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物危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钰 张飞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0-460,共11页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活动的不断扩大,以及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梳理了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和污染现状,总结了海洋微塑料在全球各大洋的分布特征,并阐明了海洋微塑料的隐蔽性、流动性等特征造成其...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活动的不断扩大,以及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梳理了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和污染现状,总结了海洋微塑料在全球各大洋的分布特征,并阐明了海洋微塑料的隐蔽性、流动性等特征造成其不易观测及治理,由于微塑料尺寸微小,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易吸附有毒物质和微生物群落,进入食物链后,不可避免地会对各营养级海洋生物造成影响和损害,最终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最后,概述了国内外针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及防治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政策法规,旨在评估海洋微塑料污染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为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及海洋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污染 海洋生物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博学位论文主题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杰 李平 陈伟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4,共7页
为认识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博学位论文(简称安全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分布、主题演化和研究方法,从CNKI中国硕博论文数据库中,检索获取5 756篇安全学位论文,使用关键词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的方法提取和分析学位论文的主题分布、主题演... 为认识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博学位论文(简称安全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分布、主题演化和研究方法,从CNKI中国硕博论文数据库中,检索获取5 756篇安全学位论文,使用关键词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的方法提取和分析学位论文的主题分布、主题演化和研究方法。结果表明:安全学位论文的热点关键词集中在数值模拟、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以及指标体系等方面;关键词聚类将学位论文主题划分为安全评价与管理、火灾与爆炸、瓦斯安全以及煤自燃4个方面;4个时间阶段的安全学位论文主题演化相对稳定,并集中在以安全评价为代表的安全软科学领域和以数值模拟为代表的工程技术领域;安全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主要为数值模拟、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以及BP神经网络等分析方法,涉及模拟、仿真,预测以及评价、决策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与工程 学位论文 共词分析 词频分析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边界特性对南海海洋内波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郑应刚 张洪生 +1 位作者 李晓恋 张周昊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56,共16页
海洋内波在海洋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海洋内波研究对我国海洋科学的理论研究、海洋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海洋军事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及时发现海洋内波的发生地点以及对海洋内波参数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 海洋内波在海洋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海洋内波研究对我国海洋科学的理论研究、海洋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海洋军事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及时发现海洋内波的发生地点以及对海洋内波参数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影像中内波明暗条纹的边界特性,提出了一种集成的海洋内波检测算法:主要运用列分离邻域处理和Canny算子边缘检测算法对条纹进行检测,并利用海洋内波的轮廓长度、面积比值及传播方向三个特征对条纹进行筛选,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南海发生的多起海洋内波,以验证算法的鲁棒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识别出海洋内波的明暗条纹,不仅能够除去非内波条纹的轮廓,而且能够去除一些细小且不明显的内波条纹轮廓。利用余弦函数逐像素地对识别后的条纹进行拟合,然后根据拟合结果找出明暗条纹所在位置以及相邻明暗条纹之间的间距,从而判定出内波发生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内波 SAR CANNY算子 轮廓分类 面积比 方向特性 余弦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海洋输油橡胶软管的扭转性能
4
作者 徐勤亮 陈景皓 +2 位作者 高强 汪利伟 李忠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0755-10761,共7页
开发极地海洋油气是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海上漂浮输油软管是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oating liquefied natural gas system,FLNG)到穿梭油轮输送原油的重要设备。低温环境会造成部分材料特性改变,橡胶软管逐渐变硬,... 开发极地海洋油气是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海上漂浮输油软管是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oating liquefied natural gas system,FLNG)到穿梭油轮输送原油的重要设备。低温环境会造成部分材料特性改变,橡胶软管逐渐变硬,甚至丧失原有的弹性,影响产品的性能。扭转刚度是评价输油软管力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内径500 mm的输油软管,对低温环境下海洋输油软管进行整体扭转特性分析。分析发现,聚酯帘线提供了软管的主要扭转刚度,温度和橡胶软管结构参数对软管扭转刚度具有重要影响。有限元仿真数据和实验值偏差为10%,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合理性,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管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输油橡胶软管 有限元分析 扭转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下预除氯海水拌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可行性
5
作者 王小惠 何泳聪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3-2132,共10页
考虑岛礁建设中拌和混凝土的需要,本文提出采用工业污水除氯中常用的超高石灰铝法对模拟海水进行预除氯。探讨了除氯反应所需较优反应物料比例、较优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和二次除氯对除氯效果的影响;采用预除氯海水拌和混凝土试件,评估... 考虑岛礁建设中拌和混凝土的需要,本文提出采用工业污水除氯中常用的超高石灰铝法对模拟海水进行预除氯。探讨了除氯反应所需较优反应物料比例、较优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和二次除氯对除氯效果的影响;采用预除氯海水拌和混凝土试件,评估了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力学性能和预除氯混凝土中普通钢筋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模拟海水拌和的混凝土试件相比,预除氯海水在环境条件下的前期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一定改善;降低水胶比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在模拟海洋干湿循环下、预除氯海水混凝土试件中,普通钢筋在干湿循环的前4个周期表现出较优的抗腐蚀性能。因此,在海洋环境中采用超高石灰铝法对海水进行预除氯并用于浇筑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超高石灰铝法 较优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 海水除氯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抗腐蚀性能 干湿循环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原油外输软管拉伸刚度影响参数研究
6
作者 汪利伟 高强 +2 位作者 徐勤亮 李忠利 汪皓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海洋原油外输软管广泛用于海上FPSO和油轮的原油外输,软管在海洋环境作用下会受到轴向拉力,拉伸刚度是影响轴向受力的关键结构性能参数。根据《API SPEC 17K》标准和《GMPHOM2009》规范的要求,需要确定软管的拉伸刚度。基于Rebar方法定... 海洋原油外输软管广泛用于海上FPSO和油轮的原油外输,软管在海洋环境作用下会受到轴向拉力,拉伸刚度是影响轴向受力的关键结构性能参数。根据《API SPEC 17K》标准和《GMPHOM2009》规范的要求,需要确定软管的拉伸刚度。基于Rebar方法定义海洋原油外输软管的帘线增强层,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某国产海洋原油外输软管的轴向拉伸模型,并计算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的软管拉伸刚度。计算结果表明:帘线增强层是海洋原油外输软管的主要抗拉伸结构层,帘线铺设角度越小其拉伸刚度越大,软管抗拉伸能力对帘线层数比较敏感,帘线层数越多软管抗拉伸能力越强;螺旋钢筋层的钢筋直径和螺距在一定程度的拉力范围内与软管的拉伸刚度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软管的拉伸刚度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螺距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海洋原油外输软管的结构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输油软管 有限元模拟 拉伸刚度 帘线增强层 螺旋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船舶螺旋桨用不锈钢的腐蚀与海冰冲蚀性能研究
7
作者 孙士斌 郭昇旭 +2 位作者 常雪婷 蒋颖畅 王东胜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7-79,共13页
目的探究极地船舶螺旋桨用不锈钢表面受海冰冲蚀与海水腐蚀的损伤特征与机理,并尝试用数值仿真方法模拟海冰冲蚀过程。方法对3种不同合金含量的螺旋桨钢样进行海冰冲蚀实验和海水浸泡腐蚀性能,利用金相显微镜、白光干涉显微镜、扫描电... 目的探究极地船舶螺旋桨用不锈钢表面受海冰冲蚀与海水腐蚀的损伤特征与机理,并尝试用数值仿真方法模拟海冰冲蚀过程。方法对3种不同合金含量的螺旋桨钢样进行海冰冲蚀实验和海水浸泡腐蚀性能,利用金相显微镜、白光干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实验样品表面晶粒组织、宏观形貌、微观组织等进行观测并分析,分析样品冲蚀速率、腐蚀速率与不同合金含量的相关性。在FLUENT软件使用SST k-ω模型与Standard k-ε模型2种湍流模型对冲蚀实验过程进行模拟,使用Oka冲蚀模型计算壁面冲蚀率,并与实验值对比。结果3种极地螺旋桨用不锈钢都出现明显损伤,部分冲蚀后表面出现直径约为100μm的坑洞和片状剥落区,冲蚀后与腐蚀后形貌存在明显区别,试样冲蚀率为1.39×10^(−8)~3.56×10^(−8)kg/(m^(2)·s);海水浸泡腐蚀后表面出现点蚀坑,随着环境温度降低,不锈钢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腐蚀速率降低,20℃下腐蚀速率最高,腐蚀速率为9.846×10^(−4)~6.175×10^(−3) mm/a。随着合金元素Cr、Ni含量的提升,不锈钢的耐冲蚀与腐蚀性能显著改善,表面损伤减少。使用SST k-ω模型仿真得出冲蚀率为1.11×10^(−8)~2.42×10^(−8)kg/(m^(2)·s),仿真值与钢材表面冲蚀率试验变化趋势接近。结论Cr、Ni含量是提升极地船舶螺旋桨用不锈钢抗冲蚀与腐蚀性能的重要因素,能够使钝化层致密并提升不锈钢抵抗侵蚀的能力,模拟冲蚀时壁面正前方会出现速度骤降区域,此处静压增大、动压减小,SST k-ω模型下获取的冲蚀率与实验值有较好的相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螺旋桨用不锈钢 海冰冲蚀 海水腐蚀 机理分析 冲蚀仿真 实验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中国安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冯长根 李杰 李生才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6-2130,共5页
为了全面分析层次分析法在我国安全科学领域文献中的实际应用,通过科学计量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对获取的安全领域层次分析法的2794篇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安全科学领域应用层次分析法活跃的机构分别为中南大学、河海大学及武汉... 为了全面分析层次分析法在我国安全科学领域文献中的实际应用,通过科学计量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对获取的安全领域层次分析法的2794篇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安全科学领域应用层次分析法活跃的机构分别为中南大学、河海大学及武汉理工大学,活跃的作者有苏欣、吴超及袁梅等。安全领域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热点是模糊综合评价法、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模糊层次分析法及风险评估等方面。高被引论文组成了层次分析法在安全领域应用的经典案例和知识基础,为后续安全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层次分析法 安全科学 CITESPACE AHP应用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在模拟人体体液中降解及摩擦磨损机理
9
作者 朱宁 倪明 +4 位作者 诸婧怡 孙笑晗 王东胜 常雪婷 孙万驹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4,44,共7页
镁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且植入人体内后能够迅速降解直至完全消失,但由于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与人体体液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被迅速腐蚀,无法满足髓内钉需要一定降解周期的使用要求,尤其是承载后,摩擦-腐蚀耦合作用可能进一步加... 镁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且植入人体内后能够迅速降解直至完全消失,但由于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与人体体液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被迅速腐蚀,无法满足髓内钉需要一定降解周期的使用要求,尤其是承载后,摩擦-腐蚀耦合作用可能进一步加剧其降解。通过腐蚀形貌观察、腐蚀速率测试、电化学极化曲线以及摩擦磨损试验等,综合分析了纯镁和镁合金在模拟人体体液(SBF)中的腐蚀速率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镁合金在模拟人体体液中的腐蚀速率较纯镁降低了50%,约为3.98 mm/a;在干摩擦条件下,镁合金的摩擦因数较纯镁的略有下降,磨损量也明显降低;在SBF介质环境中,两种材料的腐蚀都以吸氧腐蚀为主,决定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阳极的极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材料 镁合金 模拟人体环境 腐蚀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钴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磨损表面演化数值预测方法
10
作者 葛梦辉 辛绍杰 +1 位作者 郭彦兵 刘吉成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8,92,共7页
在核反应堆堆内构件的钴基合金激光熔覆层耐磨性研究中,了解磨损表面的演化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研究效率、加强对演化机理的分析,采用了基于广义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数值预测方法,并制备3组试样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微米级摩擦深度... 在核反应堆堆内构件的钴基合金激光熔覆层耐磨性研究中,了解磨损表面的演化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研究效率、加强对演化机理的分析,采用了基于广义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数值预测方法,并制备3组试样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微米级摩擦深度的情况下,有限元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磨损深度仿真误差为6.1%,磨损深度预测最大误差为5.7%,磨损宽度预测最大误差为9.3%,磨痕截面轮廓基本保持一致。分析了16组仿真数据,磨损深度受硬度H和摩擦系数μ交互影响,整体呈现随H增大、μ减小而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演化 磨损 钴基合金 三维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在船舶用结构钢表面附着成膜过程及其腐蚀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耀华 贺中意 +2 位作者 郭娜 刘涛 董丽华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4,共6页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海洋微生物需钠弧菌Vibrio natriegens的生长曲线,通过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了该细菌在船舶用结构钢(DH32)钢样表面成膜过程及试样腐蚀形貌,探讨了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材料表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海洋微生物需钠弧菌Vibrio natriegens的生长曲线,通过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了该细菌在船舶用结构钢(DH32)钢样表面成膜过程及试样腐蚀形貌,探讨了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材料表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与微生物生命活动关系密切。根据对比暴露在菌液和无菌培养基中的试样表面形貌,发现细菌的附着及成膜过程的不均匀性,改变了DH32钢样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状态。细菌附着区与周围形成的氧浓差电池,以及细菌新陈代谢主要产物对金属离子的络合,共同促进了试样局部腐蚀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生物膜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7年国际安全科学研究产出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长根 李杰 陈伟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9-1633,共5页
为了解国际安全科学研究的整体产出和分布情况,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来自Web of Science的23种安全科学综合期刊2008—2017年的20 432篇论文从年度产出、期刊产出、地理产出分布等维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全科学论文在2008—201... 为了解国际安全科学研究的整体产出和分布情况,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来自Web of Science的23种安全科学综合期刊2008—2017年的20 432篇论文从年度产出、期刊产出、地理产出分布等维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全科学论文在2008—2017年呈线性增长趋势,AAP、SS、RESS、RA、JLPPI是安全科学论文的主要载体。在空间分布上,美国、中国、英格兰、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是安全论文的主要产出国家/地区,且美国和中国在时间趋势上的表现要优于其他国家/地区。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挪威斯塔万格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机构论文产出表现突出。但在时间趋势上,机构的产出表现出了显著的波动。我国机构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位于高产行列,但研究产出的出处并非我国传统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在机构。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国需要进一步融入国际安全科学研究主流,提升国际安全科学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安全科学 论文产出 文献计量 安全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半潜式支持平台靠泊海洋生产平台碰撞场景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河蓉 操安喜 金允龙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49,共5页
以典型的深水半潜式支持平台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动力分析软件SESAM探讨平台在不同吃水、波浪条件和碰撞方向对最大碰撞速度的影响,得到波浪与速度的关系。与船舶的经验公式进行对比可知:波浪对速度的影响较小,可为海洋平台靠泊碰撞风险... 以典型的深水半潜式支持平台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动力分析软件SESAM探讨平台在不同吃水、波浪条件和碰撞方向对最大碰撞速度的影响,得到波浪与速度的关系。与船舶的经验公式进行对比可知:波浪对速度的影响较小,可为海洋平台靠泊碰撞风险评估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半潜式支持平台 靠泊碰撞 碰撞速度 碰撞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宝吉 周晖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8-160,共3页
为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型复合人才,结合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核心课程"船舶阻力与推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拓宽知识领域为前提,提倡学生自主... 为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型复合人才,结合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核心课程"船舶阻力与推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拓宽知识领域为前提,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开展"教师讲授""自主学习""实践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 船舶阻力与推进 教学模式 改革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海上发射平台导流槽在高温冲击下裂纹扩展的XFEM模拟
15
作者 林瞳 李福建 +1 位作者 刘光众 熊志鑫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9,共7页
发射平台导流槽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承受着燃气高温和局部冲击力的作用,容易出现局部裂纹扩展导致的断裂失效,影响火箭的安全发射。文中采用扩展有限元法(XFEM),对含初始裂纹的导流槽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ABAQUS软件平台上建立导流槽... 发射平台导流槽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承受着燃气高温和局部冲击力的作用,容易出现局部裂纹扩展导致的断裂失效,影响火箭的安全发射。文中采用扩展有限元法(XFEM),对含初始裂纹的导流槽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ABAQUS软件平台上建立导流槽的有限元模型,施加高温与冲击荷载,选定受冲击的下表面上易发生裂纹扩展的3个热点位置;对于易发生裂纹扩展的热点位置的板架采用体单元模拟,其余部位采用壳单元模拟,通过多点约束耦合不同单元的节点自由度,从而建立含裂纹导流槽的扩展有限元模型;采用最大主应力准则作为裂纹起裂准则,得出各热点位置处在单次冲击荷载作用下,会发生裂纹扩展的初始裂纹长度,裂纹起裂的时间、扩展速率及扩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FEM 导流槽 高温冲击 裂纹扩展 发射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搅拌摩擦增材制造铝锂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
16
作者 王波 陈少龙 +4 位作者 管月辉 杨益 郭彦兵 申志康 李文亚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基于熔融的增材制造技术会造成高强铝合金等材料的元素烧损,并易形成多种缺陷和结构变形。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技术具有低温和大塑性变形的特性,在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材料的增材制造上具有突出优势。采用摩擦搅拌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单道多... 基于熔融的增材制造技术会造成高强铝合金等材料的元素烧损,并易形成多种缺陷和结构变形。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技术具有低温和大塑性变形的特性,在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材料的增材制造上具有突出优势。采用摩擦搅拌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单道多层铝锂合金样品,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增材样品不同区域进行表征,并使用显微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对增材样品不同区域和方向上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道多层搅拌摩擦增材样品的有效增材区域无任何可视缺陷,搅拌区材料发生了连续动态再结晶,在其厚度方向上,晶粒尺寸由最上层至最底层呈逐渐减小趋势,分别为3.1、2.9、2.2和2.1μm,最上层区域再结晶程度较低,而中层和最底层区域较高。增材样品横截面上的显微硬度呈“W”形或“V”形分布,搅拌区的抗拉强度可达到341 MPa,断裂延伸率为5.7%。沿增材样品横向和纵向拉伸的断裂方式分别为准解理断裂和韧性断裂。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技术可有效避免多种缺陷的形成,且有利于获得细小致密的组织,可为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高性能材料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 铝合金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时间对MoCoB金属陶瓷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马融 张杨杨 +6 位作者 王辰寅 姜涛 梅伟 李文戈 赵远涛 吴新锋 王思民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1,共7页
以钼粉、钴粉和硼粉为原料,对原料粉末进行不同时间(1,12,24,36,48 h)球磨后,采用真空液相烧结工艺制备MoCoB金属陶瓷,研究了球磨时间对MoCoB金属陶瓷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硬度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球磨时间下制备的MoCoB... 以钼粉、钴粉和硼粉为原料,对原料粉末进行不同时间(1,12,24,36,48 h)球磨后,采用真空液相烧结工艺制备MoCoB金属陶瓷,研究了球磨时间对MoCoB金属陶瓷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硬度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球磨时间下制备的MoCoB金属陶瓷均主要由MoCoB金属化合物相和钴金属相构成。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原料粉末混合更均匀,在烧结过程中反应更充分,金属陶瓷中MoCoB相的含量增多;球磨时间的延长为烧结过程中MoCoB相的生成提供了更多形核点,提高了液相的流动性,因此晶粒尺寸和孔隙率均减小。随球磨时间延长,MoCoB金属陶瓷的硬度提高,自腐蚀电位升高,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耐腐蚀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时间 MoCoB金属化合物 显微组织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船舶有限元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8
作者 熊志鑫 郭佳民 《船海工程》 2014年第1期67-69,共3页
为加强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建设,对船舶有限元课程教学中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互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创新研究和改革。通过转换教学理念,丰富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方法,完善考核体系等系列步骤,形成满... 为加强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建设,对船舶有限元课程教学中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互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创新研究和改革。通过转换教学理念,丰富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方法,完善考核体系等系列步骤,形成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要求的课程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船舶有限元 课程改革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UF/FO耦合技术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的工艺研究
19
作者 李晓亮 耿安朝 +3 位作者 张延昊 盛忠祥 肖飞鹏 李旭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37,共6页
通过分析船舶生活和海上油气平台污水的产排特点,利用自主研发的非浸没式超滤技术作为正渗透的预处理,利用海水作为正渗透的驱动液,构建了NSUF-FO耦合工艺装置,对某海上油气平台生活污水进行小试试验,经过调试及连续数月的运行跟踪,该... 通过分析船舶生活和海上油气平台污水的产排特点,利用自主研发的非浸没式超滤技术作为正渗透的预处理,利用海水作为正渗透的驱动液,构建了NSUF-FO耦合工艺装置,对某海上油气平台生活污水进行小试试验,经过调试及连续数月的运行跟踪,该耦合技术对海上生活污水中大部分污染物具有较好的截留性能,去除率均达到94%以上,产水水质各项指标均满足《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制》(GB 4914-2008)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 3552-2018)中要求,可将海上产生的80%~90%生活污水处理后直接排放,少部分浓水运回陆地处理。该耦合工艺将NSUF自清洗功能和FO技术对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深度处理的优势结合,克服了传统工艺上的单一性,不仅有效缓解了FO设备需要频繁进行膜清洗情况,同时也很大程度地提高污水处理效能,为我国船舶及海上油气平台生活污水的膜法处理工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浸没式超滤 正渗透 船舶生活污水 海上平台生活污水 耦合技术 废水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阳湖泊群水位变化对水质的影响
20
作者 朱文武 杨智健 +1 位作者 范中亚 郭文云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2,共9页
为探究浅水湖泊水位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机制,以华阳湖泊群为研究对象,收集湖泊水位数据和氮磷营养盐、叶绿素a、浊度等水质数据,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水位与水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为探究浅水湖泊水位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机制,以华阳湖泊群为研究对象,收集湖泊水位数据和氮磷营养盐、叶绿素a、浊度等水质数据,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水位与水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讨论水位变化对内源释放和浮游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华阳湖泊群的水质具有显著的季节和空间变化特征。总体上,水位与总氮、总磷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浊度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a呈显著负相关。在低水位期间:沉积物再悬浮作用增强,导致营养盐增加;浊度增大,导致光照强度减弱,进而造成叶绿素a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更好地了解浅水湖水位与水质的关系提供参考,为湖泊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水位变化 水质 总氮 总磷 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