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口海岸浮泥观测技术、特性及运移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为华
时连强
+1 位作者
刘猛
刘高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80,共7页
对近期国内外浮泥观测技术、特性及运移规律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的课题包括:(1)现场低频超声声强信号反演浮泥密度、流变特性的关键技术;(2)风暴潮作用下的浮泥发育及运移机理;(3)浮泥对...
对近期国内外浮泥观测技术、特性及运移规律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的课题包括:(1)现场低频超声声强信号反演浮泥密度、流变特性的关键技术;(2)风暴潮作用下的浮泥发育及运移机理;(3)浮泥对港口、航道回淤的影响;(4)异重流形式的浮泥坡面运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泥
观测技术
特性
运移规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射阳河口大风天波流沙综合观测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猛
吴华林
+2 位作者
王元叶
刘高峰
盛庭权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共7页
通过现场观测研究了射阳河口在大风作用下的波浪、潮流和泥沙运动情况,并针对射阳河口波流共同作用下含沙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不仅为射阳河口航道模型试验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深入研究波流共同作用下含沙量变化规律提...
通过现场观测研究了射阳河口在大风作用下的波浪、潮流和泥沙运动情况,并针对射阳河口波流共同作用下含沙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不仅为射阳河口航道模型试验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深入研究波流共同作用下含沙量变化规律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阳河口
大风天
现场观测
波流共同作用
含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学浊度计悬沙浓度观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徐斌
王元叶
+1 位作者
程晨
王钟寅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8,共6页
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传统光学浊度计(OBS-3A、OBS-3+和RBRsolo)与新型光学浊度计(AQUAlogger310TYPT)在悬沙浓度观测方面的性能,探究进一步提升悬沙浓度观测数据质量的可行性。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量程、高频数据稳定性及粒径敏感性等关...
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传统光学浊度计(OBS-3A、OBS-3+和RBRsolo)与新型光学浊度计(AQUAlogger310TYPT)在悬沙浓度观测方面的性能,探究进一步提升悬沙浓度观测数据质量的可行性。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量程、高频数据稳定性及粒径敏感性等关键指标,提出了针对不同观测需求的设备选择建议。现场观测实验初步验证了AQUAlogger310TYPT与OBS-3+同步观测在提升近底悬沙浓度观测数据质量方面的有效性。然而,未来研究仍需深入探讨悬沙粒径变化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掌握观测水域悬沙粒径变化规律,以便优化修正方法,进一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浓度
光学浊度计
AQUAlogger310TY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河势近15年变化特征及其对河口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
19
4
作者
赵德招
刘杰
+2 位作者
张俊勇
程海峰
王珍珍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20,共7页
1998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开展了常年定期的长江口河势跟踪监测分析工作。基于此,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和总结了长江口河势近15 a来的总体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河势演变特征对后续河口治理开发的若干启示。结果表明:近15 a来长...
1998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开展了常年定期的长江口河势跟踪监测分析工作。基于此,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和总结了长江口河势近15 a来的总体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河势演变特征对后续河口治理开发的若干启示。结果表明:近15 a来长江口河势变化整体仍符合陈吉余等1979年提出的河口历史发育模式;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青草沙水库等重大涉水工程建设对稳定"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河势格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07年之后长江口河床冲淤调整程度总体趋于放缓,年内冲淤变化受径流过程影响仍较明显。从河势发展的角度看,未来长江河口的治理开发,须继续遵循河口向东南方向的演化趋势,综合考虑河口开发的相互影响,以及加快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等规划的实施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河势
变化特征
河口治理启示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洲岛屿型滨海盐沼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5
作者
刘诗娴
周曾
+7 位作者
吕晴
张玮
周珂
田原
李增丰
程海峰
员鹏
葛振鸣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696-7709,共14页
沙洲岛屿型滨海湿地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九段沙湿地是位于长江口的岛屿型沙洲,本研究于2023年在九段沙湿地的上沙、中沙、下沙和江亚南沙设置了7个监测断面,调查...
沙洲岛屿型滨海湿地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九段沙湿地是位于长江口的岛屿型沙洲,本研究于2023年在九段沙湿地的上沙、中沙、下沙和江亚南沙设置了7个监测断面,调查了不同季节和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格局,分析了β多样性空间更替(Replacement)和嵌套(Nestedness)组分与群落构建的关系。结果显示:(1)调查到的34个大型底栖动物种类隶属于4门6纲,其中节肢动物门个体数最多占比为42%;(2)中潮滩的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和菰(Zizania latifolia)生境中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lef丰富度指数值最高,高潮滩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生境次之,低潮滩的光滩生境较低;(3)不同生境底栖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差异较大,β多样性空间更替占比为45.11%-64.53%,嵌套性占比为22.26%-34.14%,说明多样性差异主要来源于物种在群落间的替换;(4)底栖动物群落β多样性和更替组分随地理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扩散限制通过影响物种替换现象影响β多样性格局。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增进对沙洲岛屿型滨海盐沼生物多样性格局的理解,对九段沙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多样性
大型底栖动物
沙洲岛屿湿地
群落构建
生态位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颗粒泥沙沉速公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赵德招
陈立
+1 位作者
周银军
桂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7,40,共3页
结合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简要总结了国内外泥沙沉速的研究现状,就单颗粒泥沙在静止水体中的沉降情况对各家泥沙沉速公式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颗粒泥沙的沉降特性已基本明确,其中Raudk ivi、Cheng和W u泥沙沉速公式...
结合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简要总结了国内外泥沙沉速的研究现状,就单颗粒泥沙在静止水体中的沉降情况对各家泥沙沉速公式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颗粒泥沙的沉降特性已基本明确,其中Raudk ivi、Cheng和W u泥沙沉速公式的计算准确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数
阻力系数
沉速公式
单颗粒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期长江口北槽河道浮泥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戴志军
朱文武
+1 位作者
李为华
李九发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4,74,共7页
基于多种较先进的观测仪器,对近期长江河口北槽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河道浮泥变化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定点和走航观测。结果表明,近期长江河口北槽浮泥层在潮流速、悬沙浓度、盐度和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具有多种准周期性的振荡变化特征,其...
基于多种较先进的观测仪器,对近期长江河口北槽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河道浮泥变化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定点和走航观测。结果表明,近期长江河口北槽浮泥层在潮流速、悬沙浓度、盐度和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具有多种准周期性的振荡变化特征,其中小潮形成的浮泥厚度大于大潮形成的浮泥,同时北槽主航槽局部区段浮泥的形成和发展与陆海互相作用的动力结构环境的纵向和横向环流输沙有关。在大、小潮期间的不同环流输沙作用下,局部河段主槽内浮泥的存在,使北槽河道横断面分别出现不同的河槽形态,由于实测浮泥层容重均小于1.25 t/m3,可作为"适航"水深,通常通过即时疏浚清理航槽淤泥基本能保持设计通航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北槽航道
潮流速
悬沙浓度
盐度
浮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沙起动过程中床面切应力与含沙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8
作者
黄伟
刘亚坤
+1 位作者
吴华林
万远扬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长江口细颗粒泥沙为样本进行环形水槽起动试验,给出了三组不同中值粒径泥沙的起动流速和临界起动应力,同时用湍动能法(TKE)估算不同含沙量水体的床面切应力,给出了泥沙起动过程中床面切应力与含沙量之间的关系。床面切应力随着含沙量...
以长江口细颗粒泥沙为样本进行环形水槽起动试验,给出了三组不同中值粒径泥沙的起动流速和临界起动应力,同时用湍动能法(TKE)估算不同含沙量水体的床面切应力,给出了泥沙起动过程中床面切应力与含沙量之间的关系。床面切应力随着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含沙量达到某一浓度后,床面切应力增长缓慢,随着含沙量的再增加,床面切应力再次迅速增高,而不同中值粒径的泥沙,增长速度并不一致,说明泥沙对床面切应力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含沙量上,粒径大小也是影响床面切应力的重要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沙量
起动流速
床面切应力
环形水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24
9
作者
吴华林
赵德招
程海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从界定疏浚土综合利用内涵入手,通过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我国疏浚土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浚土产生量巨大、利用率普遍偏低、利用目的和方式...
从界定疏浚土综合利用内涵入手,通过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我国疏浚土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浚土产生量巨大、利用率普遍偏低、利用目的和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相关部门协调机制、无专门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参考等.为促进我国尽快提高疏浚土综合利用水平,提出以下措施:加大疏浚土资源价值属性的宣传;明确并建立疏浚土综合利用协调管理机构,以及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在相关法规中增补有关支持疏浚土综合利用的条款;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疏浚土综合利用指导手册,加强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的规划与科学研究;实施疏浚土综合利用示范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土
综合利用
资源节约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北槽边坡近底高含沙水体流动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刘猛
胡志锋
张宏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3,共6页
对长江口北槽边坡近底高含沙水体的流动规律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近底高含沙水体的密度和厚度是影响其在北槽航道两侧边坡上流动快慢的关键因素;与近底高含沙水体密度、厚度等因素相比,长江口北槽边坡坡度因素对近底高含沙水体流速...
对长江口北槽边坡近底高含沙水体的流动规律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近底高含沙水体的密度和厚度是影响其在北槽航道两侧边坡上流动快慢的关键因素;与近底高含沙水体密度、厚度等因素相比,长江口北槽边坡坡度因素对近底高含沙水体流速的影响要小得多;在北槽航道两侧边坡上难以形成明显浮泥现象。首次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计算长江口北槽边坡近底高含沙水体流动速度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北槽
近底高含沙水体
密度
厚度
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南导堤越堤水沙运动观测研究
被引量:
19
11
作者
刘猛
吴华林
+2 位作者
李为华
刘高峰
郭文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通过现场观测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南导堤越堤水沙运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存在越过南导堤指向北槽的净输沙运动,观测期间,堤顶单宽涨潮通量与单宽落潮通量之比约为10∶1,堤顶单宽涨潮输沙通量与单宽落潮输沙通量之比约为25...
通过现场观测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南导堤越堤水沙运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存在越过南导堤指向北槽的净输沙运动,观测期间,堤顶单宽涨潮通量与单宽落潮通量之比约为10∶1,堤顶单宽涨潮输沙通量与单宽落潮输沙通量之比约为25∶1;2)经初步估算,观测期间越过S4~S5段南导堤输向北槽方向的泥沙总量约为156.5×104t;3)越堤水流携带的泥沙绝大部分可以通过坝田进入北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南导堤
坝田
水沙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北槽南导堤越堤输沙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12
12
作者
刘猛
吴华林
+2 位作者
李为华
郭文华
刘高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7,共7页
通过现场观测对长江口北槽南导堤越堤输沙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1)南导堤沿程各测点各涨落潮过程单宽越堤净输沙量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2)S4-S7和S2-S3区段越堤输沙强度大,是主要输沙通道;(3)南导堤年平均越堤净输沙...
通过现场观测对长江口北槽南导堤越堤输沙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1)南导堤沿程各测点各涨落潮过程单宽越堤净输沙量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2)S4-S7和S2-S3区段越堤输沙强度大,是主要输沙通道;(3)南导堤年平均越堤净输沙量约为296.6Mt,其中洪季、枯季分别占年均越堤净输沙量的62.24%和37.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南导堤
现场观测
越堤净输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强度与潮汐动力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7
13
作者
李文正
万远扬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3,共5页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的回淤监测资料表明,航道回淤强度大小和潮汐动力强弱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即大潮-中潮-小潮过程(动力减弱期),北槽实测回淤强度大;而小潮-中潮-大潮过程(动力增强期),北槽回淤强度则变小,目前的疏浚工程仅考虑大...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的回淤监测资料表明,航道回淤强度大小和潮汐动力强弱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即大潮-中潮-小潮过程(动力减弱期),北槽实测回淤强度大;而小潮-中潮-大潮过程(动力增强期),北槽回淤强度则变小,目前的疏浚工程仅考虑大通流量的影响而忽略了外海潮汐的贡献,疏浚强度的安排明显与回淤强度不匹配。根据疏浚强度、回淤强度、潮汐动力间的相关关系来看,未来可深入研究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潮汐动力过程和疏浚安排对回淤强度的影响,探索"疏浚-回淤"与"大通流量-外海潮汐"间的制衡关系,以及该关系对航道的宏观、微观冲淤环境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寻找出一套较为合理的疏浚力量配置管理原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疏浚效率,为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航道减淤提供新的思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淤积
长江口
深水航道
疏浚效率
潮汐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自由表面水流的分离涡模拟(英文)
14
作者
张景新
梁东方
刘桦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9-251,共13页
目前水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仍然广泛采用RANS模型,特别对于大尺度的地表水流的数值模拟,该类模型计算效率较高,但其难以给出湍流场的小尺度涡结构。深入研究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水流运动,需要发展诸如LES等的高级数值模型。天然地表水流,...
目前水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仍然广泛采用RANS模型,特别对于大尺度的地表水流的数值模拟,该类模型计算效率较高,但其难以给出湍流场的小尺度涡结构。深入研究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水流运动,需要发展诸如LES等的高级数值模型。天然地表水流,地形、边界复杂,雷诺数通常较高,高级数值模拟受限于计算能力的限制,还难以工程应用。RANS和LES混合模型是目前具有工程应用的一种混合数值模型,其已经在CFD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对于地表水流运动的数值模拟,相关工作还较少。本文将分离涡模型(DES),即一种RANS和LES的混合模型,应用于带自由表面的地表水流运动,建立了一套数值仿真模型。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水平面内采用非结构计算网格,垂向为结构化网格,对流项离散格式采用二阶TVD格式,并行基于OpenMP语言库。算例表明DES模型有助于揭示复杂地形条件下带自由表面水流的大涡拟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涡
拟序结构
自由表面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情势下长江口泥沙资源的供需关系及优化配置初探
被引量:
12
15
作者
赵德招
刘杰
+2 位作者
张俊勇
程海峰
王珍珍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74,共6页
结合近年来长江口面临的诸多新情势,初步分析了长江口泥沙资源的供需关系,并探讨了其优化配置的可能实现途径和相应的支持保障措施。主要研究表明,长江口地区土地资源紧缺,用于滩涂开发的泥沙需求量日益增加,而长江口沙源禁采范围大,优...
结合近年来长江口面临的诸多新情势,初步分析了长江口泥沙资源的供需关系,并探讨了其优化配置的可能实现途径和相应的支持保障措施。主要研究表明,长江口地区土地资源紧缺,用于滩涂开发的泥沙需求量日益增加,而长江口沙源禁采范围大,优质砂源少,泥沙的供给途径及供给量相对有限,泥沙资源的供需关系因此日趋紧张。未来一段时间内,港口航道疏浚土产生量大且较稳定,充分合理利用港口航道疏浚土进行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是缓解长江口泥沙供需矛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泥沙资源
疏浚土
供需关系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量预测
被引量:
4
16
作者
王淑楠
顾峰峰
+1 位作者
李俊花
赵德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3,共8页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在发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航道回淤量大、时空分布高度集中的间题突出,每年需投入大量的维护疏浚力量。长江口深水航道维护一般以月为时段安排施工力量,但月度回淤强度大且时空变化明显,导致如何精准预...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在发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航道回淤量大、时空分布高度集中的间题突出,每年需投入大量的维护疏浚力量。长江口深水航道维护一般以月为时段安排施工力量,但月度回淤强度大且时空变化明显,导致如何精准预测航道回淤量成为了一个重要技术难题。根据2016~2018年实测水文资料和航道回淤机制,筛选了影响航道回淤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了多影响因子作用下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量BP神经网络高精度预测模型,比较并推荐了训练和预测网络的隐含层数及各层神经元数;选取2016~2018年长江口长序列的水文资料进行预测模型训练,并选取2019年资料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证实了模型选取的影响因子及构建的预测模型的合理性,验证了模型具有较高的航道回淤量预测能力和空间分布预测精度,研究成果可为航道维护的科学管理和疏浚船舶的合理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淤量预测
BP神经网络
影响因子
长江口
深水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处理现状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
21
17
作者
赵德招
刘杰
+1 位作者
程海峰
王珍珍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2,共7页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产生量大,但如何对其进行更好地处理是水运工程领域的一大技术难题.利用大量工程现场资料,从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的基本特性出发,对比分析了疏浚土处理现状,展望了疏浚土处理的发展模式.研究表明,长江口深水航道...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产生量大,但如何对其进行更好地处理是水运工程领域的一大技术难题.利用大量工程现场资料,从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的基本特性出发,对比分析了疏浚土处理现状,展望了疏浚土处理的发展模式.研究表明,长江口深水航道各工程阶段的疏浚土处理模式基本适应了不同维护水深条件下的疏浚土特点,总体仍以海洋倾倒为主.但在海洋倾倒区日渐严格控制、泥沙资源供需关系日趋紧张以及滩涂湿地面临侵蚀威胁等诸多新情势下,长江口疏浚土应遵循多用少抛的处理原则,利用疏浚土吹填造地、湿地保护等多途径处置将是未来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处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深水航道
疏浚土处理
海洋倾倒区
现状及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九段沙近期演变及其对北槽航道回淤的影响
被引量:
16
18
作者
刘杰
赵德招
程海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共5页
利用现场水文、泥沙以及水下地形观测资料,分析了近期九段沙的冲淤演变过程、机理及其对北槽航道回淤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来九段沙总体呈现"长高不长大"的变化特点,即0 m以上高滩淤涨明显,而2 m和5 m中低滩面变化不大。...
利用现场水文、泥沙以及水下地形观测资料,分析了近期九段沙的冲淤演变过程、机理及其对北槽航道回淤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来九段沙总体呈现"长高不长大"的变化特点,即0 m以上高滩淤涨明显,而2 m和5 m中低滩面变化不大。九段沙的淤高使得南导堤的挡沙功能减弱,一定的风浪条件下九段沙滩面相对较高浓度的含沙水体涨潮越堤进入北槽中段,增加了近期北槽航道回淤的泥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九段沙
冲淤演变
北槽
航道回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十年来台风诱发长江口航道骤淤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15
19
作者
赵德招
刘杰
吴华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60,共7页
台风诱发航道骤淤已成为长江口航道淤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一定程度上威胁长江口航道的安全运行和上海国际航运事业的发展。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初步分析了近十年来多次台风期长江口北槽航道骤淤变化特点和规律,探讨了台风诱发北槽航道...
台风诱发航道骤淤已成为长江口航道淤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一定程度上威胁长江口航道的安全运行和上海国际航运事业的发展。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初步分析了近十年来多次台风期长江口北槽航道骤淤变化特点和规律,探讨了台风诱发北槽航道骤淤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了防治航道骤淤的有关建议。结果表明,每年台风造成的航道骤淤量在200~800万m3左右,对航道年回淤总量的贡献率在4%~50%之间不等;航道骤淤程度会随航道维护水深的增加而有所增强;航道骤淤分布呈时间和空间均相对集中的特点。分析还表明,台风诱发北槽航道骤淤分布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设引起的水沙动力和河床环境变化是相适应的,而较大的航道骤淤量还与台风期间泥沙来源种类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长江口
北槽
航道
骤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6—2020年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植被覆盖对潮沟演变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
10
20
作者
劳聪聪
辛沛
+1 位作者
左寅
程海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6,共12页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认识植被覆盖与潮沟网络间的关系对保护九段沙湿地意义重大。基于长时序Landsat和HJ-1A多光谱图像,提取并分析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潮沟和植被覆盖度数据。结果表明:①1996—2020年间,潮沟总长度以每年1...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认识植被覆盖与潮沟网络间的关系对保护九段沙湿地意义重大。基于长时序Landsat和HJ-1A多光谱图像,提取并分析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潮沟和植被覆盖度数据。结果表明:①1996—2020年间,潮沟总长度以每年11.71 km速度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以每年4.79 km^(2)速度增加,至2020年潮沟等级最高为四级;②历年潮沟分布特征变化与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密切相关;③各级别潮沟中,一级潮沟对潮沟网络的平均归槽水流长度影响最大,而不同植被覆盖参数中,植被覆盖面积影响最大;④平均归槽水流长度与植被覆盖面积符合指数函数关系,随着植被覆盖面积的增大,平均归槽水流长度逐渐减小,即潮沟网络排水效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沟
演变规律
植被覆盖度
排水效率
九段沙湿地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口海岸浮泥观测技术、特性及运移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为华
时连强
刘猛
刘高峰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
研究
所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
研究
中心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8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939003)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806038)
文摘
对近期国内外浮泥观测技术、特性及运移规律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的课题包括:(1)现场低频超声声强信号反演浮泥密度、流变特性的关键技术;(2)风暴潮作用下的浮泥发育及运移机理;(3)浮泥对港口、航道回淤的影响;(4)异重流形式的浮泥坡面运移规律。
关键词
浮泥
观测技术
特性
运移规律
研究进展
Keywords
fluid mud
measurement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s
transportation
review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射阳河口大风天波流沙综合观测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猛
吴华林
王元叶
刘高峰
盛庭权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宁波海洋环境检测
中心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90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939003)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0CB429002)
文摘
通过现场观测研究了射阳河口在大风作用下的波浪、潮流和泥沙运动情况,并针对射阳河口波流共同作用下含沙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不仅为射阳河口航道模型试验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深入研究波流共同作用下含沙量变化规律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射阳河口
大风天
现场观测
波流共同作用
含沙量
Keywords
Sheyang Estuary
strong winds
field observation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sediment concentration
分类号
TV148.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学浊度计悬沙浓度观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徐斌
王元叶
程晨
王钟寅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8,共6页
文摘
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传统光学浊度计(OBS-3A、OBS-3+和RBRsolo)与新型光学浊度计(AQUAlogger310TYPT)在悬沙浓度观测方面的性能,探究进一步提升悬沙浓度观测数据质量的可行性。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量程、高频数据稳定性及粒径敏感性等关键指标,提出了针对不同观测需求的设备选择建议。现场观测实验初步验证了AQUAlogger310TYPT与OBS-3+同步观测在提升近底悬沙浓度观测数据质量方面的有效性。然而,未来研究仍需深入探讨悬沙粒径变化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掌握观测水域悬沙粒径变化规律,以便优化修正方法,进一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悬沙浓度
光学浊度计
AQUAlogger310TYPT
Keywords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ptical turbidimeter
AQUAlogger310TYPT
分类号
P335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TV149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河势近15年变化特征及其对河口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
19
4
作者
赵德招
刘杰
张俊勇
程海峰
王珍珍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交通
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20,共7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项目(12231203103)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1020-04)
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CKWV2012304/KY)
文摘
1998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开展了常年定期的长江口河势跟踪监测分析工作。基于此,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和总结了长江口河势近15 a来的总体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河势演变特征对后续河口治理开发的若干启示。结果表明:近15 a来长江口河势变化整体仍符合陈吉余等1979年提出的河口历史发育模式;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青草沙水库等重大涉水工程建设对稳定"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河势格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07年之后长江口河床冲淤调整程度总体趋于放缓,年内冲淤变化受径流过程影响仍较明显。从河势发展的角度看,未来长江河口的治理开发,须继续遵循河口向东南方向的演化趋势,综合考虑河口开发的相互影响,以及加快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等规划的实施步伐。
关键词
长江口河势
变化特征
河口治理启示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Keywords
river regime of Yangtze Estuary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enlightenment on estuary regulation
Yangtze Estuary Deepwater Channel Regulation Project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TV148.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洲岛屿型滨海盐沼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5
作者
刘诗娴
周曾
吕晴
张玮
周珂
田原
李增丰
程海峰
员鹏
葛振鸣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
海岸
全国
重点
实验室
河海大学江苏省
海岸
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安全
重点
实验室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上海
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
中心
浙江省水利
河口
研究
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
研究
院)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696-7709,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208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42141016)
+1 种基金
上海市科委重点专项(22dz1209600)
江苏省海岸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JSCE202301)。
文摘
沙洲岛屿型滨海湿地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九段沙湿地是位于长江口的岛屿型沙洲,本研究于2023年在九段沙湿地的上沙、中沙、下沙和江亚南沙设置了7个监测断面,调查了不同季节和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格局,分析了β多样性空间更替(Replacement)和嵌套(Nestedness)组分与群落构建的关系。结果显示:(1)调查到的34个大型底栖动物种类隶属于4门6纲,其中节肢动物门个体数最多占比为42%;(2)中潮滩的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和菰(Zizania latifolia)生境中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lef丰富度指数值最高,高潮滩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生境次之,低潮滩的光滩生境较低;(3)不同生境底栖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差异较大,β多样性空间更替占比为45.11%-64.53%,嵌套性占比为22.26%-34.14%,说明多样性差异主要来源于物种在群落间的替换;(4)底栖动物群落β多样性和更替组分随地理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扩散限制通过影响物种替换现象影响β多样性格局。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增进对沙洲岛屿型滨海盐沼生物多样性格局的理解,对九段沙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Β多样性
大型底栖动物
沙洲岛屿湿地
群落构建
生态位重叠
Keywords
β-diversity
macrobenthos
Island-type coastal shoal
community assembly
ecological niche overlap
分类号
Q958.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颗粒泥沙沉速公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赵德招
陈立
周银军
桂波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利水电工程
科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7,40,共3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3CB415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672125)
文摘
结合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简要总结了国内外泥沙沉速的研究现状,就单颗粒泥沙在静止水体中的沉降情况对各家泥沙沉速公式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颗粒泥沙的沉降特性已基本明确,其中Raudk ivi、Cheng和W u泥沙沉速公式的计算准确程度较高。
关键词
雷诺数
阻力系数
沉速公式
单颗粒泥沙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期长江口北槽河道浮泥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戴志军
朱文武
李为华
李九发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河口
海岸
科学
研究
中心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4,7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6085,51061130544)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50939003)
文摘
基于多种较先进的观测仪器,对近期长江河口北槽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河道浮泥变化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定点和走航观测。结果表明,近期长江河口北槽浮泥层在潮流速、悬沙浓度、盐度和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具有多种准周期性的振荡变化特征,其中小潮形成的浮泥厚度大于大潮形成的浮泥,同时北槽主航槽局部区段浮泥的形成和发展与陆海互相作用的动力结构环境的纵向和横向环流输沙有关。在大、小潮期间的不同环流输沙作用下,局部河段主槽内浮泥的存在,使北槽河道横断面分别出现不同的河槽形态,由于实测浮泥层容重均小于1.25 t/m3,可作为"适航"水深,通常通过即时疏浚清理航槽淤泥基本能保持设计通航水深。
关键词
长江河口
北槽航道
潮流速
悬沙浓度
盐度
浮泥变化
Keywords
Changjiang Estuary
north passage
tidal current velocity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alinity
changes in fluid mud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沙起动过程中床面切应力与含沙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8
作者
黄伟
刘亚坤
吴华林
万远扬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9022
51179021)
文摘
以长江口细颗粒泥沙为样本进行环形水槽起动试验,给出了三组不同中值粒径泥沙的起动流速和临界起动应力,同时用湍动能法(TKE)估算不同含沙量水体的床面切应力,给出了泥沙起动过程中床面切应力与含沙量之间的关系。床面切应力随着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含沙量达到某一浓度后,床面切应力增长缓慢,随着含沙量的再增加,床面切应力再次迅速增高,而不同中值粒径的泥沙,增长速度并不一致,说明泥沙对床面切应力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含沙量上,粒径大小也是影响床面切应力的重要因子之一。
关键词
含沙量
起动流速
床面切应力
环形水槽
Keywords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cipient velocity
bed shear stress
annular flume
分类号
TV142.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24
9
作者
吴华林
赵德招
程海峰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交通
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939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979053)
交通运输部基础理论研究项目(2011-329-A06-130)
文摘
从界定疏浚土综合利用内涵入手,通过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我国疏浚土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浚土产生量巨大、利用率普遍偏低、利用目的和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相关部门协调机制、无专门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参考等.为促进我国尽快提高疏浚土综合利用水平,提出以下措施:加大疏浚土资源价值属性的宣传;明确并建立疏浚土综合利用协调管理机构,以及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在相关法规中增补有关支持疏浚土综合利用的条款;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疏浚土综合利用指导手册,加强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的规划与科学研究;实施疏浚土综合利用示范性工程.
关键词
疏浚土
综合利用
资源节约
对策
Keywords
dredged material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esource saving
countermeasure
分类号
U616.26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北槽边坡近底高含沙水体流动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刘猛
胡志锋
张宏伟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交通
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3,共6页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ZR141580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B12B04
2013BAB12B05)
文摘
对长江口北槽边坡近底高含沙水体的流动规律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近底高含沙水体的密度和厚度是影响其在北槽航道两侧边坡上流动快慢的关键因素;与近底高含沙水体密度、厚度等因素相比,长江口北槽边坡坡度因素对近底高含沙水体流速的影响要小得多;在北槽航道两侧边坡上难以形成明显浮泥现象。首次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计算长江口北槽边坡近底高含沙水体流动速度的公式。
关键词
长江口
北槽
近底高含沙水体
密度
厚度
坡度
Keywords
Yangtze Estuary
North Channel
high concentration layer near bottom
density
thickness
slope
分类号
TV148.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南导堤越堤水沙运动观测研究
被引量:
19
11
作者
刘猛
吴华林
李为华
刘高峰
郭文华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90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939003)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429002)
文摘
通过现场观测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南导堤越堤水沙运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存在越过南导堤指向北槽的净输沙运动,观测期间,堤顶单宽涨潮通量与单宽落潮通量之比约为10∶1,堤顶单宽涨潮输沙通量与单宽落潮输沙通量之比约为25∶1;2)经初步估算,观测期间越过S4~S5段南导堤输向北槽方向的泥沙总量约为156.5×104t;3)越堤水流携带的泥沙绝大部分可以通过坝田进入北槽。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南导堤
坝田
水沙运动
Keywords
the Yangtze Estuary
deepwater channel
the south leading jetty
groin field
sediment transport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北槽南导堤越堤输沙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12
12
作者
刘猛
吴华林
李为华
郭文华
刘高峰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60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939003)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0CB429002)
文摘
通过现场观测对长江口北槽南导堤越堤输沙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1)南导堤沿程各测点各涨落潮过程单宽越堤净输沙量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2)S4-S7和S2-S3区段越堤输沙强度大,是主要输沙通道;(3)南导堤年平均越堤净输沙量约为296.6Mt,其中洪季、枯季分别占年均越堤净输沙量的62.24%和37.76%。
关键词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南导堤
现场观测
越堤净输沙量
Keywords
Changjiang Estuary Deepwater Channel Regulation Project
South Leading Jetty
field measurement
net overtopping sediment flux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强度与潮汐动力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7
13
作者
李文正
万远扬
机构
交通
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上海
河口
海岸
科学
研究
中心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3,共5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112508)
交通运输部基础理论重点资助项目(2012329A06040)
文摘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的回淤监测资料表明,航道回淤强度大小和潮汐动力强弱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即大潮-中潮-小潮过程(动力减弱期),北槽实测回淤强度大;而小潮-中潮-大潮过程(动力增强期),北槽回淤强度则变小,目前的疏浚工程仅考虑大通流量的影响而忽略了外海潮汐的贡献,疏浚强度的安排明显与回淤强度不匹配。根据疏浚强度、回淤强度、潮汐动力间的相关关系来看,未来可深入研究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潮汐动力过程和疏浚安排对回淤强度的影响,探索"疏浚-回淤"与"大通流量-外海潮汐"间的制衡关系,以及该关系对航道的宏观、微观冲淤环境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寻找出一套较为合理的疏浚力量配置管理原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疏浚效率,为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航道减淤提供新的思考空间。
关键词
航道淤积
长江口
深水航道
疏浚效率
潮汐动力
Keywords
backsilting
Yangtze estuary
deepwater navigation channel ( DNC )
dredging efficiency
hydrodynamics
分类号
U616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自由表面水流的分离涡模拟(英文)
14
作者
张景新
梁东方
刘桦
机构
上海
交通
大学水动力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上海
交通
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9-251,共13页
基金
Joint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No.11572196)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No.2014CB046200)
the Non-Profit Industry Financial Program of MWR(201401027)
文摘
目前水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仍然广泛采用RANS模型,特别对于大尺度的地表水流的数值模拟,该类模型计算效率较高,但其难以给出湍流场的小尺度涡结构。深入研究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水流运动,需要发展诸如LES等的高级数值模型。天然地表水流,地形、边界复杂,雷诺数通常较高,高级数值模拟受限于计算能力的限制,还难以工程应用。RANS和LES混合模型是目前具有工程应用的一种混合数值模型,其已经在CFD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对于地表水流运动的数值模拟,相关工作还较少。本文将分离涡模型(DES),即一种RANS和LES的混合模型,应用于带自由表面的地表水流运动,建立了一套数值仿真模型。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水平面内采用非结构计算网格,垂向为结构化网格,对流项离散格式采用二阶TVD格式,并行基于OpenMP语言库。算例表明DES模型有助于揭示复杂地形条件下带自由表面水流的大涡拟序结构。
关键词
分离涡
拟序结构
自由表面流动
Keywords
Detached-eddy simulation
Coherent structure
Free surface flow
分类号
O352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情势下长江口泥沙资源的供需关系及优化配置初探
被引量:
12
15
作者
赵德招
刘杰
张俊勇
程海峰
王珍珍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交通
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74,共6页
基金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YRWEF201001)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重大科技项目(重科2010-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9053)的资助
文摘
结合近年来长江口面临的诸多新情势,初步分析了长江口泥沙资源的供需关系,并探讨了其优化配置的可能实现途径和相应的支持保障措施。主要研究表明,长江口地区土地资源紧缺,用于滩涂开发的泥沙需求量日益增加,而长江口沙源禁采范围大,优质砂源少,泥沙的供给途径及供给量相对有限,泥沙资源的供需关系因此日趋紧张。未来一段时间内,港口航道疏浚土产生量大且较稳定,充分合理利用港口航道疏浚土进行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是缓解长江口泥沙供需矛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长江口
泥沙资源
疏浚土
供需关系
优化配置
Keywords
Yangtze Estuary
Shanghai
sediment resources
dredged material
rela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ptimal allocation
分类号
TV14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量预测
被引量:
4
16
作者
王淑楠
顾峰峰
李俊花
赵德招
机构
上海
海事大学海洋
科学
与工程学院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交通
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3,共8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21DZ1201700,21DZ12010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口水沙变化与重大工程安全”(2017YFC0405400)
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CKWV2012304/KY)。
文摘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在发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航道回淤量大、时空分布高度集中的间题突出,每年需投入大量的维护疏浚力量。长江口深水航道维护一般以月为时段安排施工力量,但月度回淤强度大且时空变化明显,导致如何精准预测航道回淤量成为了一个重要技术难题。根据2016~2018年实测水文资料和航道回淤机制,筛选了影响航道回淤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了多影响因子作用下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量BP神经网络高精度预测模型,比较并推荐了训练和预测网络的隐含层数及各层神经元数;选取2016~2018年长江口长序列的水文资料进行预测模型训练,并选取2019年资料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证实了模型选取的影响因子及构建的预测模型的合理性,验证了模型具有较高的航道回淤量预测能力和空间分布预测精度,研究成果可为航道维护的科学管理和疏浚船舶的合理调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回淤量预测
BP神经网络
影响因子
长江口
深水航道
Keywords
back-siltation volume prediction
BP neural network
influencing factors
Yangtze River Estuary
分类号
TV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处理现状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
21
17
作者
赵德招
刘杰
程海峰
王珍珍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939003)
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2011328A0670)
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CKWV2012304/KY)
文摘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产生量大,但如何对其进行更好地处理是水运工程领域的一大技术难题.利用大量工程现场资料,从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的基本特性出发,对比分析了疏浚土处理现状,展望了疏浚土处理的发展模式.研究表明,长江口深水航道各工程阶段的疏浚土处理模式基本适应了不同维护水深条件下的疏浚土特点,总体仍以海洋倾倒为主.但在海洋倾倒区日渐严格控制、泥沙资源供需关系日趋紧张以及滩涂湿地面临侵蚀威胁等诸多新情势下,长江口疏浚土应遵循多用少抛的处理原则,利用疏浚土吹填造地、湿地保护等多途径处置将是未来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处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长江口深水航道
疏浚土处理
海洋倾倒区
现状及展望
Keywords
Yangtze estuary deepwater navigation channel
dredged material disposal
marine dumping sit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分类号
U616.26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九段沙近期演变及其对北槽航道回淤的影响
被引量:
16
18
作者
刘杰
赵德招
程海峰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共5页
基金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632800074)
文摘
利用现场水文、泥沙以及水下地形观测资料,分析了近期九段沙的冲淤演变过程、机理及其对北槽航道回淤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来九段沙总体呈现"长高不长大"的变化特点,即0 m以上高滩淤涨明显,而2 m和5 m中低滩面变化不大。九段沙的淤高使得南导堤的挡沙功能减弱,一定的风浪条件下九段沙滩面相对较高浓度的含沙水体涨潮越堤进入北槽中段,增加了近期北槽航道回淤的泥沙来源。
关键词
长江口
九段沙
冲淤演变
北槽
航道回淤
Keywords
Yangtze River Estuary
Jiuduan Shoal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North passage
navigation channel sedimentation
分类号
TV148.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十年来台风诱发长江口航道骤淤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15
19
作者
赵德招
刘杰
吴华林
机构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60,共7页
基金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YRWEF201001)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重大科研项目(重科2010-003)的资助
文摘
台风诱发航道骤淤已成为长江口航道淤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一定程度上威胁长江口航道的安全运行和上海国际航运事业的发展。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初步分析了近十年来多次台风期长江口北槽航道骤淤变化特点和规律,探讨了台风诱发北槽航道骤淤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了防治航道骤淤的有关建议。结果表明,每年台风造成的航道骤淤量在200~800万m3左右,对航道年回淤总量的贡献率在4%~50%之间不等;航道骤淤程度会随航道维护水深的增加而有所增强;航道骤淤分布呈时间和空间均相对集中的特点。分析还表明,台风诱发北槽航道骤淤分布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设引起的水沙动力和河床环境变化是相适应的,而较大的航道骤淤量还与台风期间泥沙来源种类的增加有关。
关键词
台风
长江口
北槽
航道
骤淤
Keywords
typhoon
Yangtze Estuary
North Passage
navigation channel
sudden sedimentation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6—2020年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植被覆盖对潮沟演变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
10
20
作者
劳聪聪
辛沛
左寅
程海峰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
科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2040204)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BK20200020)。
文摘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认识植被覆盖与潮沟网络间的关系对保护九段沙湿地意义重大。基于长时序Landsat和HJ-1A多光谱图像,提取并分析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潮沟和植被覆盖度数据。结果表明:①1996—2020年间,潮沟总长度以每年11.71 km速度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以每年4.79 km^(2)速度增加,至2020年潮沟等级最高为四级;②历年潮沟分布特征变化与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密切相关;③各级别潮沟中,一级潮沟对潮沟网络的平均归槽水流长度影响最大,而不同植被覆盖参数中,植被覆盖面积影响最大;④平均归槽水流长度与植被覆盖面积符合指数函数关系,随着植被覆盖面积的增大,平均归槽水流长度逐渐减小,即潮沟网络排水效率增大。
关键词
潮沟
演变规律
植被覆盖度
排水效率
九段沙湿地
长江口
Keywords
tidal creek
evolution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drainage efficiency
Jiuduansha shoal
Yangtze River Estuary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口海岸浮泥观测技术、特性及运移规律研究进展
李为华
时连强
刘猛
刘高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射阳河口大风天波流沙综合观测研究
刘猛
吴华林
王元叶
刘高峰
盛庭权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光学浊度计悬沙浓度观测方法研究
徐斌
王元叶
程晨
王钟寅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江口河势近15年变化特征及其对河口治理的启示
赵德招
刘杰
张俊勇
程海峰
王珍珍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沙洲岛屿型滨海盐沼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刘诗娴
周曾
吕晴
张玮
周珂
田原
李增丰
程海峰
员鹏
葛振鸣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单颗粒泥沙沉速公式的对比研究
赵德招
陈立
周银军
桂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近期长江口北槽河道浮泥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戴志军
朱文武
李为华
李九发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泥沙起动过程中床面切应力与含沙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黄伟
刘亚坤
吴华林
万远扬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吴华林
赵德招
程海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长江口北槽边坡近底高含沙水体流动规律试验研究
刘猛
胡志锋
张宏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南导堤越堤水沙运动观测研究
刘猛
吴华林
李为华
刘高峰
郭文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长江口北槽南导堤越堤输沙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刘猛
吴华林
李为华
郭文华
刘高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强度与潮汐动力相关性分析
李文正
万远扬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带自由表面水流的分离涡模拟(英文)
张景新
梁东方
刘桦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新情势下长江口泥沙资源的供需关系及优化配置初探
赵德招
刘杰
张俊勇
程海峰
王珍珍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量预测
王淑楠
顾峰峰
李俊花
赵德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处理现状及未来展望
赵德招
刘杰
程海峰
王珍珍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长江口九段沙近期演变及其对北槽航道回淤的影响
刘杰
赵德招
程海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近十年来台风诱发长江口航道骤淤的初步分析
赵德招
刘杰
吴华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1996—2020年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植被覆盖对潮沟演变规律的影响
劳聪聪
辛沛
左寅
程海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