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渔业资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了解种群分布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是养护渔业资源、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渔业资源丰度和种群分布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但目前的研究更多关注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较少考虑环境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渔业资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了解种群分布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是养护渔业资源、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渔业资源丰度和种群分布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但目前的研究更多关注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较少考虑环境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为了探索不同环境因素对马达加斯加西海岸虾类资源量的影响机制与路径,本研究使用2014-2020年该海域捕虾拖网数据,采用贝叶斯网络分析了降水、径流等海洋环境因子与3种主捕虾类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e effort,CPUE)之间的网络关系,探索在多种环境因子影响下3种虾类CPUE的潜在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降水、径流、海面高度距平(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SSHA)和海表面温度(seasurface temperat-ure,SST)是影响印度白虾CPUE的主要因素,径流、SSHA、SST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chlorophyll a mass concentration,Chl a)是影响独角新对虾和短沟对虾的CPUE的主要因素;降水通过不同路径影响其他环境因子进而对3种虾类CPUE产生间接影响:降水通过径流、SST和SSHA的途径对印度白虾产生间接影响,但对于独角新对虾和短沟对虾,降水通过径流、SST、SSHA和Chla的途径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马达加斯加西海岸降水和其他海洋环境因子不仅对3种虾类CPUE产生直接影响,降水还能通过影响其他环境因子对虾类种群资源变动的间接影响途径和机制。展开更多
本文利用1998-2016年西北太平洋柔鱼渔业数据及其渔场(35°~45°N,140°~165°E)的海洋遥感环境数据,包括海表温度、海面高度异常和叶绿素浓度,采用基于渔场环境的方法标准化西北太平洋柔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本文利用1998-2016年西北太平洋柔鱼渔业数据及其渔场(35°~45°N,140°~165°E)的海洋遥感环境数据,包括海表温度、海面高度异常和叶绿素浓度,采用基于渔场环境的方法标准化西北太平洋柔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结果表明:柔鱼高频次作业的海表温度范围为10.2~22.2℃(96.05%),海面高度异常范围为-15.9~28.2 cm(97.91%),叶绿素浓度范围为0.0~1.0 mg/m^3(96.69%)。名义CPUE和基于环境因子的标准化CPUE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由于柔鱼作业方式高度集中,有效捕捞努力量远低于名义捕捞努力量,以及考虑环境因子影响效应,名义CPUE均低于标准化CPUE。在深入理解鱿钓渔业和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基于渔场环境因子准化后的CPUE更具代表性,建议在以后的柔鱼资源评估与管理中使用基于渔场环境因子的标准化CPUE。展开更多
文摘研究渔业资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了解种群分布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是养护渔业资源、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渔业资源丰度和种群分布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但目前的研究更多关注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较少考虑环境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为了探索不同环境因素对马达加斯加西海岸虾类资源量的影响机制与路径,本研究使用2014-2020年该海域捕虾拖网数据,采用贝叶斯网络分析了降水、径流等海洋环境因子与3种主捕虾类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e effort,CPUE)之间的网络关系,探索在多种环境因子影响下3种虾类CPUE的潜在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降水、径流、海面高度距平(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SSHA)和海表面温度(seasurface temperat-ure,SST)是影响印度白虾CPUE的主要因素,径流、SSHA、SST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chlorophyll a mass concentration,Chl a)是影响独角新对虾和短沟对虾的CPUE的主要因素;降水通过不同路径影响其他环境因子进而对3种虾类CPUE产生间接影响:降水通过径流、SST和SSHA的途径对印度白虾产生间接影响,但对于独角新对虾和短沟对虾,降水通过径流、SST、SSHA和Chla的途径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马达加斯加西海岸降水和其他海洋环境因子不仅对3种虾类CPUE产生直接影响,降水还能通过影响其他环境因子对虾类种群资源变动的间接影响途径和机制。
文摘本文利用1998-2016年西北太平洋柔鱼渔业数据及其渔场(35°~45°N,140°~165°E)的海洋遥感环境数据,包括海表温度、海面高度异常和叶绿素浓度,采用基于渔场环境的方法标准化西北太平洋柔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结果表明:柔鱼高频次作业的海表温度范围为10.2~22.2℃(96.05%),海面高度异常范围为-15.9~28.2 cm(97.91%),叶绿素浓度范围为0.0~1.0 mg/m^3(96.69%)。名义CPUE和基于环境因子的标准化CPUE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由于柔鱼作业方式高度集中,有效捕捞努力量远低于名义捕捞努力量,以及考虑环境因子影响效应,名义CPUE均低于标准化CPUE。在深入理解鱿钓渔业和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基于渔场环境因子准化后的CPUE更具代表性,建议在以后的柔鱼资源评估与管理中使用基于渔场环境因子的标准化CP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