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宋刚练 席敏红 +1 位作者 张萍 李小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5-420,共6页
涠西南凹陷是南海北部湾盆地重要的富烃凹陷之一。本文通过开展涠西南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得出该区具有优异的成藏条件:流沙港组二段是最主要的烃源岩层,达到好烃源岩的标准;发育石炭系灰岩、古近系长流组、流沙港... 涠西南凹陷是南海北部湾盆地重要的富烃凹陷之一。本文通过开展涠西南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得出该区具有优异的成藏条件:流沙港组二段是最主要的烃源岩层,达到好烃源岩的标准;发育石炭系灰岩、古近系长流组、流沙港组三段和一段、涠洲组等多套储集层,其中涠洲组三段和流沙港组一段储层物性最好,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特征,属Ⅰ类储层;存在始新统流二段及中中新统角尾组上部的大套泥岩两套区域盖层,生储盖组合以下生上储型为主;圈闭类型主要为构造型和地层型或两者的复合,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充注时间配置较好。最后指出研究区2号断层和3号断层之间的洼槽带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特征 成藏模式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南屯组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董立 王伟明 +1 位作者 余学兵 王桂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3,112,共4页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南屯组是该区近期新增规模储量的潜力地区,但南屯组油气成藏期次不明确阻碍了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准确认识。为此采用生烃史和流体包裹体综合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单井沉积史与热史分析,对研究区南屯组生油岩生烃和储...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南屯组是该区近期新增规模储量的潜力地区,但南屯组油气成藏期次不明确阻碍了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准确认识。为此采用生烃史和流体包裹体综合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单井沉积史与热史分析,对研究区南屯组生油岩生烃和储层注烃2个油气成藏过程展开分析,厘定了南屯组油气成藏期次。应用化学动力学方法评价生烃史的结果表明,研究区主力烃源岩南屯组的生烃期为125~115Ma,对应的地质时期是伊敏组沉积中晚期;南屯组烃源岩生油高峰对应的依敏组沉积中晚期就是油气的主要成藏期。应用流体包裹体法分析得到的油气主要充注期为118~112Ma,略晚于生烃期。考虑到排烃期、运聚期要略滞后于生烃期,2种方法分析结果相互佐证,由此认为依敏组沉积中晚期是呼和湖凹陷南屯组油气大量充注的主要成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期次 南屯组 流体包裹体 化学动力学 呼和湖凹陷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震资料中强能量噪声压制的分频振幅衰减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牛华伟 吴春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401,333,共8页
分频振幅衰减法将地震数据分为不同的频段范围,通过求取给定频率段不同时窗内地震样点的振幅强度,预测出强能量的噪声,以地震样点组的平均绝对振幅值作为标定,确定地震样点的振幅衰减曲线,采用时变的门槛值来有效压制强能量噪声干扰。... 分频振幅衰减法将地震数据分为不同的频段范围,通过求取给定频率段不同时窗内地震样点的振幅强度,预测出强能量的噪声,以地震样点组的平均绝对振幅值作为标定,确定地震样点的振幅衰减曲线,采用时变的门槛值来有效压制强能量噪声干扰。东海某海域实际地震资料压噪处理的应用效果表明,分频振幅衰减法不仅适用于涌浪干扰、地震(船)干扰及强能量低频和高频干扰的压制,还能有效压制近道强能量剩余多次波,显著改善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震资料处理 强能量噪声 分频振幅衰减法 多道数学模型 平均绝对振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第三系油气有效输导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凯 曾溅辉 +2 位作者 金凤鸣 郗秋玲 巩兴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86,共8页
通过断层和砂体特征、古鼻状构造、断层活动史及有效运移通道指数等分析,对冀中坳陷文安斜坡第三系油气输导体系的组成与有效性及其对油气运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区输导体系主要由骨架砂岩与多级顺向和反向断层组成,倾伏于斜坡西侧... 通过断层和砂体特征、古鼻状构造、断层活动史及有效运移通道指数等分析,对冀中坳陷文安斜坡第三系油气输导体系的组成与有效性及其对油气运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区输导体系主要由骨架砂岩与多级顺向和反向断层组成,倾伏于斜坡西侧生油洼槽的多个古鼻状构造与该区输导体系的良好配置构成了油气向斜坡汇集与运移的有利条件;油气大规模运移时斜坡上主要断层的垂向输导作用有限,而众多NE向断层侧向调节所导致的砂砂对接使得油气可穿层运移,油气主要以由深层至浅层的阶梯状长距离侧向运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体系 鼻状构造 生长断层 油气运移 冀中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西南缘油气成藏条件及模式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萍 郑军 +3 位作者 席敏红 王文军 黄建军 王修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结合近两年勘探成果,应用现代油气成藏、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西南缘开展了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流沙港组半深湖—深湖相优质烃源岩,古近系发育4套有利的储盖组合,断鼻、... 结合近两年勘探成果,应用现代油气成藏、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西南缘开展了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流沙港组半深湖—深湖相优质烃源岩,古近系发育4套有利的储盖组合,断鼻、断块、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发育,成藏要素时空配置良好,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有利。鉴于以上成藏条件研究及对本区超压的认识,提出以超压面为界的上、下2种油气成藏模式:超压界面以下油气以自生自储—侧向运移、上生下储—垂向运移的方式汇聚成藏;超压界面以上油气以下生上储—垂向运移方式为主汇聚成藏。研究区近洼陷生烃中心的陡坡带和缓坡带为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模式 油气成藏条件 涠西南凹陷西南缘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重磁地震综合探测剖面研究 被引量:48
6
作者 高德章 赵金海 +2 位作者 薄玉玲 唐建 王舜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3-861,共9页
依据东海南部一条自东海陆架直至菲律宾海盆的重磁地震综合探测剖面 ,采用地壳结构重磁地震综合反演解释系统开展岩石圈结构的综合研究 ,制作了岩石圈结构地学断面图 .结果表明基隆凹陷为一中新生代沉积凹陷 ,沉积厚度达到 14km ;冲绳... 依据东海南部一条自东海陆架直至菲律宾海盆的重磁地震综合探测剖面 ,采用地壳结构重磁地震综合反演解释系统开展岩石圈结构的综合研究 ,制作了岩石圈结构地学断面图 .结果表明基隆凹陷为一中新生代沉积凹陷 ,沉积厚度达到 14km ;冲绳海槽盆地为弧后扩张地堑型盆地 ,地壳厚度仅为 14 .5km ;菲律宾板块沿北西西方向向欧亚板块俯冲 ,莫霍面急剧下插 ,导致冲绳海槽的形成与发展 ;岩石圈厚度约为 80km ,但在 370km处仅为 5 3km ,在 4 5 0km至 5 4 0km处岩石圈厚度大于 10 0k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地震综合探测 地学断面 岩石圈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及邻近地区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高德章 赵金海 +1 位作者 薄玉玲 唐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6,共17页
文中首先对两条剖面的岩石圈结构进行了论述。以两条剖面的岩石圈结构作为约束,采用小波分解、全磁纬变倾角化极和地热场反演岩石圈底界等项技术,获取了研究区沉积基底面、莫霍面和岩石圈底界面在三维空间的展布以及岩浆岩的分布。在此... 文中首先对两条剖面的岩石圈结构进行了论述。以两条剖面的岩石圈结构作为约束,采用小波分解、全磁纬变倾角化极和地热场反演岩石圈底界等项技术,获取了研究区沉积基底面、莫霍面和岩石圈底界面在三维空间的展布以及岩浆岩的分布。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岩石圈各层的展布及岩石圈三维结构单元的划分,认为东海陆架盆地的东部凹陷带为寻找油气最有利的地区,冲绳海槽为弧后盆地,钓鱼岛岩浆岩带为中酸性岩浆岩带,吐嘎喇火山带为当今火山弧,琉球岛弧为欧亚板块裂离部分,琉球岛弧东部斜坡为古东海大陆架的陆坡,位于此陆坡上的凹陷为弧前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三维结构 莫霍面深度 结构单元 东海及邻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深水区层序地层及地震相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李磊 王英民 +2 位作者 黄志超 任亚红 张莲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7-416,共10页
中新世至上新世,研究区发育深海平原和陆坡坡脚沉积。缺少反映海平面变化的上超特征和削截现象,很难利用地震反射终止类型(上超、顶超、削截)进行层序界面识别。文中利用深水区沉积旋回的地震相特征差异进行层序界面识别,并建立了研究... 中新世至上新世,研究区发育深海平原和陆坡坡脚沉积。缺少反映海平面变化的上超特征和削截现象,很难利用地震反射终止类型(上超、顶超、削截)进行层序界面识别。文中利用深水区沉积旋回的地震相特征差异进行层序界面识别,并建立了研究区层序演化模式:低位体系域发育重力流沉积(块状搬运复合体、浊积扇)——海侵高位体系域深海泥质发育。以层序为格架进行地震相和沉积相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区识别出两类叠加地震相样式:杂乱反射块状搬运复合体——丘形水道—堤岸复合体(浊积扇)——平行反射深海泥质沉积;丘形水道—堤岸复合体(浊积扇)——平行反射深海泥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尔三角洲深水区 层序地层 地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分布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25
9
作者 龚建明 李刚 +4 位作者 杨传胜 须雪豪 张锦伟 王海荣 徐立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7,共8页
在充分利用前人对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对最新处理的地震剖面和重磁反演剖面进行了精细解释和综合研究,结合海陆中生界对比结果认为: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分布广、厚度大,平均厚度可达6 000m,而且具有"东厚... 在充分利用前人对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对最新处理的地震剖面和重磁反演剖面进行了精细解释和综合研究,结合海陆中生界对比结果认为: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分布广、厚度大,平均厚度可达6 000m,而且具有"东厚西薄、南厚北薄"的特征。侏罗系主要分布在闽江和基隆凹陷,厚度分布稳定,w(TOC)平均值>1.0%;而白垩系在整个陆架盆地南部均有分布,具有向基隆凹陷加厚的趋势,w(TOC)平均值<1.0%。东海陆架盆地南部的基隆凹陷是下一步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而台北低凸起很可能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远景 地层分布 中生代 东海陆架盆地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北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区中生界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川 王英民 +3 位作者 黄志超 陈玲玲 王彦青 卓海腾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3期56-59,64,共5页
在北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区,针对该区域的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了中生界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特征。在研究过程中,利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原理,将中生界划分为4个二级层序和9个三级层序,并将其分为2种层序组合序列。中下部层序下降旋回占主体,属... 在北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区,针对该区域的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了中生界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特征。在研究过程中,利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原理,将中生界划分为4个二级层序和9个三级层序,并将其分为2种层序组合序列。中下部层序下降旋回占主体,属海退式沉积组合序列;上部层序上升旋回占主体,多为海进式沉积组合序列。沉积环境从海洋环境过渡到陆相河流环境再逐渐过渡到海陆过渡相三角洲环境和浅海相环境,再到海相沉积,整体上是一个完整的水退至水进的沉积过程。最后,指出北部地区Sahul台地三级层序Ⅳ,Ⅴ和Ⅵ的三角洲、滨岸和东部斜坡带滨岸区为该区域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相 有利油气勘探区带 北波拿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C洼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与充注历史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修平 叶加仁 +1 位作者 孙建峰 吴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107,共7页
以油气成藏体系及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成藏基本地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采用盆地数值模拟与油气地质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涠西南凹陷C洼的流体动力场特征,动态重建了油气成藏动力... 以油气成藏体系及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成藏基本地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采用盆地数值模拟与油气地质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涠西南凹陷C洼的流体动力场特征,动态重建了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恢复了流体充注历史。结果表明:C洼地区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流沙港组二段发育有异常超压,古今流体势分布具有较大的继承性;该区沉积充填与构造沉降具幕式变化特征,流二段烃源岩目前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具有较高的生排烃速率,主要生排烃过程发生于中新世以来;C洼地区经历多次油气充注过程,其中东北部以早期为主,西南部以晚期充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地质要素 流体动力场 成藏动力学过程 充注历史 涠西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卡拉沙依组地震沉积学研究与储层预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斌 杨迎春 +1 位作者 何玉萍 张百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7-1112,共6页
针对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含灰质严重造成砂泥岩波阻抗值接近的特点,开展地震沉积学研究,用时频分析的方法在卡拉沙依组CK3和CK4砂组中划分3个最小等时研究单元及其对应的短期等时沉积界面;采用岩石—岩相物理分析确定了最小等... 针对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含灰质严重造成砂泥岩波阻抗值接近的特点,开展地震沉积学研究,用时频分析的方法在卡拉沙依组CK3和CK4砂组中划分3个最小等时研究单元及其对应的短期等时沉积界面;采用岩石—岩相物理分析确定了最小等时单元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其中厚砂岩为强振幅反射;通过定量地震属性相分析提出用伪熵和扭度属性刻画薄层砂泥岩分布的方法;采用相控属性投影技术进行相控储层预测,并将有利沉积微相平面范围投影到过井的岩性反演剖面中,在三维空间中确定了有利储层展布形态,实现了实践意义上的"相控"理念,证实了地震沉积学在沉积相分析及岩性圈闭预测方面具良好的学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相控储层 卡拉沙依组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气藏产水气井一点法产能试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元生 李相方 +1 位作者 藤赛男 徐大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6-159,共4页
推导了低渗气藏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产水气井产能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适合低渗气藏产水气井的一点法产能预测公式。与常规低渗气藏气井一点法公式相比,该公式中的经验数α和δ不仅与启动压力梯度有关还与生产气水质量比有关,并且系... 推导了低渗气藏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产水气井产能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适合低渗气藏产水气井的一点法产能预测公式。与常规低渗气藏气井一点法公式相比,该公式中的经验数α和δ不仅与启动压力梯度有关还与生产气水质量比有关,并且系数α随气水质量比的增大而减小,系数δ随着气水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根据单相渗流与两相渗流的关系,建立产水气井一点法经验数与常规单相气井一点法经验数的关系式。最后,通过某井的实例发现,考虑产水影响的无阻流量比常规低渗一点法产能试井得到无阻流量偏小,所以在气井产水时,常规低渗气藏一点法产能评价方法会高估气井的产能。同时,该实例证明了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产水气井 一点法产能试井 启动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北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区中生界层序地层及地震相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川 王英民 +3 位作者 黄志超 陆金波 韩勇 魏山力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4,共6页
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北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区中生界的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可以分为4个二级层序和9个三级层序。从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出发,再辅以振幅、连续性等参数,在研究区的中生界地震反射剖面上可见多种地震相类型,其... 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北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区中生界的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可以分为4个二级层序和9个三级层序。从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出发,再辅以振幅、连续性等参数,在研究区的中生界地震反射剖面上可见多种地震相类型,其中亚平行波状地震相、丘状地震相、发散充填相、前积地震相等最为发育。地震相的分布和演化受沉积体系演化的控制,在测井和钻井资料约束下的地震相解释能够重现北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区沉积体系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界 层序地层 地震相 沉积体系 北波拿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的海洋测绘成果——南海重磁异常图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洁 温宁 +1 位作者 万荣胜 高德章 《海洋测绘》 2010年第6期33-36,共4页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校正、处理、整合升华了1987-2007年的南海海洋重磁调查成果,编制完成南海空间重力异常图、南海磁力ΔT异常图两份基础图件,探索了南海磁力ΔZ⊥异常的处理方法,并且获得了可信的南海磁力ΔZ⊥异常图。成果证实,本文...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校正、处理、整合升华了1987-2007年的南海海洋重磁调查成果,编制完成南海空间重力异常图、南海磁力ΔT异常图两份基础图件,探索了南海磁力ΔZ⊥异常的处理方法,并且获得了可信的南海磁力ΔZ⊥异常图。成果证实,本文编制的南海重力测量图件、磁力测量图件与南海多波束测深测量的结果匹配,这三种地球物理的成果可以互为验证、互为补充,并且与拖网获得的岩石地球物理性质一致,说明所编制的南海海洋测绘图件可信。提出开展多兵种联合的海洋测绘工作建议,这是海洋测绘发展的方向,互为验证、互为补充的海洋测绘成果才能踏实用于海洋资源、海洋地质灾害预测、海防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才能为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海洋测绘 重磁测量成果整合 地球物理场的互为验证 多兵种联合的海洋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铀物质对有机质生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斌 孟自芳 +1 位作者 张百涛 李相博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1-425,共5页
采用密闭容器水热模拟实验方法,考察含铀物质对有机质热解生烃过程的影响。对热模拟实验产物分析发现,在暗色泥岩和煤岩样品中加入含铀物质后,气态烃和液态烃的生烃量都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其中煤岩的气态烃产量平均增加值为34%,而泥岩... 采用密闭容器水热模拟实验方法,考察含铀物质对有机质热解生烃过程的影响。对热模拟实验产物分析发现,在暗色泥岩和煤岩样品中加入含铀物质后,气态烃和液态烃的生烃量都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其中煤岩的气态烃产量平均增加值为34%,而泥岩样品平均增加值也达到了30%以上。液态烃产率分析表明,含铀矿物也促进了泥岩和煤岩的液态烃产率。从泥岩氯仿沥青‘A’族组成分析表明,加入催化剂后泥岩的饱和烃和芳烃在高温阶段具有规律性的明显增大的趋势,反映出非烃和沥青质,甚至不溶有机质向相对稳定的饱和烃转化以及芳烃随演化程度增加的高聚合作用。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放射性铀对油气生成具有氧化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铀矿物 热模拟 生烃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裂缝性砾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其对开发效果控制作用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油藏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怀民 阴国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在岩心储层研究及测井解释的基础上,动静结合确定了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的有效储层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将储层划分为4类,其中I类最好,IV类最差。对比四次加密试验井,储层评价效果好,储层厚度的预测误差率在5%以内,储层... 在岩心储层研究及测井解释的基础上,动静结合确定了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的有效储层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将储层划分为4类,其中I类最好,IV类最差。对比四次加密试验井,储层评价效果好,储层厚度的预测误差率在5%以内,储层类型符合率为80%。统计岩心及成像测井资料显示,下乌尔禾组天然裂缝以构造高角度缝为主,人工裂缝以压裂羽状缝为主,各类裂缝多为闭合缝。结合开发动态资料分析认为:储层发育优势区控制了油井高产区,油层储层条件越好,初期产能越高;裂缝的存在导致注入水优先沿裂缝突进,使油井出现裂缝水窜、见水不见效等开发特征;综合分析发现油水井的驱替通道、储层及裂缝发育情况导致油井不同见效情况。在静动态研究基础上实施的四次加密试验井,90%以上的井可达到预期设计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区下乌尔禾 储层 裂缝 开发效果 四次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北波拿巴盆地北部物源分析与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川 王英民 +3 位作者 黄志超 陆金波 卓海腾 韩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6期72-75,共4页
基于地震、钻井资料,从物源供给模式入手,分析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层的沉积层序、物源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研究区具典型断陷—坳陷双层地质结构,表现南北向双物源特点。断陷期物源供给主要来自南部的Darwin陆架,同时还接受北部Sahul台... 基于地震、钻井资料,从物源供给模式入手,分析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层的沉积层序、物源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研究区具典型断陷—坳陷双层地质结构,表现南北向双物源特点。断陷期物源供给主要来自南部的Darwin陆架,同时还接受北部Sahul台地的物源;拗陷期以南部Darwin陆架物源供给为主。断陷期,南部沉积物在侏罗系形成大规模楔状体,并与北部物源形成的三角洲在中央凹陷带交汇;拗陷期,白垩系发育大规模浅海沉积,且研究区内Sahul台地及其周边发育较大规模的台地石灰岩。地震资料和盆地区域资料显示,位于侏罗系—白垩系的多期次扇三角洲、三角洲、滨岸储层,是良好的油气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波拿巴盆地 层序 构造演化 物源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下始新统宝石组油气地质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纯洁 李上卿 许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7,共7页
西湖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勘探潜力最好的凹陷之一。通过西湖凹陷宝石一井中—下始新统宝石组井震资料 ,厘定了影响油气资源计算结果较大的关键参数 ,如烃源岩厚度、有机质油气产率、排聚系数等 ;建立了构造、沉积、孔隙度与油气生、... 西湖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勘探潜力最好的凹陷之一。通过西湖凹陷宝石一井中—下始新统宝石组井震资料 ,厘定了影响油气资源计算结果较大的关键参数 ,如烃源岩厚度、有机质油气产率、排聚系数等 ;建立了构造、沉积、孔隙度与油气生、运、聚模型 ,编绘了西湖凹陷宝石组生油岩厚度图、有机碳、Ro、生油气强度等值线图 ;采用BASIMS 4 5盆地综合模拟系统重现了西湖凹陷宝石组的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和运聚史 ,分析了宝石组空间展布特征与生、储、盖、圈、运、保等地质条件 ,提出并建立了宝石组含油气系统。利用多种方法定量计算的宝石组生烃量和资源量与西湖凹陷已证实的主力烃源岩系平湖组相似 ,认为宝石组是西湖凹陷又一重要烃源岩及油气勘探目的层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宝石 烃源岩 油气勘探 空间展布 厘定 生烃量 计算结果 系数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O技术在东海西湖凹陷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英 陈茂根 +1 位作者 杨新菊 贝智敏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S1期94-97,共4页
海上地震勘探与陆上地震勘探有很多差异,因此海上地震资料的AVO处理和解释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从处理上,探讨了适用于海上地震资料的方法和流程,对从涌浪噪音的压制、零相位处理、反褶积、振幅一致性校正、去多次波、叠前时间偏移到剩余... 海上地震勘探与陆上地震勘探有很多差异,因此海上地震资料的AVO处理和解释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从处理上,探讨了适用于海上地震资料的方法和流程,对从涌浪噪音的压制、零相位处理、反褶积、振幅一致性校正、去多次波、叠前时间偏移到剩余动校正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进行了AVO属性计算;从解释上,用正演模型探讨了4种不同类型的AVO显示,并进行了实际资料的AVO异常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西湖凹陷 油气预测 资料处理 属性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