-0.70,95%CI-1.18~-0.22,P=0.004)和抑郁(SMD=-0.89,95%CI-1.43~-0.34,P=0.002)状态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亚组分析发现,改善焦虑状态的最佳运动剂量为每次≤45 min(SMD=-0.26,95%CI-0.46~-0.05,P=0.01),每周≥3次(SMD=-0.26,95%CI-0.46~-0.05,P=0.01),干预周期≤12周(SMD=-0.21,95%CI-0.36~-0.07,P=0.005);改善抑郁状态的最佳运动剂量为单次运动时长≤45 min(SMD=-0.69,95%CI-1.29~-0.08,P=0.03),每周≥3次(SMD=-0.69,95%CI-1.29~-0.08,P=0.03),干预周期≤12周(SMD=-0.52,95%CI-0.92~-0.13,P=0.01)。中高强度的运动干预对焦虑(SMD=-0.21,95%CI-0.37~-0.06,P=0.007)和抑郁(SMD=-0.21,95%CI-0.41~-0.01,P=0.04)状态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化疗期间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推荐中高强度运动,每次≤45 min,每周≥3次,不超过1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化疗 焦虑 抑郁 运动干预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体育强国之路的科技强体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董海军 倪伟 司虎克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9,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科技强体的作用与特征。主要结论:科技强体的综合性与过程性、科技强体的渗透性以及内在驱动性为我国运用科技强体战略实现体育强国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现实依据;在2001-2008年间我国体育产出增长率、体育...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科技强体的作用与特征。主要结论:科技强体的综合性与过程性、科技强体的渗透性以及内在驱动性为我国运用科技强体战略实现体育强国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现实依据;在2001-2008年间我国体育产出增长率、体育科技人力增长率、体育科技事业经费增长率总体发展轨迹与趋势均呈现不平稳的特征。建议:加大对我国体育事业各方面的投入;提高我国体育科技水平,充分发挥体育科技的作用才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强国 体育科技 科技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性健身场馆侵权责任纠纷法律适用类型化研究——基于297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9
作者 黄丰煜 李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52,79,共9页
经营性健身场馆侵权责任纠纷主要聚焦于自甘风险与安全保障义务规则的适用问题,本质上是经营性健身场馆与其会员之间风险的分配与承担。在经营性健身场馆所提供的运动项目范畴内,自甘风险规则适用于会员参与具有对抗性或互动性训练过程... 经营性健身场馆侵权责任纠纷主要聚焦于自甘风险与安全保障义务规则的适用问题,本质上是经营性健身场馆与其会员之间风险的分配与承担。在经营性健身场馆所提供的运动项目范畴内,自甘风险规则适用于会员参与具有对抗性或互动性训练过程中因伤受损的情形。司法机关在判断健身场馆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时,应综合考虑客观条件与主观情况,避免采用过于严苛的标准。若健身场馆未完全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其担责比例可从设施场地条件、专业人员配备以及特殊人群保护这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健身场馆 自甘风险 安全保障义务 侵权责任 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联动·进阶发展: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范式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雪萍 梁天翼 +1 位作者 王丹丹 张磊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5,共14页
探讨具有科学依据、相对固定、操作性强、包容性广、具有指引性的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范式,以缓解当下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羁绊的梳理和对经典适应体育教材中适应体育理念学说的归纳... 探讨具有科学依据、相对固定、操作性强、包容性广、具有指引性的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范式,以缓解当下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羁绊的梳理和对经典适应体育教材中适应体育理念学说的归纳统整与重释,认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范式的构建与创新,应关涉理性诉求和实然价值,坚持外源性和内生性的统一;追求个体的最佳适应状态是适应体育的宗旨,个体功能发挥的最大化和健康发展的最优化是适应体育的目标;功能联动·进阶发展是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范式。建议:应重视个体心理层面的自我实现和个体功能的发挥,强调社会生态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关注个体发展的动态化及障碍的社会化,平等地从整个生命周期看待发展和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体育 功能联动 进阶发展 新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互惠理论视角探析美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依存及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冬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8,共5页
从强互惠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强互惠理论的非对称威慑机制、群体选择、惩罚制度安排、文化演进、社会偏好方面分析了美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因素及依存关系,提出对我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启示,即:实施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从强互惠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强互惠理论的非对称威慑机制、群体选择、惩罚制度安排、文化演进、社会偏好方面分析了美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因素及依存关系,提出对我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启示,即:实施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体育协会、俱乐部式的发展模式,解决体育伤害后顾之忧,尊重学生生命本性回归人本思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满足学生合理需求,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结合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互惠理论 学校体育 竞技体育 非对称威慑机制 群体选择 惩罚制度安排 文化演进 社会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的国际比较、特征审视及中国镜鉴
12
作者 张磊 王丹丹 吴雪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79,共9页
残疾人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是国际社会为推动全球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行动。以近10年国际上涉及残疾人的身体活动指南为依据,对各指南制定的循证过程、推荐内容和特征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各国指南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协... 残疾人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是国际社会为推动全球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行动。以近10年国际上涉及残疾人的身体活动指南为依据,对各指南制定的循证过程、推荐内容和特征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各国指南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研制,并基于残疾人身体活动和健康效益相关证据,建议残疾人基于个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身体活动形式,在涵盖人群、推荐内容以及发布形式上存在差异。结合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基于各国指南的内容及特征,提出促进我国残疾人身体活动指南研制和推广的路径:健全政府主导、协助和鼓励多元主体加快研制中国残疾人身体活动指南;基于科学证据,重视我国残疾人身体活动健康效益的证据支撑;不过度强调达到推荐量,高度重视残疾人运动前的健康筛查和运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身体活动 久坐行为 指南 循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体育新课标的时代背景与重要变化 被引量:33
13
作者 毛振明 马立军 柏杨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着2022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将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必定与以往的课程改革在方向和内容上有所不同,其背后是时代对学校体育工作与体育课程... 着2022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将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必定与以往的课程改革在方向和内容上有所不同,其背后是时代对学校体育工作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有直接相关的背景,其主要有四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教会上的“四个帮助”指示为全面加强与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党对坚持社会主义育人方向的要求对体育课程树人与课程思政提出了更高目标;国家对“双减”工作的推动给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教育部提出的“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成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和质量标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顺应上述时代背景的要求,进行多方面的改革,而其中的五个变化是突出的,也是具有标志性的,更是以体育课程教学实践问题为导向提出的。它们是: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实现核心素养、强化体能并提出基本运动能力的概念、增设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概念并予以描述、增加了对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新要求,对这些变化的认识是学习、理解、贯彻《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教体育新课标 四个帮助 核心素养 跨学科主题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情境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的验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曼 董海军 刘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9-126,共8页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高校体育教师为调研对象,从知识距离、激励机制、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4个维度出发,探讨转移情境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激励机制未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直接影响,知识距离、组织文化和转...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高校体育教师为调研对象,从知识距离、激励机制、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4个维度出发,探讨转移情境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激励机制未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直接影响,知识距离、组织文化和转移方式3个变量均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激励机制通过作用于其它3个变量而间接影响知识转移绩效。建议通过建立与高校体育教育协同发展的知识培训体系、知识服务机制和激励奖励机制加快高校体育教师知识学习和知识流动,完善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情境 高校体育教师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师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秦曼 董海军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2-439,共8页
教师效能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效果重要衡量标准,客观、全面评估高校体育教师效能状况,是高校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前提和依据。以教师评价理论和教师效能理论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数理统计法... 教师效能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效果重要衡量标准,客观、全面评估高校体育教师效能状况,是高校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前提和依据。以教师评价理论和教师效能理论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2轮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反馈调整,构建课堂教学和教师知识2个一级指标;教师授课、教学评价、课堂管理、教学环境、知识输出、知识学习和知识结构7个二级指标,以及35个三级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结果显示:教师知识较之课堂教学对体育教师效能具有更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师 教师效能 课堂教学 教师知识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体育教师效能研究演进及启示
16
作者 秦曼 董海军 冉宁培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1-629,共9页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1986—2016年间与体育教师效能研究主题相关的167篇文章为考察对象,以文献计量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梳理了国外体育教师效能研究的发展历程、演进特点、评价范式、研究不足及对我国体育教师效能研究的启示...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1986—2016年间与体育教师效能研究主题相关的167篇文章为考察对象,以文献计量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梳理了国外体育教师效能研究的发展历程、演进特点、评价范式、研究不足及对我国体育教师效能研究的启示。结果发现,西方国家教师效能研究历经3个发展阶段,在过程产出导向和行为导向2个评价范式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理论、概念和方法体系。研究存在的不足是体育教师效能内涵边界模糊、评价模型有待深入研究、实践研究和理论范式要求存在差距。今后在研究我国体育教师效能时,应避免单一视角和技术发展引导,明确评价主要目标和服务的主要目的,确保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效能 研究主题 发展历程 评价范式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排球规则的变化看自由防守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倪伟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22-23,共2页
本文采用观察与现场统计相结合的方法 ,对 1998~ 1999年度全国排球甲 A联赛自由防守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接发球、防守效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并将其与全队的接发球、防守效果进行比较 ,从而说明自由防守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起的作用 ,旨在为... 本文采用观察与现场统计相结合的方法 ,对 1998~ 1999年度全国排球甲 A联赛自由防守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接发球、防守效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并将其与全队的接发球、防守效果进行比较 ,从而说明自由防守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起的作用 ,旨在为排球自由防守运动员的使用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 自由人 接发球 防守运动员 作用
全文增补中
关于第八届全运会篮球比赛的技战术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钧 王睿 曹学锋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9-43,共5页
通过访问调查、临场观察和技术统计,对第八届全运会篮球比赛中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对实行职业化以来中国篮球的技战术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全运会 篮球 技战术 统计
全文增补中
健康中国背景下适应性身体活动对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身体活动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丹丹 张磊 吴雪萍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7-372,共6页
42名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每周5天,每天1次,每次60 min的适应性身体活动教学训练,对照组则保持日常身体活动参与,实验持续1年,分别在实验前、6个月和12个月后对儿童的久坐时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42名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每周5天,每天1次,每次60 min的适应性身体活动教学训练,对照组则保持日常身体活动参与,实验持续1年,分别在实验前、6个月和12个月后对儿童的久坐时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分进行测试。结果:实验组儿童的久坐时间在6个月和12个月后显著减少(P<0.001)、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显著增加(P<0.001);社会适应能力的独立功能、认知功能、社会自制功能得分及总得分均显著增加(P<0.001),但对照组并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适应性身体活动能够改善福利院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身体活动水平,并提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身体活动 福利院 重度智力障碍儿童 社会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的特征及差异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磊 王丹丹 吴雪萍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1-169,共9页
探究不同程度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的特征及残疾程度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最终共获得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样本191名,其中轻度64名、中度68名、重度59名,采用大肌肉动作发展量表第2版(TGMD-2)对儿童的基本运动技... 探究不同程度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的特征及残疾程度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最终共获得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样本191名,其中轻度64名、中度68名、重度59名,采用大肌肉动作发展量表第2版(TGMD-2)对儿童的基本运动技能进行测试。结果: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水平滞后于同龄健全儿童,残疾程度越重滞后的年龄数越大;不同程度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水平差异显著(F=52.128,η^(2)=0.360,p<0.01),程度越重基本运动技能得分越低;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的性别差异仅出现在中度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中,其中男生基本运动技能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轻度和重度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未发现性别差异;偏相关分析控制BMI和性别后,结果显示仅轻度和中度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位移技能、控制技能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而在重度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中未发现显著相关关系。结论:不同程度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水平存在差异,年龄和性别对于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的影响与残疾程度有关,动作技能干预应当依据不同程度智力残疾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残疾 儿童青少年 基本运动技能 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