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多个矩形加热器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性能的介观数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迎雪 王浩原 娄钦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7-739,共13页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恒定壁温条件下含多个矩形加热器通道内流动沸腾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主要研究了加热器间距、加热器长度和加热器表面润湿性对气泡形态、生成气泡面积以及加热器表面热流密度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生长速率随...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恒定壁温条件下含多个矩形加热器通道内流动沸腾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主要研究了加热器间距、加热器长度和加热器表面润湿性对气泡形态、生成气泡面积以及加热器表面热流密度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生长速率随着加热器间距的增大而加快,较大的气泡面积促使成核气泡提前从加热器表面离开,加热器间距从250个格子增加到1000个格子时,对应的沸腾传热性能提高了12%.另一方面,加热器长度越长,气泡成核时间以及与加热器表面脱离的时间越早、沸腾传热性能越好,加热器长度从16个格子增加到22个格子时,其传热性能可以提高13%.此外,亲水性表面的气泡成核时间晚于疏水性表面的气泡成核时间,与亲水性表面相比,疏水性表面在气泡脱离加热器之后存在残余气泡.且亲水性表面的平均热流密度和产生的气泡面积小于疏水性表面,当接触角从77°变化到120°时,其传热性能提高了26%.最后通过正交试验方案发现,加热器表面的润湿性对流动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最大,加热器长度对流动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流动沸腾 多矩形加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孔隙率对池沸腾传热性能影响机理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树 娄钦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64,共17页
采用介观相变格子Boltzmann(lattice Boltzmann, LB)方法,在孔隙尺度下研究了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对池沸腾换热过程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孔隙率时气泡的运动过程,并对气泡在多孔介质中的典型状态进行了力平衡分析,进而探究了多孔介质孔隙... 采用介观相变格子Boltzmann(lattice Boltzmann, LB)方法,在孔隙尺度下研究了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对池沸腾换热过程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孔隙率时气泡的运动过程,并对气泡在多孔介质中的典型状态进行了力平衡分析,进而探究了多孔介质孔隙率影响沸腾传热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无多孔介质的平板表面相比,多孔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初始成核的壁面过热度,增强流体的扰动,并且能够显著提升临界热流密度(critical heat flux, CHF)值.在所研究的工况中,孔隙率ε=73.2%时,CHF值提升最大,约为平板的3.6倍,其余孔隙率的多孔介质最小也可将其CHF值提升至平板的2.3倍.研究发现,当孔隙率从97.7%开始逐渐减小时,CHF值逐渐增大,同时沸腾换热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这是因为减小孔隙率能够增大有效换热面积,减小气泡成核的壁面过热度,从而强化沸腾换热.当孔隙率减小到ε=73.2%时,若继续减小孔隙率,热流密度将突然下降,沸腾传热性能显著降低.通过对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受力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孔隙率较小时,过小的孔隙直径显著增大了气泡的逸出阻力,降低了气泡的上升速度,延长了气泡脱离多孔介质的时间,且此时气泡会在蒸发动量力、接触压力以及摩擦力等的共同作用下聚集在加热器上表面,形成气膜,从而恶化沸腾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池沸腾换热 气泡动力学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FOAM的周期性管内流动边界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鹏 凡凤仙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7-222,共6页
为探究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中不同周期性边界条件处理方法的适用性,针对圆管内泊肃叶流动,分别在mapped,cyclicAMI,cyclic fan边界条件下开展数值模拟,对模拟得到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边界条件设置下,数... 为探究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中不同周期性边界条件处理方法的适用性,针对圆管内泊肃叶流动,分别在mapped,cyclicAMI,cyclic fan边界条件下开展数值模拟,对模拟得到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边界条件设置下,数值模拟得到的速度分布均与解析解吻合,其中mapped和cyclicAMI边界条件下的数值解非常接近,且与解析解吻合更好;采用mapped边界能够得到与解析解符合的压力场,采用cyclic fan边界时在模拟区域进、出口存在很大的压力梯度,采用cyclicAMI边界得到的压力则恒为0.基于此,探讨了mapped边界条件下,数值模拟结果对计算网格的敏感性.研究发现:随着径向网格数目的增加,速度的计算精度先迅速提高而后趋于稳定;边界层层数的增加能够有效提高近壁区速度的计算精度;数值模拟时径向网格数目采用16个以上为宜,边界层层数不宜少于3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流动 周期性边界条件 泊肃叶流动 计算流体力学 OPENF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辐射光谱法的高温颗粒辐射传热参数在线测量方法研究(英文)
4
作者 平力 谢建文 +4 位作者 杨斌 王占平 陈允驰 苏明旭 蔡小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0-645,共6页
针对在高温燃烧环境中的颗粒辐射传热问题,基于普朗克辐射定律,提出了用于高温颗粒辐射传热参数在线测量的辐射光谱法,根据高温颗粒可见波段辐射光谱随波长变化情况,通过参数拟合方法直接获得颗粒温度及辐射强度等辐射传热参数。为验证... 针对在高温燃烧环境中的颗粒辐射传热问题,基于普朗克辐射定律,提出了用于高温颗粒辐射传热参数在线测量的辐射光谱法,根据高温颗粒可见波段辐射光谱随波长变化情况,通过参数拟合方法直接获得颗粒温度及辐射强度等辐射传热参数。为验证该方法测量准确性,搭建了高温黑体炉辐射测量系统,实验测量结果显示:温度测量值与设定温度相对偏差小于3%;辐射强度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对偏差小于5%。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应用于高温燃烧环境下的颗粒辐射传热参数测量的水冷结构探针,并利用该探针开展了高温燃烧环境气固两相流200~1 100nm波段辐射光谱测量,基于上述方法,直接获得了高温颗粒温度、辐射强度等辐射传热参数沿截面分布情况,有效剥离了高温气体对流传热的影响,为高温颗粒辐射传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光谱法 高温颗粒 辐射传热 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1234yf与R134a小管径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苑云潇 张良 柳建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2,共5页
新型制冷剂R1234yf作为R134a的替代制冷剂在车用热泵制冷剂研究领域受到关注。为对比研究R1234yf与R134a在小管径换热器中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在内径为4 mm水平圆铜管内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研究工况:饱和温度10℃,平均干度范围0-1,质量... 新型制冷剂R1234yf作为R134a的替代制冷剂在车用热泵制冷剂研究领域受到关注。为对比研究R1234yf与R134a在小管径换热器中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在内径为4 mm水平圆铜管内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研究工况:饱和温度10℃,平均干度范围0-1,质量速度范围300-450 kg/(m^(2)·s),热通量范围10-25 kW/m^(2)。研究结果表明:工质R134a与R1234yf在管内沸腾换热系数均随质量速度和热通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平均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同工况下R134a的沸腾换热系数比R1234yf高8%-21%,干度较低时沸腾换热系数相差较小;换热系数预测关联式偏差验证结果显示,Kim和Mudawar关联式对R134a的预测精度较高,Liu和Winterton关联式更适用于R1234yf的换热系数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1234yf R134A 流动沸腾 换热性能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超声过程层析成像理论与实验 被引量:9
6
作者 顾建飞 田昌 刘继承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6-154,共9页
采用超声过程层析技术对气泡流动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提高气液两相流超声层析成像的重建精度,在二值反投影(BBP)基础上发展了边缘增强反投影(EEBP)。为模拟投影数据,采用有限元分析给定气泡分布下声压场。仿真结果表明,EEBP的空间成... 采用超声过程层析技术对气泡流动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为提高气液两相流超声层析成像的重建精度,在二值反投影(BBP)基础上发展了边缘增强反投影(EEBP)。为模拟投影数据,采用有限元分析给定气泡分布下声压场。仿真结果表明,EEBP的空间成像误差明显小于BBP。搭建一套气液两相流超声层析成像系统,可实现对24个换能器组成阵列的投影信号获取。利用该系统进行单、双气泡流测试,通过提出的EEBP重建算法与硬件系统的结合,可准确得到流动中的气泡空间位置、尺寸以及形状。仿真与实验中EEBP算法重建图像的最小空间成像误差为2.03%,表明在气泡流动稳定的情况下,该系统具备可行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图像重建 超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mm微肋管内R404A流动沸腾压降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宽 柳建华 +1 位作者 张良 余肖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548-3555,共8页
为了给冷链用换热器小管径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持,对R404A制冷剂在5mm微肋管内流动沸腾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工况为:饱和温度为0℃、热通量为5~25kW/m2、质量流速为200~500kg/(m^2·s)、干度为0.1~0.9。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流... 为了给冷链用换热器小管径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持,对R404A制冷剂在5mm微肋管内流动沸腾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工况为:饱和温度为0℃、热通量为5~25kW/m2、质量流速为200~500kg/(m^2·s)、干度为0.1~0.9。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流速的提高不仅会增大摩擦压降,同时使摩擦压降随干度变化的趋势提前转变;摩擦压降受热通量的影响较小,在0.1~0.7的干度区间,摩擦压降不随热通量的增大而改变,热通量仅会使摩擦压降的拐点提前出现;与光滑管相比,微肋管内的两相流动摩擦压降较高,增大质量流速会提高摩擦压降的增量,当干度值为0.4时,增量出现极值,随后增量逐渐上升。本实验研究的数据与理论预测模型的对比显示:修正后的Kim模型能够较佳的预测本实验数据,绝对平均偏差11.54%,偏差幅度±30%以内的数据多达85.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压降 两相流 微肋管 R404A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 mm小管径内R290流动沸腾换热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何宽 柳建华 余肖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123,共6页
本文对R290在5mm小管径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重点研究热流密度、质量流率及饱和温度对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工况为:热流密度10~60 kW/m 2、饱和温度15~25℃、质量流率50~200 kg/(m 2·s)、干度0.1~0.9。... 本文对R290在5mm小管径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重点研究热流密度、质量流率及饱和温度对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工况为:热流密度10~60 kW/m 2、饱和温度15~25℃、质量流率50~200 kg/(m 2·s)、干度0.1~0.9。结果表明:增加热流密度可实现强化换热,提高表面传热系数,使干涸现象提前发生,并加剧干涸;质量流率在低干度区间对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较小,在中干度和高干度区间表面传热系数与质量流率分别呈正相关;当热流密度较低时,在中干度区间,增大饱和温度会使表面传热系数降低;而在较高的热流密度下,增大饱和温度明显引起表面传热系数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特性 流动沸腾 R290 小管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面局部振动的二维管内流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成骅 王宏光 朱志文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0-456,共7页
通过求解二维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对壁面局部振动的二维管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边界条件在不可压缩计算及可压缩计算情况下对壁面局部振动流动状态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可压缩计算情况下,总压入口条件相对于速度、质量流... 通过求解二维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对壁面局部振动的二维管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边界条件在不可压缩计算及可压缩计算情况下对壁面局部振动流动状态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可压缩计算情况下,总压入口条件相对于速度、质量流量入口条件限制少,壁面振动可同时影响振动壁面上、下游的流动参数.在壁面振动管道内,尽管马赫数Ma<0.3,可压缩流体的流动现象是完全不同于不可压缩流体的.边界条件对于高频振动计算结果的影响比低频振动计算结果的小.因此,在模拟燃气轮机小幅高频振动叶栅的实际工程问题中,必须采用可压缩计算.在相对平缓、充分的入口段条件下,仍然可以采用常规模拟叶片绕流时的速度入口边界条件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流动 壁面振动 边界条件 可压缩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翅片管束空气侧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
10
作者 楚玉杰 袁益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8-33,44,共7页
采用数值模拟与模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螺旋翅片管空冷器空气侧的流动与换热特性。分析翅片螺距、翅片高度、横向管间距、纵向管间距对换热与阻力的综合性能影响;基于正交试验原理,以Q v,Nu,Δp,f为指标,分析翅片螺距、翅片高度、横... 采用数值模拟与模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螺旋翅片管空冷器空气侧的流动与换热特性。分析翅片螺距、翅片高度、横向管间距、纵向管间距对换热与阻力的综合性能影响;基于正交试验原理,以Q v,Nu,Δp,f为指标,分析翅片螺距、翅片高度、横向管间距、纵向管间距对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差异,并获得各指标均较优的翅片螺距、翅片高度、横向管间距、纵向管间距的优化组合。结果表明:当其他结构参数一定时,PEC最优的翅片螺距、翅片高度、横向管间距、纵向管间距分别为3.5,6.5,67,53.69 mm;Q v,Nu,Δp,f较优的结构参数组合为翅片螺距3.5 mm、翅片高度15.5 mm、横向管间距67 mm、纵向管间距53.69 mm;与国标推荐结构相比,相同Q v时优化结构的Δp明显较小。研究成果可为空冷器螺旋翅片管束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翅片管 综合性能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模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螺杆空压机测试系统及环境参数对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浩然 张良 +1 位作者 杨玉麒 叶方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3,共8页
针对大型风冷螺杆空压机散热量大,会使周围环境温湿度迅速发生变化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局部排风的空压机性能测试系统,并探究环境参数变化对空压机容积流量和比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环境温度均匀性能达到0.5℃以内,空压机进气口温度... 针对大型风冷螺杆空压机散热量大,会使周围环境温湿度迅速发生变化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局部排风的空压机性能测试系统,并探究环境参数变化对空压机容积流量和比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环境温度均匀性能达到0.5℃以内,空压机进气口温度波动度在±0.3℃以内,确保了测试环境的稳定性;空压机的容积流量受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耦合影响,空压机处于低环境湿度时,相对湿度影响更大,处于高环境湿度时,则相反;空压机的比功率随着测试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大,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更大;在测试范围内,环境相对湿度为50%,温度为20℃时,空压机性能最好。研究结果可为根据实际运行环境选定空压机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压机 测试系统 容积流量 比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宽筛分颗粒临界流化风速研究
12
作者 于艺 马有福 吕俊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13-2818,共6页
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通过表征常规CFB锅炉床料(Set 1)、增加炉内细颗粒含量(Set 2)和减小初始床支撑料粒度(Set 3) 3种筛分分布的SiO_(2)颗粒,研究颗粒筛分变化对临界流化风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床层高度下,Set 1、Se... 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通过表征常规CFB锅炉床料(Set 1)、增加炉内细颗粒含量(Set 2)和减小初始床支撑料粒度(Set 3) 3种筛分分布的SiO_(2)颗粒,研究颗粒筛分变化对临界流化风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床层高度下,Set 1、Set 2和Set 3床料的临界流化风速分别为0.51、0.30和0.20 m/s。表明增加炉内细颗粒含量和减小初始床支撑料粒度均可明显降低临界流化风速。将宽筛分颗粒临界流化风速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关关联式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表明ERGUN关联式的预测结果偏差较小,WEN-YU关联式的预测结果明显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临界流化风速 宽筛分颗粒 计算颗粒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的高浓度浆液两相流粒径在线测量
13
作者 张世玮 李玉宇 +2 位作者 孟磊 宁翔 苏明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3-601,共9页
近年来颗粒粒径测量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研究,其中高浓度两相流的在线测量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测量石灰石浆液在流动过程中的颗粒粒径分布,由超声在线测量装置获得质量分数10%~40%浆液在不同时间的超声衰减谱。根据Harker&T... 近年来颗粒粒径测量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研究,其中高浓度两相流的在线测量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测量石灰石浆液在流动过程中的颗粒粒径分布,由超声在线测量装置获得质量分数10%~40%浆液在不同时间的超声衰减谱。根据Harker&Temple和BLBL散射叠加模型预测,结合基于最优正则化的加权非负最小二乘算法(ORT-WTLS)计算浆液粒径分布。结果表明:由不同粒径理论衰减谱和10dB含噪衰减谱计算的颗粒直径与设定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衰减系数并非随浆液浓度线性递增,表明Harker&Temple和BLBL非线性模型适用于高浓度浆液体系的理论预测。使用ORT-WTLS算法对浆液实验衰减谱中的测量误差作加权处理并计算颗粒粒径分布,其测量结果与图像法基本吻合,动态测量误差小于7%。因此结合实验超声衰减谱、颗粒测量的非线性声学理论模型及ORT-WTLS反演算法可准确计算高浓度浆液的颗粒粒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 两相流 超声 粒径分布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LAS的燃烧流场速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斌 齐宗满 +2 位作者 杨荟楠 黄斌 刘佩进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6-520,共5页
针对高温高速燃烧流场速度测量问题,提出了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燃烧流场速度测量方法,设计了以7,185.597,cm-1谱线为吸收中心的交叉光束扫描波长直接吸收光谱技术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采用煤油燃烧加热方式的发动机来流系... 针对高温高速燃烧流场速度测量问题,提出了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燃烧流场速度测量方法,设计了以7,185.597,cm-1谱线为吸收中心的交叉光束扫描波长直接吸收光谱技术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采用煤油燃烧加热方式的发动机来流系统模拟的高速流场速度进行了测量,获得了交叉光束吸收中心多普勒频移量,据此计算得到模拟来流的流场速度,并将其与一维理论计算值与数值模拟计算值进行对比,相对偏差在10%,以内,验证了基于TDLAS的燃烧流场速度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燃烧诊断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流场速度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振动下颗粒物质的行为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举 白鹏博 +1 位作者 凡凤仙 胡晓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56-1962,共7页
竖直振动下颗粒物质行为模式的研究对化工过程中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并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文将已有竖直振动下颗粒物质行为模式研究归纳为:竖直振动颗粒床中颗粒的行为、竖直振动颗粒床中颗粒沿直管的爬升、... 竖直振动下颗粒物质行为模式的研究对化工过程中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并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文将已有竖直振动下颗粒物质行为模式研究归纳为:竖直振动颗粒床中颗粒的行为、竖直振动颗粒床中颗粒沿直管的爬升、竖直振动U形管中颗粒的迁移、静止颗粒床中颗粒沿竖直振动管的爬升,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发现目前对颗粒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还不深入,颗粒物质行为模式的内在机理上尚存争议。鉴于离散元方法(DEM)能够获得每一个颗粒的运动信息,从而很好地反映颗粒过程的机理和特性,对竖直振动U形管和竖直振动管中颗粒物质行为模式进行DEM模拟再现;据此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充分发挥DEM的优势,深入研究颗粒行为模式的动力学本质和影响颗粒行为模式的因素,为颗粒输运过程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振动 颗粒物质 行为模式 离散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锅炉混煤燃烧技术应用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郭青宏 范卫东 +5 位作者 李宇 冯哲 蒋信 陈国栋 袁益超 王波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7,共5页
为降低发电成本,拓宽煤炭供应渠道,国内各燃煤发电厂相继开展了锅炉非设计煤种的掺烧试验研究。首先介绍了电厂锅炉混煤掺烧常见的三种方式,分析了这三种混煤掺烧方法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国内电厂掺烧烟煤、褐煤、无烟煤的情况;分析了... 为降低发电成本,拓宽煤炭供应渠道,国内各燃煤发电厂相继开展了锅炉非设计煤种的掺烧试验研究。首先介绍了电厂锅炉混煤掺烧常见的三种方式,分析了这三种混煤掺烧方法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国内电厂掺烧烟煤、褐煤、无烟煤的情况;分析了目前电厂锅炉掺烧烟煤、褐煤、无烟煤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最后分析了混煤燃烧对锅炉运行的影响,指出需要对燃烧混煤时锅炉性能的变化、掺烧经济性等问题做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锅炉 混煤掺烧 褐煤 无烟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氧煤粉燃烧烟气的辐射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若晨 安恩科 +1 位作者 刘泽庆 袁益超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0,共7页
针对空气燃烧、30%,O2/70%,CO2和50%,O2/50%,CO2这3种燃烧方式,采用一种简化的宽谱带关联k分布模型,计算了不同H2O/CO2混合气体的辐射特性,并采用Mie氏电磁理论和前苏联热力计算标准计算了3种燃烧方式下固态颗粒的辐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 针对空气燃烧、30%,O2/70%,CO2和50%,O2/50%,CO2这3种燃烧方式,采用一种简化的宽谱带关联k分布模型,计算了不同H2O/CO2混合气体的辐射特性,并采用Mie氏电磁理论和前苏联热力计算标准计算了3种燃烧方式下固态颗粒的辐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H2O/CO2气体的普朗克平均吸收系数和总发射率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H2O的存在对辐射换热的贡献更大;2,600~4,400,cm-1的谱带重叠区对H2O/CO2气体发射率的贡献最大.在50%,O2/50%,CO2的全氧燃烧方式下烟气的总发射率比空气燃烧方式下提高约30%,,且燃烧烟气中固态颗粒的整体辐射能力强于三原子气体,其中焦炭颗粒的辐射力占10%~20%,,灰颗粒的辐射力占50%~60%,,而三原子气体的辐射力占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氧燃烧 辐射特性 宽谱带关联k分布 吸收系数 发射率 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空间内飞沫颗粒传播规律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罗婷 胡卓焕 杨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3-90,共8页
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并运用多组分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离散相模型,模拟了有限空间内说话、咳嗽和打喷嚏3种生理活动中产生的可吸入飞沫颗粒的输送过程,分析了不同生理活动时可吸入飞沫颗粒在有限空间内的分布特点,研究了其传播扩... 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并运用多组分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离散相模型,模拟了有限空间内说话、咳嗽和打喷嚏3种生理活动中产生的可吸入飞沫颗粒的输送过程,分析了不同生理活动时可吸入飞沫颗粒在有限空间内的分布特点,研究了其传播扩散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3种生理活动下产生的飞沫初期都以“飞沫羽流”的形态进入到空气中传播并扩散,而后逐渐转化为“飞沫旋流”继续沿喷射方向传播,且“旋流”的形成对飞沫在喷射垂直方向上扩散扰动具有明显的削弱作用,此时飞沫在空气中所占的质量分数最大。此外,打喷嚏时在喷射方向上的传播速率为说话的2.5倍,而喷射垂直方向的扩散速率为说话的2倍,且其影响波及范围最广。有限空间内的强迫对流不仅会对传播过程中飞沫的形态产生影响,且同时强化飞沫的蒸发作用。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飞沫传播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空间 飞沫颗粒 传播扩散 数值模拟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锅炉防结渣复合陶瓷涂层技术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进卿 袁益超 +3 位作者 黄国强 池作和 张光学 赵凯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79,87,共6页
针对某台260 t/h燃煤锅炉沾污结渣问题,在受热面喷涂防结渣复合陶瓷涂层,根据结渣部位,结合热力计算方法,得出最佳喷涂区域为从下二次风底部往上12 m的四周水冷壁,面积约为400 m2。喷漆后运行3个月的统计结果显示:锅炉的沾污结渣情况明... 针对某台260 t/h燃煤锅炉沾污结渣问题,在受热面喷涂防结渣复合陶瓷涂层,根据结渣部位,结合热力计算方法,得出最佳喷涂区域为从下二次风底部往上12 m的四周水冷壁,面积约为400 m2。喷漆后运行3个月的统计结果显示:锅炉的沾污结渣情况明显改善,炉膛温度显著降低,月吹灰频次下降95.5%,减温水量下降34.5%;但存在飞灰及炉渣含碳量增加问题。对此,可采用降低煤粉细度等方式改善。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解决锅炉结渣问题提供较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受热面 沾污结渣 复合陶瓷涂层 热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波形前缘叶片气动噪声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二云 邬长乐 +1 位作者 杨爱玲 李国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28,共9页
受猫头鹰翅膀前缘锯齿和座头鲸鳍肢前缘凸起的启发,本文在NACA0018翼型的基础上,设计出单波长和双波长叠加前缘仿生结构,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仿生翼型的噪声辐射特性。结果表明:在0°攻角均匀来流下,仿生翼型翼面上的压力脉动整体上有... 受猫头鹰翅膀前缘锯齿和座头鲸鳍肢前缘凸起的启发,本文在NACA0018翼型的基础上,设计出单波长和双波长叠加前缘仿生结构,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仿生翼型的噪声辐射特性。结果表明:在0°攻角均匀来流下,仿生翼型翼面上的压力脉动整体上有明显降低,幅值最大减小50 Pa,且主峰频率值发生频移,仿生翼型改变了原始翼型的流场和涡脱落结构;正弦波形前缘叶片声压级随着相对振幅h/C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相对波长λ/C的减小而减小;仿生结构可以抑制叶片窄带尖峰噪声,使翼型在整个频率范围内表现出宽频特性;低频下,仿生翼型声压级与原型相差最大,降噪效果最好,翼型声源为典型偶极子源噪声,其声学指向性呈“8”字状,该特征随声辐射的频率增大而消失。综合分析后,叠加波形前缘叶片F声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脉动 仿生翼型 宽频特性 声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