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值化烟草提取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陆颖昭 李龙 李德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2期14-17,共4页
高值化烟草提取物是烟草工业的重要产物,丰富了烟草行业的经济价值,是烟草领域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综述了3种常见高值化烟草提取物(烟碱、茄尼醇以及绿原酸)近年来在生物、农业、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对高值化烟草提取物未... 高值化烟草提取物是烟草工业的重要产物,丰富了烟草行业的经济价值,是烟草领域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综述了3种常见高值化烟草提取物(烟碱、茄尼醇以及绿原酸)近年来在生物、农业、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对高值化烟草提取物未来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提取物 烟碱 茄尼醇 绿原酸 高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尿素法测定烟草木质素预处理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臧福坤 李新生 严新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6期91-93,96,共4页
[目的]优化氢氧化钠-尿素法(NU法)测定烟草木质素含量的预处理方法。[方法]分别用中性洗涤剂和氢氧化钠-尿素溶液对烟梗、烟叶碎片(烟片)、烟叶碎末(烟末)进行预处理,分析比较了2种溶液对干扰物的去除效果,并对2种预处理方法下NU法的测... [目的]优化氢氧化钠-尿素法(NU法)测定烟草木质素含量的预处理方法。[方法]分别用中性洗涤剂和氢氧化钠-尿素溶液对烟梗、烟叶碎片(烟片)、烟叶碎末(烟末)进行预处理,分析比较了2种溶液对干扰物的去除效果,并对2种预处理方法下NU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中性洗涤剂对烟梗、烟片、烟末的干扰物去除率近80%,比氢氧化钠-尿素溶液提高13%~16%;在中性洗涤预处理方法下,NU法测得3种烟草样品的木质素含量大小关系为烟梗>烟片>烟末,与氢氧化钠-尿素预处理下的测定结果恰恰相反;预处理方法优化后NU法的精密度为2.03%,满足检测需求。[结论]研究可为烟草木质素含量测定的预处理方法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尿素法 烟草木质素 预处理方法优化 中性洗涤剂 氢氧化钠-尿素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混合型造纸法再造烟叶中TSNAs的技术研究
3
作者 高建宏 林晓利 +3 位作者 简小朋 刘孙宏 李新生 严新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03-106,共4页
[目的]降低混合型造纸法再造烟叶中TSNAs的释放量。[方法]研究分析不同吸附材料对烟草萃取液及再造烟叶卷烟烟气中TSNAs的吸附效果。[结果]在烟草萃取液中,活性炭对TSNAs的吸附作用优于分子筛,活性炭S35对TSNAs的去除率为84.84%,MCM-41... [目的]降低混合型造纸法再造烟叶中TSNAs的释放量。[方法]研究分析不同吸附材料对烟草萃取液及再造烟叶卷烟烟气中TSNAs的吸附效果。[结果]在烟草萃取液中,活性炭对TSNAs的吸附作用优于分子筛,活性炭S35对TSNAs的去除率为84.84%,MCM-41对TSNAs的去除率为48.92%,ZSM-5对TNSAs的去除率最差,仅为6.67%,但其对TSNAs中的NNK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去除率高达91.60%。通过进一步对再造烟叶卷烟烟气进行试验验证上述结果,活性炭S35对卷烟烟气中TSNAs的去除率为70.20%,MCM-41对TSNAs的去除率为46.74%,ZSM-5对TSNAs的去除率仅为5.57%,ZSM-5对烟气TSNAs中的NNK没有明显的选择吸附作用,去除率为15.64%。[结论]在烟草萃取液中添加吸附材料的方式来降低混合型再造烟叶中TSNAs含量,是一种简易、高效的去除卷烟中TSNA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特有N-亚硝胺 造纸法再造烟叶 吸附材料 卷烟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造烟叶原料常规化学组分的近红外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袁而文 严新龙 +2 位作者 葛炯 赵东辉 苏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78-82,86,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快速定量分析再造烟叶原料(废烟片及烟末)的常规化学组分方法,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分析仪扫描原料光谱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对具有代表性的354个再造烟叶原料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同原料烟碱、总糖、还原糖及氯的... 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快速定量分析再造烟叶原料(废烟片及烟末)的常规化学组分方法,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分析仪扫描原料光谱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对具有代表性的354个再造烟叶原料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同原料烟碱、总糖、还原糖及氯的含量关系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稳定性及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烟碱、总糖、还原糖及氯模型的校正均方差与预测均方差接近且均较小,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烟碱、总糖、还原糖预测平均相对偏差均低于4%,Cl模型预测30个样品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04%,预测平均相对偏差6.09%。模型通过内部及外部验证,表明近红外定量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与流动分析法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再造烟叶原料 常规化学组分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梗原料4种常规化学组分的近红外快速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袁而文 严新龙 赵东辉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了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再造烟叶原料烟梗中烟碱(Nic)、总糖(Ts)、还原糖(Rs)及氯(Cl)含量的可行性,以上海薄片S、广东薄片烟梗原料及混梗原料等130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以上4种常规化学组分的近红外漫反射模型,... 为了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再造烟叶原料烟梗中烟碱(Nic)、总糖(Ts)、还原糖(Rs)及氯(Cl)含量的可行性,以上海薄片S、广东薄片烟梗原料及混梗原料等130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以上4种常规化学组分的近红外漫反射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稳定性及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烟碱、总糖、还原糖及氯模型的校正均方差(RMSEC)与预测均方差(RMSEP)接近且均较小,模型预测的相关系数(Corr.Coeff.)均在0.97以上。烟碱、总糖、还原糖及氯预测平均相对方差分别为3.47%、1.23%、1.31%和2.34%。2模型通过检验,发现模型的RMSEP/RMSEC接近1且其RPD值均大于3,表明近红外定量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与流动分析法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常规化学组分 烟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透射技术在浓缩液化学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袁而文 严新龙 +1 位作者 赵东辉 韩海帆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70,共7页
浓缩液化学质量的稳定直接影响着再造烟叶产品的质量,传统方法分析其常规化学成分费时费力,反馈相对滞后。利用近红外透射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浓缩液烟碱(Nic)、总糖(Ts)及还原糖(Rs)定量分析模型。通... 浓缩液化学质量的稳定直接影响着再造烟叶产品的质量,传统方法分析其常规化学成分费时费力,反馈相对滞后。利用近红外透射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浓缩液烟碱(Nic)、总糖(Ts)及还原糖(Rs)定量分析模型。通过考察样本划分、光谱区域选择、光谱预处理及最佳主因子数选择等方面对模型进行不断优化,最终确定了最佳建模参数。此外,通过选取未参与建模的30组样品进行外部验证并通过T检验-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得出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及准确性较好,可以应用于浓缩液化学质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 再造烟叶浓缩液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