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常用水产消毒剂对水霉的体外作用效果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鹏 杨先乐 张书俊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7-250,共4页
分别使用高锰酸钾、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苯扎溴铵、甲醛、聚维酮碘、戊二醛等6种水产常用消毒剂,对水霉游动孢子及菌丝进行了体外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甲醛在浓度18.8mg/L以上时对水霉游动孢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浓度在24mg/L浸... 分别使用高锰酸钾、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苯扎溴铵、甲醛、聚维酮碘、戊二醛等6种水产常用消毒剂,对水霉游动孢子及菌丝进行了体外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甲醛在浓度18.8mg/L以上时对水霉游动孢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浓度在24mg/L浸泡2h以上时开始对水霉菌丝有杀灭效果。其它5种消毒剂对水霉孢子的抑制浓度、对水霉菌丝的杀灭浓度远高于实际生产安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水霉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观赏鱼在运输与养殖过程中的用药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少鹏 杨先乐 +1 位作者 黄艳平 梁程超 《渔业现代化》 2003年第3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海水观赏鱼 运输 养殖过程 用药技术 引种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霉拮抗菌的筛选及其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书俊 杨先乐 +2 位作者 李聃 李怡 高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1-307,共7页
为了获得水产动物水霉病病原菌的拮抗微生物,以水霉为靶标,对其拮抗菌进行了筛选,并研究了拮抗作用最强菌株的拮抗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从发生过水霉病害的水体中分离得到了130株细菌,能抑制水霉菌落生长的有三株:LD038、LD057和LD106,... 为了获得水产动物水霉病病原菌的拮抗微生物,以水霉为靶标,对其拮抗菌进行了筛选,并研究了拮抗作用最强菌株的拮抗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从发生过水霉病害的水体中分离得到了130株细菌,能抑制水霉菌落生长的有三株:LD038、LD057和LD106,其中以LD038的拮抗作用最强,经梅里埃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为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培养基对LD038的拮抗活性影响显著,LD038在PDA平板上表现出的拮抗活性最强,大小依次为PDA>BHI>GY>CA>Sabouraud。进一步对菌株LD038体外拮抗活性进行了研究。平板抑制实验表明,LD038能抑制水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琼脂扩散法中,LD038菌落周围产生的抑菌圈直径为20mm,而无菌水对照组中水霉菌丝蔓过滤纸纸片并长至平板边缘;D38菌线间孢子的萌发与孢子距菌线的距离有关,距LD038菌线22mm范围内,孢子的萌发完全被抑制。无菌发酵上清液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D038无菌发酵上清液对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孢子较菌丝对上清液更为敏感,5倍稀释上清液下的孢子萌发率仅为10%,且萌发后的菌丝生长也同样受到抑制,整个实验过程中菌丝均未形成网状,对照组中萌发形成的菌丝在16h后呈网状。无菌上清原液和2倍稀释上清液中孢子均未萌发。对菌丝而言,仅无菌上清原液能彻底抑制菌丝生长,与对照组相比,2倍和5倍稀释上清液显著延缓了菌丝的生长。当对照组中的菌丝铺满整孔时,2倍和5倍稀释上清液中的菌丝长度分别为0和2.6mm。显微观察表明LD038的无菌发酵上清液导致水霉菌丝形态发生变化,较正常菌丝短而粗大,且出现了黑色原生质聚集。本研究为水霉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霉 拮抗菌 生物防治 黏质沙雷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肝微粒体的提取及CYP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宁 喻文娟 +3 位作者 王翔凌 林茂 邱军强 杨先乐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2期148-152,共5页
CYP酶代谢是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途径,其数量和活性大小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活化与代谢。我们对草鱼肝微粒体CYP酶含量及其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差速离心法提取草鱼肝微粒体,以CO还原差示光谱法测得CYP酶及细胞色素b5含量分别为0.619&#... CYP酶代谢是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途径,其数量和活性大小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活化与代谢。我们对草鱼肝微粒体CYP酶含量及其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差速离心法提取草鱼肝微粒体,以CO还原差示光谱法测得CYP酶及细胞色素b5含量分别为0.619±0.102 nmol/mg、0.264±0.042 nmol/mg。以7-乙氧异吩噁唑酮-O-脱乙基反应、苯胺-4-羟化反应、氨基比林-N-脱甲基反应作为CYP1A、CYP2E、CYP3A的探针反应,测得EROD酶活为0.043±0.004 nmol/mg/min,ANH酶活为0.028±0.002 nmol/mg/min,AMND酶活为0.207±0.035 nmol/mg/m in。结果表明草鱼肝微粒体中CYP酶发育完好,并且具有参与药物代谢的3种主要亚型活性,其含量与活性大小与其它实验动物相差较大。本实验的方法与结果为草鱼CYP酶的系统研究提供可靠手段,最终为指导水产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肝微粒体 CYP酶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原代肝细胞的培养及其应用于CYP450活性的诱导 被引量:6
5
作者 喻文娟 李聃 +3 位作者 王翔凌 张宁 邱军强 杨先乐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1期31-36,共6页
体外培养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代肝细胞,观察其在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同时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h)含量,从而判定肝细胞的增殖和代谢能力,进而应用于CYP450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培... 体外培养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代肝细胞,观察其在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同时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h)含量,从而判定肝细胞的增殖和代谢能力,进而应用于CYP450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培养5d后,肝细胞连接成片,分裂增多;培养至7d,细胞渐至单层;14d后,细胞停止生长,出现老化迹象。培养至第3—4天的细胞上清液中LDH的渗出量呈上升趋势,在第4天时达到峰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肝细胞的酶渗出量逐渐减少。ALh的分泌量在第3—5天呈上升的趋势,第4—8天维持在较高水平,在第5天达到最高,此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ALb的分泌量呈下降趋势,故选择培养至第5天的大口黑鲈肝细胞应用于CYP450酶系中的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NDM)的诱导研究。40μM利福平诱导24h后,ANDM活性最高。ANDM的诱导研究为鱼类细胞药物代谢酶体外诱导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肝细胞 原代培养 乳酸脱氢酶 白蛋白 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霉素在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先乐 湛嘉 康继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水产养殖动物口服氯霉素后可能在可食组织中造成残留,本文通过以50mg/kg鱼体重的氯霉素(CAP)的剂量对尼罗罗非鱼单次口灌给药,采用HPLC和GC-ECD分析方法研究了CAP在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给药0.5h后,CAP在血浆和肝脏中的浓度均... 水产养殖动物口服氯霉素后可能在可食组织中造成残留,本文通过以50mg/kg鱼体重的氯霉素(CAP)的剂量对尼罗罗非鱼单次口灌给药,采用HPLC和GC-ECD分析方法研究了CAP在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给药0.5h后,CAP在血浆和肝脏中的浓度均迅速上升,分别为4288.01±1285.53ng/mL和5214.18±1105.62ng/g,2h达到峰值22246.42±355.84ng/mL和25717.47±1740.66ng/g;而肌肉中CAP却上升较慢,2h仅为7744.08±2118.74ng/g,8h才达到峰值13232.89±1612.74ng/g,峰值仅约为血浆和肝脏的1/2。CAP在罗非鱼肌肉和肝脏中的消除速度均较慢,但肌肉比肝脏稍快,肌肉中第96d CAP降至为0.07±0.01ng/g,而肝脏中第120d尚在0.1ng/g以上,为0.25±0.06ng/g。肌肉和肝脏浓度常用对数-时间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y=-0.0966x+5.4292;y=-0.053x+4.7258,二者的T1/2β为7.14d和13.08d。若要使CAP在罗非鱼肌肉和肝脏中的浓度降至0.1ng/g以下,则休药期分别需80.47d和132.61d。试验表明CAP在罗非鱼组织中消除缓慢,尤其在肝脏中,因此肝脏可以作为CAP残留监测的首选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尼罗罗非鱼 代谢 消除 药物残留监测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肝细胞中恩诺沙星脱乙基代谢的酶动力学 被引量:5
7
作者 林茂 杨先乐 +2 位作者 王翔凌 房文红 喻文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用RP-HPLC法检测了草鱼肝细胞系(GCL)细胞中恩诺沙星(ENR)的代谢情况,结果显示,药物利福平(RIF)和苯巴比妥(PB)在浓度分别为(12.6±0.9)μM和(34.8±3.6)μM时对ENR脱乙基酶具有最大的诱导倍数,分别为6.0±0.4... 用RP-HPLC法检测了草鱼肝细胞系(GCL)细胞中恩诺沙星(ENR)的代谢情况,结果显示,药物利福平(RIF)和苯巴比妥(PB)在浓度分别为(12.6±0.9)μM和(34.8±3.6)μM时对ENR脱乙基酶具有最大的诱导倍数,分别为6.0±0.4和2.3±0.3;而红霉素(ERM)对ENR脱乙基酶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剂浓度EC50为(20.3±1.8)μM。RIF诱导组和对照组的GCL细胞中ENR代谢的药时曲线方程分别为Ct/Co=-0.0654Ln(t)+0.7342和Ct/Co=-0.0280Ln(t)+0.9300,酶动力学方程分别为1/V=72.5530×1/[S]+1.4922和1/V=530.9800×1/[S]+3.5274。ENR消除率和环丙沙星(CIP)转化率的研究结果表明,RIF对ENR的脱乙基代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酶动力学参数表明,RIF诱导的酶与底物的亲合力较高,酶促反应的强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草鱼肝细胞 酶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脱乙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肝细胞中CYP2E1活性的诱导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翔凌 杨先乐 +2 位作者 张宁 喻文娟 胡鲲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9-474,共6页
CYP2E1为代谢大部分药物及环境中毒物的关键酶。以草鱼肝细胞(Ctenopharyngodon idellushepatocyte)为反应体系,选取氯唑沙宗(CZX)为底物,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其产物6-OH-氯唑沙宗(HCZX)的量,Lowry法测定肝细胞中蛋白... CYP2E1为代谢大部分药物及环境中毒物的关键酶。以草鱼肝细胞(Ctenopharyngodon idellushepatocyte)为反应体系,选取氯唑沙宗(CZX)为底物,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其产物6-OH-氯唑沙宗(HCZX)的量,Lowry法测定肝细胞中蛋白的浓度从而反映CYP2E1活性,并采用该酶特异性诱导剂乙醇对其进行诱导,观察其酶活变化及CZX在细胞中代谢情况。结果表明,CZX在草鱼肝细胞中的基础代谢较低,经过对CYP2E1诱导条件的优化及筛选,得到最佳诱导剂剂量为4μg/mL、诱导时间为24h、底物浓度为50μg/mL并且孵育时间为1h时,其酶活达到最高,约为0.47μg/min.mg。对照组和诱导组的草鱼肝细胞中CZX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02.10h和28.75h,差异极显著,表明乙醇诱导的CYP2E1能够加快底物的代谢。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表明乙醇诱导的CYP2E1与底物的亲和力较高,酶促反应强度较大。该结果能够为CYP2E1代谢的药物及环境毒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草鱼肝细胞 CYP2E1 氯唑沙宗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用微生物制剂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先乐 邓璐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共2页
一、渔用微生态制剂的发展历程 我国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是从存畜牧养殖业微生态制剂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应用于水产养殖业的微生态制剂是光合细菌,主要用于调节水质,同时也在光合细菌的... 一、渔用微生态制剂的发展历程 我国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是从存畜牧养殖业微生态制剂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应用于水产养殖业的微生态制剂是光合细菌,主要用于调节水质,同时也在光合细菌的培养和扩增技术、干法和湿法保存技术及应用效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微生态制剂以其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成本低、效果显著、不污染环境等特点,逐渐得到广大水产养殖界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应用 渔用 微生态制剂 水产养殖业 光合细菌 畜牧养殖业 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渔药管理工作刍议(上)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先乐 黄艳平 《科学养鱼》 2002年第1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管理标准 管理体系 渔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渔药管理工作刍议(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先乐 黄艳平 《科学养鱼》 2002年第1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渔药管理 中国 审批管理 监测 抗生素 耐药性 动物源性食品 药物残留监控体系 GMP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