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塑料和环境激素复合污染现状及其复合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1
作者 金凯馨 张羽彤 吴玲玲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1-1516,共6页
微塑料(MPs)和环境激素(EDCs)严重威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而二者的复合污染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危害。两种污染物在环境中广泛共存:一方面,EDCs常作为工业生产中的添加剂被掺入到塑料制品中;另一方面,MPs能够从环境中吸附并运输EDCs,进而影... 微塑料(MPs)和环境激素(EDCs)严重威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而二者的复合污染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危害。两种污染物在环境中广泛共存:一方面,EDCs常作为工业生产中的添加剂被掺入到塑料制品中;另一方面,MPs能够从环境中吸附并运输EDCs,进而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MPs与EDCs之间可能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EDCs能改变MPs的物理化学性质,增强其生物吸收。MPs与EDCs的复合暴露对植物、动物及人体均具有生态毒性效应。综述了MPs和EDCs的复合污染现状及其复合毒性效应,为理解MPs和EDCs的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环境激素 复合污染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改性及其对除草剂污染水体和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彭程 徐漪琳 +5 位作者 石钰婧 张玟 李宇涛 王皓冉 张卫 占绣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9-1081,共13页
除草剂已被大量使用于现代农业生产,而长期使用除草剂可能造成其在土壤中大量残留,或通过降水、淋溶和径流污染水体,因此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生物炭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吸附剂已被广泛用于修复有机物污染水体和土壤。本... 除草剂已被大量使用于现代农业生产,而长期使用除草剂可能造成其在土壤中大量残留,或通过降水、淋溶和径流污染水体,因此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生物炭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吸附剂已被广泛用于修复有机物污染水体和土壤。本文介绍了酸碱、有机物和金属盐浸渍改性,纳米零价铁和微生物负载改性等生物炭改性方法;综述了改性生物炭在除草剂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了生物炭改性前后的修复效果;探讨了改性生物炭自身特性、环境条件对改性生物炭修复除草剂污染的影响及机制。未来仍需对改性生物炭在除草剂污染修复过程中的稳定性、长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除草剂 纳米零价铁 微生物 修复效果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天然有机物引起的超滤膜污染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石皓天 于水利 侯立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0,共8页
天然有机物(NOM)存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中。超滤(UF)膜技术具有运行压力小、设备集成化程度高和占地面积小等优势,但NOM造成的复合污染使超滤膜在水处理的应用管理变得复杂。本文在概述NOM的来源、组成和化学性质的基础上,通过... 天然有机物(NOM)存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中。超滤(UF)膜技术具有运行压力小、设备集成化程度高和占地面积小等优势,但NOM造成的复合污染使超滤膜在水处理的应用管理变得复杂。本文在概述NOM的来源、组成和化学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结构特征的NOM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阐述了不同结构特征的NOM的复合膜污染。从离子与NOM络合的影响因素、络合对NOM理化性质的影响等,分析了离子与NOM的复合膜污染。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天然有机物 超滤膜污染 复合污染 无机络合 分子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抗生素在中国多介质中污染现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于娇 金凯馨 吴玲玲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5-1640,共6页
为评估抗生素在环境中潜在的危害,对抗生素来源、在不同环境介质包括水环境、土壤与沉积物以及食物中的赋存现状进行综述,分析表明抗生素浓度水平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差异明显,且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与地域性差异,在此基础上,为今后抗生素污... 为评估抗生素在环境中潜在的危害,对抗生素来源、在不同环境介质包括水环境、土壤与沉积物以及食物中的赋存现状进行综述,分析表明抗生素浓度水平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差异明显,且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与地域性差异,在此基础上,为今后抗生素污染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环境介质 污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石化行业火炬污染排放控制标准与规范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震东 沈晓波 +3 位作者 修光利 陈佳慧 闫磊 邹文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56-1463,共8页
火炬系统是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为处理生产工艺中产生的或剩余的易燃有害气体的控制措施,是保证工艺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火炬燃烧排放的CO2、NOx及未完全燃烧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造成环境污染... 火炬系统是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为处理生产工艺中产生的或剩余的易燃有害气体的控制措施,是保证工艺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火炬燃烧排放的CO2、NOx及未完全燃烧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而目前国内仍没有较为成熟的控制火炬排放的标准,因此形成火炬排放与控制的标准规范已成为绿色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火炬分类及系统组成、燃烧气体的流量和热值控制、引燃火焰及燃烧火焰的检测和监控、系统排放的检测和监控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对国外〔如USEPA(美国环境保护局)、美国南加州、欧盟等地区〕的火炬标准与国内的火炬标准规范进行对比,并以上海市火炬的统计结果为基础,提出了对于上海市火炬排放控制标准与规范的基本框架建议.框架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监测泄放气的流量、压力,控制泄放气与辅助气的比例,使燃烧气体的热值达到完全燃烧的范围;②监测引燃火焰和燃烧火焰,保证火炬的运行;③监测火炬的可见排放;④加强火炬的监管力度,定时检维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 排放 监测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膜污染过程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牛承鑫 潘阳 +4 位作者 陆雪琴 甄广印 张衷译 宋玉 赵由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51-2859,共9页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AnMBR)是一种将厌氧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处理技术,在提升出水水质的同时同步强化生物能回收.因此,AnMBR对于生物质废物处理和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在作用原...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AnMBR)是一种将厌氧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处理技术,在提升出水水质的同时同步强化生物能回收.因此,AnMBR对于生物质废物处理和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在作用原理、操作优化和污染机制探索方面有了重大进展,但膜污染问题仍然是制约该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形成的基本机理与影响因素,并对膜污染控制技术进行了相关介绍,以期为AnMBR膜污染控制方面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AnMBR) 膜污染机制 膜孔堵塞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现状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林吟萱 于娇 吴玲玲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4-510,共7页
综述了环境中抗生素和重金属两种典型污染物的来源与归趋、复合污染现状以及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抗生素和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复合污染机率高,已在我国众多区域的水体和土壤中同时检出,粪污还田和污水混合处理是二者复合污染的主要途径。... 综述了环境中抗生素和重金属两种典型污染物的来源与归趋、复合污染现状以及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抗生素和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复合污染机率高,已在我国众多区域的水体和土壤中同时检出,粪污还田和污水混合处理是二者复合污染的主要途径。抗生素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均具有生态毒性效应,其毒性作用的程度与复合污染中污染物的种类与浓度、生物种类以及暴露时间有关。水环境是抗生素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主要归宿之一,目前关于二者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的研究尚且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对于二者复合污染产生的生态毒性效应应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层面进行更为深入、综合的毒理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重金属 复合污染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北岸上海段石化集中区臭氧重污染过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家洛 段炼 +3 位作者 朱雨欣 陈凌霄 黄晴 修光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46-2255,共10页
为研究杭州湾O3污染的形成机制,采用在线监测系统对杭州湾北岸上海段石化集中区O3及其前体物开展了为期1个月(2019年5月)的同步连续观测.采用OZIPR(臭氧等值线研究)模型分析O3生成的敏感性.在O3重度污染期间,利用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 为研究杭州湾O3污染的形成机制,采用在线监测系统对杭州湾北岸上海段石化集中区O3及其前体物开展了为期1个月(2019年5月)的同步连续观测.采用OZIPR(臭氧等值线研究)模型分析O3生成的敏感性.在O3重度污染期间,利用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对O3前体物——VOCs进行源解析,采用臭氧生成潜势及气团老化分别估算了VOCs的反应活性和化学消耗.结果表明:①2019年5月杭州湾北岸上海段石化集中区O3的IAQI(空气质量分指数)优良率仅为61.3%,ρ(O3)第90%分位值为173.0μg/m 3.5月22日、23日发生重度O3污染,O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分别为(284.4±19.2)(282.0±14.2)μg/m 3,分别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160μg/m 3)的77.75%和76.25%.②O3的生成受VOCs控制,降低VOCs的排放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O3的生成,降低NO x的排放反而会促进O3的生成.③O3重度污染期间,VOCs主要来自化工区排放(72.35%)和机动车尾气排放(27.65%).④O3重度污染期间,烯烃、炔烃及芳香烃对O3生成的贡献率之和在80.00%以上,其中丙烯、乙烯和甲苯的贡献率分别为29.97%、15.60%和14.16%;芳香烃及烯烃和炔烃是最主要的VOCs化学消耗物种,其中φ(丙烯)、φ(乙烯)和φ(1,2,4-三甲苯)的消耗量分别为13.57×10^-9、4.93×10^-9和3.55×10^-9.研究显示,杭州湾北岸上海段5月O3的生成受化工区影响显著,丙烯与乙烯是O3重污染期间关键的O3前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石化集中区 O3 敏感性 臭氧生成潜势(O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污泥衍生功能化炭材料合成及热解过程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袁志航 楼紫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20-1528,共9页
市政污泥产量巨大、出路困难,如何进行有效处理并应用是个巨大挑战。本文聚焦于污泥富碳组分,利用热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功能化炭材料作为其出路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污泥衍生功能化炭材料的合成及修饰方法和热解过程污染产物原位控制研究... 市政污泥产量巨大、出路困难,如何进行有效处理并应用是个巨大挑战。本文聚焦于污泥富碳组分,利用热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功能化炭材料作为其出路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污泥衍生功能化炭材料的合成及修饰方法和热解过程污染产物原位控制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相较于其他方法,化学后活化法具有较强的造孔能力,其中钾系化合物效果最佳。通过污泥炭表面氧化、氨化或磺化改性可强化材料物化吸附和特异性催化特性,拓展了材料应用范围。污泥炭-纳米结构表面复合则可赋予材料多重性能,提升纳米材料稳定性和分散性。基于对污泥典型元素热化学转化分析,理清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的产生路径,发现金属氧化物共混热解和热源优化可显著抑制污染产物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热解 造孔方法 表面修饰 热解产物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泥处理与膜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金金 牛承鑫 +2 位作者 潘阳 陆雪琴 甄广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54-2165,共12页
随着我国污泥产量连年递增,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热度骤升.与传统的污泥厌氧消化相比,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s)体现出很大的优势.本文着重于AnMBRs处理污泥时的主要操作参数固体停留时间(SRT)、水力停留时间(HRT)、有机负荷(OLR)和温度对... 随着我国污泥产量连年递增,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热度骤升.与传统的污泥厌氧消化相比,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s)体现出很大的优势.本文着重于AnMBRs处理污泥时的主要操作参数固体停留时间(SRT)、水力停留时间(HRT)、有机负荷(OLR)和温度对其消化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并对AnMBRs的主要膜污染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在目前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AnMBRs处理污泥时的操作条件与膜污染控制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以此推动AnMBRs的污泥消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污泥 操作条件 膜污染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臭/异味污染治理策略的思考和建议
11
作者 王玉婧 章骅 +2 位作者 吕凡 徐斌 何品晶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4,共11页
恶臭/异味污染是公众投诉强烈、国家高度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加强恶臭/异味污染治理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恶臭/异味污染源特征的研究进展、治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和治理效果4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我国恶臭/异味污... 恶臭/异味污染是公众投诉强烈、国家高度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加强恶臭/异味污染治理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恶臭/异味污染源特征的研究进展、治理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和治理效果4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我国恶臭/异味污染治理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面临的“达标扰民”问题,以及在恶臭/异味污染物检(监)测方法和识别方法、标准体系建设、次生污染控制和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建议,进一步发展高灵敏度、经济可行的恶臭/异味污染物检测和在线监测技术,完善各类污染源的恶臭/异味污染物成分谱;发展主要致臭/异味物质识别方法,尤其是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识别方法,为靶向控污提供依据;根据不同行业的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特征,健全恶臭/异味污染相关标准体系;基于恶臭/异味污染物、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共存特征,有序开发高效、环境友好的协同治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异味 源特征 识别方法 标准 碳污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有机污染物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能的影响及机制
12
作者 赵铮铮 吴瑒 +2 位作者 郑雄 龙敏 陈银广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2-901,共10页
卤代有机化合物(HOPs)作为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在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被大量释放到环境中,最终富集在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中.厌氧消化是剩余污泥资源化处置的重要手段,可转化有机物为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等高值产品.然而,HOPs对剩余污... 卤代有机化合物(HOPs)作为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在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被大量释放到环境中,最终富集在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中.厌氧消化是剩余污泥资源化处置的重要手段,可转化有机物为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等高值产品.然而,HOPs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未得到系统阐述,因此,采用系统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系统文献综述,分析了HOPs对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能、关键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数HOPs因具有较高毒性而抑制厌氧消化关键阶段,导致甲烷产量降低;部分低毒性HOPs则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激素效应".HOPs主要通过影响增溶、水解、产酸和产甲烷四个关键阶段来调控厌氧消化效能,其中对产酸和产甲烷阶段的影响最为显著.HOPs可通过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抑制关键酶活性和干扰代谢途径等方式影响厌氧微生物的功能.本研究揭示了HOPs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机制,并针对当前研究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为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有机污染物 剩余污泥 厌氧消化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络合Cu(Ⅱ)介导过二硫酸盐降解氧氟沙星的研究
13
作者 张笑萌 周润生 +1 位作者 周磊 修光利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1,共6页
氧氟沙星(OFX)是最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之一,在水体中检出率高,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水体中广泛且稳定存在的过渡金属离子Cu(Ⅱ)对基于过二硫酸盐(PDS)的高级氧化技术有一定影响,但其机制尚不明确。重点研究了Cu(... 氧氟沙星(OFX)是最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之一,在水体中检出率高,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水体中广泛且稳定存在的过渡金属离子Cu(Ⅱ)对基于过二硫酸盐(PDS)的高级氧化技术有一定影响,但其机制尚不明确。重点研究了Cu(Ⅱ)介导PDS体系降解OFX的过程,发现在6.0 mmol/L Cu(Ⅱ)和6 mmol/L PDS共存条件下,2 min内OFX的降解率可达到50.78%。淬灭实验表明,Cu(Ⅱ)介导的PDS体系降解受到了羟基自由基(·OH)、硫酸根自由基(SO_(4)^(-)·)的作用。产物鉴定结果表明,有机络合Cu(Ⅱ)介导作用下,OFX可通过羟基化、脱羧基和去甲基化3条路径发生转化。毒性鉴定结果表明,OFX的6种降解产物中4种属于无毒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二硫酸盐 氧氟沙星 Cu(Ⅱ) 高级氧化法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时级快速腐熟鸡粪源有机肥的大田试验研究
14
作者 王冬芳 陈鑫焱 +8 位作者 尤梓宇 赵盼 张荣君 柯丹丹 占绣萍 李建勇 朱延平 卢晓峰 蔡冬清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5期28-34,共7页
在传统农业中,生鸡粪常被直接用作农田的有机肥料,然而这种做法会对作物和土壤造成危害。利用本团队自主研发的一小时快速腐熟技术将生鸡粪制成一种富含黄腐酸的有机肥(黄腐酸5.8%),并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油麻地村进行马铃薯和水稻大... 在传统农业中,生鸡粪常被直接用作农田的有机肥料,然而这种做法会对作物和土壤造成危害。利用本团队自主研发的一小时快速腐熟技术将生鸡粪制成一种富含黄腐酸的有机肥(黄腐酸5.8%),并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油麻地村进行马铃薯和水稻大田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腐熟鸡粪组(0.9 kg/m^(2))马铃薯长势优于生鸡粪组(0.9 kg/m^(2))和常规施肥组(生鸡粪0.9 kg/m^(2)+复合肥0.15 kg/m^(2))。腐熟鸡粪组马铃薯较常规施肥组疮痂病病情指数降低53.3%,发病率降低25%。腐熟鸡粪较生鸡粪使马铃薯中的铅、镉、铜分别降低100%、8.3%、25.9%,较常规施肥使马铃薯中的镉、铜分别降低52.2%、45.6%。在水稻示范试验中,处理组(0.06 kg/m^(2)尿素+0.15 kg/m^(2)复合肥+0.18 kg/m^(2)腐熟鸡粪)较对照组(0.06 kg/m^(2)尿素+0.15 kg/m^(2)复合肥)使水稻穗长、株高、根长、茎粗分别增加4.43、8.00、8.00、0.14 cm,每平方米产量增加44%,千粒重增加2.2 g,水稻总分蘖数增加21.4%。对水稻体内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处理组较对照组使水稻中铬、镉、砷、汞、铜、锌、铅重金属含量分别降低37.9%、68.0%、3.4%、20.5%、2.3%、17.8%、25.7%。该有机肥满足NY/T525—2021中的要求,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快速腐熟 黄腐酸 重金属 大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分散染料快速清洁数字化配色研究
15
作者 杨梦莹 徐夫元 +3 位作者 段宁 刘永 廖嘉琪 程寒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28,共12页
当前染料生产行业中,普遍采用的人工配色模式生产效率低、精度差、用工量大。另外,传统计算机配色方法需进行染布打样,测定固体表面染料组分的表观深度以获取配方,过程耗时长、成本高,且导致资源浪费和污染物产生。提出了一种数字化全... 当前染料生产行业中,普遍采用的人工配色模式生产效率低、精度差、用工量大。另外,传统计算机配色方法需进行染布打样,测定固体表面染料组分的表观深度以获取配方,过程耗时长、成本高,且导致资源浪费和污染物产生。提出了一种数字化全波长反演配色模型,基于Kubelka-Munk理论,在液相中直接对目标染料及其原料进行全波长测定与反演,省去了耗时数小时的染布过程,实现了秒级全波长响应。以分散蓝291∶1、分散橙288、分散紫93∶1为原料,分散黑SRN为目标物进行配方设计。结果表明,一次反演即可获得染料配方,模型拟合决定系数(R^(2))和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达99.99%和0.062%,排除干扰因素后染布验证色差<0.4,强度达100%。该全波长反演配色模型可快速复配中高端染料产品,有效支撑染料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水平提升,避免大量污染废水产生,具有绿色、低成本的特点,符合清洁生产的国家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数字化配色 模型 全波长反演 KUBELKA-MUNK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楚文海 杨旭 +1 位作者 肖融 金伟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25,共7页
饮用水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活跃、人口高度密集的长三角地区,水体环境污染给饮用水安全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长三角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整体显著提升,有... 饮用水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活跃、人口高度密集的长三角地区,水体环境污染给饮用水安全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长三角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整体显著提升,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人民群众对水质安全和健康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长三角超大城市群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由此,本文以长三角典型水源水质特征为切入点,总结了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成效,从管理和技术两个维度,以及水源、水厂、管网(二次供水)三个方面剖析了饮用水水质进一步提升的现状问题,提出了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协同修订水质标准、发展绿色高效净化技术、创新供水管理模式等措施建议,以期为长三角超大城市群和其他重点区域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长三角 安全保障 微量污染物 新污染物 绿色发展 智慧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微生物在畜禽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旭 谢彤 +2 位作者 张超杰 张亚雷 周雪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51,共12页
畜禽养殖废水成分复杂,具有污染物种类多和浓度高的特点。目前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方式已由传统的处理技术逐渐向资源化技术转移。鉴于畜禽养殖废水的水质特点和资源回收潜力,基于光合微生物的处理技术成为传统废水处理技术的一种成本... 畜禽养殖废水成分复杂,具有污染物种类多和浓度高的特点。目前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方式已由传统的处理技术逐渐向资源化技术转移。鉴于畜禽养殖废水的水质特点和资源回收潜力,基于光合微生物的处理技术成为传统废水处理技术的一种成本效益高的极具潜力的替代方法。介绍了畜禽养殖废水的特点和资源化处理趋势,分析了传统处理技术的局限,并比较了传统处理技术与基于光合微生物的处理技术的优劣。从微藻和光合细菌两类光合微生物的角度解释了基于光合微生物的处理技术的作用原理。此外,还讨论了光合微生物技术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几种复合处理技术,以及其可生产的生物燃料、生物塑料、生物饲料等增值产品。最后,提出了未来光合微生物处理技术应朝着规模扩大化、适用环境自然化、附加产品价值具体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微藻 光合细菌 资源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污染物对绿藻及蓝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18
作者 李方 张怡立 +2 位作者 王曼 孟祥周 沈忱思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79,共11页
为深入了解不同价态锑的水生生态毒性及其影响因素,选用2种绿藻(羊角月牙藻、莱茵衣藻)和2种蓝藻(聚球藻、水华鱼腥藻)作为模式生物,通过测定藻细胞抑制率、叶绿素a、抗氧化酶及观察细胞微观结构,对锑(Ⅲ)和锑(Ⅴ)进行毒性影响研究。结... 为深入了解不同价态锑的水生生态毒性及其影响因素,选用2种绿藻(羊角月牙藻、莱茵衣藻)和2种蓝藻(聚球藻、水华鱼腥藻)作为模式生物,通过测定藻细胞抑制率、叶绿素a、抗氧化酶及观察细胞微观结构,对锑(Ⅲ)和锑(Ⅴ)进行毒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 mg/L锑(Ⅲ)或锑(V)暴露72 h后,锑(Ⅲ)对微藻的抑制率最高达76.6%,而锑(Ⅴ)对微藻的最高抑制率仅为41.0%,且绿藻较蓝藻受锑胁迫更为敏感;微藻的叶绿素a合成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表现出与生长抑制类似的响应规律,相较之下蓝藻的叶绿素a合成受到的影响较绿藻小;绿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而蓝藻则不具备统一的变化规律;从亚细胞结构来看,莱茵衣藻的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及其它细胞器均受到了损伤,而聚球藻主要是光合系统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污染 蓝藻 绿藻 毒性效应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强化电动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小江 宗志强 +4 位作者 叶静宏 秦艳 彭程 王冬芳 蔡冬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99,共9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我国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传统单一电动修复技术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推广难等问题,近年来强化电动修复技术成为研究热点。简述土壤重金属单一电动修复的原理、影响因素及缺陷,从重金属迁移能力强化术(土壤酸碱度及重...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我国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传统单一电动修复技术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推广难等问题,近年来强化电动修复技术成为研究热点。简述土壤重金属单一电动修复的原理、影响因素及缺陷,从重金属迁移能力强化术(土壤酸碱度及重金属赋存状态调控)、电极优化术(电极材料及电极构型与形状优化、交换电极、阳极逼近、多维电极联用)和联用技术(电动-淋洗、电动-植物、电动-可渗透反应墙(PRB)、电动-超声波、电动-微生物)等3方面详述电动强化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在电动修复中的应用并给出了电动修复的应用实例。分析并展望了土壤电动强化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涉及土壤pH调控、绿色助剂、高性能电极以及简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 电动修复 强化 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气相污染物释放和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玉婧 吕凡 +5 位作者 张倚马 康心悦 聂青 林杰 章骅 何品晶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87-3395,共9页
为了有效控制渗滤液处理设施的气相污染,以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为例,探索了渗滤液处理设施的臭气、温室气体和生物气溶胶释放特点,评价了生物和洗涤处理对这3类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及环境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渗滤液处理设施释放的... 为了有效控制渗滤液处理设施的气相污染,以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为例,探索了渗滤液处理设施的臭气、温室气体和生物气溶胶释放特点,评价了生物和洗涤处理对这3类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及环境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渗滤液处理设施释放的气相污染物中,硫化氢是关键致臭物质,氧化亚氮是主要的温室气体,生物气溶胶含有多种致病菌.生物法能有效控制渗滤液处理设施的恶臭污染,硫化氢去除率高于99%,但生物或者生物和洗涤联用的方法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的削减率低于25%,并且可能成为生物气溶胶(致病菌)的排放源,造成环境健康风险.因此,渗滤液处理设施气相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评价应综合考虑恶臭污染物、生物气溶胶和温室气体的减污降碳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臭气 温室气体 生物气溶胶 气相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