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校园互动空间设计与组织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进军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6期21-24,共4页
从促进有效性交流的角度出发,本研究将互动空间定义为激发偶发性交流并能支持交流向正式交流转移的空间场所,提出了互动空间的基础模型。基于“交流无处不在”的理念,本研究将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一起纳入大学校园互动空间网络,归纳了校... 从促进有效性交流的角度出发,本研究将互动空间定义为激发偶发性交流并能支持交流向正式交流转移的空间场所,提出了互动空间的基础模型。基于“交流无处不在”的理念,本研究将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一起纳入大学校园互动空间网络,归纳了校园内的典型互动空间及其设计要点,进而提出从节点、连接、标志等作用定位出发的空间组织方法,以形成一个有序的互动空间网络,并结合上海科技大学校园设计实践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空间 交流 大学校园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项目全生命周期设计管理实践——以上海市青浦区徐练村为例
2
作者 翁晓翔 《建筑科技》 2024年第8期10-14,共5页
乡村振兴项目已成为提升乡村品质、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上海市青浦区徐练村乡村振兴项目,探讨乡村振兴项目与传统建设类项目在工程内容方面的区别;同时,结合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设计管理,讨论此类项目在实践... 乡村振兴项目已成为提升乡村品质、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上海市青浦区徐练村乡村振兴项目,探讨乡村振兴项目与传统建设类项目在工程内容方面的区别;同时,结合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设计管理,讨论此类项目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相应解决方案。研究成果以期为当前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全生命周期 设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年代文化建筑的设计实践案例——上海电影艺术中心及银星宾馆访谈录
3
作者 张应静(采访整理) 靳正先 +2 位作者 黄良 陆道渊 王伟杰 《建筑技艺》 2021年第10期66-69,共4页
访谈背景改革开放后,国家迫切需要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场地,为中国电影艺术提供国际交流的窗口,上海电影艺术中心及银星宾馆在这一契机下获批建设,成为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个重大文化建筑。该项目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番禺路400号,由现华东建筑... 访谈背景改革开放后,国家迫切需要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场地,为中国电影艺术提供国际交流的窗口,上海电影艺术中心及银星宾馆在这一契机下获批建设,成为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个重大文化建筑。该项目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番禺路400号,由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香港冯庆延建筑师事务所合作完成。其中,上海电影艺术中心部分由上海市电影局出资建设,银星宾馆部分由香港华人银行投资建设,上海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电影局 中国电影艺术 建筑师事务所 实践案例 国际电影节 上海市长宁区 银星 国际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可阅读、有温度理念的空间设计研究
4
作者 马进军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期76-80,共5页
在“建筑可阅读、有温度”的当代建筑设计理念指导下,本研究通过梳理当代建筑与空间的设计趋势,从人的体验角度,尝试将建筑空间的含义概括为“空间以其形、用、义,表述空间与建筑及环境的一体化关系,表述空间与人的关系,并反映时代诉求... 在“建筑可阅读、有温度”的当代建筑设计理念指导下,本研究通过梳理当代建筑与空间的设计趋势,从人的体验角度,尝试将建筑空间的含义概括为“空间以其形、用、义,表述空间与建筑及环境的一体化关系,表述空间与人的关系,并反映时代诉求”。提出了空间设计的四要素:光、开放、互动与融合、情境。研究相应的设计方法,并结合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一期、二期工程等设计实践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开放 互动 融合 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感作用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爽 丁绍刚 康红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865-10868,共4页
他感作用是植物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关于他感作用的许多理论都可以运用到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园林水的处理、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园林稳定的植物群落的构建等都离不开他感作用原理的应用,同时,通过对他感的实际应用,也可以为理论界... 他感作用是植物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关于他感作用的许多理论都可以运用到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园林水的处理、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园林稳定的植物群落的构建等都离不开他感作用原理的应用,同时,通过对他感的实际应用,也可以为理论界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以便他感作用原理能够更方便的运用于园林的建设中。该文论述了他感作用的种类、释放方式及特点,列举了常见具有他感作用的园林植物,并指出了他感作用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感作用 园林设计 植物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设计为龙头的EPC项目管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洪林 《建筑科技》 2018年第3期105-106,共2页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许多业主单位选择采用EPC形式将项目总承包出去,这样使得建设单位在项目总体协调管理方面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将设计工作作为龙头的EPC项目在项目管理效率、质量管理效率、人才发挥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探讨,同时对该类项目...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许多业主单位选择采用EPC形式将项目总承包出去,这样使得建设单位在项目总体协调管理方面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将设计工作作为龙头的EPC项目在项目管理效率、质量管理效率、人才发挥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探讨,同时对该类项目提出合同管理、人才配合、质量监督等优化建议,为同行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项目设计 EPC项目管理 管理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视角下历史建成环境的更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晶 陈维安 《住宅科技》 2020年第12期41-45,共5页
文章基于城市更新理论,以上海沪西工人文化宫及其周边场地为研究对象,明确此类历史建成环境的定义,探究、梳理其在生态环境、社会效益及文化传承三方面的保护意义与更新价值。同时,从空间肌理、文化节点、环境优化、功能重置、交通组织... 文章基于城市更新理论,以上海沪西工人文化宫及其周边场地为研究对象,明确此类历史建成环境的定义,探究、梳理其在生态环境、社会效益及文化传承三方面的保护意义与更新价值。同时,从空间肌理、文化节点、环境优化、功能重置、交通组织、建筑景观一体化、文化传承的角度,对沪西工人文化宫这一历史建成环境提出七大针对性的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期为类似的保护与更新实践提供可操作的策略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历史建成环境 更新策略 沪西工人文化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博相关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刘瑾 《工程质量》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基于上海世博几个工业遗产用地景观工程及本市重要工业遗产景观项目的实践,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和优秀案例,着重对世博工业遗产用地在生态恢复、文化再生、经济重塑3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工业遗址 生态 文化: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老建筑室内设计中的风水运用
9
作者 贺芳 《城市建筑》 2016年第32期34-34,共1页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在人民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老年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导致了我国建筑环境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矛盾.我国当前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房屋设计种类还不够丰富,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得不到保...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在人民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老年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导致了我国建筑环境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矛盾.我国当前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房屋设计种类还不够丰富,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得不到保障,出现了一系列供给于需求之间矛盾的问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对于装修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在建筑室内设计中运用传统的风水学知识,有利于提高适老建筑的宜居性能.本文从适老建筑室内设计方法展开讨论,提出了几点有利于建筑设计技术顺利开展的可行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建筑 室内设计 风水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办公建筑室内设计绿色理念的融入与探索
10
作者 朱莺 《城市建筑》 2015年第23期14-14,16,共2页
随着国家在各个领域大力推广生态文明建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内设计也开始注重绿色理念的融入。商业办公建筑具有更多的公共空间,吸引了更多的人群。如何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其室内设计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实际案例讨... 随着国家在各个领域大力推广生态文明建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内设计也开始注重绿色理念的融入。商业办公建筑具有更多的公共空间,吸引了更多的人群。如何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其室内设计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实际案例讨论了绿色理念在商业办公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设计 绿色理念 融入与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居化养老建筑模式下的室内空间设计分析
11
作者 贺芳 《城市建筑》 2016年第26期62-62,共1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关于集居化养老建筑模式的设计研究理论尚不成熟,现有设计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单一的空间形式和落后的设计理念等,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关于集居化养老建筑模式的设计研究理论尚不成熟,现有设计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单一的空间形式和落后的设计理念等,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集居化养老建筑模式下的室内空间设计,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从而丰富我国养老建筑的模式,满足老年人口的居住需求,促进老年人养老生活质量的提升.本文就对集居化养老建筑模式下的室内空间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居化养老建筑模式 室内空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性的城市近郊乡村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以上海市新丰村朱家墩村民小组为例
12
作者 周龙娟 沈辉 《住宅科技》 2024年第6期53-58,共6页
上海市近郊乡村呈现人口倒挂现象,乡村人口老龄化及外来人口的导入,导致原有公共空间并不能满足多元人群的使用需求,且部分村民公共意识淡薄,侵占公共空间,使公共空间“私有化”“破碎化”,公共空间所承担的公共交往、社会整合功能日渐... 上海市近郊乡村呈现人口倒挂现象,乡村人口老龄化及外来人口的导入,导致原有公共空间并不能满足多元人群的使用需求,且部分村民公共意识淡薄,侵占公共空间,使公共空间“私有化”“破碎化”,公共空间所承担的公共交往、社会整合功能日渐衰退,进而削弱乡村社会凝聚力。公共空间是社会实现公共性的容器,公共性则是公共空间的价值所在,基于公共性的公共空间建设,可以使多元人群在空间场域中获得存在感及归属感,有助于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文章以位于上海近郊的新丰村朱家墩村民小组为例,分析其公共空间公共性消解的现实表征,并从公私平衡的空间权属、均衡便捷的空间布局、丰富多元的空间功能、共同参与的空间主体等方面提出基于公共性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以期激活乡村社区活力、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近郊乡村 乡村社区 公共空间 社会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县级市建成区绿地率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志强 林存晖 +1 位作者 王俊帝 洪亘伟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1期90-95,共6页
在中国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均衡城镇化的背景下,准确研判县级市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差异特征,有利于探寻县级市绿地建设的问题根源和调控对策。以建制市为样本单元,以建成区绿地率表征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以1996—2015年为研究时段,基于... 在中国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均衡城镇化的背景下,准确研判县级市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差异特征,有利于探寻县级市绿地建设的问题根源和调控对策。以建制市为样本单元,以建成区绿地率表征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以1996—2015年为研究时段,基于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揭示中国县级市建成区绿地率时空分异特征。实证表明:1)县级市建成区绿地率起点低,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增速呈逐渐降低态势,研究周期内均低于全国均值和其他行政等级城市;2)县级市市域间的建成区绿地率呈现逐步接近的趋势,相对差异率快速下降,但绝对差异率下降缓慢且仍保持在较高水平;3)县级市市域建成区绿地率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区域差异相对稳定;中部县级市建成区绿地率的增速及增幅均处于领先地位,东北部在上述两方面均较为落后。厘清近20年中国县级市建成区绿地率时空分异特征,以期为科学制定县级市城市绿地建设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建成区绿地率 县级市 时空分异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既有住宅区适老化改造意愿和需求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于一凡 陈金平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5期98-101,共4页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建成居住环境适老化程度偏低的矛盾日益凸显。基于2012年针对上海市里弄、公房和商品房3大类既有住宅区进行的适老化更新改造居民访谈与调查,汇总、分析了各类既有住宅区老年居民对适老化改...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建成居住环境适老化程度偏低的矛盾日益凸显。基于2012年针对上海市里弄、公房和商品房3大类既有住宅区进行的适老化更新改造居民访谈与调查,汇总、分析了各类既有住宅区老年居民对适老化改造的总体意愿和具体需求,旨在为城市更新与建设过程中提高老年人的居住生活质量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宅区 适老化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再生游憩地“后修复”阶段管控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聪惠 应博华 +1 位作者 冒宇飞 黎颖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120,共8页
将垃圾填埋场修复治理和改造利用为游憩活动场地已成为当前实践的热点,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大多再生游憩场地上将存留部分未完全降解的垃圾和有害物质,在场地使用过程中需要建构和持续实施精细化管控。"后修复&qu... 将垃圾填埋场修复治理和改造利用为游憩活动场地已成为当前实践的热点,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大多再生游憩场地上将存留部分未完全降解的垃圾和有害物质,在场地使用过程中需要建构和持续实施精细化管控。"后修复"阶段管控虽然短期投入强度不大,但能为活动人群提供健康安全的长期保障,却很难受到足够重视。鉴于此,文章基于垃圾填埋场再生游憩地的功能使用特征,对管控对象类型进行梳理和辨析,针对分时、分区和分目标管控体系的建构特征展开讨论,探讨了管控体系实施保障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棕地 修复 游憩 管控 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染场地修复治理的基础支持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凌晨 冯婧婕 +2 位作者 周聪惠 怀玉菡 杨帆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3-139,共7页
基础支持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合理程度将关系到整个修复规划和治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同时也往往是整个修复治理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文章通过借鉴欧美国家较为成熟的修复治理基础支持体系建构与运行特点,着重围绕基础支持体系中修复... 基础支持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合理程度将关系到整个修复规划和治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同时也往往是整个修复治理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文章通过借鉴欧美国家较为成熟的修复治理基础支持体系建构与运行特点,着重围绕基础支持体系中修复责任分配、污染场地认定与评估及目标生成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城市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基础支持体系的建构和运行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染场地 修复治理 基础支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合肥市利港银河新城景观规划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林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4期83-87,共5页
景观规划设计是提升居住区生态环境品质的最直接手段。随着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景观设计与规划设计被分离成两个专业方向,但对于一般的居住区而言,应将景观设计与规划设计结合成一个整体,以构建完美的居住区规划格局与景观形态。研究以安... 景观规划设计是提升居住区生态环境品质的最直接手段。随着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景观设计与规划设计被分离成两个专业方向,但对于一般的居住区而言,应将景观设计与规划设计结合成一个整体,以构建完美的居住区规划格局与景观形态。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利港银河新城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在分析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规划特色及设计要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空间布局与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为其他居住区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再利用规划的技术整合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金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在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的今天,大量生活垃圾填埋场占用了紧缺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如何变废为宝对于城市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这领域涉及多个学科,生态修复与再利用规划的技术整合基本属于空白... 在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的今天,大量生活垃圾填埋场占用了紧缺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如何变废为宝对于城市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这领域涉及多个学科,生态修复与再利用规划的技术整合基本属于空白。文章试图从多学科交叉研究角度,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进行较全面的归纳,将生态修复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再利用规划进行技术整合,加强有关技术的综合应用和可操作性,希望能对我国垃圾填埋场的后续利用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生态修复技术 再利用规划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城市更新流程局部优化建议与实践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显成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5-40,共6页
文章解析了上海市城市更新政策体系和更新流程,以及在公共要素分配、更新实施方案指标确定、土地出让合同签订、更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证案例,梳理优化现有城市更新流程,提出通过增加评估核查、规划研究、建... 文章解析了上海市城市更新政策体系和更新流程,以及在公共要素分配、更新实施方案指标确定、土地出让合同签订、更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证案例,梳理优化现有城市更新流程,提出通过增加评估核查、规划研究、建筑验证、地价评估等步骤来打通更新流程的瓶颈,探索形成上海市城市更新项目可复制、可推广的更新实施标准化流程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流程 评估核查 规划研究 公共要素 建筑验证 地价评估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设计实践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妍艳 杨凌晨 施皓 《风景园林》 2022年第5期64-67,共4页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也是大理的主要水源地,为大理约80万人提供饮用水,具有供水、灌溉、发电、渔业养殖和旅游等主要功能。但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聚集、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客栈林立、民宿临水建设,洱海水体...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也是大理的主要水源地,为大理约80万人提供饮用水,具有供水、灌溉、发电、渔业养殖和旅游等主要功能。但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聚集、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客栈林立、民宿临水建设,洱海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整个洱海面临着生态环境崩溃的风险。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叮嘱,遵循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2018年底大理市政府启动了环洱海湖滨缓冲带建设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滨缓冲带 高原湖泊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 洱海保护 湿地建设 工程设计实践 渔业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