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自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肠道的弧菌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娟 封永辉 +3 位作者 蔡立胜 王建 曲宪成 张庆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7-713,共7页
采用点种法并以副溶血弧菌(Vp1.2164)和溶藻弧菌(Va-Y)为弧菌指示菌,对从健康的大黄鱼肠道内分离的115株细菌进行体外拮抗试验。并对筛选出的拮抗菌进行抗菌谱测定,最后利用VITEK-32细菌快速鉴定系统和16SrRNA基因序列对拮抗菌进行鉴定... 采用点种法并以副溶血弧菌(Vp1.2164)和溶藻弧菌(Va-Y)为弧菌指示菌,对从健康的大黄鱼肠道内分离的115株细菌进行体外拮抗试验。并对筛选出的拮抗菌进行抗菌谱测定,最后利用VITEK-32细菌快速鉴定系统和16SrRNA基因序列对拮抗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中筛选到3株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编号分别为X1402-1、X1108和X3914,且菌株X1402-1的抗菌作用最强,抗菌谱最广,21株病原指示菌中,对16株均能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Vp-1.2164的抑菌直径最大,达到28.5mm,对Va-Y的抑菌直径为8.7mm;其次为菌株X1108和X3914,对两种指示弧菌的抑菌直径分别为:12.0mm、9.0mm和0mm、7.2mm。经VITEK-32细菌快速鉴定系统鉴定,3株拮抗菌分别与铜绿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的相似性均为99%。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3株拮抗菌分别与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EU419918)、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 asputida(FJ440105)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DQ988136)的16SrRNA基因同源性最高,分别为100.0%、97.5%、99.0%。综合分析试验结果,X1402-1、X1108和X3914分别被确定为类产碱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和地衣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种法 拮抗作用 抗菌谱 筛选 细菌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氨氮、残饵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庆华 封永辉 +4 位作者 王娟 郭婧 张永华 高建忠 宋增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8-503,共6页
试验对从健康养殖大黄鱼肠道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益生地衣芽孢杆菌X3914的氨氮、残饵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3914菌株降解氨氮的最适温度、盐度和pH分别为30℃、2.0%和7.0,在氨氮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24h内的氨氮降解率达到36.2... 试验对从健康养殖大黄鱼肠道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益生地衣芽孢杆菌X3914的氨氮、残饵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3914菌株降解氨氮的最适温度、盐度和pH分别为30℃、2.0%和7.0,在氨氮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24h内的氨氮降解率达到36.2%。通过向添加1%饲料的大黄鱼养殖用水中接种1%和5%(体积比)的菌量(菌浓度约为9.0×108 cfu/L)来研究地衣芽孢杆菌浓度对降解饲料中蛋白质、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5%菌量的降解率均高于1%菌量的降解率,其中,48h内接种5%菌量的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率分别为35.2%和52.6%。X3914菌株具有较好的氨氮、饲料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能力,在水产养殖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氨氮 残饵 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氨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氨氮降解能力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娟 戴习林 +2 位作者 宋增福 潘迎捷 张庆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8-1201,共4页
养殖水体中高浓度的氨态氮及硝态氮是导致鱼虾发病的直接或间接因素[1],特别是近几年来,不断发生养殖生物氨氮中毒的事件,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因此对养殖水体中氨氮浓度的控制以及如何解决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污染问题,
关键词 氨化细菌 16S RDNA 氨氮降解 巨大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7种保藏方法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永华 李怡 +2 位作者 范斌 宋增福 张庆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9-211,共3页
采用7种不同方法对副溶血性弧菌的保藏效果进行研究,以菌种的保藏时间、存活率、生物学特性及毒力指标比较保藏效果。结果表明:保藏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20℃脱脂牛奶保藏法>室温液体石蜡保藏法>4℃液体石... 采用7种不同方法对副溶血性弧菌的保藏效果进行研究,以菌种的保藏时间、存活率、生物学特性及毒力指标比较保藏效果。结果表明:保藏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20℃脱脂牛奶保藏法>室温液体石蜡保藏法>4℃液体石蜡保藏法>-20℃甘油保藏法>室温斜面保藏法>4℃斜面保藏法。7种方法保藏前后,副溶血性弧菌革兰氏染色,氧化酶,0 NaCl、4%NaCl及10%NaCl盐度生长试验,TCBS培养基上生长性状及溶血性试验等基本生物学特性均无影响。冷冻真空干燥法毒力稳定,其他保藏方法超过12个月后毒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采用室温斜面法保藏2个月,菌种生物学特性和毒力均稳定,操作最简便,适宜短期保藏;采用冷冻真空干燥法保藏24个月以上,或采用-20℃脱脂牛奶法保藏20个月,菌种生物学特性均稳定,这2种方法适宜长期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保藏方法 保藏时间 存活率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对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晓明 乐亚玲 刘利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118,F0002,共5页
采用一种新方法,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作为吞噬源,研究克氏原螯虾血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微嚢藻毒素(Microcystin,MC)4 h后血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具有吞噬能力的血细胞,以及血细胞对表达绿色荧光蛋... 采用一种新方法,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作为吞噬源,研究克氏原螯虾血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微嚢藻毒素(Microcystin,MC)4 h后血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具有吞噬能力的血细胞,以及血细胞对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的整个吞噬过程。结果显示,各组血细胞的吞噬百分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空白组(L-15血细胞培养液+甲醇)中血细胞的吞噬百分比与对照组(L-15血细胞培养液)相比有上升趋势;处理组1(L-15血细胞培养液+1μg/L MC-LR)、处理组2(L-15血细胞培养液+10μg/L MC-LR)、处理组3(L-15血细胞培养液+100μg/L MC-LR)和处理组4(L-15血细胞培养液+1 000μg/L MC-LR)血细胞的吞噬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对照组与空白组、4个处理组的吞噬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对照组与处理组1~3的差异极显著,而空白组和4个处理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处理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能在大肠杆菌内稳定、持续地表达,可利用其直接观察血细胞的吞噬和包囊过程,能迅速、准确地得出吞噬百分比及吞噬指数;微囊藻毒素作用后,血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降低,进而影响克氏原螯虾的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吞噬源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头犬牙南极鱼atp6v0c基因在HeLa细胞中抗寒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明丽 王金凤 +1 位作者 张东 陈良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为探求南极鱼ATP酶类在低温适应下的作用,从鳞头犬牙南极鱼Dissostichus mawsoni的c DNA文库中克隆atp6v0c基因(dmatp6v0c),并转染到He La细胞中,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在低温胁迫下(10℃)的死亡率,获得了dmatp6v0c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 为探求南极鱼ATP酶类在低温适应下的作用,从鳞头犬牙南极鱼Dissostichus mawsoni的c DNA文库中克隆atp6v0c基因(dmatp6v0c),并转染到He La细胞中,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在低温胁迫下(10℃)的死亡率,获得了dmatp6v0c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其长度为462 bp,并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上用于体外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低温胁迫下,过表达dmatp6v0c基因的He La细胞死亡率从(19.23±1.87)%显著降低到(8.13±0.04)%(P<0.05)。研究表明,在低温胁迫下dmatp6v0c基因过表达能显著降低He La细胞的死亡率,试验结果可为dmatp6v0c基因作为鱼类耐寒育种的候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头犬牙南极鱼 低温胁迫 dmatp6v0c基因 HELA细胞 细胞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多巴脱羧酶的表达、纯化以及高通量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缘缘 邱军强 +2 位作者 周越洋 吴方 张庆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10,共5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巴脱羧酶(DDC)是帕金森病研究的靶点蛋白之一,但是目前没有高通量的测活模型。因此,需要构建一种高通量多巴脱羧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用于发现新型抑制剂。采用克隆表达纯化得到多巴脱羧酶和...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巴脱羧酶(DDC)是帕金森病研究的靶点蛋白之一,但是目前没有高通量的测活模型。因此,需要构建一种高通量多巴脱羧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用于发现新型抑制剂。采用克隆表达纯化得到多巴脱羧酶和用于酶偶联反应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于一系列酶联反应将CO2固定,检测其含量,从而测定多巴脱羧酶的活性。结果得到人源多巴脱羧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体外纯酶,建立了一种高通量筛选模型,并且从70个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得到2个多巴脱羧酶的抑制剂。成功构建了一种基于体外纯酶高通量多巴脱羧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脱羧酶 帕金森病 抑制剂 高通量 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极地鱼抗冻基因ld4对细胞应激颗粒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尹秀娟 俞梦超 陈良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2-527,共6页
为研究低温胁迫下抗冻基因ld4对细胞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形成的影响,从南极鱼Lycodichthys dearborn的多聚AFPⅢ基因ld12 c DNA中克隆得到AFPⅢ蛋白四聚体ld4,将其转染到He La细胞中,并采用反转录PCR(RT-PCR)、Western blot方法... 为研究低温胁迫下抗冻基因ld4对细胞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形成的影响,从南极鱼Lycodichthys dearborn的多聚AFPⅢ基因ld12 c DNA中克隆得到AFPⅢ蛋白四聚体ld4,将其转染到He La细胞中,并采用反转录PCR(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目的基因ld4在细胞中成功表达,进而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在低温(10℃)胁迫下细胞应激颗粒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在低温胁迫下,表达ld4基因的He La细胞中应激颗粒明显减少。研究表明,ld4基因的表达在低温胁迫下能显著降低He La细胞中应激颗粒的形成,试验结果可为ld4基因作为鱼类耐寒育种的候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ld4基因 应激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病症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瑶 潘连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8-120,132,F0003,共5页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患肝胰腺病症的中华绒螯蟹不同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同时测定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肝胰腺和鳃为主要病变组织...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患肝胰腺病症的中华绒螯蟹不同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同时测定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肝胰腺和鳃为主要病变组织,在病变最严重的蟹中,这两个器官的基本组织结构均完全崩解,呈一片无结构的物质,其他组织如心、肌肉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变,肠中未发现有明显病变情况的发生;肝胰腺中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MDA含量在不同程度病变的河蟹中都有较大程度的变化,其中肝胰腺组织轻微病变的河蟹肝胰腺中CAT活性呈现不显著变化,但随着病情的加重,3种酶活性及MDA含量均呈现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肝胰腺病症 组织病理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