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刺激的大鼠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薄成志 赵佳敏 +3 位作者 李丽辉 刘庆广 黄强民 刘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68-1272,1278,共6页
目的:探究电刺激下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肌纤维的兴奋性和耐疲劳表现。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1、CG2、CG3)和触发点组(TG1、TG2、TG3)。CG1和TG1测试刺激阈值强度和最大收缩力量(MCF)以及其最适刺激强度;CG2和TG2测试不同... 目的:探究电刺激下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肌纤维的兴奋性和耐疲劳表现。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1、CG2、CG3)和触发点组(TG1、TG2、TG3)。CG1和TG1测试刺激阈值强度和最大收缩力量(MCF)以及其最适刺激强度;CG2和TG2测试不同刺激强度下MCF的变化;CG3和TG3测试不同刺激频率下MCF的变化。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造模8周,恢复4周后将大鼠接入生物机能测试系统,给予肌纤维一系列电刺激,测量比较各组引起肌肉收缩的阈值强度、MCF、刺激强度和频率诱导的肌肉疲劳等指标。结果:TG1组引起肌肉开始收缩的阈值强度和最大收缩力量(MCF)的最适刺激强度比CG1组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G1组与CG1组的MCF无显著性差异(P>0.05)。TG2组电刺激引起的MCF第15、20次增量电刺激低于第1、5、10次增量,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TG2组电刺激引起的MCF第10、15、20次增量CG2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TG2组电刺激引起的MCF第1、5、10次增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TG2组电刺激引起的MCF第1、5次增量与CG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G3组电刺激引起MCF所需的刺激频率比CG3组低,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TG3组电刺激引起的MCF比CG3组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正常肌纤维相比,触发点肌纤维对电刺激反应更敏感,受到连续电刺激时更易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肌肉疲劳 电刺激 肌肉收缩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