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叶再造烟叶对卷烟烟气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晋照普 牛津桥 +1 位作者 宋豪 纪晓楠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38-40,共3页
以茶叶为添加物,采用涂布的方式,制成含不同比例茶叶的再造烟叶,将其加入叶组制成卷烟样品.用吸烟机捕集卷烟烟气,收集主流烟气的总粒相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对收集烟气粒相物的剑桥滤片进行萃取,并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烟气化学成... 以茶叶为添加物,采用涂布的方式,制成含不同比例茶叶的再造烟叶,将其加入叶组制成卷烟样品.用吸烟机捕集卷烟烟气,收集主流烟气的总粒相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对收集烟气粒相物的剑桥滤片进行萃取,并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烟气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对照样相比,烟气中各主要香气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随着茶叶添加量的增加,10%,14%卷烟样品中主要香气成分总量分别增加64.9%,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再造烟叶 涂布法 挥发性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添加量对再造烟叶卷烟烟气酚类有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牛津桥 晋照普 +1 位作者 郭贞贞 张超帅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44-47,共4页
将茶叶作为添加物,以涂布的方式,按不同比例制作成再造烟叶,并将其加入叶组中制成卷烟样品.用吸烟机捕集卷烟的烟气,收集主流烟气的总粒相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对收集的烟气粒相物的剑桥滤片进行萃取,然后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烟... 将茶叶作为添加物,以涂布的方式,按不同比例制作成再造烟叶,并将其加入叶组中制成卷烟样品.用吸烟机捕集卷烟的烟气,收集主流烟气的总粒相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对收集的烟气粒相物的剑桥滤片进行萃取,然后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烟气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对照样相比,添加茶叶后烟气中主要酚类有害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含10%,12%茶叶的卷烟样品中主要酚类有害成分含量分别降低了37.4%和36.8%,且对吸食品质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再造烟叶 卷烟烟气 酚类有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测定卷烟侧流烟气中半挥发性化合物吡啶、喹啉、苯乙烯 被引量:6
3
作者 曲亚玲 白若石 +1 位作者 周骏 苏庆德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卷烟侧流烟气中半挥发性化合物吡啶、喹啉、苯乙烯的方法。采用鱼尾罩、剑桥滤片和装有甲醇溶液的捕集阱捕集侧流烟气中的半挥发性化合物,采用四极杆GC-MS结合质谱选择性离子扫描模式(SIM)定量检...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卷烟侧流烟气中半挥发性化合物吡啶、喹啉、苯乙烯的方法。采用鱼尾罩、剑桥滤片和装有甲醇溶液的捕集阱捕集侧流烟气中的半挥发性化合物,采用四极杆GC-MS结合质谱选择性离子扫描模式(SIM)定量检测其含量,测定3种侧流烟气中半挥发性化合物释放量。结果证明:此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对3种半挥发性化合物释放量组内测定的RSD≤3.42%,组间测定的RSD≤6.33%;具有较高的灵敏度,3种半挥发性化合物的检测限均低于0.15μg/支;较高的准确性,3种半挥发性化合物的回收率在92.87%~98.00%之间。该方法适用于定量检测卷烟侧流烟气中半挥发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卷烟侧流烟气 半挥发性化合物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香料烟香味成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符云鹏 王德华 +4 位作者 李志伟 刘百战 宋玉川 姚继盛 刘卫群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8,共7页
采用无水乙醚萃取、GC/MS联用方法对国内不同产区香料烟和进口的土耳其、泰国香料烟的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定性定量了48种香味物质。结果表明:不同产区、不同部位香料烟香味成分组成相同,含量差异较大;云南A1和A2级香料烟香味成分总量... 采用无水乙醚萃取、GC/MS联用方法对国内不同产区香料烟和进口的土耳其、泰国香料烟的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定性定量了48种香味物质。结果表明:不同产区、不同部位香料烟香味成分组成相同,含量差异较大;云南A1和A2级香料烟香味成分总量(除新植二烯和叶绿醇外)最高;土耳其香料烟中有机酸所占比例超过香味成分总量的60%,酯类物质也占有较高比例,但赖百当类物质的含量及所占比例很低;泰国,新疆香料烟主要香味成分是有机酸和赖百当类物质,但后者的含量和所占比例均低于前者;云南、浙江、湖北香料烟中主要香味成分分别是赖百当类、有机酸和西柏烷类,云南和湖北香料烟还具有较高比例的有机酸,浙江香料烟类胡萝卜素类的含量及所占比例与赖百当类、西柏烷类接近,但却是所有产区中最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区 香料烟 香味成分 赖百当 有机酸 类西柏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梗时间及贮梗时间对微波膨胀烟梗吸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晓 赵子龙 +4 位作者 景天 姚二民 陈瑞倩 袁帅 晋照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5-201,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地区微波膨胀烟梗的吸湿性能,旨在控制微波膨胀烟梗加工含水率的稳定性及加工参数设置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实验室模拟制梗丝线加工过程,设置洗梗水温为70℃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洗梗时间和贮梗时间对... 【目的】研究不同地区微波膨胀烟梗的吸湿性能,旨在控制微波膨胀烟梗加工含水率的稳定性及加工参数设置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实验室模拟制梗丝线加工过程,设置洗梗水温为70℃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洗梗时间和贮梗时间对不同地区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增量和回透率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对比分析。【结果】①随洗梗时间的增加,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增量及回透率呈上升趋势。洗梗时间30 s时,试验区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达30%以上、回透率达99%以上。随贮梗时间的增加,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及其增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回透率呈现升高的趋势。贮梗时间3 h时,试验区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及回透率满足要求。②洗梗时间、地区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微波膨胀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贮梗时间、地区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微波膨胀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③在相同预处理参数下进行加工,试验区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由多重比较可知,云南地区及河南地区微波膨胀烟梗需分别单独进行预处理,而四川、江西、贵州3地区微波膨胀烟梗可在相同预处理参数下进行加工。【结论】在洗梗水温70℃,洗梗时间30 s、贮梗时间3 h的条件下,各地区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达30%以上,回透率达99%以上且含水率标偏均在0. 3%以下,均已满足烟梗预处理加工参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梗时间 贮梗时间 微波膨胀烟梗 含水率 回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烟梗体积测量系统的设计研究及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 陈瑞倩 +5 位作者 王宇 赵子龙 何超 赵凯歌 景天 晋照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1-1396,共6页
【目的】为提升膨胀烟梗体积的测量精度及稳定性,基于等温过程中的气体状态方程设计了一套膨胀烟梗体积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校准装置和体积测定装置两部分组成,通过砝码重量产生的压强以及研究对象气体的体积变化对烟梗体积进行表征... 【目的】为提升膨胀烟梗体积的测量精度及稳定性,基于等温过程中的气体状态方程设计了一套膨胀烟梗体积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校准装置和体积测定装置两部分组成,通过砝码重量产生的压强以及研究对象气体的体积变化对烟梗体积进行表征。【方法】以膨胀烟梗和回潮后的膨胀烟梗为试验材料,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砝码重量与待测物体积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试验分别对系统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①砝码重量x与1/A-Vx(记Y=1/A-Vx,A为定值且等于2.955×10^-3,Vx为待测物体积)成线性关系,且所建线性回归模型为Y=171.750x-1116.991。②该装置对膨胀烟梗和回潮后膨胀烟梗进行体积测定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631%和3.618%,重复性检测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0.662%和0.542%,可满足装置检测精度需求,且装置重复性较好。【结论】该装置为烟草行业膨胀烟梗体积测定提供了一种精确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膨胀烟梗 体积测定 装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与茄子嫁接对烟叶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淳婷 冯雨晴 +6 位作者 李玉静 赵园园 张梦玥 周骏 顿松阳 王雪芬 史宏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5期750-758,共9页
【目的】研究烟茄嫁接对降低白肋烟烟碱的效果,以及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紫皮茄子和白肋烟品种鄂烟1号为材料进行大田栽培试验,试验共设3个处理:T1:正常生长的白肋烟鄂烟1号;T2:白肋烟自嫁(接穗和砧木都为鄂... 【目的】研究烟茄嫁接对降低白肋烟烟碱的效果,以及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紫皮茄子和白肋烟品种鄂烟1号为材料进行大田栽培试验,试验共设3个处理:T1:正常生长的白肋烟鄂烟1号;T2:白肋烟自嫁(接穗和砧木都为鄂烟1号);T3:白肋烟与茄子嫁接(以鄂烟1号为接穗,紫皮茄子为砧木)。【结果】(1)烟茄嫁接后,白肋烟烟株形态建成和农艺性状无明显改变。(2)烟茄嫁接的鲜烟叶及调制后烟叶生物碱含量显著降低,其中调制后上部叶和中部叶烟碱含量分别降低至0.1201%和0.0880%;烟茄嫁接的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氨基酸含量升高,硝酸盐、总氮、蛋白质含量降低,调制后烟叶NNN、NNK以及TSNAs含量显著降低。(3)烟茄嫁接后烟叶的烟气浓度、香气质无显著变化,但香气量减少,劲头、刺激性减小。【结论】烟茄嫁接可在不影响烟株农艺性状的基础上大幅降低烟叶烟碱含量,烟叶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和烟叶感官质量指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嫁接 烟碱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对烤烟上部叶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施守杰 符云鹏 +3 位作者 杨双剑 李炜 李宝宝 苏鹏飞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了研究烤烟生长后期光照强度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云烟97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光照和透光率分别为71.5%、61.5%光强对烤烟上部叶的光合特性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1.5%的光照强度可提高烟叶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缓... 为了研究烤烟生长后期光照强度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云烟97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光照和透光率分别为71.5%、61.5%光强对烤烟上部叶的光合特性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1.5%的光照强度可提高烟叶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缓解光抑制现象,提高上部叶的光合同化效率;烟叶的净光合速率(Pn)随着光强的减弱而降低,适宜的遮阴可调节烟叶的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有利于烟叶的光合作用,促进烟叶内含物的形成;61.5%光强下烟叶的填充性较好、杂气较低,71.5%光强下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较高;71.5%光强处理上部叶的经济性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叶 遮阴 光合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三醇和吲哚-3-乙酸对白肋烟碳氮代谢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冯雨晴 李耕 +5 位作者 赵园园 周骏 马雁军 白若石 刘德水 史宏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5-22,34,共9页
为探究丙三醇和吲哚-3-乙酸混合喷施对白肋烟碳氮代谢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机制,以白肋烟Tennessee 90(TN90)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计CK(清水对照)、T1(1 mL·L-1丙三醇)、T2(1 mL·L-1丙三醇+10 mg·kg-1吲哚-3-乙酸)3个处理... 为探究丙三醇和吲哚-3-乙酸混合喷施对白肋烟碳氮代谢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机制,以白肋烟Tennessee 90(TN90)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计CK(清水对照)、T1(1 mL·L-1丙三醇)、T2(1 mL·L-1丙三醇+10 mg·kg-1吲哚-3-乙酸)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白肋烟叶片生长指标、色素含量、光合速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主要碳氮化合物含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均可提高白肋烟叶片色素质量分数、光合速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氮素利用效率,促进可溶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合成,降低总氮和硝酸盐质量分数,且T2处理效果更显著。与CK相比,T2处理的白肋烟根、茎、叶干质量分别增加43.75%,27.85%和41.13%,氮素利用效率增加12.18%,而硝酸盐质量分数降低14.52%。T1,T2处理均可促进白肋烟烟苗的生长,提高白肋烟烟苗碳氮代谢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降低叶片叶硝酸盐质量分数,T2处理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丙三醇 碳代谢 氮代谢 硝酸盐 氮素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维数的梗丝形态差异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超 李晓 +5 位作者 晋照普 姚二民 丁美宙 姚光明 赵子龙 陈瑞倩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8,共8页
为对梗丝形态差异性进行评价,通过测量单一形态梗丝周长、面积并采用"小岛法"计算其分形维数及形态指数,以叶丝形态为标准,选取梗丝与叶丝分形维数及形态指数的差异为指标,建立梗丝形态差异性系数模型及评价方法并验证分析。... 为对梗丝形态差异性进行评价,通过测量单一形态梗丝周长、面积并采用"小岛法"计算其分形维数及形态指数,以叶丝形态为标准,选取梗丝与叶丝分形维数及形态指数的差异为指标,建立梗丝形态差异性系数模型及评价方法并验证分析。结果表明:(1)单一形态梗丝拟合方程决定性系数R^2均达到0.850,且均方差及残差均较小,表明"小岛法"可准确计算其分形维数。(2)梗丝形态具有分形特性且不同形态梗丝分形维数具有明显差异,随着分形维数逐渐增大梗丝形态越来越不规则。(3)所建梗丝形态差异性系数模型■,决定性系数R^2达到0.948,F检验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模型经验证准确可靠。(4)初步建立了一种梗丝形态差异性评价方法,以差异性系数e为指标,梗丝形态间差异性小(e≤0.491);较小(0.491<e≤0.813);适中(0.813<e≤1.189);较大(1.189<e≤1.565);大(e>1.565),该方法可通过定量指标实现对梗丝形态差异性的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丝形态 差异性系数 分形维数 "小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和烤烟嫁接对白肋烟碳氮代谢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耕 冯雨晴 +3 位作者 赵园园 刘德水 周骏 史宏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5期837-843,共7页
为探索白肋烟与烤烟嫁接对白肋烟碳氮代谢的影响及有效降低硝酸盐含量的调控机制,以白肋烟品种鄂烟1号和烤烟品种K 326为材料,设置烤烟与烤烟嫁接(F/F)、白肋烟与白肋烟嫁接(B/B)、白肋烟与烤烟嫁接(B/F)3个处理,研究嫁接技术对烟叶生... 为探索白肋烟与烤烟嫁接对白肋烟碳氮代谢的影响及有效降低硝酸盐含量的调控机制,以白肋烟品种鄂烟1号和烤烟品种K 326为材料,设置烤烟与烤烟嫁接(F/F)、白肋烟与白肋烟嫁接(B/B)、白肋烟与烤烟嫁接(B/F)3个处理,研究嫁接技术对烟叶生物量、色素、光合作用、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碳氮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B/B处理相比,B/F处理烟叶生物量和碳氮代谢能力明显提高,烟叶硝酸盐积累量降低,其中烟叶干物质积累量、色素总含量、净光合速率、GS酶活性和氮素积累量分别升高了15.57%,15.45%,21.89%,14.58%和13.24%,而硝态氮含量降低了15.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烤烟 嫁接 碳氮代谢 硝酸盐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量模型的烟叶生产投入产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凡 谭毛彦 +2 位作者 陈曲 黄国洪 张国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3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为探讨烟叶生产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本研究通过构建烟叶生产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建立烟叶投入产出综合计量模型,结合湖北省恩施州烟叶生产的相关数据,探究了烟叶投入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种植规模、肥料投入和煤炭等其他投入对生... 为探讨烟叶生产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本研究通过构建烟叶生产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建立烟叶投入产出综合计量模型,结合湖北省恩施州烟叶生产的相关数据,探究了烟叶投入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种植规模、肥料投入和煤炭等其他投入对生产效益的影响最大。规模化种植、合理施肥、推行机械化作业能够带来更高的烟叶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投入产出 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测定膨胀烟梗回潮前后体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 陈瑞倩 +4 位作者 何超 王宇 赵子龙 赵凯歌 晋照普 《轻工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0-15,共6页
为定量分析膨胀烟梗回潮前后体积的变化,利用自然堆积法、填充法、液体浸渍法3种常用方法,分别对膨胀烟梗回潮前后体积进行测定、比较和修正,同时将体积修正结果应用于膨胀烟梗回潮后体积的计算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自然堆积... 为定量分析膨胀烟梗回潮前后体积的变化,利用自然堆积法、填充法、液体浸渍法3种常用方法,分别对膨胀烟梗回潮前后体积进行测定、比较和修正,同时将体积修正结果应用于膨胀烟梗回潮后体积的计算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自然堆积法和填充法,液体浸渍法测定膨胀烟梗回潮前后体积的结果更为真实可靠,数据波动小,稳定性好.以液体浸渍法测定结果为标准,建立液体浸渍法(y)与自然堆积法(x1)、填充法(x2)之间的线性关系,修正结果表达式为y=0.352x1-41.744,y=0.772x2-19.874,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2和0.959.修正后的自然堆积法和填充法测得膨胀烟梗回潮后体积结果接近于液体浸渍法,较修正前的结果更准确.这表明3种方法均可用于测定膨胀烟梗体积,但自然堆积法和填充法的测量结果需通过液体浸渍法进行修正后方能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烟梗 自然堆积法 填充法 液体浸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