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归自然的生态长廊 环保安全的绿色之路——上海浦东五洲大道绿化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雪松 《中国园林》 2006年第12期27-31,共5页
城市高速干道绿带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绿化面积大、线路长、观赏视线变化多样等特征。以上海浦东五洲大道绿化设计为例,在对城市快速干道的道路绿化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此类工程设计过度强调景观效果... 城市高速干道绿带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绿化面积大、线路长、观赏视线变化多样等特征。以上海浦东五洲大道绿化设计为例,在对城市快速干道的道路绿化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此类工程设计过度强调景观效果的现象,提出了其绿化设计在注重环境景观功能之外,还应强调生态功能、环保功能和安全功能,力图将五洲大道建设成为一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长廊和环保安全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道路绿化 规划设计 城市快速干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城区道路景观的整治和重建——上海浦东南路景观综合改造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雪松 《园林》 2011年第3期16-19,共4页
在中国城市建设的浪潮中,道路作为城市的血脉,起到了沟通城市人流、车流和物流的作用。在中国,道路景观建设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新建道路的景观。新建道路两侧用地尚未进入开发阶段,道路景观建设集中在道路红线内的绿化种植、景观... 在中国城市建设的浪潮中,道路作为城市的血脉,起到了沟通城市人流、车流和物流的作用。在中国,道路景观建设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新建道路的景观。新建道路两侧用地尚未进入开发阶段,道路景观建设集中在道路红线内的绿化种植、景观小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景观 改造设计 上海浦东 老城区 整治 城市建设 景观建设 绿化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层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扬 赵斌 +2 位作者 强国平 熊学玉 吕西林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研究多层自复位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一个1/4缩尺比六层自复位框架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在7度多遇至7度极罕遇4个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和破坏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多遇以及设计基本地震... 为研究多层自复位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一个1/4缩尺比六层自复位框架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在7度多遇至7度极罕遇4个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和破坏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多遇以及设计基本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无可见裂缝和损伤;随着输入地震动峰值的增加,结构损伤增加,但损伤主要集中在梁、柱端的表面混凝土,构件自身几乎没有损伤,表明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良好;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62,自复位框架的节点开始张开;在7度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模型节点张开更加明显,角钢进入屈服阶段,而主体结构的最大残余位移角仅为1/2533,证明结构具有很强的自复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结构 振动台试验 残余变形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地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月琴 林选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3,共5页
2010年上海世博会室外场地公共空间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设计研究工作。信息时代,当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不再遥不可及时,人们对世博的关注渐渐从实体展品转变成对整体世博园区交流空间的重视。以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11个组团(地块)的场... 2010年上海世博会室外场地公共空间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设计研究工作。信息时代,当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不再遥不可及时,人们对世博的关注渐渐从实体展品转变成对整体世博园区交流空间的重视。以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11个组团(地块)的场地公共空间设计为例,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事件下公共空间设计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应对的整体空间布局以及规划设计策略,如互动体验空间氛围营造、人性化的表达以及展会期间运营管理配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上海世博会 场地设计 城市事件 公共空间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道中健身运动空间规划设计实践——以上海环世纪公园绿道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雪松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98-102,共5页
在中国都市人群对健康需求日益递增的今天,慢跑健走等大众健身运动方式已经成为都市生活的新热点。城市居民在全民健康运动的大背景下,对线形城市开放空间有了新的需求。结合近期上海绿道建设热潮中的上海环世纪公园绿道项目,从规划、... 在中国都市人群对健康需求日益递增的今天,慢跑健走等大众健身运动方式已经成为都市生活的新热点。城市居民在全民健康运动的大背景下,对线形城市开放空间有了新的需求。结合近期上海绿道建设热潮中的上海环世纪公园绿道项目,从规划、设计及管理层面探讨总结都市绿道大众健身运动的环境空间构建要点,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建设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道 都市 健康需求 空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河道路绿地的生态利用——上海张家浜中段河道景观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潘丽琴 谢伟强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3期71-73,共3页
以上海市张家浜中段河道景观设计为例 ,探讨了在城市滨河道路景观中 ,如何充分运用生态知识和园林技艺 ,发挥滨河道路绿地的生态作用 。
关键词 城市 滨河道路 绿地 生态 景观设计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理念融入园林设计与施工的措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杨媚 《江西农业》 2017年第15期76-76,共1页
在园林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合理融入生态理念,能够有效促进人们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满足人们生理及心理层面的需求。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坚持生态、环保、绿色设计理念,努力为当地群众打造一个绿色、自然、舒适的园林生态环境。基于此,... 在园林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合理融入生态理念,能够有效促进人们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满足人们生理及心理层面的需求。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坚持生态、环保、绿色设计理念,努力为当地群众打造一个绿色、自然、舒适的园林生态环境。基于此,针对生态理念融入园林设计与施工的措施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理念 园林设计 园林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临港新片区101社区特色林荫道建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陶悦姗 张军 《园林》 2023年第8期127-135,共9页
林荫道建设是道路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交通噪声和尾气以及构建城市生态网络、提升街道美学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上海的林荫道发展现状,针对目前相关研究聚焦于林荫道建成后的评价,而缺乏对林荫... 林荫道建设是道路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交通噪声和尾气以及构建城市生态网络、提升街道美学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上海的林荫道发展现状,针对目前相关研究聚焦于林荫道建成后的评价,而缺乏对林荫道规划建设前置环节的分析,在上海临港主城区101社区道路范围内,通过实地调研法、数据分析法和案例对比分析法等,探讨适宜当地立地条件的特色林荫道总体建设导则、行道树树种选择、道路断面和行道树排数优化并推算出改造的相关定量数据。以期推进上海临港新城的城市道路景观面貌提升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荫道 道路绿化 行道树 种植方案 临港新城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贯通、舒适、生态的滨水空间——以上海张家浜(顾唐路-虹盛路)河道两侧绿带景观提升项目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黎加凤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4期90-93,共4页
张家浜(顾唐路-虹盛路)河道两侧绿带提升项目,旨在提升河道景观品质,满足市民休闲需求。项目通过分析现状,提出设计策略,将零散绿地串联,构建5km漫步道与3.5km跑步道,利用防汛通道优化道路布局,增设桥梁与无障碍设施,打破断点,形成连续... 张家浜(顾唐路-虹盛路)河道两侧绿带提升项目,旨在提升河道景观品质,满足市民休闲需求。项目通过分析现状,提出设计策略,将零散绿地串联,构建5km漫步道与3.5km跑步道,利用防汛通道优化道路布局,增设桥梁与无障碍设施,打破断点,形成连续的亲水休闲空间。设计融入金融元素,打造适合不同人群的活动节点,兼顾办公人群的休闲与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在植物配置上,保留优质林木,增加色叶植物与草花,营造四季变化的生态景观。项目实施后,不仅提升了河道沿线景观标准,也提升了市民的休憩体验。面对挑战,如景观标准提升、慢行系统连续性及植物多样性,项目采取综合策略,优化水绿交融,构建生态骨架,引入智慧技术,以提升滨水空间的公共性、开放性与连通性,实现多功能复合,丰富植被色彩,构建色叶生态林带,以期全面提升城市河道绿地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绿化 慢行系统 断点贯通 休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住房景观改造设计——以奉贤区南桥镇江海四区景观改造设计方案为例
10
作者 王俊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0期123-126,共4页
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推进,旧住房改造(即老旧小区改造)在各区更加普及,其设计要求也越发提高,景观设计在此类改造项目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上海市第二届旧住房改造设计方案征集评选活动中,“奉贤区南桥镇江海四区旧住房更新改... 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推进,旧住房改造(即老旧小区改造)在各区更加普及,其设计要求也越发提高,景观设计在此类改造项目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上海市第二届旧住房改造设计方案征集评选活动中,“奉贤区南桥镇江海四区旧住房更新改造设计”荣获了优秀设计方案奖——优胜奖。以该项目的景观改造设计方案为例,景观改造内容几乎覆盖了除建筑单体以外的所有室外改造内容,主要涉及到停车规划(机动车停车及非机动车停车),核心区域-滨河绿地的空间规划设计,植物规划设计(滨河绿地区域及其他区域)及其他配套设施4个方面。尤其在小区亮点的打造上,景观设计筑造了点睛之作。通过挖掘江海四区的特色,提出了“江海书卷”的设计理念,并将主题相关的元素融入到景观重要节点、设施等设计中,力求营造小区独有的特色,大大提升了小区的整体性、系统性、宜居性、文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住房景观改造 滨河绿地 江海书卷 特色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磨剂对钼矿磨矿动力学的影响
11
作者 史福潮 丁亚蓉 +4 位作者 陈荣健 宋雪艳 杨聪仁 白鹏飞 马昆林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4,共5页
以伊春鹿鸣钼矿为研究对象,采用m阶磨矿动力学模型探究了助磨剂三乙醇胺(TEA)、三异丙醇胺(TIPA)、聚丙烯酸(PAA)和聚羧酸醚(PCE)对钼矿磨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未使用助磨剂时,随着磨矿介质充填率增大,磨矿产品-0.074 mm粒级... 以伊春鹿鸣钼矿为研究对象,采用m阶磨矿动力学模型探究了助磨剂三乙醇胺(TEA)、三异丙醇胺(TIPA)、聚丙烯酸(PAA)和聚羧酸醚(PCE)对钼矿磨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未使用助磨剂时,随着磨矿介质充填率增大,磨矿产品-0.074 mm粒级产率明显增多,磨矿动力学参数m、k值增大;磨矿介质充填率相同时,随着磨矿产品粒级减小,m值增大、k值减小;与清水组相比,添加助磨剂TEA、TIPA、PAA、PCE的磨矿产品-0.074 mm粒级产率分别增长了6.19、2.40、3.62、1.89百分点;添加TEA后的k、m值比清水组的k、m值大,且粒级较大时,k值较清水组下降幅度更大,粒级较小时,k值与粒度的关系曲线变得平缓,k值在磨矿初期起主导作用;添加助磨剂后,颗粒分散性增加,颗粒团聚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 钼矿 助磨剂 磨矿动力学 表面形貌 磨矿效率 磨矿介质 介质充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循环荷载下橡胶砾石-土工格栅界面剪切特性
12
作者 张大伟 钱振豪 +1 位作者 冯忞 刘飞禹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9,共11页
橡胶颗粒与土体混合可作为构筑物基础的轻质填料,并能提高其抗震性能。利用室内动态直剪仪进行了一系列循环荷载下的直剪试验,分析了橡胶砾石颗粒级配、法向循环荷载、循环剪切频率对土工格栅-橡胶砾石界面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关系和体... 橡胶颗粒与土体混合可作为构筑物基础的轻质填料,并能提高其抗震性能。利用室内动态直剪仪进行了一系列循环荷载下的直剪试验,分析了橡胶砾石颗粒级配、法向循环荷载、循环剪切频率对土工格栅-橡胶砾石界面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关系和体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颗粒级配界面剪切应力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剪切硬化的特征,界面竖向位移也随之增大,表现出剪缩的特征;4种级配土中级配良好GR2表现出最高的界面抗剪强度,其界面最终剪缩量最小;当法向和水平加载频率一致时,界面循环峰值剪切应力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当法向和水平加载频率不一致时,滞回曲线根据法向和水平加载频率的大小呈现周期性变化;在同一颗粒级配下,筋土界面剪切刚度和界面阻尼比均随着法向循环荷载的增加而增大,界面剪切刚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界面阻尼比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橡胶砾石 双向循环荷载 橡胶含量 颗粒级配特征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尝试与探索——浅析金沙江路商贸区详细规划设计
13
作者 王韡 周营常 《规划师》 2002年第5期33-36,共4页
通过对金沙江路商贸区周边环境的理性分析以及对详细规划设计方案的思考与总结,探索现代中小型商贸区的设计方法与空间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 规划设计 商贸区 空间形态 周边环境 天际轮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在哈尔滨化工路综合管廊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朱邦范 陈立飞 +1 位作者 杜晓庆 盛棋楸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9-464,共6页
为解决传统明挖法在综合管廊应用推广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以哈尔滨市老城区化工路综合管廊盾构段为工程背景,对综合管廊设计采用明挖法和盾构法设计选型的优势和缺点进行详细探讨。结合化工路路面交通和地下管线现状,分析该综合管廊... 为解决传统明挖法在综合管廊应用推广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以哈尔滨市老城区化工路综合管廊盾构段为工程背景,对综合管廊设计采用明挖法和盾构法设计选型的优势和缺点进行详细探讨。结合化工路路面交通和地下管线现状,分析该综合管廊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原由。着重介绍了综合管廊横断面形式、衬砌结构设计以及盾构管廊综合井设计。阐述盾构法施工过程中需要特殊考虑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说明综合管廊采用盾构法施工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技术优势,拓宽了综合管廊施工的技术手段,并为今后综合管廊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盾构法 横断面设计 衬砌结构设计 综合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稳定性分析的主梁有限元模型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智华 邓平跃 +1 位作者 张大伟 张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1-724,767,共5页
对一座施工到最大双悬臂时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进行稳定性有限元分析,该桥的主梁为双主肋式,通过选取不同的主梁有限元模型进行特征值屈曲计算,讨论了这些有限元模型对于主梁刚度的模拟的特点,指出了传统单主梁和双主梁模型的缺点。针... 对一座施工到最大双悬臂时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进行稳定性有限元分析,该桥的主梁为双主肋式,通过选取不同的主梁有限元模型进行特征值屈曲计算,讨论了这些有限元模型对于主梁刚度的模拟的特点,指出了传统单主梁和双主梁模型的缺点。针对双主梁模型,提出了一种采用等效刚度模拟横向连接的方法,可简化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稳定性 有限元模型 等效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型深基坑半逆作法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征 罗志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07-511,共5页
通过某典型超大面积深基坑半逆作法施工的具体情况,介绍了此类项目采用框架逆作施工法的关键因素和设计要点以及相关的变形控制措施。同时,通过后期监测成果分析了基坑最大变形位置和变形分布规律。本项目相关控制点和设计方案实施效果... 通过某典型超大面积深基坑半逆作法施工的具体情况,介绍了此类项目采用框架逆作施工法的关键因素和设计要点以及相关的变形控制措施。同时,通过后期监测成果分析了基坑最大变形位置和变形分布规律。本项目相关控制点和设计方案实施效果对类似项目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深基坑 半逆作法 关键因素 设计与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斜拉桥塔梁临时固结构造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海顺 廖宜勤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3,56,共4页
在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悬臂施工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塔梁临时固结构造存在临时固结处的主梁容易开裂问题。为此,以某实桥为例,在对传统临时固结进行分析后构思了新的临时固结构造。分析表明,新构思的临时固结满足预期要求并能避免主梁开裂。
关键词 斜拉桥 悬臂灌筑 临时固结 施工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大阪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对上海的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临辉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6期70-76,共7页
随着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未来将形成市域线(区域线)、市区线、局域线3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各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将达到1 000 km的发展规模,如何架构上海都市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切实支撑低碳、绿色、高效交通发展目标实现,已成为... 随着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未来将形成市域线(区域线)、市区线、局域线3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各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将达到1 000 km的发展规模,如何架构上海都市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切实支撑低碳、绿色、高效交通发展目标实现,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简析日本大阪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功能定位、运营服务等技术和经验,分析上海在当前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对接下来上海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建设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新一轮的上海轨道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阪都市圈 私营铁路 运营组织 轨道交通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工程开口型板式支护的设计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志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12-316,共5页
介绍了常规深基坑开口型板式支护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了开口型板式支护设计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变形控制标准的考虑、支撑端部的支座设计和邻近结构体的稳定性分析等,并推荐了支座设计时较实用的计算公式。文中的工程设计实例进一步... 介绍了常规深基坑开口型板式支护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了开口型板式支护设计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变形控制标准的考虑、支撑端部的支座设计和邻近结构体的稳定性分析等,并推荐了支座设计时较实用的计算公式。文中的工程设计实例进一步介绍了结合具体环境条件的开口型板式支护的设计方法,以及支护结构开口处的加强措施,并验证了开口型板式支护的有效性,对深基坑支护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型板式支护 设计类型 关键因素 加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景观设计在城市主题公园中的应用——以柳州城市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严丽娜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0期79-80,共2页
主题公园是根据娱乐性、休闲性、自然性等特点为核心为居民提供的交流沟通、娱乐放松的环境。伴随着城市建设进度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主题公园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也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题公园是根据娱乐性、休闲性、自然性等特点为核心为居民提供的交流沟通、娱乐放松的环境。伴随着城市建设进度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主题公园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也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在主题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突出。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城市主题公园设计效益,本文详细分析人性化景观设计在柳州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理念 景观设计 城市主题公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