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丁鱼种的急性毒性实验 被引量:27
1
作者 乔德亮 凌去非 +3 位作者 殷建国 李岩平 蔡晓琴 何智杰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3,115,共3页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4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丁鱼岁(Tincatinca)鱼种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安全浓度为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0.84mg/L,福尔马林7.50mg/L,敌百虫8.57mg/L,高锰酸钾0.85mg/L。丁鱼岁对这4种药物的敏感性大小为:硫酸铜硫酸亚铁...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4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丁鱼岁(Tincatinca)鱼种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安全浓度为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0.84mg/L,福尔马林7.50mg/L,敌百虫8.57mg/L,高锰酸钾0.85mg/L。丁鱼岁对这4种药物的敏感性大小为: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敌百虫。敌百虫可作为丁鱼岁疾病防治用药,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应谨慎使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不宜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鱥 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 福尔马林 敌百虫 高锰酸钾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循环水产养殖车间水处理核心单元的处理效率 被引量:8
2
作者 罗国芝 谭洪新 朱学宝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采用常用的闭合循环养殖车间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过滤技术、固液分离技术、臭氧(紫外线)消毒技术、蔬菜水载培技术)处理养鱼用水,通过测定几项常见的水质指标,研究了这几种核心技术在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器... 采用常用的闭合循环养殖车间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过滤技术、固液分离技术、臭氧(紫外线)消毒技术、蔬菜水载培技术)处理养鱼用水,通过测定几项常见的水质指标,研究了这几种核心技术在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器对进水中总氨氮(TNH3-N)、NO2-N、COD的一次性去除率分别为44.79%、20.31%、20.10%;开启泡沫分离-臭氧装置对TNH3-N、NO2-N的去除率分别为39%和38.1%;仅开启泡沫分离器时,试验装置对TNH3-N、NO2-N的去除率分别为42.45%和24.71%;蔬菜水培渠对TNH3-N的一次性去除率最高可达57.46%,对磷酸盐、COD都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系统运转140d,养殖用水水质保持在TNH3-N〈1.5mg/L、NO2-N〈0.8mg/L的水平。试验期间,暗纹东方纯Fugu obscurus的生长状况良好,平均每尾增重50-90g,饲料系数平均为1.8,成活率平均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循环水产养殖 生物过滤器 臭氧-泡沫分离 蔬菜水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中亚麻酸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吕耀平 成永旭 吴旭干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2,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亚麻酸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包括亚麻酸的生物来源、代谢、作用机理及应用等,并提出了亚麻酸在今后的水产养殖应用中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亚麻酸 代谢 作用机理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药物残留与渔药的科学管理和使用(一)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先乐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4-75,共2页
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面临着人们对安全、卫生、高质量的水产品日益增长的要求,面临着我国水产养殖高效益、高水平持续发展的局面,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要控制水产品的药物残留,保证水... 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面临着人们对安全、卫生、高质量的水产品日益增长的要求,面临着我国水产养殖高效益、高水平持续发展的局面,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要控制水产品的药物残留,保证水产品的安全,势必与渔药的安全使用与科学管理密切相关.本文试图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为从事该方面工作的管理人员与业者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药物残留 渔药 科学管理 使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养殖珍珠蚌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家乐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共2页
珍珠是一种名贵的有机宝石,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珠宝之一。自1962年,由当时的湛江水产专科学校和上海水产学院试养淡水珍珠分别获得成功以来,淡水珍珠养殖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淡水珍珠年产量达1800多吨,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95... 珍珠是一种名贵的有机宝石,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珠宝之一。自1962年,由当时的湛江水产专科学校和上海水产学院试养淡水珍珠分别获得成功以来,淡水珍珠养殖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淡水珍珠年产量达1800多吨,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95%以上,占我国珍珠总产量的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养殖 种质资源利用 珍珠蚌 保护 淡水珍珠 有机宝石 专科学校 珍珠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药物残留与渔药的科学管理和使用(二)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先乐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4-75,共2页
由于水产动物病害日趋严重,渔药的使用不可避免,加上水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渔药污染,水产品中不可能绝对不存在药物的残留。因此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规定水产品药物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是保证水产品安全的基本条件。水产品的最高残... 由于水产动物病害日趋严重,渔药的使用不可避免,加上水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渔药污染,水产品中不可能绝对不存在药物的残留。因此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规定水产品药物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是保证水产品安全的基本条件。水产品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药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如有三致作用的药物(禁用药物),残留限量要求就很低;一般性的药物,残留限量可适当高些;(2)残留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不会对人类产生较大危害和不会对有益菌群造成破坏的最高浓度;(3)不会导致耐药菌株产生的最高药物浓度;(4)残留药物可检测到的最高灵敏度;(5)国外有关国家和组织最高残留限量标准;(6)我国水产品生产和进出口的具体情况。目前,我国已经规定了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药物残留 渔药 管理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再转型(上)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思发 《科学养鱼》 2002年第10期3-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质量型增长 养殖增长型 水产养殖业 转型 再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再转型(下)
8
作者 李思发 《科学养鱼》 2002年第12期3-4,共2页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 中国 环境承载力 种质 水产品质量保障机制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再转型(中)
9
作者 李思发 《科学养鱼》 2002年第11期3-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渔业结构调整 水产养殖业 转型 再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对网箱养殖海区的生态修复及生态养殖匹配模式 被引量:25
10
作者 徐姗楠 温珊珊 +1 位作者 吴望星 何培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66-1475,共10页
2006年8~9月,在浙江象山港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养殖网箱中吊养真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对网箱养殖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生态修复研究。通过45d内的平面监测、定点跟踪监测和断面监测,结果表明:该网箱养殖区水体呈... 2006年8~9月,在浙江象山港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养殖网箱中吊养真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对网箱养殖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生态修复研究。通过45d内的平面监测、定点跟踪监测和断面监测,结果表明:该网箱养殖区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营养状态指数(E)为32.00,其营养盐分布由高浓度的中心区向周围150m非养殖水域扩散;真江蓠对养殖区的富营养化海水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江蓠生态修复区及其相邻网箱中水体PO4-P、NO2-N、NH4-N和NO3-N含量显著低于非修复区(P〈0.01),修复区海水PO4-P、NO2-N、NH4-N和NO3-N浓度比非修复区分别降低22%~58%、24%~48%、22%~61%和24%~47%。养殖真江蓠45d后,修复区水体DO浓度和透明度显著高于非修复区(P〈0.05),DO平均提高28%,透明度平均提高30%;而修复区水体Chl-a浓度显著低于非修复区(P〈0.05),平均降低49%。通过建立基于N平衡的鱼藻生态养殖模式,每收获1kg花鲈至少需要匹配江蓠4.7 kg wetwt才可实现对鱼类排放N的完全吸收。因此网箱内栽培江蓠的混合生态养殖模式,可平衡因经济动物养殖所带来的额外营养负荷,有利于实现动物养殖环境的自我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 鱼类网箱养殖 生态修复 生态养殖 IM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水产动植物病害防治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杨先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4-45,共2页
本文根据我国目前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发生的态势,提出了21 世纪防治技术发展的方向:①健康养殖;②重点防治病毒病;③免疫学应用;④研制生物渔药;⑤病害的预测和预报;⑥建立病原库;⑦水产病害生物工程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水产生物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生长性能的初步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金海 周晓华 +3 位作者 李学军 幺宗利 筴金华 任丙琛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45,48,共2页
关键词 以色列 红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海水养殖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网箱养殖的科学用药
13
作者 杨先乐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0,19,共3页
大黄鱼是我国主要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因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而享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倍受人们的青睐。由于近几年来资源的破坏与衰退,导致产量锐减,人们已将其重点由捕捞转向养殖,大黄鱼的网箱养殖已成为继鲈鱼、石斑鱼、鲷科鱼类之后... 大黄鱼是我国主要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因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而享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倍受人们的青睐。由于近几年来资源的破坏与衰退,导致产量锐减,人们已将其重点由捕捞转向养殖,大黄鱼的网箱养殖已成为继鲈鱼、石斑鱼、鲷科鱼类之后的又一新型海水养殖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网箱养殖 药物防治 病害防治 科学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养殖银鲳幼鱼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23
14
作者 彭士明 黄旭雄 +2 位作者 赵峰 施兆鸿 李伟微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1期26-30,共5页
比较了野生与养殖银鲳幼鱼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野生与养殖银鲳鱼体中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组氨酸含量最低,必需氨基酸中均以赖氨酸含量最高,并且四种呈味氨基酸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养... 比较了野生与养殖银鲳幼鱼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野生与养殖银鲳鱼体中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组氨酸含量最低,必需氨基酸中均以赖氨酸含量最高,并且四种呈味氨基酸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养殖银鲳鱼体中脯氨酸含量较野生银鲳明显升高(变异系数为11.16%),但丝氨酸、酪氨酸及八种必需氨基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及精氨酸)的含量均较野生银鲳低。养殖银鲳氨基酸总量(54.17 g/100 g干物质)与必需氨基酸总量(27.16 g/100 g干物质)均分别低于野生银鲳鱼体中的氨基酸总量(57.92 g/100 g干物质)与必需氨基酸的总量(30.04 g/100 g干物质),变异系数分别为4.74%与7.13%;而呈味氨基酸总量与野生银鲳相比差异较小,变异系数仅为2.66%。养殖银鲳与野生银鲳鱼体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均较高,分别为50.14%与51.87%。此外,养殖与野生银鲳鱼体中的呈味氨基酸与总氨基酸(DAA/TAA)的比值同样较高,分别为37.92%与3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野生 养殖 鱼体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背石磺滩涂生态繁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滕炜鸣 吴旭干 +5 位作者 唐伯平 成永旭 周波 王金峰 王金庆 陈亚瞿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3期214-220,共7页
2006年6-10月,在长江口北支崇明沿岸的芦苇滩涂上进行了瘤背石磺生态繁殖的实验,观察了瘤背石磺繁殖期的性腺发育、交配与产卵、生殖性能、胚胎与幼体发育和繁殖期的其它生态习性。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的性腺发育可以初步分为四期,... 2006年6-10月,在长江口北支崇明沿岸的芦苇滩涂上进行了瘤背石磺生态繁殖的实验,观察了瘤背石磺繁殖期的性腺发育、交配与产卵、生殖性能、胚胎与幼体发育和繁殖期的其它生态习性。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的性腺发育可以初步分为四期,7-8月份亲本石磺的性腺发育主要处于Ⅲ期和Ⅳ期,9-10月份亲本石磺的性腺主要处于Ⅱ期和Ⅲ期,5g以下的当年繁殖个体性腺发育均处于Ⅰ期;(2)实验区的瘤背石磺多为两个体间的交配,夜间和白天均可见交配个体,7-8月初为交配盛期,9月中旬后很少见交配个体。实验区的瘤背石磺有3个产卵高峰期,最后一个产卵高峰期的产卵量(8月28-29日)远低于前两个产卵高峰期,单只瘤背石磺每次所产卵块面积为10-40 cm^2之间,平均每次产卵量为(10.14±3.56)×10^4cell/只亲本石磺,单个受精卵湿重为(8.95±0.55)μg,受精卵的孵化率为(92.50±3.63)%;(3)实验区瘤背石磺胚胎发育时间为4-10 d,孵化的面盘幼虫10 d后可以顺利发育到匍匐幼虫阶段,匍匐幼虫经过15 d左右可以发育成0.2 g左右的幼体石磺,但是成活率极低,其变态过程和变态条件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背石磺 生态繁殖 幼体 滩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北岸大型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网络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徐姗楠 陈作志 何培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65-2072,共8页
根据2006年在杭州湾北岸大型围隔海域进行的生态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模型由13个功能组构成,分别是肉食性鱼类、底栖捕食鱼类、浮游动物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蟹类、虾类、软体动物、底栖动物... 根据2006年在杭州湾北岸大型围隔海域进行的生态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模型由13个功能组构成,分别是肉食性鱼类、底栖捕食鱼类、浮游动物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蟹类、虾类、软体动物、底栖动物、肉食性浮游动物、植食性浮游动物、大型藻类、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每一组都代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似地位的有机体,基本覆盖了该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能量流动分析表明,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主要以碎屑食物链途径为主,其中植食性浮游动物在能量从低级向高层次转换中起关键作用。人工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范围为1.00~3.90级,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6级,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流效率为9.4%,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9.8%,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9.6%。经生态网络分析,直接来源于碎屑的比例占总流量的57%,而直接来源于初级生产者的比例为43%,生态系统特征参数:总初级生产计算量/总呼吸量(TPP/TR)、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率(FCI)和系统聚合度(A)值分别为2.672、0.25、0.315,表明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目前正处于发育时期。该研究为首次利用Ecopath模型分析大型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旨在为富营养化近岸海域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围隔海域 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通道模型 生态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浮动绿岛对上海白莲泾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杜佳沐 张饮江 +4 位作者 朱文彬 邹丹燕 罗坤 张磊 何培民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构建新型浮动绿岛,选用花叶芦竹(Arundo donaxvar versicolor)对上海市白莲泾河流进行治理试验。试验表明,人工浮岛在曝晒或暴雨、河道闸门开闭产生水位变化和水流急变的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浮动稳定于水体中发挥浮岛功能,并可向浮岛内... 构建新型浮动绿岛,选用花叶芦竹(Arundo donaxvar versicolor)对上海市白莲泾河流进行治理试验。试验表明,人工浮岛在曝晒或暴雨、河道闸门开闭产生水位变化和水流急变的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浮动稳定于水体中发挥浮岛功能,并可向浮岛内加水调节吃水深度。浮体浮力大于800 N,浮体间可连接与组合,安全性强。花叶芦竹浮岛系统能有效降低水体中氮、磷的含量。栽种密度为30株/m2时,对白莲泾水质总氮平均去除率为81.79%,对总磷平均去除率为55.88%,具有明显改善水质和美化环境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绿岛 花叶芦竹 去除率 水景 白莲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池低盐度水体河蟹生态育苗试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旭干 成永旭 +3 位作者 南天佐 贺诗水 沈竑 刘必林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53,共5页
2003年3~5月,在上海崇明进行了河蟹(Eriocheir sinensis)在低盐度水体的土池中育苗实验,主要技术措施包括亲本的强化培育、施肥养水、敌害生物的控制和利用、活饵料的科学使用和水质调控等。结果表明:(1)亲本强化培育可以提高... 2003年3~5月,在上海崇明进行了河蟹(Eriocheir sinensis)在低盐度水体的土池中育苗实验,主要技术措施包括亲本的强化培育、施肥养水、敌害生物的控制和利用、活饵料的科学使用和水质调控等。结果表明:(1)亲本强化培育可以提高其生殖性能;(2)土池育苗中各期幼体的变态时间长于工厂化育苗,因而总的出苗时间比工厂化育苗长5~7d;(3)通过综合管理措施,在低盐度(9—12)条件下河蟹土池生态育苗单产和出苗率分别为(60.18±30.17)kg/hm^2和(3.12±1.55)%,总的出苗时间为(25.2±1.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Eriocheir sinensis) 生态育苗 低盐度 土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技术在虾类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悦娜 冯建彬 李家乐 《海洋渔业》 CSCD 2006年第2期167-172,共6页
微卫星是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微卫星技术在虾类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鉴定、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及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虾类 分子遗传 遗传变异 遗传结构 遗传连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瓯江彩鲤生长速度及养殖效果 被引量:16
20
作者 程起群 李思发 +6 位作者 王成辉 徐志彬 项松平 王剑 段江萍 金家鑫 何小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858-860,共3页
规格为 2m× 2m× 1m的 10只网箱中 ,分别放养均重 3 4.3g瓯江彩鲤 (全红 )鱼种 3 60、480、60 0、72 0和 840尾 ,每种密度设置 1个重复。养殖期 195d。实验结束时 ,个体均重分别为 75 6.0 0、73 6.5 5、711.75、70 2 .0 0及 68... 规格为 2m× 2m× 1m的 10只网箱中 ,分别放养均重 3 4.3g瓯江彩鲤 (全红 )鱼种 3 60、480、60 0、72 0和 840尾 ,每种密度设置 1个重复。养殖期 195d。实验结束时 ,个体均重分别为 75 6.0 0、73 6.5 5、711.75、70 2 .0 0及 686.90g ,随密度增加而下降。除 840尾 /箱试验组外 ,各密度绝对增重率趋势基本相同 ,以 7、9及 10月份生长较快 ,均在 4g/d以上。单位面积净产量、产投比均以 840尾 /箱试验组为最高 ,分别为 12 8.0 0kg/m2 和 2 .48。各组存活率均在 90 %以上。饵料系数为 1.97~ 2 .0 9。综合考虑生长速度、单位面积净产量、产投比、饵料系数、存活率等因素 ,认为现有的放养规格下 ,每箱 840尾 (2 10尾 /m3) ,是比较好的放养密度 ,能够充分利用水体 ,取得较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瓯江彩鲤 生长速度 养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