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亮氨酸与缬氨酸交互作用对刺参生长、体壁氨基酸组成及消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陆国峰
王际英
+4 位作者
李宝山
刘经未
郝甜甜
孙永智
黄炳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198,共11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亮氨酸和缬氨酸的交互作用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体壁氨基酸组成及消化能力的影响。采用双因素实验(two-way ANOVA)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6%、2.34%、3.40%的包膜亮氨酸和0、1.74%、2.50%、3.48...
本实验旨在研究亮氨酸和缬氨酸的交互作用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体壁氨基酸组成及消化能力的影响。采用双因素实验(two-way ANOVA)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6%、2.34%、3.40%的包膜亮氨酸和0、1.74%、2.50%、3.48%的包膜缬氨酸,配制成4个亮氨酸水平(实际含量为1.00%、1.50%、2.10%和2.60%)×4个缬氨酸水平(实际含量为0.65%、1.40%、1.70%和2.20%)的16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16.80±0.18)g的刺参60 d。结果表明,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刺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当饲料中缬氨酸含量为1.40%时,刺参体壁粗脂肪含量随着亮氨酸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且L1.0V1.4组(亮氨酸1.00%,缬氨酸1.40%)显著低于其他组。亮氨酸和缬氨酸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刺参体壁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当饲料中亮氨酸含量为2.10%时,随着缬氨酸含量的升高,肠道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二者之间表现出先协同后拮抗的作用。淀粉酶活性在L2.6V1.4(亮氨酸2.60%,缬氨酸1.40%)组活性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综上所述,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刺参的生长性能、体壁氨基酸组成及消化酶活力,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刺参饲料中亮氨酸和缬氨酸的比值为1.90(亮氨酸含量2.60%,缬氨酸含量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亮氨酸
缬氨酸
生长
体壁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饲料中添加酶解海带粉对刺参幼参生长、体组成、消化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美琪
宋志东
+5 位作者
郭鹏
李宝山
王际英
黄炳山
孙永智
李培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6-187,共12页
以海带粉饲料为对照(D1),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中等梯度添加3%(D2)、6%(D3)、9%(D4)、12%(D5)和15%(D6)的酶解海带粉(EKP),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实验幼参初重为(11.40±0.04)g,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
以海带粉饲料为对照(D1),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中等梯度添加3%(D2)、6%(D3)、9%(D4)、12%(D5)和15%(D6)的酶解海带粉(EKP),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实验幼参初重为(11.40±0.04)g,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幼参,每天投喂1次,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随着EKP添加量从0上升到15%,幼参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先升高后略有降低,添加6%以上EKP显著提高幼参WGR和SGR;添加12%和15%EKP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添加6%~9%EKP显著提高了总磷和总能表观消化率;添加3%~9%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不受影响;随EKP添加水平的升高,肠道葡萄糖激酶(GK)、丙酮酸激酶(P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GK和PK的活性在9%添加水平达到最大;PEPCK、ALT和AST的活性在12%添加水平达到最大。添加15%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Na^(+)-K^(+)-ATPase活性,而添加6%~15%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Ca^(2+)-Mg^(2+)-ATPase活性;添加6%~15%EKP增强了幼参肠道总抗氧化能力,SOD活性在9%~12%的添加水平下显著提高,但在15%水平下显著降低。12%~15%添加水平显著升高了丙二醛含量。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量EKP可提高刺参幼参的生长性能、消化和代谢活力以及抗氧化能力。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EKP在刺参幼参饲料中的最适添加量为1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酶解海带粉
生长
消化代谢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亮氨酸与缬氨酸交互作用对刺参生长、体壁氨基酸组成及消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陆国峰
王际英
李宝山
刘经未
郝甜甜
孙永智
黄炳山
机构
上海
海洋大学
、水产
科学
国家级
实验教学
示范
中心、
农业
农村部
鱼类
营养与
环境
生态
研究
中心
、水产
动物
遗传
育种
中心、
上海市
协同
创新
中心
山东省
海洋
资源
与环境
研究
院、山东省
海洋
生态
修复重点
实验
室、烟台市海珍品质量控制与精深加工重点
实验
室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198,共11页
基金
山东省刺参产业技术体系(SDAIT-22-06)资助。
文摘
本实验旨在研究亮氨酸和缬氨酸的交互作用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体壁氨基酸组成及消化能力的影响。采用双因素实验(two-way ANOVA)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6%、2.34%、3.40%的包膜亮氨酸和0、1.74%、2.50%、3.48%的包膜缬氨酸,配制成4个亮氨酸水平(实际含量为1.00%、1.50%、2.10%和2.60%)×4个缬氨酸水平(实际含量为0.65%、1.40%、1.70%和2.20%)的16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16.80±0.18)g的刺参60 d。结果表明,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刺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当饲料中缬氨酸含量为1.40%时,刺参体壁粗脂肪含量随着亮氨酸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且L1.0V1.4组(亮氨酸1.00%,缬氨酸1.40%)显著低于其他组。亮氨酸和缬氨酸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刺参体壁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当饲料中亮氨酸含量为2.10%时,随着缬氨酸含量的升高,肠道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二者之间表现出先协同后拮抗的作用。淀粉酶活性在L2.6V1.4(亮氨酸2.60%,缬氨酸1.40%)组活性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综上所述,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刺参的生长性能、体壁氨基酸组成及消化酶活力,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刺参饲料中亮氨酸和缬氨酸的比值为1.90(亮氨酸含量2.60%,缬氨酸含量1.40%)。
关键词
刺参
亮氨酸
缬氨酸
生长
体壁氨基酸
Keywords
Apostichopus japonicus
Leucine
Valine
Growth
Body wall amino acids
分类号
S963.7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饲料中添加酶解海带粉对刺参幼参生长、体组成、消化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美琪
宋志东
郭鹏
李宝山
王际英
黄炳山
孙永智
李培玉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省
海洋
资源
与环境
研究
院、山东省
海洋
生态
修复重点
实验
室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6-187,共12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20CXGC011404)
烟台市科技计划(2021XDHZ055)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刺参创新团队(SDAIT-22-06)共同资助。
文摘
以海带粉饲料为对照(D1),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中等梯度添加3%(D2)、6%(D3)、9%(D4)、12%(D5)和15%(D6)的酶解海带粉(EKP),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实验幼参初重为(11.40±0.04)g,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幼参,每天投喂1次,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随着EKP添加量从0上升到15%,幼参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先升高后略有降低,添加6%以上EKP显著提高幼参WGR和SGR;添加12%和15%EKP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添加6%~9%EKP显著提高了总磷和总能表观消化率;添加3%~9%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不受影响;随EKP添加水平的升高,肠道葡萄糖激酶(GK)、丙酮酸激酶(P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GK和PK的活性在9%添加水平达到最大;PEPCK、ALT和AST的活性在12%添加水平达到最大。添加15%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Na^(+)-K^(+)-ATPase活性,而添加6%~15%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Ca^(2+)-Mg^(2+)-ATPase活性;添加6%~15%EKP增强了幼参肠道总抗氧化能力,SOD活性在9%~12%的添加水平下显著提高,但在15%水平下显著降低。12%~15%添加水平显著升高了丙二醛含量。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量EKP可提高刺参幼参的生长性能、消化和代谢活力以及抗氧化能力。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EKP在刺参幼参饲料中的最适添加量为10.36%。
关键词
刺参
酶解海带粉
生长
消化代谢
抗氧化性能
Keywords
Apostichopus japonicus
Enzymatically hydrolyzed kelp powder
Growth
Digestion and metabolism
Oxidation resistance
分类号
S9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亮氨酸与缬氨酸交互作用对刺参生长、体壁氨基酸组成及消化能力的影响
陆国峰
王际英
李宝山
刘经未
郝甜甜
孙永智
黄炳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饲料中添加酶解海带粉对刺参幼参生长、体组成、消化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王美琪
宋志东
郭鹏
李宝山
王际英
黄炳山
孙永智
李培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