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陆架盆地海礁凸起南块基底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冰 王家林 +2 位作者 吴健生 钟慧智 周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1-305,共5页
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海礁凸起重磁资料的处理 ,结合周边的地质情况及各种地球物理资料 ,对海礁凸起的基底深度和岩性进行了研究 ,在基底岩性推断的基础上 ,求取了中生界厚度和古生界厚度 ,为东海陆架盆地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海礁凸起 基底性质 研究 岩性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海陆架区新生代地层岩石生热率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栾锡武 赵一阳 +2 位作者 秦蕴珊 高德章 赵金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4-639,共6页
岩石生热率是描述地球内热的一个重要的热物理参数。通过测定岩石样品的密度、放射性元素U、Th、K的含量可以定量计算地壳岩石的生热率。根据东海陆架多口钻井新生代地层样品、东海陆架表层样品和冲绳海槽柱状样品的密度、放射性元素U... 岩石生热率是描述地球内热的一个重要的热物理参数。通过测定岩石样品的密度、放射性元素U、Th、K的含量可以定量计算地壳岩石的生热率。根据东海陆架多口钻井新生代地层样品、东海陆架表层样品和冲绳海槽柱状样品的密度、放射性元素U、Th、K含量对岩石生热率进行了计算。发现东海陆架地区地层岩石的生热率介于 0 .4~1.7μW /m3 之间 ,落于正常沉积岩生热率范围 ,比火成岩的生热率要高。同时 ,岩性对生热率起明显的控制作用 ,岩性不同 ,生热率不同。其中 ,泥岩的生热率最高 ,而粉沙岩、砂岩的生热率次之。东海区新生代地层的生热率由新到老生热率呈下降的趋势 ,但 ,其中玉泉组、龙井组和花港组地层生热率几乎一致。这和该地层的波速特征非常吻合。关系式lnA =1.0 4 - 0 .2 915vp 能够较好地描述东海陆架区新生代地层波速和生热率之间的关系。在已知地层层速度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岩石生热率 地层生热率 波速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烃源岩生排烃史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叶加仁 顾惠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5-80,共6页
为了深化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油气成藏过程的研究 ,优化勘探目标选择 ,在烃源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应用动态数值模拟技术 ,定量恢复了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层系的生排烃历史。研究表明 ,浙东中央背斜带主要发育 4套烃源岩系 ,其中始新统... 为了深化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油气成藏过程的研究 ,优化勘探目标选择 ,在烃源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应用动态数值模拟技术 ,定量恢复了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层系的生排烃历史。研究表明 ,浙东中央背斜带主要发育 4套烃源岩系 ,其中始新统平湖组泥岩与煤层为主力烃源岩 ,具较高的有机质丰度、生烃强度与排烃效率 ;烃类排出具阶段性、多期次幕式排烃的特点 ;以平湖组为源岩的油气系统应是本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数学模型 生烃史 排烃史 背斜带 西湖凹陷 有机质 油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纬度磁异常化极方法——压制因子法 被引量:51
4
作者 姚长利 管志宁 +2 位作者 高德章 张锡林 张聿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0-696,共7页
磁异常化极转换是磁异常解释的重要基础 ,针对频率域磁异常化极现状 ,本文对低纬度化极的困难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化极措施———压制因子法 .与已有研究比较 ,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控制参数少因而便于实际操作的特点 ... 磁异常化极转换是磁异常解释的重要基础 ,针对频率域磁异常化极现状 ,本文对低纬度化极的困难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化极措施———压制因子法 .与已有研究比较 ,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控制参数少因而便于实际操作的特点 ,模型计算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在我国南海低磁纬度地区实测磁异常的计算解释中 ,应用该化极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化极 频率域 压制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海陆架地区新生代地层的热导率 被引量:18
5
作者 栾锡武 高德章 +1 位作者 喻普之 赵金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159,共9页
对东海陆架区的浅表层柱状岩芯样品和多口钻井岩心样品的热导率数据按岩性、深度、年龄和孔隙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的热导率有所不同。在 3 0 0 0m以上 ,泥岩的热导率大于砂岩的热导率 ;而在 3 0 0 0m以下砂岩的热... 对东海陆架区的浅表层柱状岩芯样品和多口钻井岩心样品的热导率数据按岩性、深度、年龄和孔隙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的热导率有所不同。在 3 0 0 0m以上 ,泥岩的热导率大于砂岩的热导率 ;而在 3 0 0 0m以下砂岩的热导率则大于泥岩的热导率。粉砂岩的热导率基本介于泥岩和砂岩之间。岩石的热导率和岩石样品所处的深度密切相关 ,随着深度的增大热导率数值增大。岩石的年龄影响岩石的热导率。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 ,年龄越老 ,热导率数值越高 ,但埋深浅的老地层热导率会小于埋深大的新地层的热导率。孔隙度和含水对岩石样品的热导率有很大的影响 ,岩石会因孔隙中含水而使热导率有非常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 新生代地层 热导率 中国 岩性 年龄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下第三系高频层序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武法东 苏新 +2 位作者 周平 刘金水 李培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2,共6页
本文提出了进行高频层序分析的新思路和方法。根据米兰科维奇周期理论,利用自然伽玛测井曲线,采取傅立叶交换将曲线的量值域转换为频率域。分析每一个峰值频率的波长及其相互之间的比率关系,寻找那些波长比率与地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旋回... 本文提出了进行高频层序分析的新思路和方法。根据米兰科维奇周期理论,利用自然伽玛测井曲线,采取傅立叶交换将曲线的量值域转换为频率域。分析每一个峰值频率的波长及其相互之间的比率关系,寻找那些波长比率与地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旋回周期比率相同或相似的频率,从而捕获高频旋回信息。东海陆架盆地下第三系进一步细划出38个四级层序。利用捕获的米兰科维奇周期信息,进一步计算了高频层序沉积持续的时间和沉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科维奇周期 高频层序 频谱 下第三系 东海 陆架盆地 沉积速率 沉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油气系统特征及勘探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叶加仁 顾惠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11,共4页
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 ,论述了组成西湖凹陷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控制油气系统发育的主要因素 ,并探讨了该凹陷的油气勘探远景与方向。研究表明 ,西湖凹陷发育 4个含油气系统 ,多属凝析油与天然气系统 ,其中平湖组—花港组系... 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 ,论述了组成西湖凹陷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控制油气系统发育的主要因素 ,并探讨了该凹陷的油气勘探远景与方向。研究表明 ,西湖凹陷发育 4个含油气系统 ,多属凝析油与天然气系统 ,其中平湖组—花港组系统为最主要的含油气系统 ,是本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含油气系统发育受源岩、储层、盖层、构造演化、输导网络及保存条件等多种因素的联合控制 ;凹陷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 ,具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应在寻找平湖组含油气系统和构造型油气藏的同时 ,加强对深部层系与非构造油气藏的油气勘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油气勘探 西湖凹陷 东海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加仁 顾惠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7,共5页
为系统认识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的油气分布规律 ,优化勘探目标选择 ,推进油气勘探与开发进程 ,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和定量模拟技术 ,对组成浙东中央背斜带油气系统的基本地质要素与成藏作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 ,始新统平湖... 为系统认识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的油气分布规律 ,优化勘探目标选择 ,推进油气勘探与开发进程 ,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和定量模拟技术 ,对组成浙东中央背斜带油气系统的基本地质要素与成藏作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 ,始新统平湖组泥岩与煤层为该区主力烃源岩 ,具较高的有机质丰度与生、排烃强度 ;渐新统花港组砂质岩是最重要的储集岩 ;花港组上段泥岩为区域性盖层 ;圈闭发育与油气生、排、运、聚的配置关系良好 ,是烃类聚集的理想场所 ;该区存在 4个含油气系统 ,多属天然气系统 ,其中平湖组—花港组系统为最主要的含油气系统 ,其油气生成聚集效率高 ,是本区目前主要的油气勘探对象 ;整体上 ,浙东中央背斜带具良好的含油气系统形成的地质要素和较为复杂的成藏作用过程 ,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 ,具广阔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盆地 西湖凹陷 浙东中央背斜带 含油气层系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及邻区重力异常多尺度分解 被引量:93
9
作者 高德章 侯遵泽 唐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42-849,共8页
海洋深部地壳结构研究 ,主要研究沉积基底面与莫霍面的形态与埋深 .这两个界面 ,上、下地质体的密度差异分别约为 0 .1g/cm3和 0 .4g/cm3,采用重力测量成果来研究这两个界面 ,具有充分的物性前提 .但是 ,重力测量成果是整个岩石圈甚至... 海洋深部地壳结构研究 ,主要研究沉积基底面与莫霍面的形态与埋深 .这两个界面 ,上、下地质体的密度差异分别约为 0 .1g/cm3和 0 .4g/cm3,采用重力测量成果来研究这两个界面 ,具有充分的物性前提 .但是 ,重力测量成果是整个岩石圈甚至包括上地幔物质的综合反映 ,如果能从测量成果中分离得到上述两个界面的重力效应 ,再据此来研究它们的形态 ,就会简单、准确一些 .我们采用二维小波多尺度分解技术 ,首次对东海及邻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进行分解 ,目的在于获取沉积基底面、莫霍面所产生的重力异常 .对分解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后认为 ,四阶变换异常细节主要由沉积基底面的起伏引起 ,四阶变换异常逼近则主要由莫霍面的起伏所引起 .本文介绍了二维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与算法 ,展示了分解结果 ,论述了对分解结果的初步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及邻区 自由空间重力异常 小波多尺度分解 沉积基底面 莫霍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环境演化 被引量:40
10
作者 陈琳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9-78,共10页
东海西湖凹陷TWT井位于盆地南部、PHA井位于盆地西部斜坡,是目前西湖凹陷揭露平湖组最多的两口钻井。以PHA、TWT井平湖组沉积特征及古生物资料为依据,以海平面升降控相原理为指导,通过旋回地层学分析,建立了A、B、C... 东海西湖凹陷TWT井位于盆地南部、PHA井位于盆地西部斜坡,是目前西湖凹陷揭露平湖组最多的两口钻井。以PHA、TWT井平湖组沉积特征及古生物资料为依据,以海平面升降控相原理为指导,通过旋回地层学分析,建立了A、B、C、D四个等时沉积旋回,而旋回间两井对比受相应的地震波组控制。通过对比,建立了Dt-Ap的具最大地史跨度的平湖组沉积序列;而Bt、Ct与Bp、Cp之间的沉积旋回对比,揭示了同沉积期空间上的沉积分异作用,并由一系列次级沉积旋回得到详细刻化。通过对比,建立了平湖组沉积在海退背景下的时空演化序列,解释了海平面升降过程中滨岸带所发育的多种沉积类型,特别是对TWT井沉积相提出了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演化 平湖组 西湖凹陷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资源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伟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6-78,共3页
上海海洋石油局在我国东海陆架盆地经过 2 8年的勘查、钻探工作 ,在西湖凹陷发现了 8个油气田和4个油气构造 ,并成功地开发了其中的平湖气田 ,将海上天然气送到上海市。继气化了上海浦东地区后 ,又穿越黄埔江进入了浦西地区。文章介绍... 上海海洋石油局在我国东海陆架盆地经过 2 8年的勘查、钻探工作 ,在西湖凹陷发现了 8个油气田和4个油气构造 ,并成功地开发了其中的平湖气田 ,将海上天然气送到上海市。继气化了上海浦东地区后 ,又穿越黄埔江进入了浦西地区。文章介绍了我国东海地区海上油气勘探成果 ,以及平湖气田天然气在上海市主要用作燃料的利用情况。最后介绍了东海地区海上天然气开发展望 ,指出西湖凹陷在经过三期开发后至 2 0 10年 ,将使西湖凹陷的天然气年总产量达到 80× 10 8~ 10 0× 10 8m3 ,成为西气东输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海 西湖凹陷 油气资源 开发 天然气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天然气前景及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伟欣 卢林松 赵庆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共7页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全国之冠 ,但能源匮乏 ,一次能源调入比例高达 88% ,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超过 70 % ,因而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污染严重 ,迫切需要引入天然气以改善现有的、不合理...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全国之冠 ,但能源匮乏 ,一次能源调入比例高达 88% ,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超过 70 % ,因而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污染严重 ,迫切需要引入天然气以改善现有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 ,改善环境污染状况。本文介绍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当前的能源供求状况 ,以及利用天然气的基础和前景。文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使用天然气将在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的作用。文章还着重介绍了沪、浙、苏地区配合“西气东输”和毗邻长江三角洲的东海大陆架海上天然气开发所作的接纳天然气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燃煤发电厂的改造 ,民用、工业用和第三产业商用燃料的更替 ,天然气汽车产业和石化产业等对天然气的需求。文章最后指出 ,我国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对天然气的巨大需求 ,为东输天然气和东海大陆架海上天然气提供了广阔稳定的消费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能源 天然气利用 上海 江苏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东海西湖凹陷油气开发成果斐然
13
作者 彭伟欣 《海洋地质动态》 2001年第6期4-7,共4页
在人类进入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 ,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上海海洋石油局加强了东海的油气勘探力度 ,取得了斐然的成果。目前 ,东海西湖凹陷春晓地区的油气开发将进入启动阶段 ,预计2004年可向上海市及浙江省沿海城市供气。
关键词 油气勘探 西湖凹陷 东海 油气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