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候和环境因子的近海鲐鱼资源评估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良成 郭爱 陈新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研究环境与气候因子对鲐鱼的生长、繁殖和补充的影响。【方法】根据我国东、黄海鲐鱼灯光围网渔业捕获量、捕捞努力量建立剩余产量模型,尝试用6月产卵场(127°30′E、29°30′N)的平均海表温(SST)、Nino 3.4区海表温度... 【目的】研究环境与气候因子对鲐鱼的生长、繁殖和补充的影响。【方法】根据我国东、黄海鲐鱼灯光围网渔业捕获量、捕捞努力量建立剩余产量模型,尝试用6月产卵场(127°30′E、29°30′N)的平均海表温(SST)、Nino 3.4区海表温度距平值(Nino-SSTA)、太平洋中高纬年代际振荡(PDO)和南方涛动指数(SOI)4个因子对剩余产量模型进行优化,分析SST、Nino-SSTA、PDO和SOI对东、黄海鲐鱼资源量和最大可持续产量的影响。【结果】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PDO对CPUE残差无影响,对SST、Nino-SSTA和SOI有影响。选取相关性较高的SST、Nino-SSTA对模型进行优化,发现优化后的模型对鲐鱼渔获量的拟合效果比优化前显著增强。【结论】6月份产卵场SST、Nino 3.4区海表温度距平值对鲐鱼资源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建议在渔业管理中应根据各年环境因子的情况确定最大可持续产量,合理制定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剩余产量模型 海表面温度 Nino3.4区海表温度距平值 产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青鲨渔业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伟文 田思泉 +1 位作者 戴小杰 陈新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0-550,共11页
大青鲨(Prionace glauca)广泛分布于南、北温带和热带的三大洋区,是延绳钓渔业和刺网渔业的主要兼捕对象,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捕捞强度的加大,大青鲨的资源出现衰退的现象。但由于基础数据的不确定... 大青鲨(Prionace glauca)广泛分布于南、北温带和热带的三大洋区,是延绳钓渔业和刺网渔业的主要兼捕对象,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捕捞强度的加大,大青鲨的资源出现衰退的现象。但由于基础数据的不确定性,大青鲨资源评估的结果并未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本文以文献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对大青鲨渔业生物学的研究历程进行阐述,了解了不同时期大青鲨渔业生物学的研究重点。综合诸多文献资料,对大青鲨的年龄与生长、基础繁殖生物学、种群结构的鉴定、资源丰度指数和资源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和分析。最后根据上述的综合和分析结果,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大青鲨的资源评估的可信度,提高对大青鲨资源现状的了解,以期为大青鲨的资源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鲨 渔业生物学 资源丰度指数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平洋延绳钓长鳍金枪鱼生物学组成及其与栖息环境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储宇航 戴小杰 +2 位作者 田思泉 高春霞 李伟文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经济价值高,是我国延绳钓渔业重要的目标鱼种。根据2013年9月~2014年1月和2014年4~8月我国金枪鱼观察员在南太平洋东部海域收集的长鳍金枪鱼样本和海洋环境数据,对其生物学组成和栖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经济价值高,是我国延绳钓渔业重要的目标鱼种。根据2013年9月~2014年1月和2014年4~8月我国金枪鱼观察员在南太平洋东部海域收集的长鳍金枪鱼样本和海洋环境数据,对其生物学组成和栖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叉长(FL,cm)与体质量(WW,kg)的关系为:WW=3×10-5×FL2.909 9(雌雄性,R2=0.915 3);体长(TL,cm)与叉长(FL,cm)关系为:TL=1.033 6FL+2.555(R2=0.961 4);叉长(FL,cm)与两背鳍间距(LD1D2,cm)的关系为:LD1D2=0.248 5FL+1.238 1(R2=0.815 1);利用各水层长鳍金枪鱼渔获率(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推测其主要的栖息水层为150~270 m,栖息水层温度范围16~22℃,盐度范围35.0~35.6,其中最高资源丰度主要分布在190~230 m的水层,对应的温度为18~20℃,盐度为35.2~35.4。研究结果可为掌握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栖息环境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鳍金枪鱼 南太平洋 个体组成 栖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鱼中层拖网阻力计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陆奇巍 张敏 +3 位作者 邹晓荣 李玉伟 吴昔磊 谢峰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对我国现有竹笑鱼(Trachurus murphyi)中层拖网1 040 m×253.02 m(149.4 m)、1 248 m×285.00 m(160.2 m)、1440 m×361.00 m(228.6 m)、1440 m×352.30 m(242.4 m)和1 632 m×444.00 m(277.4 m)进行... 对我国现有竹笑鱼(Trachurus murphyi)中层拖网1 040 m×253.02 m(149.4 m)、1 248 m×285.00 m(160.2 m)、1440 m×361.00 m(228.6 m)、1440 m×352.30 m(242.4 m)和1 632 m×444.00 m(277.4 m)进行水槽模型试验,采用现有网具阻力推算的基本公式R=SV2/(A+BV)和R=k(d/a) LCVn得到我国现有竹笑鱼中层拖网阻力估算公式Ra=SV2/(25.12 +2.26V)和Rb=0.021 8 (d/a) LCV1.708,使用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t检验法对两种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并用1 632 m×444.00 m(277.4 m)海上实测阻力进行验证比较.结果表明:(1)在最小拖速4.0 kn和最大拖速6.0 kn时,两种公式计算的各网阻力最小值和最大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2)海上实测拖速在4.5~6.0 kn时,式Ra=SV/(25.12 +2.26V)的计算值较接近1632型拖网海上实测值,但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必要的海上实船补充测试,并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以验证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荚鱼 中层拖网 模型试验 海上实测 阻力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日志管理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6
5
作者 邹莉瑾 戴小杰 +2 位作者 许柳雄 朱江峰 田思泉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5年第1期35-39,共5页
金枪鱼渔捞日志作为金枪鱼数据收集系统的一部分,在区域性国际渔业组织履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梳理了国际渔业组织涉及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日志的履约要求,分析了部分国家或地区金枪鱼渔捞日志管理要求,论述了我国金枪鱼延绳钓渔捞... 金枪鱼渔捞日志作为金枪鱼数据收集系统的一部分,在区域性国际渔业组织履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梳理了国际渔业组织涉及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日志的履约要求,分析了部分国家或地区金枪鱼渔捞日志管理要求,论述了我国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日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1)渔捞日志嵌入船位监控系统,缩短渔捞日志上交的时效性,提高日志填写的准确性;(2)统一金枪鱼渔业数据收集系统,建立大型金枪鱼数据库,使渔业数据规模化、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 延绳钓渔捞日志 区域性国际渔业组织 履约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栖息水层深度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 被引量:4
6
作者 储宇航 戴小杰 +1 位作者 田思泉 高春霞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6-224,共9页
根据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和2014年3月至9月我国金枪鱼科学观察员在南太平洋采集的延绳钓钩位深度数据和长鳍金枪鱼钓获钩位数据,分析了延绳钓各钩位的上浮率,估算了热带和温带海域长鳍金枪鱼钓获深度范围、最适栖息水层,比较了两个海... 根据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和2014年3月至9月我国金枪鱼科学观察员在南太平洋采集的延绳钓钩位深度数据和长鳍金枪鱼钓获钩位数据,分析了延绳钓各钩位的上浮率,估算了热带和温带海域长鳍金枪鱼钓获深度范围、最适栖息水层,比较了两个海域长鳍金枪鱼最适栖息深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的长鳍金枪鱼CPUE较高;热带海域钓钩上浮率为14.39%,温带海域为13.60%;热带海域长鳍金枪鱼最适栖息深度范围为190~220 m,温带海域较热带海域浅,为160~190 m;长鳍金枪鱼栖息深度均值在不同季节差异极显著(P〈0.01),第2季度平均钓获深度最大,为218.0 m,第1季度最浅,为197.0 m(95%的置信区间)。在实际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垂直栖息深度的变化,合理配置延绳钓钓具,减少兼捕率和误捕率,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鳍金枪鱼 南太平洋 最适栖息深度 上浮率 空间分布 季节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的听觉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邢彬彬 殷雷明 +7 位作者 张国胜 庄鑫 王羿宁 王振宇 李泓泉 刘景 刘宏超 许柳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503,共9页
声音在鱼类声通讯交流、定向、觅食和方法等行为中起到关键作用。综述了鱼类听觉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鱼类听觉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内容和目的。并结合近年的研究动态,分析了鱼类听觉研究在海上环境噪声评价、音响驯化型海洋牧场、新... 声音在鱼类声通讯交流、定向、觅食和方法等行为中起到关键作用。综述了鱼类听觉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鱼类听觉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内容和目的。并结合近年的研究动态,分析了鱼类听觉研究在海上环境噪声评价、音响驯化型海洋牧场、新渔具渔法开发、和鱼类健康养殖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我国今后鱼类听觉研究及其在渔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听觉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