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的太湖主要河口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25
1
作者 马廷婷 范亚民 +2 位作者 李宽意 胡忠军 吴召仕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1-508,共8页
于2018—2019年对太湖18条主要河口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季节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并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估各河口的生态健康状况。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119种,隶属于7门66属,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8.91×106 L^(-1)和... 于2018—2019年对太湖18条主要河口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季节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并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估各河口的生态健康状况。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119种,隶属于7门66属,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8.91×106 L^(-1)和1.46 mg·L^(-1)。季节上,密度和生物量均在夏季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5×10^(7)L^(-1)和4.06 mg·L^(-1),在冬季取得最小值,分别为3.84×10^(5)L^(-1)和0.36 mg·L^(-1)。形态功能群方面,Ⅲ组和Ⅶ组生物量均在夏季最高,分别为0.18和0.04 mg·L^(-1)。以浮游植物密度、叶绿素a(Chl-a)和Menhinick指数构建P-IBI,结果表明主要河口整体呈较差状态,平均值为42.64;空间上较差是主要状态,占所有点位的55.56%,其次是一般状态,占33.33%,2个点位处于极差状态;季节方面,P-IBI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冬季和夏季,平均值分别为53.15和27.59;春夏秋冬水生态健康等级依次为较差、较差、一般和一般。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IBI值与水温、pH值和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硝态氮(NO 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IBI与表征有害藻类的Ⅲ和Ⅶ生物量也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太湖主要河口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