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4种四环素类药物残留量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艳萍 冷凯良 +4 位作者 王清印 王志杰 孙伟红 王瑜 邢丽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9,共6页
建立了水产品中四环素(Tetracycline)、土霉素(Oxytetracycline)、金霉素(Chlortetracyline)和强力霉素(Doxycycline)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以MTC缓冲液提取水产品中的四环素类残留物,... 建立了水产品中四环素(Tetracycline)、土霉素(Oxytetracycline)、金霉素(Chlortetracyline)和强力霉素(Doxycycline)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以MTC缓冲液提取水产品中的四环素类残留物,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LC-MS/MS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测定,可一次对水产品中的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进行定性和定量。4种物质定量下限均可达到2.0μg/kg。适用于水产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多残留的同时确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土霉素 四环素 金霉素 强力霉素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生态系统的营养盐硅补充机制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东方 高振会 +2 位作者 秦洁 霍素霞 李忠强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8-576,共9页
通过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对大气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根据营养盐硅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过程和浮游植物的生理特征以及其集群结构的改变特点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探讨了人类对生... 通过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对大气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根据营养盐硅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过程和浮游植物的生理特征以及其集群结构的改变特点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探讨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环境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营养盐硅的补充机制:近岸的洪水、大气的沙尘暴和海底的沉积物向缺硅的水体输入大量的硅,即由陆地、大气、海底3种途径将硅输入海水水体中,满足浮游植物的生长的需要,保持海洋中浮游植物生长的动态平衡,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生长 海洋生态系统 补充机制 地球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水温和营养盐硅限制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东方 高振会 +2 位作者 孙培艳 赵蓓 李梅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12,共10页
根据作者近年来对胶州湾水域的主要研究结果,分析和探讨了营养盐硅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影响,研究了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年变化过程是如何受到营养盐硅和水温的限制和提高,其时间阶段和空间区域又如何划分,营养... 根据作者近年来对胶州湾水域的主要研究结果,分析和探讨了营养盐硅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影响,研究了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年变化过程是如何受到营养盐硅和水温的限制和提高,其时间阶段和空间区域又如何划分,营养盐硅和水温如何控制不同阶段和不同区域的初级生产力。同时,揭示了营养盐硅或水温在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上如何控制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过程,而且在时空的变化中,2种因子营养盐硅和水温在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上又如何有顺序的控制,产生出各种类型的生产力。研究结果展示了在初级生产力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中,营养盐硅和水温控制初级生产力的不同时间阶段,尤其用增殖能力展示了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控制时间阶段;营养盐硅控制初级生产力的不同空间区域。从而阐明了营养盐硅和水温控制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过程。从陆地到海洋界面的硅输送量决定了初级生产力的时间变化过程;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决定了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变化过程。因而,营养盐硅和水温是浮游植物生长的“发动机”,营养盐硅是主要的,而水温是次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硅 水温 初级生产力 时间和空间 浮游植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蛋白对翘嘴鲌生长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桂芹 周洪琪 +6 位作者 陈建明 叶金云 赵朝阳 周辉 闫大伟 潘茜 王友慧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4-550,共7页
选择健康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为试验鱼,以红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蛋白水平的等能、等必需氨基酸(EAA)平衡关联度的半精制饲料,又以豆粕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不同水平的鱼粉蛋白,配制5个EAA关联度的等蛋白、等能的半精制饲料... 选择健康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为试验鱼,以红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蛋白水平的等能、等必需氨基酸(EAA)平衡关联度的半精制饲料,又以豆粕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不同水平的鱼粉蛋白,配制5个EAA关联度的等蛋白、等能的半精制饲料,探讨饲料蛋白对鱼类生长和内分泌激素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翘嘴鲌的特定增重率(SGR)具有显著影响(p<0.05),40.89%饲料蛋白组的SGR显著高于31.04%、35.51%饲料蛋白组(p<0.05),但与46.62%和50.33%饲料蛋白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3水平与饲料蛋白水平正相关(p<0.05)。血清GH水平与饲料蛋白水平和生长负相关(p<0.05),血清IGF-I水平与饲料蛋白水平和生长正相关(p<0.05)。适宜蛋白水平通过提高翘嘴鲌血清T3和IGF-I的水平来调控生长。当大豆蛋白分别替代54.0%的鱼粉蛋白时,翘嘴鲌的SGR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翘嘴鲌血清T3与饲料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的替代量负相关(p<0.05)。40.5%和54.0%替代组的血清G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饲料中豆粕对鱼粉替代水平正相关(p<0.01),与生长负相关(p<0.05)。血清IGF-I与饲料中大豆蛋白对鱼粉蛋白替代量负相关(p<0.05),与生长正相关(p<0.05)。大豆蛋白的替代亦通过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来调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饲料蛋白水平 大豆蛋白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黄姑鱼精子生理特性及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闫文罡 章龙珍 +2 位作者 庄平 刘鹏 江琪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对日本黄姑鱼精子部分生理特性及其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黄姑鱼精液pH值为7.0~7.5,精子密度为(11.23±2.78)×10^9/ml,精子寿命(229.33±17.16)s。在盐度为30~35,pH为7.5—8.5... 对日本黄姑鱼精子部分生理特性及其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黄姑鱼精液pH值为7.0~7.5,精子密度为(11.23±2.78)×10^9/ml,精子寿命(229.33±17.16)s。在盐度为30~35,pH为7.5—8.5时,精子的活力最高,分别达到(88.33±2.89)%和(88±4.33)%。精子在室温(25℃)条件下,可存活24h;在低温(4℃)条件下可以存活36h。以D液作为稀释液,20%的乙二醇作为抗冻剂,利用快速降温法对精子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38℃水浴快速解冻,解冻后的精子获得最高的活力为(47±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精子 活力 稀释液 抗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海藻浒苔热解特性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祯 王爽 +5 位作者 徐姗楠 王宁 罗坤 于立军 姜秀民 何培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59-164,共6页
以2005年10月采自江苏如东海区的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为研究材料,用热重分析法对其热解过程及其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10、20、30℃/min等升温速率分别对0.18、0.28、0.45mm等粒径样品进行热解,结果表明样品非等温失重... 以2005年10月采自江苏如东海区的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为研究材料,用热重分析法对其热解过程及其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10、20、30℃/min等升温速率分别对0.18、0.28、0.45mm等粒径样品进行热解,结果表明样品非等温失重过程主要为脱水、保持、剧烈失重和缓慢失重4个阶段,且热解失重区为190~520℃之间范围;通过对最大失重率Dmax、失重率峰值温度θmax、挥发等参数分析,可以得出温度Ts和r值都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升温速率越高,反应时间越短,热解特性指数增加;当样品粒径为0.28mm以上时,颗粒粒径越大对热解过程影响较大。用Coats-Redfern方法计算出样品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发现其热解反应机理函数不同于木质类生物质,求得的活化能E与频率因子A之间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规律 热解特性 条浒苔 大型海藻 热解动力学参数 动力学补偿效应 样品粒径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贻贝水溶性多糖MP-Ⅰ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徐红丽 郭婷婷 +3 位作者 郭一峰 张建鹏 冯伟华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98-1001,共4页
目的:分离纯化贻贝多糖MP-Ⅰ,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方法:采用热水提取,Sevage法除蛋白分离得粗多糖,DEAE-Sepharose、Sepharose CL-6B柱层析纯化的方法从东海厚壳贻贝中得到贻贝多糖纯品MP-Ⅰ。用GC及TLC法进行单糖组分的分析,... 目的:分离纯化贻贝多糖MP-Ⅰ,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方法:采用热水提取,Sevage法除蛋白分离得粗多糖,DEAE-Sepharose、Sepharose CL-6B柱层析纯化的方法从东海厚壳贻贝中得到贻贝多糖纯品MP-Ⅰ。用GC及TLC法进行单糖组分的分析,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结果:得到贻贝多糖纯品MP-Ⅰ,多糖的得率为2.14%。单糖组分分析显示MP-Ⅰ主要由葡萄糖组成,MP-Ⅰ(0.5,0.1,0.02 mg/ml)对体外HO-8910、MCF-7、K562、SMMC-7721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P<0.01),其中高浓度组对HO-8910、MCF-7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到30.55%和36.38%。结论:贻贝多糖MP-Ⅰ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对HO-8910、MCF-7、K562、SMMC-7721肿瘤细胞有体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 多糖类 分离和提纯 抗肿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理化因子影响初级生产力的探索Ⅱ.磷不是长江口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东方 王凡 +2 位作者 高振会 陈永利 谢利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107,共11页
1985年8月至1986年8月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的50个大面观测站进行了磷酸盐和初级生产力逐月调查。通过分析磷酸盐的水平分布特征,发现长江口海域的磷酸盐浓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几乎不受长江流量变化的影响,因此认为,长江输送磷酸盐浓... 1985年8月至1986年8月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的50个大面观测站进行了磷酸盐和初级生产力逐月调查。通过分析磷酸盐的水平分布特征,发现长江口海域的磷酸盐浓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几乎不受长江流量变化的影响,因此认为,长江输送磷酸盐浓度不能由丰水期与枯水期决定;磷酸盐浓度与初级生产力的断面分布和时间变化的分析表明,磷酸盐浓度并不一定离岸越远越低,也没有周期性的季节变化;初级生产力的值几乎不受磷酸盐浓度变化的影响。根据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和法则,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磷并不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仅靠氮磷比值来得到磷限制或氮限制的结论是不完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浮游植物 限制因子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坛紫菜的单性生殖与遗传纯系分离 被引量:30
9
作者 严兴洪 李琳 +1 位作者 陈俊华 有贺佑胜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在随机抽检的天然野生坛紫菜叶状体群体中,发现99.9%的个体是雌雄异体,只有0.1%的个体是雌雄同体。以雌性叶状体和雄性叶状体为研究材料,用酶解法分别获得其单离体细胞进行再生培养,然后观察再生叶状体的生殖行为,发现再生的... 在随机抽检的天然野生坛紫菜叶状体群体中,发现99.9%的个体是雌雄异体,只有0.1%的个体是雌雄同体。以雌性叶状体和雄性叶状体为研究材料,用酶解法分别获得其单离体细胞进行再生培养,然后观察再生叶状体的生殖行为,发现再生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进行单性生殖,产生遗传上纯合的丝状体。雌性叶状体生长2个月左右,叶片梢部的颜色逐渐变浅,细胞的星状色素体逐渐缩小变成圆盘状,叶片生长变慢。不久,单个细胞从叶片梢部边缘处释放出来,数小时后,它们开始萌发成丝状体。雄性叶状体生长1个多月,在梢部形成大量的精子囊,但在精子囊中间存在极少量的细胞,它们不发育成精子囊,其颜色反而变红,当四周的精子囊释放精子后,它们就发育成丝状体。由单雌或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其生长发育正常,由它们释放的壳孢子发育成形态和颜色很一致的可育正常叶状体,其性别全为单性,即由单雌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而由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叶状体 丝状体 单性生殖 遗传纯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理化因子影响初级生产力的探索 Ⅰ.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和法则在长江口水域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东方 王凡 +2 位作者 高振会 孙培艳 石强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8-373,共6页
营养盐限制浮游植物的生长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探讨了目前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认为仅靠氮和磷比值来得到磷限制或氮限制的结论是不完善的。根据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和法则,对长江口水域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 营养盐限制浮游植物的生长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探讨了目前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认为仅靠氮和磷比值来得到磷限制或氮限制的结论是不完善的。根据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和法则,对长江口水域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磷不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而且氮、磷的浓度值都高于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阈值,满足浮游植物的生长。通过1985年8月至1986年8月的长江口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从长江河口到远海水域的有些断面上,磷酸盐浓度并不一定离岸越远越低,且也没有周期性的季节变化。因此,尚须对河口区磷酸盐来源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营养盐 判断方法和法则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珠后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的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海燕 刘振华 +3 位作者 刘承初 李应森 李家乐 苏意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0-173,共4页
三角帆蚌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河蚌资源,常用于珍珠的人工培育。经它育成的珍珠产量高、质量好,但珍珠采收后,其壳、肉和外套膜均被视作废弃物而丢弃。为了有效利用三角帆蚌采珠后的废弃物,本论文对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 三角帆蚌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河蚌资源,常用于珍珠的人工培育。经它育成的珍珠产量高、质量好,但珍珠采收后,其壳、肉和外套膜均被视作废弃物而丢弃。为了有效利用三角帆蚌采珠后的废弃物,本论文对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蚌肉:54.07%;外套膜:45.74%)、糖类(蚌肉:35.85%;外套膜:45.56%)以及矿物质元素,特别是钙(蚌肉:168.60mg/100g;外套膜:406.59mg/100g)。在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的含氮成分中,97%以上为蛋白氮,其中大部分为水溶性和碱溶性蛋白,蚌肉中二者的总和占全氯量的90.59%。外套膜达65.23%。就氨基酸组成而言,三角帆蚌肉的营养价值高于大豆蛋白,而外套膜因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40.07%),其营养价值低于大豆蛋白。除此之外,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的脂肪中还含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蚌肉:72.71%;外套膜:77.73%),比一般淡水鱼的62.23%高10%以上。可见,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均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肉 外套膜 营养成分 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壳聚糖对罗非鱼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和肝脂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兴国 宋理平 周洪琪 《海洋渔业》 CSCD 2004年第4期291-294,共4页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 ,研究低分子壳聚糖 (SMW chitosan)对尼罗罗非鱼 (Tilapianilotica)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和肝脂含量的影响。实验发现 ,0 .2 5 %低分子壳聚糖能显著提高罗非鱼肝组织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浓度。...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 ,研究低分子壳聚糖 (SMW chitosan)对尼罗罗非鱼 (Tilapianilotica)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和肝脂含量的影响。实验发现 ,0 .2 5 %低分子壳聚糖能显著提高罗非鱼肝组织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浓度。适宜剂量的低分子壳聚糖可降低罗非鱼的肝脂含量 ,其中 0 .5 0 %低分子壳聚糖的降肝脂效果最为显著。实验表明 ,适宜剂量的壳聚糖可有效地提高罗非鱼的肝组织抗氧化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壳聚糖 罗非鱼 肝组织 抗氧化能力 肝脂含量 单因子浓度梯度法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APCI-MS法测定茶叶中的茶氨酸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虹 康海宁 +3 位作者 陈军辉 赵恒强 王小如 黎先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6,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HPLC-APCI-MS)联用技术,建立了茶叶中茶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实验采用C8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采用正离子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SIM模式)进行测定,可以获得稳定的质谱信号,并采用正交实验...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HPLC-APCI-MS)联用技术,建立了茶叶中茶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实验采用C8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采用正离子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SIM模式)进行测定,可以获得稳定的质谱信号,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APCI-MS仪器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HPLC-APCI-MS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较紫外检测器有很大的提高,可用于微量茶氨酸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 选择离子监测模式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多糖抗疲劳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顾佳雯 张陆曦 +1 位作者 郭婷婷 何培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20-124,131,共6页
主要应用活体动物实验技术,研究了纯化产物紫菜多糖的抗疲劳作用及量效关系。通过紫菜多糖PY-G1不同剂量对小鼠游泳时间、乳酸脱氢酶活性、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等指标的检测,分析了紫菜多糖提高小鼠抗疲劳生物活性功能及其量效关系。实... 主要应用活体动物实验技术,研究了纯化产物紫菜多糖的抗疲劳作用及量效关系。通过紫菜多糖PY-G1不同剂量对小鼠游泳时间、乳酸脱氢酶活性、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等指标的检测,分析了紫菜多糖提高小鼠抗疲劳生物活性功能及其量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紫菜多糖可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最高可以提高37%;并且可以使小鼠在游泳前后乳酸脱氢酶含量分别增加35%和37.5%(P<0.05);增加小鼠肌糖原储备量和肝糖原储备量,其肌糖原储备量和肝糖原储备量最高可以分别增加85.6%和86%。实验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多糖具有明显提高小鼠抗疲劳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多糖 抗疲劳 糖原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生物硝化过程中苯酚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娟英 赵庆祥 江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49,共4页
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高、低浓度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特性。结果表明,苯酚对高、低浓度氨氮生物硝化的抑制均为非竞争性抑制,前者的抑制常数和EC50为2.61mg/L,后者为1.10mg/L,说明低浓度氨氮的生物硝化更容易受到苯酚... 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高、低浓度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特性。结果表明,苯酚对高、低浓度氨氮生物硝化的抑制均为非竞争性抑制,前者的抑制常数和EC50为2.61mg/L,后者为1.10mg/L,说明低浓度氨氮的生物硝化更容易受到苯酚的抑制。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苯酚抑制条件下泥龄大于无抑制情况,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低浓度氨氮硝化污泥一旦受到苯酚的抑制,很难通过控制泥龄的途径得到解决。经过短时间连续驯化后,不同浓度苯酚对两种污泥的抑制程度都有所减轻,qI,max较驯化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即驯化后的硝化污泥对有毒物质的忍受程度得到了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苯酚 抑制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绿藻浒苔转化表达系统选择标记的筛选 被引量:10
16
作者 叶静 张喆 +2 位作者 李富超 秦松 何培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63-67,共5页
主要研究了条浒苔对抗生素氯霉素和除草剂Basta的敏感性,以确定适合的阳性选择标记基因。应用不同浓度氯霉素(0、25、50、75、100、125μg/ml)和Basta(0、5、12.5、25、37.5、50μg/ml)对不同发育时期条浒苔细胞存活率影响进行了测定。... 主要研究了条浒苔对抗生素氯霉素和除草剂Basta的敏感性,以确定适合的阳性选择标记基因。应用不同浓度氯霉素(0、25、50、75、100、125μg/ml)和Basta(0、5、12.5、25、37.5、50μg/ml)对不同发育时期条浒苔细胞存活率影响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条浒苔对氯霉素和Basta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最大浓度125μg/ml浓度的氯霉素在15d内对条浒苔孢子和小苗两个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均难以达到全部杀死效果,相对存活率仍分别为1%和20%;而Basta对条浒苔孢子和小苗均具有很强的杀生作用,其中5μg/ml浓度的Basta在3d内可将条浒苔孢子全部杀死,12.5μg/ml浓度下约一周时间可以将浒苔小苗全部致死。本实验结果提示bar基因有可能成为浒苔基因工程较理想的选择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浒苔 选择标记 氯霉素 Bas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肠道正常菌群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7
作者 宋增福 吴天星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1-474,共4页
关键词 肠道 正常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氟沙星对3种海洋弧菌的抗菌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盖春蕾 李健 +1 位作者 刘淇 王群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1,共5页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二氟沙星对鳗弧菌W-1、副溶血弧菌1614和溶藻弧菌183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二氟沙星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二氟沙星在1×MIC、2×MIC和4×...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二氟沙星对鳗弧菌W-1、副溶血弧菌1614和溶藻弧菌183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二氟沙星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二氟沙星在1×MIC、2×MIC和4×MIC浓度时,对鳗弧菌W-1、副溶血弧菌1614和溶藻弧菌1833的PAE分别为:0·64、1·09和2·16h;0·74、1·73和2·64;0·54、1·08和2·05h。二氟沙星对这3种弧菌具有明显的抗菌后效应,并且随着二氟沙星浓度的增加,抗菌后效应的时间也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氟沙星 鳗弧菌 副溶血弧菌 溶藻弧菌 抗菌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中痕量多环芳烃湿法与干法提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佰娟 陈军辉 +3 位作者 张新庆 王磊磊 黎先春 王小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0-1213,共4页
以美国环保局(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湿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提取沉积物中痕量PAHs的可靠方法,对萃取剂、萃取功率、萃取次数和萃取时间进行了优化。并与传统干法超声辅... 以美国环保局(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湿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提取沉积物中痕量PAHs的可靠方法,对萃取剂、萃取功率、萃取次数和萃取时间进行了优化。并与传统干法超声辅助萃取进行了比较,湿法超声波辅助萃取的PAHs回收率为57%~125%,而干法超声波辅助萃取PAHs的回收率为48%~113%,对相对分子质量小的PAHs如萘~芴的回收率,湿法明显高于干法。该文建立的湿法超声辅助萃取适用于沉积物和泥土中痕量PAHs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超声波辅助萃取 沉积物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蓝藻水华的产生及对养殖的危害 被引量:17
20
作者 姚雁鸿 何文辉 余来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98-100,共3页
综述了养殖池塘蓝藻水华产生的原因及对水产养殖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 蓝藻水华 养殖池塘 产生原因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