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南地区“克氏原螯虾-再生稻”轮作的生产性试验
1
作者 周旋 张冬冬 +5 位作者 潘志辉 沈蓓杰 奚业文 周文宗 成永旭 吴旭干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2期82-90,共9页
为研究“克氏原螯虾-再生稻”轮作模式在皖南地区应用的可行性,2021年3月14日—5月12日,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上海海洋大学稻渔科研基地3口面积分别为3068.00 m^(2)(B1)、3268.00 m^(2)(B2)和2935.00 m^(2)(B3),具有宽2.50~3.00 ... 为研究“克氏原螯虾-再生稻”轮作模式在皖南地区应用的可行性,2021年3月14日—5月12日,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上海海洋大学稻渔科研基地3口面积分别为3068.00 m^(2)(B1)、3268.00 m^(2)(B2)和2935.00 m^(2)(B3),具有宽2.50~3.00 m、深0.30~0.40 m的“回”字型环沟的池塘中,放养平均体质量为(3.65±0.23)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密度为(7316.27±81.70)ind.·667 m^(-2),种植“甬优4901”再生稻。环沟提前种植直径约为0.50 m的大颗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每天16:30左右,投喂3%~5%的螯虾配合饲料,评估该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养殖性能、两季水稻的生长、产量、质量及经济效益。结果显示:(1)收获时克氏原螯虾规格分布服从正态分布,主要集中于20.00~34.99 g,占(61.51±5.05)%。最终平均规格为(28.13±2.62)g,平均产量为(138.66±6.93)kg·667 m^(-2),饲料系数为1.23±0.12,最终成活率为(75.10±2.62)%;(2)第一季稻的有效分蘖、穗粒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高于第二季(P<0.05),但两季水稻的千粒重无显著差异;(3)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净利润为(1971.06±262.99)CNY·667 m^(-2),再生稻种植的净利润为(265.71±60.40)CNY·667 m^(-2),其中克氏原螯虾养殖的投资回报率为(63.48±9.47)%,而水稻种植的投资回报率仅为(20.93±4.78)%;(4)本试验的产值为(6618.19±289.40)CNY·667 m^(-2),净利润为(2236.77±323.05)CNY·667m^(-2),投资回报率为(51.12±9.08)%。本研究结果可为皖南地区推广“克氏原螯虾-再生稻轮作”模式提供生产性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综合种养 再生稻 克氏原螯虾 养殖性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