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激励法及在汽车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杰 秦玉英 +1 位作者 赵旗 张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1-285,共5页
为了在汽车振动分析中推广虚拟激励法,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对虚拟激励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论述。根据路面激励的统计特征,应用虚拟激励法建立了汽车前轮和后轮的虚拟路面激励。基于虚拟激励法,推导了1/2汽车四自由度系统振动的频率响应特性... 为了在汽车振动分析中推广虚拟激励法,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对虚拟激励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论述。根据路面激励的统计特征,应用虚拟激励法建立了汽车前轮和后轮的虚拟路面激励。基于虚拟激励法,推导了1/2汽车四自由度系统振动的频率响应特性,建立了求取汽车系统振动响应量及其功率谱密度的公式,给出了求解汽车振动响应量功率谱密度的算例。结果表明:在对1/2汽车四自由度系统进行振动分析时,虚拟激励法是比傅里叶分析方法更简单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激励法 汽车振动 路面激励 1/2汽车四自由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激励法及其在汽车随机振动应用中的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杰 秦玉英 +1 位作者 赵旗 张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4-27,共4页
论述了虚拟激励法,为探讨其应用于汽车随机振动的可行性,构造了虚拟路面激励。以1/4汽车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为对象,由虚拟激励法推导出系统和振动响应量的频率响应特性,提出了求取系统振动响应量功率谱密度的新方法,给出了应用虚拟激励法... 论述了虚拟激励法,为探讨其应用于汽车随机振动的可行性,构造了虚拟路面激励。以1/4汽车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为对象,由虚拟激励法推导出系统和振动响应量的频率响应特性,提出了求取系统振动响应量功率谱密度的新方法,给出了应用虚拟激励法求解汽车随机振动的计算实例。结果表明,虚拟激励法是比傅里叶分析方法更为简便的时频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随机振动 平顺性 虚拟激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悬架稳定杆连杆支架的疲劳仿真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国丽 黄小海 +1 位作者 刘树辉 李庆伟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针对某型车辆常规耐久性试验过程中稳定杆连杆支架出现断裂的问题,对稳定杆连杆支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和结构优化.首先运用ANSYS软件建立稳定杆连杆支架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静态有限元疲劳分析方法对连杆支架进行强度分析计算,并依据... 针对某型车辆常规耐久性试验过程中稳定杆连杆支架出现断裂的问题,对稳定杆连杆支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和结构优化.首先运用ANSYS软件建立稳定杆连杆支架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静态有限元疲劳分析方法对连杆支架进行强度分析计算,并依据强度分析结果对稳定杆连杆支架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分析;其次根据等强梁理论对稳定杆连杆支架进行结构优化,支架截面由原来的等截面改为变截面,并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疲劳寿命预测;最后通过疲劳台架试验和裂纹断口分析,验证仿真分析结果.通过台架试验和仿真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出,稳定杆连杆支架优化前后其疲劳寿命预测准确,优化后结构疲劳寿命符合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杆连杆支架 疲劳 结构优化 静态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BUS协议的车载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彦赞 彭肖峰 +2 位作者 王涛 吴雅婷 严伟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8期226-230,共5页
在车联网中,需要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结合Modbus协议,设计了一种可拓展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以微型控制单元(MCU)STM32F439为主控制核心,采用微控制单元(MCU)STM32F103作为传感器协议适配器,对甲醛浓度传感器、温湿度传... 在车联网中,需要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结合Modbus协议,设计了一种可拓展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以微型控制单元(MCU)STM32F439为主控制核心,采用微控制单元(MCU)STM32F103作为传感器协议适配器,对甲醛浓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PM2.5/PM10传感器等气体传感器进行协议适配,将不同的传感器原生协议统一成一致的协议。基于Modbus协议通过RS485接口将传感器数据输出给主控制核心,在主控制核心对数据过滤及处理之后,发送给加速处理器(APU),并通过GPRS通信模块实时向服务端上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检测 MODBUS协议 微型控制单元(MCU) 气体传感器 RS485 数据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平面法的制动方向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静 王子涵 王宣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4-979,共6页
基于7自由度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β相平面鞍点位于稳定域和非稳定域的分界处和初始稳定相点集合对应稳定域的性质,确定了稳定域边界函数,而将能量相平面方法应用于制动方向稳定性分析。对典型转向制动工况下有/无ABS时的方向稳定性... 基于7自由度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β相平面鞍点位于稳定域和非稳定域的分界处和初始稳定相点集合对应稳定域的性质,确定了稳定域边界函数,而将能量相平面方法应用于制动方向稳定性分析。对典型转向制动工况下有/无ABS时的方向稳定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β相平面和能量相平面可定量评价制动方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方向稳定性 相平面 边界函数 制动防抱死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抱制动分析系统虚拟仪器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昆山 刘海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1-83,91,共4页
介绍了防抱制动分析系统的虚拟仪器设计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该虚拟仪器的构成及设计给予了详细的描述。该虚拟仪器除将传统仪器所包含的信号采集与控制、分析处理和结果显示全部在个人计算机中实现外 ,还可以方便地改变防抱制动系统... 介绍了防抱制动分析系统的虚拟仪器设计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该虚拟仪器的构成及设计给予了详细的描述。该虚拟仪器除将传统仪器所包含的信号采集与控制、分析处理和结果显示全部在个人计算机中实现外 ,还可以方便地改变防抱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法 ,以研究比较不同控制方法防抱制动系统的控制效能、系统滞后特性和控制精度等性能的优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 虚拟仪器 防抱装置 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bus协议的OBD设备检测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彦赞 张瀚 +2 位作者 吴雅婷 王涛 李军亮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3期102-106,共5页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飞速发展,车载设备的高效数据采集、安全远程控制变得日益重要。结合Modbus协议,设计了一种封闭式的车载OBD设备检测控制系统。该系统以STM32F439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基于自定义Modbus协议帧包装OBD数据,微控制单...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飞速发展,车载设备的高效数据采集、安全远程控制变得日益重要。结合Modbus协议,设计了一种封闭式的车载OBD设备检测控制系统。该系统以STM32F439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基于自定义Modbus协议帧包装OBD数据,微控制单元通过CAN总线采集OBD数据并解析后发送至加速处理器,加速处理器实时上传数据至网络服务器,用户终端通过访问网络服务器上的数据实现对OBD设备的检测;同时,用户可通过安卓平台手机应用,向系统发送反向控制信令,实现远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BUS协议 OBD设备 CAN总线 数据采集 远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转矩分配与协调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耿国庆 李俊 陈黎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9-124,共6页
针对并联式混合动力车动力系统中发动机和电动机驱动系统之间存在的能量分配和转矩协调问题,以发动机高效率、低能耗工作为目的,建立了并联式混合动力车动力系统传动模型,以发动机稳态特性图和超级电容SOC值为主要依据,设计了发动机和... 针对并联式混合动力车动力系统中发动机和电动机驱动系统之间存在的能量分配和转矩协调问题,以发动机高效率、低能耗工作为目的,建立了并联式混合动力车动力系统传动模型,以发动机稳态特性图和超级电容SOC值为主要依据,设计了发动机和电动机间的转矩分配控制策略,并运用电动机补偿转矩方法设计两者之间的转矩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策略能够实时动态地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转矩分配与协调问题,可有效地控制混合动力系统在高效区工作,既满足了系统动力性需求,又提高了燃油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车 转矩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控制式电磁液压悬置隔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史文库 蔡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在原有液压悬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电磁作动器为主动控制元件的主动悬置,研究了电磁作动器的频率特性,并建立了该悬置系统的力学及数学模型。选择滤波后的x-LMS算法作为控制算法,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了该悬置的隔振性能。结果表... 在原有液压悬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电磁作动器为主动控制元件的主动悬置,研究了电磁作动器的频率特性,并建立了该悬置系统的力学及数学模型。选择滤波后的x-LMS算法作为控制算法,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了该悬置的隔振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转速下,主动悬置系统都能使传递到车身的振动力大为减弱,在2秒钟时间内就降到无主动控制时的10%以下,说明采用主动控制后的悬置能有效隔离发动机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车辆工程 主动悬置 电磁作动器 振动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支持向量机求解Job-shop问题方法
10
作者 李文超 杨宏兵 马涛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9期240-242,250,共4页
作为生产调度里面一类典型问题,机器数大于2的Job-shop调度(m>2)是一类NP完全问题,大规模Job-shop问题的有效算法至今仍未找到。在有向图模型基础上,提出通过约束引导方式获取可行调度。提出利用支持向量机通过对小样本学习来实现可... 作为生产调度里面一类典型问题,机器数大于2的Job-shop调度(m>2)是一类NP完全问题,大规模Job-shop问题的有效算法至今仍未找到。在有向图模型基础上,提出通过约束引导方式获取可行调度。提出利用支持向量机通过对小样本学习来实现可互换工序对较为准确选取,以此提高调度方案质量。将求解过程中特殊算例补充到样本库进行后续训练以提高算法性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于大规模Job-shop问题求解存在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Job—shop 约束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人保护的溃缩式前大灯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志勇 金隼 胡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5-47,共3页
在轿车主动安全性设计中,行人和车相撞的过程中的头部保护是一个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越来越严格的汽车安全性法规对行人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基于行人保护的溃缩式的前大灯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行人头部和前大... 在轿车主动安全性设计中,行人和车相撞的过程中的头部保护是一个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越来越严格的汽车安全性法规对行人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基于行人保护的溃缩式的前大灯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行人头部和前大灯撞击进行了仿真。结论是:溃缩式前大灯能够很好地减少头部的伤害值;并在某国产轿车品牌新车型自主开发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保护 溃缩式前大灯 头部撞击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阻尼悬置非线性动态特性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小成 俞斌 +2 位作者 徐驰 潘孝勇 刘学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5-129,167,共5页
由于空气阻尼悬置为汽车动力总成等系统的隔振元件,其性能与成本介于橡胶悬置与液阻悬置之间,以一典型空气悬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的集总参数非线性模型。对其动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证... 由于空气阻尼悬置为汽车动力总成等系统的隔振元件,其性能与成本介于橡胶悬置与液阻悬置之间,以一典型空气悬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的集总参数非线性模型。对其动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对影响空气悬置动特性的各因素进行了趋势研究,揭示了节流孔直径、节流孔长度、初始体积、激励振幅与绝热指数等因素对空气悬置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其中减小节流孔直径可显著提高空气悬置阻尼。此研究的建模与仿真方法有助于空气悬置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悬置 集总参数模型 声阻抗 节流孔 动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的人机工程MTM和NIOSH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芳晓 谢叻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8-343,共6页
人机工程学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虚拟现实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其逼真模拟特性可作为人机工程模拟研究法的一个有效手段.该文研究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人机工程中的应用,使用虚拟现实软件对工人的作业进行了仿真,利... 人机工程学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虚拟现实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其逼真模拟特性可作为人机工程模拟研究法的一个有效手段.该文研究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人机工程中的应用,使用虚拟现实软件对工人的作业进行了仿真,利用MTM方法-时间测定和NIOSH举起分析功能,研究了工人在冲床上加工零件的方法-时间测定及手推车的人机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 虚拟现实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善拟应变法的壳单元模型
14
作者 李丽明 李大永 +1 位作者 彭颖红 王玉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基于Hu-washizu变分原理,推导了四节点六自由度壳单元的更新拉格朗日(U.L.)动力显式有限元列式。采用11参数改善拟应变(EAS)法,避免了剪切自锁,提高了计算精度。通过对标准算例计算,验证了该壳单元动力显式有限元模型用于计算弹塑性大... 基于Hu-washizu变分原理,推导了四节点六自由度壳单元的更新拉格朗日(U.L.)动力显式有限元列式。采用11参数改善拟应变(EAS)法,避免了剪切自锁,提高了计算精度。通过对标准算例计算,验证了该壳单元动力显式有限元模型用于计算弹塑性大变形问题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单元 改善拟应变法 剪切自锁 动力显式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