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极海洋生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朱国平
王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320-8330,共11页
生物的胃肠道微生物数量众多,各种菌群之间互相制约,与宿主共同进化。南大洋作为一个巨大的生物资源库,繁衍生存着大量的生物,其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及特殊性,使得其胃肠道微生物较为特殊,肠道微生物群落也进化到适应宿主的各种营养生活方...
生物的胃肠道微生物数量众多,各种菌群之间互相制约,与宿主共同进化。南大洋作为一个巨大的生物资源库,繁衍生存着大量的生物,其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及特殊性,使得其胃肠道微生物较为特殊,肠道微生物群落也进化到适应宿主的各种营养生活方式。从不同营养级具有代表性的南极海洋生物出发,以南极磷虾,鱼类,企鹅,海豹为主线,综述这些生物胃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概况以及相关研究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以期揭示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为更加有效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南极磷虾
冰鱼
海豹
企鹅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极冰鱼科鱼类摄食生态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清源
朱国平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0-227,共8页
南极冰鱼科鱼类多为南大洋优势鱼种,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也是该海域主要的商业捕捞对象。目前,对于其中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鱼种,尤其是裘氏鳄头冰鱼(Champsocephalus gunnari)、威氏棘冰鱼...
南极冰鱼科鱼类多为南大洋优势鱼种,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也是该海域主要的商业捕捞对象。目前,对于其中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鱼种,尤其是裘氏鳄头冰鱼(Champsocephalus gunnari)、威氏棘冰鱼(Chaenodraco wilsoni)以及南乔治亚拟冰鱼(Pseudochaenichthys georgianus)等已有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集中在年龄与生长、分布等方面,关于南极冰鱼科鱼类营养动力学的研究较为零散,且多集中在少数几种南极冰鱼种类上,这限制了从整体上理解南极冰鱼科鱼类在南大洋生态系统功能中发挥的作用。为此,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南极冰鱼食物组成、摄食机制、摄食差异性的研究工作,并对今后开展南极冰鱼摄食生态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相关结果可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并进一步为开展该科鱼类摄食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鱼科
冰鱼
南极
摄食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白令海阿拉斯加狭鳕矢耳石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段咪
魏联
朱国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2-498,共7页
为研究阿拉斯加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耳石与鱼体生长的关系,对采自西白令海水域53尾阿拉斯加狭鳕样本的矢耳石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结果表明:阿拉斯加狭鳕矢耳石外形较大,呈近椭圆形,基叶和翼叶明显,主间沟不明显;体长为35~43...
为研究阿拉斯加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耳石与鱼体生长的关系,对采自西白令海水域53尾阿拉斯加狭鳕样本的矢耳石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结果表明:阿拉斯加狭鳕矢耳石外形较大,呈近椭圆形,基叶和翼叶明显,主间沟不明显;体长为35~43 cm的个体耳石长和耳石宽分别为12.93~17.05 mm和5.70~7.78 mm;左、右矢耳石形态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个体体长的增加,耳石绝对尺寸增加,但相对尺寸减小,耳石的形态结构比例基本不变;通过对耳石外部形态9个指标主成分分析,可以用耳石面积、背长和耳石长来描述阿拉斯加狭鳕耳石的主要外部形态特征,耳石主要形态指标与体长、湿体质量的关系显示,耳石长、耳石宽、背长、基叶长、翼叶长、耳石面积和耳石周长与鱼体体长呈指数关系;而背宽与鱼体体长呈幂函数关系;耳石长、背宽、背长、基叶长、耳石面积和耳石周长与鱼体湿质量呈幂函数关系,耳石宽、翼叶长与鱼体湿质量呈指数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阿拉斯加狭鳕年龄鉴定和种群鉴别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斯加狭鳕
耳石
形态特征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吴睿婕
杨清源
朱国平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9,共8页
作为20世纪70年代末期底拖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以及近年来南极磷虾渔业的兼捕对象之一,威氏棘冰鱼(Chaenodraco wilsoni)在海洋捕食者与饵料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传递作用,而目前针对该鱼种的营养特性及其食性的研究却十分...
作为20世纪70年代末期底拖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以及近年来南极磷虾渔业的兼捕对象之一,威氏棘冰鱼(Chaenodraco wilsoni)在海洋捕食者与饵料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传递作用,而目前针对该鱼种的营养特性及其食性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为此,本研究分析了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的含量及其组成,并进一步探讨特征脂肪酸对食性的指示。结果表明,体长范围为4.8-30.7cm、质量范围为0.3-250.5 g的威氏棘冰鱼肌肉样本中共检测出29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包括C16:0,C18:0,C18:1n9c,C20:5n3(EPA)以及C22:6n3(DHA),各类脂肪酸类型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威氏棘冰鱼多种特征脂肪酸含量与体长之间不具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其摄食并不随着个体的生长而发生较大的变化。秋冬季威氏棘冰鱼呈现杂食性特性,主要摄食以硅藻为食的生物,如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同时对底栖生物和海底碎屑也有一定的摄食,并会摄食一定量的桡足类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氏棘冰鱼
脂肪酸
食性
布兰斯菲尔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极斯科舍海涡旋分布及其内部水文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严晨冰
程灵巧
朱国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共14页
南大洋涡旋在跨锋面物质热量输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斯科舍海位于德雷克海峡东面,属于重要的经济渔区,因此针对斯科舍海的涡旋分布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具有迫切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9年卫星遥感数据对斯科舍海涡旋进行了探测与追踪,并统...
南大洋涡旋在跨锋面物质热量输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斯科舍海位于德雷克海峡东面,属于重要的经济渔区,因此针对斯科舍海的涡旋分布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具有迫切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9年卫星遥感数据对斯科舍海涡旋进行了探测与追踪,并统计了涡旋半径、传播距离、生命周期等特征参数,分析涡旋的地理分布特点、涡旋跨锋面情况以及移动特性,同时结合剖面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涡旋内部水文特性。结果显示,该海域近92%的涡旋均为生命周期小于30 d的短寿命涡旋,平均半径集中在10~30 km之间。涡旋产生地主要集中在斯科舍海中部的极锋(PF)、南极绕极流南锋(SACCF)和亚南极锋(SAF)附近水深为3000~5000 m的海域。受斯科舍海海底山脊的阻碍作用,涡动能(EKE)高值聚集在PF和SAF之间,并在2016年之后达到显著正异常。跨PF和SACCF锋面的涡旋中,低纬向涡旋数量占主导,其中以气旋式涡旋居多。在高纬向涡旋中反气旋式涡旋占主导。涡旋内部水文结构显示,冷涡内部次表层相对低温低盐,与高纬水团特征一致;暖涡内部次表层相对高温高盐。推测冷涡可能携带高纬海域水体向低纬移动,暖涡可能携带低纬海水向高纬移动。本研究为进一步理解斯科舍海涡旋特性及其在该海域物质能量运输上的作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科舍海
海洋涡旋
特征统计
跨锋面输送
垂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极海洋生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朱国平
王敏
机构
上海
海洋大学
海洋
科学学院
上海
海洋大学
极地
研究
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
国家远洋
渔业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320-833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77618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406801)。
文摘
生物的胃肠道微生物数量众多,各种菌群之间互相制约,与宿主共同进化。南大洋作为一个巨大的生物资源库,繁衍生存着大量的生物,其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及特殊性,使得其胃肠道微生物较为特殊,肠道微生物群落也进化到适应宿主的各种营养生活方式。从不同营养级具有代表性的南极海洋生物出发,以南极磷虾,鱼类,企鹅,海豹为主线,综述这些生物胃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概况以及相关研究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以期揭示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为更加有效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借鉴。
关键词
南极
南极磷虾
冰鱼
海豹
企鹅
肠道微生物
Keywords
Antarctic
Euphausia superba
icefish
seal
penguin
gut microbe
分类号
Q938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极冰鱼科鱼类摄食生态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清源
朱国平
机构
上海
海洋大学
海洋
科学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
国家远洋
渔业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0-22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406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6185)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文摘
南极冰鱼科鱼类多为南大洋优势鱼种,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也是该海域主要的商业捕捞对象。目前,对于其中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鱼种,尤其是裘氏鳄头冰鱼(Champsocephalus gunnari)、威氏棘冰鱼(Chaenodraco wilsoni)以及南乔治亚拟冰鱼(Pseudochaenichthys georgianus)等已有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集中在年龄与生长、分布等方面,关于南极冰鱼科鱼类营养动力学的研究较为零散,且多集中在少数几种南极冰鱼种类上,这限制了从整体上理解南极冰鱼科鱼类在南大洋生态系统功能中发挥的作用。为此,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南极冰鱼食物组成、摄食机制、摄食差异性的研究工作,并对今后开展南极冰鱼摄食生态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相关结果可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并进一步为开展该科鱼类摄食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思路。
关键词
南极冰鱼科
冰鱼
南极
摄食
食性
Keywords
Channichthyidae
icefish
Antarctic
feeding
diet
分类号
S93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白令海阿拉斯加狭鳕矢耳石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段咪
魏联
朱国平
机构
上海
海洋大学
海洋
科学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
国家远洋
渔业
工程
研究
中心
出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2-49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6185)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为研究阿拉斯加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耳石与鱼体生长的关系,对采自西白令海水域53尾阿拉斯加狭鳕样本的矢耳石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结果表明:阿拉斯加狭鳕矢耳石外形较大,呈近椭圆形,基叶和翼叶明显,主间沟不明显;体长为35~43 cm的个体耳石长和耳石宽分别为12.93~17.05 mm和5.70~7.78 mm;左、右矢耳石形态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个体体长的增加,耳石绝对尺寸增加,但相对尺寸减小,耳石的形态结构比例基本不变;通过对耳石外部形态9个指标主成分分析,可以用耳石面积、背长和耳石长来描述阿拉斯加狭鳕耳石的主要外部形态特征,耳石主要形态指标与体长、湿体质量的关系显示,耳石长、耳石宽、背长、基叶长、翼叶长、耳石面积和耳石周长与鱼体体长呈指数关系;而背宽与鱼体体长呈幂函数关系;耳石长、背宽、背长、基叶长、耳石面积和耳石周长与鱼体湿质量呈幂函数关系,耳石宽、翼叶长与鱼体湿质量呈指数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阿拉斯加狭鳕年龄鉴定和种群鉴别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阿拉斯加狭鳕
耳石
形态特征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Gadus chalcogrammus
otolith
morphologic featur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S912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吴睿婕
杨清源
朱国平
机构
上海
海洋大学
海洋
科学学院
上海
海洋大学
极地
研究
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
国家远洋
渔业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618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406801)
自然资源部极地办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
文摘
作为20世纪70年代末期底拖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以及近年来南极磷虾渔业的兼捕对象之一,威氏棘冰鱼(Chaenodraco wilsoni)在海洋捕食者与饵料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传递作用,而目前针对该鱼种的营养特性及其食性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为此,本研究分析了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的含量及其组成,并进一步探讨特征脂肪酸对食性的指示。结果表明,体长范围为4.8-30.7cm、质量范围为0.3-250.5 g的威氏棘冰鱼肌肉样本中共检测出29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包括C16:0,C18:0,C18:1n9c,C20:5n3(EPA)以及C22:6n3(DHA),各类脂肪酸类型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威氏棘冰鱼多种特征脂肪酸含量与体长之间不具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其摄食并不随着个体的生长而发生较大的变化。秋冬季威氏棘冰鱼呈现杂食性特性,主要摄食以硅藻为食的生物,如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同时对底栖生物和海底碎屑也有一定的摄食,并会摄食一定量的桡足类生物。
关键词
威氏棘冰鱼
脂肪酸
食性
布兰斯菲尔德
Keywords
spiny icefish
fatty acid
feeding habit
Bransfield Strait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极斯科舍海涡旋分布及其内部水文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严晨冰
程灵巧
朱国平
机构
上海
海洋大学
海洋
科学学院
上海
海洋大学
极地
研究
中心
上海
海洋大学
海洋
科学与技术
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
上海
海洋大学
国家远洋
渔业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406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6219,41776185)。
文摘
南大洋涡旋在跨锋面物质热量输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斯科舍海位于德雷克海峡东面,属于重要的经济渔区,因此针对斯科舍海的涡旋分布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具有迫切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9年卫星遥感数据对斯科舍海涡旋进行了探测与追踪,并统计了涡旋半径、传播距离、生命周期等特征参数,分析涡旋的地理分布特点、涡旋跨锋面情况以及移动特性,同时结合剖面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涡旋内部水文特性。结果显示,该海域近92%的涡旋均为生命周期小于30 d的短寿命涡旋,平均半径集中在10~30 km之间。涡旋产生地主要集中在斯科舍海中部的极锋(PF)、南极绕极流南锋(SACCF)和亚南极锋(SAF)附近水深为3000~5000 m的海域。受斯科舍海海底山脊的阻碍作用,涡动能(EKE)高值聚集在PF和SAF之间,并在2016年之后达到显著正异常。跨PF和SACCF锋面的涡旋中,低纬向涡旋数量占主导,其中以气旋式涡旋居多。在高纬向涡旋中反气旋式涡旋占主导。涡旋内部水文结构显示,冷涡内部次表层相对低温低盐,与高纬水团特征一致;暖涡内部次表层相对高温高盐。推测冷涡可能携带高纬海域水体向低纬移动,暖涡可能携带低纬海水向高纬移动。本研究为进一步理解斯科舍海涡旋特性及其在该海域物质能量运输上的作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支撑。
关键词
斯科舍海
海洋涡旋
特征统计
跨锋面输送
垂直结构
Keywords
Scotia Sea
ocean eddy
characteristic statistics
cross-frontal transport
vertical structure
分类号
P728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731.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极海洋生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朱国平
王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极冰鱼科鱼类摄食生态学研究进展
杨清源
朱国平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白令海阿拉斯加狭鳕矢耳石形态特征研究
段咪
魏联
朱国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吴睿婕
杨清源
朱国平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南极斯科舍海涡旋分布及其内部水文结构特征分析
严晨冰
程灵巧
朱国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