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城市更新中的调研设计DAF模式——以上海古美社区城市更新项目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肖申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11-113,共3页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大型城市原有的功能结构和物质设施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城市更新成为大型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社区是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也是承载着城市精神和文化生活的社会基石,社区城市更新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方...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大型城市原有的功能结构和物质设施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城市更新成为大型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社区是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也是承载着城市精神和文化生活的社会基石,社区城市更新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在社区城市更新中总结归纳出一套能切实反映社区居民和管理者共同诉求、有机、长效、多方参与的自治型调研设计模式,是社区规划设计的前提。文章以上海古美社区为例,对其城市更新中的调研设计DAF模式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期对相关工作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社区城市更新 调研设计DAF模式 古美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螺纹钻(挤)孔灌注桩在上海软土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姚建明 孟振 +1 位作者 陈锦剑 王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58-1061,共4页
通过全螺纹钻(挤)孔灌注桩在上海世博村Ⅰ地块工程上的应用说明其在上海软土地区的适用性。首先根据现有施工条件提出了钻孔灌注桩和全螺纹钻(挤)孔灌注桩两种桩基方案,并利用已有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分别对两设计方案中的单桩进行极限... 通过全螺纹钻(挤)孔灌注桩在上海世博村Ⅰ地块工程上的应用说明其在上海软土地区的适用性。首先根据现有施工条件提出了钻孔灌注桩和全螺纹钻(挤)孔灌注桩两种桩基方案,并利用已有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分别对两设计方案中的单桩进行极限承载力预估。预估结果表明全螺纹钻(挤)孔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约为钻孔灌注桩的1.47倍。之后对全螺纹钻(挤)孔灌注桩进行低应变动力测试和单桩静载荷试验。低应变动力测试结果表明全螺纹钻(挤)孔灌注桩在上海软土地区成桩质量可靠;单桩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全螺纹钻(挤)孔灌注桩承载力较高,并且与预估值比较接近,说明了本文采用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最终通过方案比选,选用全螺纹钻(挤)孔灌注桩作为工程桩且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螺纹钻(挤)孔灌注桩 低应变动力测试 现场静载荷试验 极限承载力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测数据反演的软土高填方地基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叶观宝 饶烽瑞 +3 位作者 张振 鲁旺达 苏泽昊 许诗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62-66,共5页
在软土地区进行高填方路堤施工时地基会产生较大的变形,需要在填筑施工过程中严密监测地基的变形和孔压变化情况。介绍了国外某软土地区高填方机场跑道的建设,通过现场监测获得了路堤填筑过程中地基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基于第... 在软土地区进行高填方路堤施工时地基会产生较大的变形,需要在填筑施工过程中严密监测地基的变形和孔压变化情况。介绍了国外某软土地区高填方机场跑道的建设,通过现场监测获得了路堤填筑过程中地基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基于第一级堆载预压获得的监测数据,采用反演分析获得了基于孔压数据和沉降数据拟合的径向固结系数hc和地基的平均固结度。在第一级加载监测数据反演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地基在下一级堆载下沉降发展规律。同时,根据监测数据得出了孔压系数与路堤堆载速率之间的关系,为控制堆填速率提供参考。对指导软土地区高填方路堤工程的监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路堤 软土地基 沉降 孔隙水压力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性能优化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太玥 谢凡 郭君渊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142,共7页
采用水泥、矿渣粉、粉煤灰和减水剂对磷石膏进行改性。最终得到的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强度为原状磷石膏的2倍,软化系数从0.5提高至0.8。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比强度和孔隙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随着孔隙率的减小比强度增加。... 采用水泥、矿渣粉、粉煤灰和减水剂对磷石膏进行改性。最终得到的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强度为原状磷石膏的2倍,软化系数从0.5提高至0.8。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比强度和孔隙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随着孔隙率的减小比强度增加。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微观形貌的演变过程进行表征,发现随着矿渣粉、水泥、粉煤灰和减水剂的掺加,基体由疏松转变为致密;主要的水化产物二水石膏从针状转变为棒状或片状,并且出现了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其填充于体系内部的孔隙并将二水石膏连成整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测试对水化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体系中的主要产物为二水石膏,但是由于可用水量的减少,体系中仍剩余少量磷石膏未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复合胶凝材料 孔隙率 微观结构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UHPC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谢凡 郭君渊 杲晓龙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4,共7页
为提升老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增大截面加固法对建筑空间的占有率,提出了基于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增大截面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进行加固。以某需要加固改造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对采用UHPC加固后的整体结... 为提升老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增大截面加固法对建筑空间的占有率,提出了基于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增大截面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进行加固。以某需要加固改造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对采用UHPC加固后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分析和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并与采用传统增大截面法加固后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UHPC加固法与传统增大截面法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一致,加固后结构的抗侧刚度增大,层间位移角显著降低,罕遇地震下结构构件的损伤状态得到了有效控制。相比传统增大截面的加固法,在保证整体结构具有相同抗震性能的前提下,UHPC加固法可降低本项目中框架柱截面尺寸30%以上,减小构件加固对使用空间的占有率,并提升现场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大截面法 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