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栖息地适宜指数分析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布 被引量:29
1
作者 胡振明 陈新军 +2 位作者 周应祺 钱卫国 刘必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75,共9页
根据2003—2007年秘鲁外海茎柔鱼渔获数据以及海洋环境数据[表温(SST),表温水平梯度、表层盐度(SSS)、海面高度(SSH)、叶绿素(Chl-a)浓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环境因子的权重,分别采用权重求和法和几何平均法进行栖息地适宜指数(HSI... 根据2003—2007年秘鲁外海茎柔鱼渔获数据以及海洋环境数据[表温(SST),表温水平梯度、表层盐度(SSS)、海面高度(SSH)、叶绿素(Chl-a)浓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环境因子的权重,分别采用权重求和法和几何平均法进行栖息地适宜指数(HSI)建模分析,选择最优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权重最高的环境因子为SST,最小的为Chl-a浓度。HSI值较高的海区一般位于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外附近海域。经统计比较,用权重求和法计算所得HSI值好于几何平均法。利用2008年茎柔鱼生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产量和作业次数随HSI值升高而增加,权重求和法的HSI模型可用于茎柔鱼渔场的实时动态预报。分析还显示,HSI分布情况与研究海域的的海洋环境密切相关,HSI不小于0.8的海区一般处在水团交汇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栖息地适宜指数 秘鲁外海 海洋环境 渔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生物学年间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方舟 陆化杰 +2 位作者 陈新军 刘必林 钱卫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1-379,共9页
将2007年2—5月、2008年3—5月、2010年1—3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本,比较其不同年间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渔获物雌雄比为1.14—1.50:1;3a雌性个体的胴长(体重)分别为188—346mm(110—856g)、200—36... 将2007年2—5月、2008年3—5月、2010年1—3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本,比较其不同年间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渔获物雌雄比为1.14—1.50:1;3a雌性个体的胴长(体重)分别为188—346mm(110—856g)、200—364mm(145—950g)、124—276mm(72—425g),雄性个体的胴长(体重)为178—298mm(102—703g)、193—314mm(145—680g)、104—335mm(70—374g)。2010年渔获个体明显比2007和2008年小。各年间及雌、雄个体间的体重与胴长关系均存在差异(P<0.001),渔获物中年间性成熟组成差异明显,此外各年3月份渔获个体也存在显著差异。雌、雄个体的胴长平均生长率分别为0.53—1.07 mm/d、0.47—0.68 mm/d,相对生长率分别为0.24—0.41%d-1、0.23—0.33%d-1;雌、雄个体的体重平均生长率在1.70—5.25 g/d、1.64—4.59 g/d,相对生长率分别为0.92—1.37%d-1、0.86—1.40%d-1。渔汛期间,胴长、体重与时间的关系均符合指数生长曲线,但生长指数年间差异明显。综合分析认为:2007年渔获物基本上为南巴塔哥尼亚种群;2008年以南巴塔哥尼亚种群为主,但也有少量较小个体的夏季产卵种群;2010年则以夏季产卵种群为主,并有少量的南巴塔哥尼亚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生物学特性 性成熟 生长率 年间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世代分析法的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西部群体资源评估 被引量:13
3
作者 曹杰 陈新军 +1 位作者 田思泉 刘必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2,共6页
根据1996—2006年7~11月中国大陆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38°N^46°N、150°E^165°E海域的生产统计、平均渔获个体等数据,基于Pope提出的世代分析法估算了不同自然死亡系数下(M=0.03~0.1/10 d)柔鱼冬春生西部群体7月的初... 根据1996—2006年7~11月中国大陆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38°N^46°N、150°E^165°E海域的生产统计、平均渔获个体等数据,基于Pope提出的世代分析法估算了不同自然死亡系数下(M=0.03~0.1/10 d)柔鱼冬春生西部群体7月的初始资源量,以及该群体为对象的渔业管理参考点,包括最大可持续产量(MSY)和逃逸率,并且拟合了该群体补充量与亲体量的关系,推测了2006—2020年资源量和渔获量的变化。结果表明,M为0.06/10 d为1个临界点,若实际M<0.06/10 d则该群体处于过度开发状态;若M=0.06/10 d则该群体处于充分利用状态;若M>0.06/10 d则该群体还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空间。补充量亲体关系表明,Beverton-Holt模型拟合效果略优于Ricker模型。要持续利用该资源,逃逸率应设在40%左右,其相应的MSY为10万t左右。文章模拟了M=0.06/10 d时不同捕捞强度下资源量变化状况,认为维持目前的捕捞努力量下,到2020年该群体的资源量都将处在稳定状态,且能保持每年9~10万t的渔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西部冬春生群体 西北太平洋 资源评估和管理 世代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新军 李建华 +3 位作者 易倩 刘必林 杨铭霞 陆化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3-1238,共6页
根据2011年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探捕期间采集的1178尾茎柔鱼样本,进行了茎柔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茎柔鱼胴长范围为201—421mm,平均胴长为290mm,优势胴长为260—320mm;体重范围为200—2650g,平均体重为1000g,优势体重为600—1... 根据2011年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探捕期间采集的1178尾茎柔鱼样本,进行了茎柔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茎柔鱼胴长范围为201—421mm,平均胴长为290mm,优势胴长为260—320mm;体重范围为200—2650g,平均体重为1000g,优势体重为600—1000g;胴长与体重关系呈幂指数关系;雌、雄性比为2.59:1;性腺成熟度以I、Ⅱ期为主;缠卵腺长和缠卵腺重随着性腺的成熟而逐步增大;雌性初次性成熟胴长为397.2mm;摄食等级以0—1级为主;与其它海域相比,该海域茎柔鱼个体差异明显,主要为小型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渔业生物学 东太平洋赤道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和补充量与海表温度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冰 陈新军 +1 位作者 陆化杰 刘必林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6-302,共7页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广泛分布在东太平洋海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捕捞种类。本文根据2003~2010年我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的生产统计数据和遥感获取的海表温度(SST)数据,利用典型相关性分析法和Marine Explore软件分析了茎柔鱼的资源丰...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广泛分布在东太平洋海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捕捞种类。本文根据2003~2010年我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的生产统计数据和遥感获取的海表温度(SST)数据,利用典型相关性分析法和Marine Explore软件分析了茎柔鱼的资源丰度和补充量(以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指标,t.d-1)与栖息海域20°N~20°S、70°W~110°W各渔区SST的相关性,获得影响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和补充量的SST因子,并建立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当年资源丰度与SST的相关性最高值为5月份92.5°W、12.5°N海区(相关系数为0.94,P<0.001),该海区SST最适范围为29.8~30.5℃;下一年度资源补充量丰度指数与当年SST的相关性最高值为6月份98.5°W、11.5°N海区的(相关系数为0.93,P<0.01),该海区SST最适范围为29.1~30.5℃。同时,分别建立了基于SST因子的资源丰度预测模型(P<0.01)。研究认为,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丰度和补充量可较好利用SST因子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海表温度 资源丰度 资源补充量 典型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丰度的空间尺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铭霞 陈新军 冯永玖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对2011年西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渔获统计数据,进行了12个不同尺度的划分,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别计算了各尺度下柔鱼资源丰度的空间分布格局的特点。结果表明:块金值和基台值在不同尺度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其他参数表... 对2011年西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渔获统计数据,进行了12个不同尺度的划分,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别计算了各尺度下柔鱼资源丰度的空间分布格局的特点。结果表明:块金值和基台值在不同尺度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其他参数表现有所差异;中小尺度下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主要为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变程呈线性分布,空间自相关性相对较强;而大尺度下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均为高斯模型,变程呈现上下波动趋势,空间自相关性相对较弱。结合西北太平洋柔鱼群体自身的种群结构特征以及海洋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尺度下空间结构差异主要反映了柔鱼群体自身的种群结构特征,中尺度下主要反映了海洋环境对柔鱼群体结构产生的影响,而大尺度下变量的随机性和变化幅度较大,体现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可能受海洋环境的影响过大而不适于柔鱼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柔鱼 资源丰度 地统计学 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外海大西洋带鱼基础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金鑫 朱清澄 +3 位作者 陈丙见 王晓杰 张衍栋 路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目的】了解缅甸外海大西洋带鱼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该海域的渔业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2年10月~2013年1月在缅甸外海定置网渔船探捕调查所收集的渔获资料,对主要渔获的大西洋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生物学... 【目的】了解缅甸外海大西洋带鱼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该海域的渔业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2年10月~2013年1月在缅甸外海定置网渔船探捕调查所收集的渔获资料,对主要渔获的大西洋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大西洋带鱼的雌雄性别比1.1∶1.0;性成熟度以II^IV期为主,占样本总数的94.35%;摄食等级不高,主要是1~2级,占样本总数的78.24%;肛长范围101~422 mm,均值为212.26 mm,优势肛长组为141~260 mm,占个体总数的79.14%。按经、纬度来分析,发现在东经95°~96°30′范围内大西洋带鱼的平均肛长较短,而在北纬14°~15°30′范围内大西洋带鱼的平均肛长较长;雌性个体在优势肛长组(181~220 mm)中出现的频率高于雄性。大西洋带鱼的优势体重组为51~200 g,占个体总数的63.94%,且雌性所占比例较雄性高。对大西洋带鱼的肛长与体重进行线性回归处理,发现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生长模式基本相同,肛长与体重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缅甸外海大西洋带鱼的资源状况良好,捕捞生产仍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带鱼 生物学特性 性成熟度 摄食等级 肛长 体重 缅甸安达曼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位数回归法估算西北太平洋柔鱼生长率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思亮 陈新军 +1 位作者 刘必林 陆化杰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2-416,共5页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是西北太平洋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其生长率估算是渔业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根据2007年7~10月西北太平洋海域连续采集的柔鱼样本,利用分位数法对其生长率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分位数τ分别为0.05、...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是西北太平洋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其生长率估算是渔业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根据2007年7~10月西北太平洋海域连续采集的柔鱼样本,利用分位数法对其生长率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分位数τ分别为0.05、0.1、0.25、0.5、0.75、0.9、0.95时,雌性在时间上的分位数回归系数为0.010 3、0.012 6、0.029 7、0.056 6、0.108 7、0.111 7、0.121;雄性为0.018 0、0.022 3、0.033 4、0.063 0、0.080、0.079 0、0.086 5。分析发现,胴长分布随着时间的推移,下分位数对应的回归系数受到补充群体的影响较大,其生长率的数值较小;上分位数中95%分位数回归系数比较适合,其雌、雄生长率分别为1.21 mm/d和0.8 mm/d。研究认为,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来估算柔鱼的生长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生长 分位数回归 西北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资源租金理论及其在渔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雅丽 陈新军 李纲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4-240,共7页
在综述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和公共物品外部性理论等自然资源租金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渔业资源的经济特性,提出了渔业资源租金的理论框架及其计算方法。渔业资源除稀缺性外,还具有再生性、洄游性、共享性等特性。由于具有共享性以及存在所... 在综述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和公共物品外部性理论等自然资源租金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渔业资源的经济特性,提出了渔业资源租金的理论框架及其计算方法。渔业资源除稀缺性外,还具有再生性、洄游性、共享性等特性。由于具有共享性以及存在所有权和产权分离等问题,使得渔民在捕捞作业中只重视使用捕捞权利,而忽视对捕捞种类的养护,因此在自由入渔情况下捕捞生产中存在"市场失灵"和负外部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在我国近海实施渔业资源租金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借鉴国内外渔业资源租金研究方法,以近海鲐鱼(Scomber japanicus)资源为例,提出了鲐鱼资源租金计算的基本框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租金 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租金 鲐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根廷滑柔鱼两个群体间耳石和角质颚的形态差异 被引量:17
10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2 位作者 陆化杰 李建华 刘必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5986-5997,共12页
头足类硬组织具有稳定的形态特征、良好的信息储存以及抗腐蚀性等特点。根据2007年2—5月和2010年1—3月我国鱿钓船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品,提取出625对耳石和787对角质颚,测量耳石10个形态数据和角质颚12个形态数据,通过除以胴长(Mantl... 头足类硬组织具有稳定的形态特征、良好的信息储存以及抗腐蚀性等特点。根据2007年2—5月和2010年1—3月我国鱿钓船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品,提取出625对耳石和787对角质颚,测量耳石10个形态数据和角质颚12个形态数据,通过除以胴长(Mantle Length,ML)校正后,对南巴塔哥尼亚群体(South Patagonic Stock,SPS)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巴塔哥尼亚群体(Bonaerensis-Northpatagonic Stock,BNS)形态差异进行分析,并建立不同群体的判别函数。结果表明,BNS群体耳石和角质颚外形参数雌性大于雄性,而SPS群体则为雄性大于雌性。均数差异性检验认为,同一群体不同性别的耳石总长(Total StatolithLength,TSL)、最大宽度(Maximum Width,MW)、侧区长(Lateral Dome Length,LDL)、翼区长(Wing Length,WL)、翼区宽(WingWidth,WW)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性别不同群体的MW、背侧区长(Dorsal Lateral Length,DLL)、吻侧区长(RostrumLateral Length,RLL)和WW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同一群体不同性别间角质颚的上头盖长(Upper Hood length,UHL)、上脊突长(Upper Crest length,UCL)、上喙长(Upper Rostrum length,URL)、上喙宽(Upper rostrum width,URW)、上侧壁长(UpperLateral wall length,ULWL)、下喙长(Lower Rostrum length,LRL)存在显著差异(P<0.01),同一性别不同群体角质颚的下头盖长(Lower Hood length,LHL)、下脊突长(Lower crest length,LCL)、LRL、下喙宽(Lower Rostrum width,LRW)、下侧壁长(LowerLateral wall length,LLWL)、下翼长(Lower Wing length,LWL)存在显著差异(P<0.01)。耳石形态参数经主成分分析,认为BNS群体雌雄的主成分因子主要集中在TSL/ML、DLL/ML、RW/ML和MW/ML,SPS群体主要集中于TSL/ML、RW/ML、WW/ML和DDL/ML;角质颚形态参数经主成分分析,认为BNS群体主成分因子主要集中在UHL/ML、UCL/ML、ULWL/ML和LRW/ML,SPS群体主要集中在UHL/ML、UCL/ML、ULWL/ML、URL/ML、LWL/ML和LRL/ML。利用角质颚和耳石对两群体样本分性别建立了判别函数,判别正确率均高于60%,所划分群体在部分形态指标上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今后应加强样本采集个体大小和时间跨度,以更好的分析其群体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耳石 角质颚 形态差异 群体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时空分布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徐冰 陈新军 +1 位作者 钱卫国 田思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3-47,共5页
秘鲁外海茎柔鱼是重要的经济性种类,掌握其渔场时空分布规律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根据2003—2004年和2006—2009年我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的生产统计和海洋表面温度(SST)等资料,使用空间距离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各年间渔场时空分... 秘鲁外海茎柔鱼是重要的经济性种类,掌握其渔场时空分布规律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根据2003—2004年和2006—2009年我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的生产统计和海洋表面温度(SST)等资料,使用空间距离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各年间渔场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年产量重心的分布都存在一定差异,产量重心在经度上随月份整体上呈现向西移动的趋势,在纬度方向上1~6月整体上呈向北移动的趋势,7~12月则表现出向南移动的趋势。聚类分析表明,2003、2006和2008年;2004、2007和2009年空间分布格局各为一类。空间距离分析表明,2006和2009年产量重心差异最大,其中前者平均产量重心为82°23′W、12°53′S,后者为81°47′W、14°27′S,南北相差约1.5个纬度。研究认为,渔场分布的月间变化是由茎柔鱼南北洄游所引起的,年间渔场分布差异与SST等海洋环境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渔场时空分布 表温 秘鲁外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法的西北太平洋柔鱼种群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思亮 陈新军 +3 位作者 刘必林 马金 曹杰 张广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48,共6页
西北太平洋柔鱼是我国鱿钓渔业重要捕捞对象,种群结构是渔业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内容。文中根据2007年7~10月40°N^45°N,151°E^158°E海域连续采集的1 342尾柔鱼样本,测定其胴长(ML)、腕长等12项形态指标,利用正态线性... 西北太平洋柔鱼是我国鱿钓渔业重要捕捞对象,种群结构是渔业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内容。文中根据2007年7~10月40°N^45°N,151°E^158°E海域连续采集的1 342尾柔鱼样本,测定其胴长(ML)、腕长等12项形态指标,利用正态线性转化、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研究雌雄个体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该海域雌、雄柔鱼均存在大小2个种群。均数差异显著性表明,雌性个体2个种群在MW/ML和FW/ML存在显著差异,雄性个体在MW/ML和AL3/ML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形态差异仍属于种内差异。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的判别准确率(雌性60.3%,雄性60.1%),说明所划分的种群在部分形态比指标上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形态学指标可初步区分西北太平洋柔鱼种群,但需结合其他生态学指标和耳石等硬组织进一步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种群结构 西北太平洋 形态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2个不同产卵群间角质颚外形生长特性比较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方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40,共8页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之一,通常被用来鉴定种类、估算资源量。根据2007年2~5月和2010年1~3月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 160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对角质颚12项外部形态进行测量,结合日龄数据,研究了不同产卵群间角...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之一,通常被用来鉴定种类、估算资源量。根据2007年2~5月和2010年1~3月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 160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对角质颚12项外部形态进行测量,结合日龄数据,研究了不同产卵群间角质颚外形生长特性。主成分分析表明,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上翼长(UWL)、下头盖长(LHL)、下脊突长(LCL)和下翼长(LWL)可作为角质颚外部形态变化的特征指标。角质颚外形生长存在群体间差异但不存在性别间差异。秋季产卵群的UHL、UCL、UWL、和LHL与日龄关系适合用幂函数表示,而LCL和LWL与日龄关系则适合用指数函数表示;冬季产卵群的UHL、UCL、LHL、LCL和LWL适合用线性函数表示,UWL则适合用幂数函数表示。2个产卵群主要外形参数的绝对生长率随着日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相对生长率总体上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小。研究认为,不同产卵群体间角质颚外形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为利用角质颚外形参数进行群体划分及日龄判别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角质颚 生长 生长率 西南大西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温垂直结构的西北太平洋柔鱼栖息地模型构建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新军 陈峰 +1 位作者 高峰 雷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60,共9页
根据1998-2004年8~10月中国大陆西北太平洋柔鱼生产数据,结合对柔鱼渔场与各水层水温的分析,以作业次数为基础建立各水层水温的适应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SI)模型,采用算术平均法(Arithmetic Mean Model,AMM)和几何平均法(Geometri... 根据1998-2004年8~10月中国大陆西北太平洋柔鱼生产数据,结合对柔鱼渔场与各水层水温的分析,以作业次数为基础建立各水层水温的适应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SI)模型,采用算术平均法(Arithmetic Mean Model,AMM)和几何平均法(Geometric Mean Model,GMM)建立综合栖息地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并对1998—2004年8~10月的HSI值与实际作业次数、产量和单船日产量(CPUE)作比较。结果表明,8~10月,HSI>0.6时,AMM的产量和作业次数比重分别占83.4%和80.9%,CPUE均2.1t/d以上;GMM的产量和作业次数比重分别占73.5%和69.6%,CPUE均2.3t/d以上。2种模型比较认为,AMM模型稍优于GMM模型。同时,利用2005年8~10月生产数据及水温资料对HSI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水温垂直结构的栖息地指数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西北太平洋中心渔场和潜在渔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西北太平洋 栖息地指数 水温垂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模型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云凯 禹娜 +2 位作者 陈立侨 CHEN Yong 冯德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9,共10页
根据1999~2002年间对东海南部海区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后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5.1软件构建了该海区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生态通道模型由20个功能组构... 根据1999~2002年间对东海南部海区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后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5.1软件构建了该海区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生态通道模型由20个功能组构成,基本覆盖了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为1.00~4.23,能量流动主要由6个整合营养级构成,营养级I的利用效率颇为低下,大量初级生产力未进入更高层次的营养流动,造成生态系统下层营养流动的"阻塞"。鲹科鱼类、沙丁鱼、鳀科鱼类和其他小型鱼类的生产量较高,占鱼类总生产量的85.6%,而其他大中型肉食性鱼类的生产量都较低。混合营养分析表明,在能量从低级向高层次转化的食物网中,底层功能组起关键作用。反映系统成熟度的指标,包括较高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初级生产力/呼吸(NPP/R),以及较低的连接指数(CI)、系统杂食指数(SOI)和Finn’s循环指数(FCI)等,均表明该海区处在一个"幼态化"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东海南部海区 生态网络分析 生态系统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水质的夏季东海鲐鱼渔情预报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峰 雷林 +4 位作者 毛志华 陈新军 李纲 高峰 官文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56-62,共7页
根据2007~2009年7~9月渔汛期间我国鲐鱼灯光围网在东海的生产数据,利用海表温、叶绿素浓度、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等遥感水质数据,分别将作业网次比例和单网次产量(CPUE)作为适应性指数,利用算术平均数(AM)和几何平均数(GM)分别建... 根据2007~2009年7~9月渔汛期间我国鲐鱼灯光围网在东海的生产数据,利用海表温、叶绿素浓度、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等遥感水质数据,分别将作业网次比例和单网次产量(CPUE)作为适应性指数,利用算术平均数(AM)和几何平均数(GM)分别建立基于海表温、叶绿素浓度、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的综合栖息地指数模型。结果表明,AM栖息地指数模型和GM栖息地指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P〈0.01),在HSI大于0.5的海域,2007~2009年7~9月平均作业网次比例在65%以上,各月平均CPUE均高于19.82 t/net。研究认为,AM模型稍优于GM模型。利用2010年7~9月生产数据及遥感水质数据对AM模型进行验证,分析认为,87%以上的作业网次和产量分布在HSI高于0.5的海域,CPUE为14~17 t/net,且较稳定,波动较小。研究认为,基于遥感水质数据的AM栖息地指数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东海鲐鱼渔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栖息地指数 东海 海洋遥感 水质 渔情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两个群体耳石重量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1 位作者 李建华 陆化杰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9-387,共9页
根据2007年2~5月和2010年1~3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Illexargentinus)样本,提取574对耳石并进行称重,利用方差分析(ANOVA)法和最小显著差多重比较法(LSD)对南巴塔哥尼亚群体(South Patagonic Stock,SPS)和... 根据2007年2~5月和2010年1~3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Illexargentinus)样本,提取574对耳石并进行称重,利用方差分析(ANOVA)法和最小显著差多重比较法(LSD)对南巴塔哥尼亚群体(South Patagonic Stock,SPS)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巴塔哥尼亚群体(Bonaerensis-Northpatagonic Stock,BNS)分别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性别、不同性腺成熟度、不同胴长组和耳石外部形态对耳石重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BNS群体不同性别耳石重量不存在差异(P>0.05),SPS群体耳石重量性别间差异极显著(P<0.01);BNS群体耳石重量在不同性腺成熟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SPS群体雌性在不同性腺成熟度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P<0.01),雄性则无差异(P>0.05);两个群体在不同的胴长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40~260 mm和220~240 mm分别为BNS群体雌、雄性胴长范围所对应的耳石增重变化的拐点,220~240 mm和200~200 mm分别为SPS群体雌、雄性胴长范围所对应的耳石增重变化的拐点;两个群体的耳石总长(TSL)、背侧区长(DLL)和侧区长(LDL)与耳石重量的相关性较大,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符合对数生长曲线,两个群体在不同的耳石长度组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耳石总长1 000μm左右是阿根廷滑柔鱼耳石总长所对应耳石重量的变化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耳石重量 性腺成熟度 胴长 耳石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角质颚长度分析 被引量:35
18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4,共7页
根据2004-2005年我国鱿钓渔船对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资源调查期间采集的103个鸢乌贼角质颚和60枚耳石样本,分析了角质颚长度特征,并与鸢乌贼胴长、体重和日龄建立了关系。结果显示,角质颚长度与胴长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与体重呈极... 根据2004-2005年我国鱿钓渔船对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资源调查期间采集的103个鸢乌贼角质颚和60枚耳石样本,分析了角质颚长度特征,并与鸢乌贼胴长、体重和日龄建立了关系。结果显示,角质颚长度与胴长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与体重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角质颚各部长度随着鸢乌贼日龄增加逐步增大,上、下颚头盖和脊突生长较快,喙部和翼部生长较慢;上颚头盖和脊突较下颚头盖和脊突生长快;上颚翼部呈幂函数生长,上、下颚其余各部均呈线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颚 耳石 鸢乌贼 印度洋西北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鱿钓渔场时空分布年间差异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方舟 沈锦松 +2 位作者 陈新军 陆化杰 李建华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5-300,共6页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西南大西洋重要的经济性头足类,其中分布在阿根廷专属经济区的渔场是极为重要的作业海区,掌握其渔场时空分布有助于合理利用该资源。根据2008~2011年中国鱿钓船在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的生产统计资料,...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西南大西洋重要的经济性头足类,其中分布在阿根廷专属经济区的渔场是极为重要的作业海区,掌握其渔场时空分布有助于合理利用该资源。根据2008~2011年中国鱿钓船在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的生产统计资料,利用空间距离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渔场时空分布及其年间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2008年的产量明显高于其它三年,2008年渔场主要分布于46°S以南,与其它三年也有所差异。产量重心在各年的2月份差异最小,3月份显示出较大的差异。计算欧式距离表明,2008年和2010年产量重心空间距离最小,2010年和2011年空间距离最大。聚类分析表明,2008年与2010年归为一类,2009年和2011年为一类。对不同月份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不同年份2月均在一类中,空间差异较小,其它月份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同一年相邻月份渔场变化不明显。研究认为,阿根廷滑柔鱼年间渔场分布变化很大,今后应该结合各项生物学指标和海洋环境因子进行全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中心渔场 阿根廷专属经济区以内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半岛周边南极大磷虾群体体长组成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辉 许柳雄 +4 位作者 朱国平 黄洪亮 冯春雷 孙坚强 吴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8-1004,共7页
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俗指南极磷虾,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生物量最大的单一生物资源[1],在南大洋一半以上海域均有分布[2],尤以南极半岛海域最为密集[3,4]。其个体较大,最大体长可达60 mm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磷虾种。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南大洋 体长组成 分布混合分析 秩和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