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转型期民众政治情绪表现与排解
- 1
-
-
作者
吴锋
-
机构
上海海关学院思政部
-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12期56-58,共3页
-
文摘
文章中政治情绪特指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的一种消极、否定心态。在社会转型中,民众自身的心理因素、社会经济利益分化的影响、政府的自利性与体制僵化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等共同作用引发民众政治情绪。建立畅通有效的社会宣泄机制、完善有序的社会协商机制及健全合法的社会缓冲机制以排解民众政治情绪。
-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政治情绪
极端行为
利益冲突
社会宣泄
-
分类号
D621.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从新发展议程看马克思主义前瞻性
- 2
-
-
作者
肖巍
杨寄荣
-
机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海关学院思政部
-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6,29,共7页
-
文摘
进入新世纪,国际社会关于发展的认知和行动都有明显进步,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联合国方面聚焦于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谋划最终形成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新的发展议程中所包含的充分发挥人的潜能、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正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但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力推动发展转型,为落实议程作出表率,而且也将以更丰富的发展实践印证马克思主义的前瞻性。
-
关键词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人的潜能
公正和包容的社会
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
-
Keywords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uman potential
fair and inclusive society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神圣家族》中人的存在方式与人道主义的创立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任帅军
杨寄荣
-
机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海关学院思政部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28,共7页
-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人权价值的生活实现问题研究"(2016EKS006)
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
-
文摘
对"人"及其存在方式的探讨是《神圣家族》的重要内容,学术界对之还未充分展开研究。通过对思辨唯心主义把人归结为自我意识的批判,通过对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唯物主义的肯定,通过指出自由个性是未来社会人的存在的核心追求,从而不断确证人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对人的存在方式展开论述的理论旨趣。他们在《神圣家族》中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剖析,既为走出人的存在方式的异化状态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又使得历史唯物主义与现实的人道主义一起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完整体系。
-
关键词
人的存在方式
人道主义
《神圣家族》
自我意识的人
自然界中的人
自由个性的人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