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消泡剂在生物发酵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曹家明
-
机构
上海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23,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5ZX09101035,2017ZX09308003)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领域支撑项目(18431905600)
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16QB1404200)
-
文摘
消泡剂因其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耗少而在发酵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每种消泡剂都具有一定的消泡效果,但也都有可能对培养环境以及细胞生长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进而影响目的产物的合成。因此,在选用消泡剂时要综合考虑其种类、功能、添加浓度及其对发酵过程产生的影响,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该文对消泡剂的性能、消泡机制、生物学效应及筛选方法等进行综述,为消泡剂在生物发酵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
关键词
消泡剂
性能测试
氧气传递
发酵过程
作用机理
-
Keywords
defoamers
performance testing
oxygen transfer
fermentation process
action mechanism
-
分类号
Q815
[生物学—生物工程]
-
-
题名川芎软化炮制及干燥方法的优选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迎春
宋英
周小初
王冰
樊敏伟
-
机构
上海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中药研究所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5-258,共4页
-
文摘
目的:对川芎饮片的软化工艺和干燥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HPLC法对川芎炮制后饮片中的阿魏酸含量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条件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5∶75)v/v],磷酸调至pH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0nm。结果:新建了川芎饮片中阿魏酸含量测定HPLC方法,通过方法学考察验证了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以阿魏酸含量为指标,得到最佳炮制工艺为:加4倍量水,润软时间36h,浸泡时间1.5h,干燥温度为50℃,干燥时间4.5h。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影响不大。结论: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的川芎炮制工艺在生产操作上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川芎饮片的质量进行了控制。
-
关键词
川芎
饮片
HPLC
阿魏酸
-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一种IFN-γ ELISPOT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刘培培
王洪芳
吕品
王少雄
-
机构
上海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制剂室
-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6,共5页
-
文摘
目的:建立检测一种融合蛋白疫苗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的ELISPOT实验方法,通过分析免疫小鼠分泌IFN-γ的水平,评价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效应。方法:以融合蛋白疫苗免疫C57BL/6小鼠,14天后加强免疫一次,于第28天无菌取脾,分离脾淋巴细胞,计数并调整细胞浓度,在已包被好的ELISPOT板中分别加入细胞悬液和刺激肽进行刺激培养。裂解细胞,依次加入酶标二抗、底物、显色液,在ELISPOT读板仪进行斑点计数和分析。结果:ELISPOT检测结果与动物免疫途径、细胞培养时间、细胞密度、肽浓度等条件密切相关。实验结果证明:采用皮下注射的免疫途径,免疫效果最佳;小鼠脾淋巴细胞浓度为4×105个/孔,加入1μg/孔的刺激肽刺激培养24~48小时的条件下,产生的特异性斑点数最多,本底干扰小,有利于结果判断。结论:实验建立了IFN-γELISPOT检测方法,可用于该融合蛋白疫苗细胞免疫研究。
-
关键词
融合蛋白疫苗
细胞免疫
ELISPOT
IFN-Γ
-
Keywords
Fusion protein vaccine
Cellular immune
ELISPOT
IFN-γ
-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
-
题名毕赤酵母发酵过程的染菌分析及预防策略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曹家明
许超群
曾宪放
-
机构
上海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265-271,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5ZX09101035、2017ZX09308003)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支撑项目(编号:18431905600)
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编号:16QB1404200)。
-
文摘
针对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在发酵过程中发生的染菌现象,按照质量控制要素及工艺流程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工作种子库、一级种子、二级种子、滤芯、发酵罐及发酵菌体进行系统排查发现,染菌是由赛多利斯取样阀密封圈磨损及试验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因而在试验操作、设备维护、车间管理、文件修订、人员培训等方面实施一系列纠正预防措施,随后进行多批次的发酵生产。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历史数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而避免了染菌现象的再次发生。
-
关键词
毕赤酵母
发酵
染菌分析
预防策略
-
分类号
S18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