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处理技术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蓝蔚青 赵家欣 谢晶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2-139,共8页
目的对超声波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介绍超声波特点和原理的基础上,对超声波处理技术在水产品灭菌、钝酶、蛋白质改性和传热传质性能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 目的对超声波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介绍超声波特点和原理的基础上,对超声波处理技术在水产品灭菌、钝酶、蛋白质改性和传热传质性能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结果超声波处理技术可进行水产品的杀菌前处理,并能钝化内源酶,从而提高水产品在结晶、提取和腌制等方面的加工效率,并减缓水产品在解冻时造成的品质劣化。超声波处理技术在设备条件和加工效率上还存在不足之处,需与其他处理方式联合使用。结论超声波处理技术在水产品加工中显现出一定优势,且能结合其他处理方式,进一步增强水产品在杀菌、提取、干燥与品质保持等方面的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处理技术 水产品 加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水产品加工贮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蓝蔚青 孙雨晴 谢晶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1-17,共7页
目的通过对水产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分析,有利于发现腐败菌及病原微生物,以进一步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延长其货架期。方法在介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发酵产品的生产、... 目的通过对水产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分析,有利于发现腐败菌及病原微生物,以进一步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延长其货架期。方法在介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发酵产品的生产、掺杂掺假的鉴别、食源性病原菌和腐败菌的检测等水产品加工贮藏领域中的应用,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展望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前景。结论随着未来生物工程领域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测序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的测序技术将会逐渐替代传统的检测方式,更好地应用于水产品品质评价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水产品 微生物 加工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味指纹技术在水产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晓红 刘军军 +2 位作者 蓝蔚青 孙雨晴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4-320,共7页
气味指纹技术是一种将气体传感设备与多元统计方法相结合,用于分析食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表征样品信息,并对产品品质予以判断的检测技术。该技术具有无损检测、快速简便、灵活准确、结果客观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品品质的分析检测... 气味指纹技术是一种将气体传感设备与多元统计方法相结合,用于分析食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表征样品信息,并对产品品质予以判断的检测技术。该技术具有无损检测、快速简便、灵活准确、结果客观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品品质的分析检测中。该文在比较传统水产品品质评价方法主要优缺点的基础上,综述了电子鼻、电子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在水产品新鲜度鉴别、货架期预测与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将不同检测技术联合使用以克服单一检测分析的不足之处,阐明将气味指纹技术结合新型智能技术,利用其分析结果对水产品挥发性成分予以调控,提升其综合品质,扩大该技术在水产品品质评价领域中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指纹技术 水产品 品质评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酚的主要抑菌机制及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蓝蔚青 赵欣宇 +2 位作者 刘嘉莉 梅俊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9-264,共6页
植物多酚是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的果实、皮、根与叶等组织器官中,具有抗氧化与清除自由基、抑菌消炎、抗病毒、抗癌、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由于其来源丰富,成分天然且功效多样,植物多酚的研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 植物多酚是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的果实、皮、根与叶等组织器官中,具有抗氧化与清除自由基、抑菌消炎、抗病毒、抗癌、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由于其来源丰富,成分天然且功效多样,植物多酚的研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该文在比较了水产品常用保鲜方式与主要优缺点的基础上,阐明了生物保鲜的优势所在,综述了植物源生物保鲜剂中植物多酚的抑菌机制及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并展望了植物多酚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酚 抑菌机制 水产品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水处理在水产品杀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蓝蔚青 赵亚楠 +1 位作者 刘琳 谢晶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0-197,共8页
水产品自身带有或贮运期间污染的微生物是导致其腐败变质的主因。为减少微生物对水产品品质影响,延长其货架期,减菌化前处理是减少其加工贮藏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比较水产品常用减菌化处理水的作用机理与主要特点的... 水产品自身带有或贮运期间污染的微生物是导致其腐败变质的主因。为减少微生物对水产品品质影响,延长其货架期,减菌化前处理是减少其加工贮藏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比较水产品常用减菌化处理水的作用机理与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臭氧水在水产品杀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其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阐明将臭氧水与流化冰、气调保鲜及其他保鲜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优势,并对臭氧水在水产品贮藏加工中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臭氧水 杀菌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抑菌机理及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蓝蔚青 杜金涛 +1 位作者 梅俊 谢晶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79,共7页
目的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探究茶多酚的作用机制并将其用于水产品保鲜现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方法在介绍茶多酚的化学组成和主要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阐述茶多酚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展望茶多... 目的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探究茶多酚的作用机制并将其用于水产品保鲜现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方法在介绍茶多酚的化学组成和主要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阐述茶多酚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展望茶多酚在水产品保鲜领域的发展前景。结果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作为一种来源广泛、天然安全的生物保鲜剂,相较于化学合成的保鲜剂,更能满足人们追求绿色健康食品理念的要求。结论只有充分挖掘茶多酚的优势,结合新型保鲜剂或处理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茶多酚在水产品保鲜方面的作用,使其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作用机理 水产品 保鲜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电解水发生机理及在水产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蓝蔚青 刘琳 +2 位作者 孙晓红 赵亚楠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4-298,共5页
酸性电解水(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AEW)是一种新型非热杀菌技术。相较于其他杀菌保鲜技术,酸性电解水可快速达到理想杀菌保鲜效果,不会对人体与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该文介绍了酸性电解水的制备原理与理化特性、作用效果及在水产领... 酸性电解水(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AEW)是一种新型非热杀菌技术。相较于其他杀菌保鲜技术,酸性电解水可快速达到理想杀菌保鲜效果,不会对人体与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该文介绍了酸性电解水的制备原理与理化特性、作用效果及在水产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并对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旨在为酸性电解水在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以期为其在水产领域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电解水 发生机理 水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精油对微生物作用机制及在鱼类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蓝蔚青 郎艾 +1 位作者 梅俊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96-302,共7页
鱼类的腐败变质一直以来都是水产品安全问题的关键,也是困扰水产行业发展的难点。植物精油是大量芳香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具有抗菌和抗氧化作用,是一种天然生物保鲜剂。该文在分析鱼类水产品腐败变质原因与植物精油对微生物作用机制的... 鱼类的腐败变质一直以来都是水产品安全问题的关键,也是困扰水产行业发展的难点。植物精油是大量芳香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具有抗菌和抗氧化作用,是一种天然生物保鲜剂。该文在分析鱼类水产品腐败变质原因与植物精油对微生物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植物精油在鱼类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展望了植物精油在鱼类保鲜中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后期拓展其应用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作用机制 鱼类产品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芹酚纳米乳液制备及其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蓝蔚青 赵家欣 谢晶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5,共8页
【目的】探究使用超声波乳化法制备香芹酚纳米乳液(Carvacrol nanoemulsion,CNE)的最佳条件,并分析CNE抑制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优化CNE制备条件,分析乳化剂吐温-80用量、油相占比与... 【目的】探究使用超声波乳化法制备香芹酚纳米乳液(Carvacrol nanoemulsion,CNE)的最佳条件,并分析CNE抑制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优化CNE制备条件,分析乳化剂吐温-80用量、油相占比与超声时间对CNE平均粒径影响,对优化后的CNE进行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形态、稳定性与抗菌活性表征,并初步探究其对腐败希瓦氏菌的作用机制。【结果】乳化剂吐温-80体积分数为11%、油相香芹酚体积分数为5%、超声时间为5 min时,CNE平均粒径最小,为(145.83±4.77)nm。优化后制备的CNE在热处理(25~100℃)条件下维持稳定,在pH接近中性时的Zeta电位绝对值较高,且在4℃下最适合贮藏。制备的CNE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5.63μL/mL。腐败希瓦氏菌在CNE的处理下,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上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下降,蛋白质、核酸泄露量增加。推测CNE是通过破坏细胞壁完整性、细胞膜通透性和能量代谢途径抑制腐败希瓦氏菌生长。【结论】以香芹酚为原料制备的CNE对腐败希瓦氏菌具有较好抑制效果,具备作为鱼类保鲜抗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纳米乳液 稳定性 腐败希瓦氏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腐生葡萄球菌细胞结构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蓝蔚青 张楠楠 +1 位作者 陈梦玲 谢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56-62,共7页
本实验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对腐生葡萄球菌的细胞结构与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ε-PL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由细菌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 本实验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对腐生葡萄球菌的细胞结构与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ε-PL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由细菌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力、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活力、电导率、紫外吸收变化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综合评价ε-PL对细胞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细胞保护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三羧酸代谢酶(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活力与细胞代谢活力,分析ε-PL对腐生葡萄球菌能量代谢影响。结果表明,ε-PL对腐生葡萄球菌的MIC为1.0 mg/mL,其能使菌体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壁完整性受损,膜通透性增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经MICε-PL处理后的菌体表面粗糙、扭曲变形;而经2 MICε-PL处理后,部分细胞相互黏结,形态破坏较明显;同时,菌体的ATP酶、POD、CAT、SDH与MDH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ε-PL质量浓度与酶活力呈负相关,其能很好地抑制腐生葡萄球菌的能量代谢。ε-PL能破坏菌体的细胞形态,改变其细胞通透性,影响菌体生长代谢。综上可知,ε-PL可破坏腐生葡萄球菌的细胞形态,抑制其呼吸代谢途径中酶活性与代谢活力,影响菌体正常生长,最终导致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腐生葡萄球菌 细胞结构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真空包装海鲈鱼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蓝蔚青 张炳杰 +3 位作者 周大鹏 莫雅娴 冯豪杰 谢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68,共7页
为研究超声与微酸性电解水联合处理对真空包装海鲈鱼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将新鲜鲈鱼片分别使用20 kHz 600 W超声(ultrasonic,US)、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tic water,SAEW)、超声联合微酸性电解水(US+SAEW)处理10 m... 为研究超声与微酸性电解水联合处理对真空包装海鲈鱼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将新鲜鲈鱼片分别使用20 kHz 600 W超声(ultrasonic,US)、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tic water,SAEW)、超声联合微酸性电解水(US+SAEW)处理10 min,以无菌水浸渍处理10 min样品为对照组。将4组样品真空包装,于4℃冷藏。每3 d测定样品的微生物(菌落总数、嗜冷菌数)与理化指标(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水分迁移与脂质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US与SAEW处理能明显抑制样品贮藏期间菌落总数与嗜冷菌数的增长,其pH值与TVB-N含量上升速度明显缓于对照组。US处理使鱼肉的保水性明显改善,SAEW处理对抑制鱼肉的脂肪氧化有较好效果,其还能使样品的持水力得到较好提升。与对照组相比,US+SAEW处理10 min对鱼肉样品的品质保持效果最好,可使真空包装海鲈鱼的冷藏货架期至少延长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酸性电解水 海鲈鱼 冷藏 水分迁移 脂肪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植物精油对腐生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比较及肉桂精油抑菌机制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蓝蔚青 刘嘉莉 +2 位作者 翁忠铭 陈梦玲 谢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8-44,共7页
为研究10种植物精油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本实验通过抑菌圈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0种植物精油对菌体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筛选作用效果... 为研究10种植物精油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本实验通过抑菌圈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0种植物精油对菌体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筛选作用效果最佳的植物精油,进一步分析其对腐生葡萄球菌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肉桂精油对腐生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最佳,其抑菌圈直径为(24.10±2.55)mm,MIC与MBC均为1 mg/mL。腐生葡萄球菌经MIC与2 MIC肉桂精油处理后,其在5 h时生长被完全抑制。肉桂精油对腐生葡萄球菌的细胞膜完整性破坏作用明显,使菌体胞外介质中的碱性磷酸酶活力升高,导致蛋白质外泄,对菌体细胞壁与细胞膜的完整性和代谢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其作用效果与质量浓度正相关。腐生葡萄球菌经肉桂精油处理后,菌体表面出现明显皱缩,表面不再致密,并出现溶解与黏聚现象,部分菌体破裂,且有内容物溢出,使其外膜脱落,最终导致菌体死亡。综上所述,肉桂精油对腐生葡萄球菌作用效果显著,其可通过破坏菌体细胞壁与细胞膜抑制生物膜形成,实现其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肉桂精油 腐生葡萄球菌 抑菌机制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建立大黄鱼新鲜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8
13
作者 蓝蔚青 孙雨晴 +3 位作者 张楠楠 周大鹏 胡潇予 谢晶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6,共6页
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贮藏时间下冰鲜大黄鱼的鲜度进行评价。方法以菌落总数为鲜度评价指标,基于均值中心化、标准正态变量变换、趋近归一化法(Normalization by Closure,Ncl)、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等预处理方法,... 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贮藏时间下冰鲜大黄鱼的鲜度进行评价。方法以菌落总数为鲜度评价指标,基于均值中心化、标准正态变量变换、趋近归一化法(Normalization by Closure,Ncl)、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等预处理方法,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模,比较所建模型的定标集与验证集间的相关系数和标准偏差,构建大黄鱼冰藏期间菌落总数的定量模型,以期快速预测其新鲜度。结果Ncl比其它预处理方法可以更好地消除光谱噪音,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经Ncl光谱预处理,利用PLS建模,可达到最佳的建模效果,其定标集相关系数为0.9095,校正标准偏差相关系数为0.5872,验证集相关系数为0.8858,预测标准偏差为0.6615。模型相关系数>0.9;结论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好,在大黄鱼新鲜度检测和品质评价方面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大黄鱼 冰藏 菌落总数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与竹醋液对冰藏大黄鱼品质、微生物与水分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蓝蔚青 刘嘉莉 +1 位作者 许巧玲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3-179,共7页
为研究植酸与竹醋液处理对大黄鱼冰藏期间品质、微生物与水分迁移变化影响,将新鲜样品运至实验室后,用冰水洗净,随机分成3组,分别置于1%植酸(phytic acid,PA)与1%竹醋液(bamboo vinegar,BV)中浸渍5 min后取出,无菌水处理样品为对照组(CK... 为研究植酸与竹醋液处理对大黄鱼冰藏期间品质、微生物与水分迁移变化影响,将新鲜样品运至实验室后,用冰水洗净,随机分成3组,分别置于1%植酸(phytic acid,PA)与1%竹醋液(bamboo vinegar,BV)中浸渍5 min后取出,无菌水处理样品为对照组(CK)。样品处理后沥干,以冰藏方式置于(4±1)℃中贮藏,定期测定其理化指标[p 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微生物指标、感官评价、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与核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综合评价2种植物源保鲜剂对冰藏大黄鱼品质变化影响。结果表明,植酸与竹醋液处理能延缓大黄鱼冰藏期间p H值、TVB-N值与TBA值升高,保持其良好的感官品质,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延缓样品贮藏期间的脂肪氧化与蛋白质分解,明显提高鱼肉的保水性能,延长其贮藏货架期。与对照组相比,植酸与竹醋液处理后大黄鱼的冰藏货架期分别能延至12~13 d与15~1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竹醋液 大黄鱼 冰藏 微生物 水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养殖蛙类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蓝蔚青 杜金涛 +2 位作者 刘大勇 徐逍 谢晶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综合评价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林蛙(Rana dybowskii)与虎纹蛙(Rana tigrina)3种蛙类的营养成分差异。【方法】分别对3种蛙类肌肉的基本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矿物质、氨基酸、核苷酸含量与挥发性风味物质... 【目的】综合评价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林蛙(Rana dybowskii)与虎纹蛙(Rana tigrina)3种蛙类的营养成分差异。【方法】分别对3种蛙类肌肉的基本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矿物质、氨基酸、核苷酸含量与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牛蛙、林蛙、虎纹蛙的水分与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4.23%、17.88%与13.00%。钾是3种养殖蛙类中的主要矿物质元素,其次为钙、钠;铁元素在3种蛙中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5.76、16.44与5.09 mg/kg。肌肉中所含氨基酸种类一致,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分别为43.40%、45.99%与39.5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分别为98.75%、106.10%与80.87%。3种蛙类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由烃类、醛类和醇类化合物组成。【结论】牛蛙、林蛙、虎纹蛙作为常见的养殖蛙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其中林蛙蛋白质含量较高;牛蛙的矿物质元素相较于林蛙与虎纹蛙含量居中且相对均衡;林蛙的氨基酸比例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牛蛙与虎纹蛙;牛蛙的核苷酸含量与挥发性物质含量相较于林蛙与虎纹蛙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蛙类 营养成分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酸性电解水结合迷迭香提取物对冷藏鲈鱼片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怡 蓝蔚青 +3 位作者 刘嘉莉 官缘 张溪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5,共9页
为研究微酸性电解水结合迷迭香提取物(rosemary extract,RE)处理对鲈鱼片冷藏期间品质变化影响。将新鲜鲈鱼片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pH=6.35±0.04,氧化还原电位=(861.60... 为研究微酸性电解水结合迷迭香提取物(rosemary extract,RE)处理对鲈鱼片冷藏期间品质变化影响。将新鲜鲈鱼片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pH=6.35±0.04,氧化还原电位=(861.60±12.35)mV,有效氯浓度=(30.00±1.54)mg/L]、5.0 g/L RE、SAEW联合RE(SAEW处理5 min结合5.0 g/L RE浸渍5 min)处理10 min,以无菌水处理10 min为对照组(control,CK)。将4组样品处理后沥干,装入无菌聚乙烯保鲜袋中,置于4℃冷藏。每隔2 d进行微生物[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嗜冷菌数(psychrophilic bacteria count,PBC)]、理化指标[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质构分析]与感官评定等指标测定,并结合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与核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技术综合评价其作用影响。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SAEW处理对微生物生长有显著抑制效果,RE处理能降低样品的脂肪氧化速率。而SAEW+RE联合处理,能明显抑制样品贮藏期间的TVC、PBC、pH与TVB-N值的增长,减缓TBA值的升高,保持其良好的感官品质。结合WHC、LF-NMR与MRI分析结果得出,SAEW+RE结合处理能有效改善鲈鱼片的保水性能。综合各项指标得出,与CK组相比,SAEW+RE处理可使鲈鱼片的冷藏货架期延长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酸性电解水 迷迭香提取物 鲈鱼 冷藏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减菌预处理对鲜南美白对虾虾仁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溪 蓝蔚青 +4 位作者 迪丽菲拉·库尔班 张俊杰 赵盼盼 刘嘉莉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8-165,共8页
该文旨在探究3种减菌预处理对真空包装鲜南美白对虾虾仁冷藏期间品质变化影响。分别采用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臭氧水(ozonated water,OW)、充氮微纳米气泡水(nitrogen-/nano-bubble water,NMW)浸渍... 该文旨在探究3种减菌预处理对真空包装鲜南美白对虾虾仁冷藏期间品质变化影响。分别采用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臭氧水(ozonated water,OW)、充氮微纳米气泡水(nitrogen-/nano-bubble water,NMW)浸渍南美白对虾虾仁10 min,以蒸馏水(distilled water,CK)为对照。样品沥干后真空包装,置于(4±1)℃冰箱中贮藏,每隔2 d进行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s,TVC)]、理化指标[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色差]与感官分析,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分析南美白对虾虾仁冷藏期间的综合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样品经SAEW、OW、NMW处理后,其菌落总数低于对照组,其中SAEW处理对样品微生物生长繁殖抑制作用较显著(P<0. 05);不同减菌预处理能延缓样品冷藏期间TVB-N值与TBA值升高,保持样品良好的色差、感官品质与水分,其中以SAEW预处理效果最佳。综上所述,与CK组相比,以OW和SAEW预处理对南美白对虾虾仁减菌处理效果较好,可保持样品良好的品质,延长其冷藏货架期2~4 d,可用于鲜南美白对虾虾仁贮藏前的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菌预处理 南美白对虾 品质变化 微酸性电解水 臭氧水 充氮微纳米气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咖啡酸联合处理对海鲈鱼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官缘 蓝蔚青 +3 位作者 孙雨晴 刘琳 周大鹏 谢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7-214,共8页
为研究超声-咖啡酸联合处理对冷藏海鲈鱼品质变化影响,将新鲜鲈鱼片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20 kHz、600 W超声处理10 min(US组),2.0 g/L咖啡酸浸渍10 min(CA组),超声联合咖啡酸处理10 min(20 kHz、600 W超声处理5 min后,咖啡酸浸渍5 min)(US... 为研究超声-咖啡酸联合处理对冷藏海鲈鱼品质变化影响,将新鲜鲈鱼片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20 kHz、600 W超声处理10 min(US组),2.0 g/L咖啡酸浸渍10 min(CA组),超声联合咖啡酸处理10 min(20 kHz、600 W超声处理5 min后,咖啡酸浸渍5 min)(US+CA组),无菌水(空白,CK组)与体积分数1%乙酸(对照,AA组)分别浸渍10 min。将5组样品处理后沥干,装于聚乙烯保鲜袋中,置于4℃冷藏。每2 d测定样品的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理化指标(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质构特性、持水力)等,结合内源荧光强度与感官评价,综合评价超声-咖啡酸联合处理对冷藏鲈鱼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US与CA处理能明显抑制样品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增长,在第10天,CA组与US组样品的菌落总数比CK组分别低18.49%与15.53%,其pH值与TVB-N含量上升速度明显缓于CK组样品。贮藏第10天时,CK组样品的TVB-N含量已超过腐败限值,达(33.88±0.56)mg/100 g,而此时US+CA组样品的TVB-N含量为(16.71±0.41)mg/100 g,明显低于CK组。US处理使鱼肉的保水性明显改善,CA处理对抑制鱼肉的脂肪氧化有较好效果,其还能使样品的持水力得到较高提升;其中以US+CA联合处理组样品总体品质最佳。与CK组相比,US+CA处理对鱼肉品质保持效果较好,联合处理可使海鲈鱼的冷藏货架期至少延长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咖啡酸 海鲈鱼 冷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超声联合柠檬酸处理对大黄鱼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圣赟 蓝蔚青 +3 位作者 浦天霆 赵欣宇 徐振飞 谢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6-255,共10页
为探究双频超声(dual-frequency ultrasound,DUS)和柠檬酸(citric acid,CA)联合处理对大黄鱼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分别采用无菌蒸馏水(CK组),20/28 kHz、175 W DUS(DUS组),质量浓度8.0 g/L CA(CA组),DUS联合CA(DUS+CA组)处理新鲜大... 为探究双频超声(dual-frequency ultrasound,DUS)和柠檬酸(citric acid,CA)联合处理对大黄鱼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分别采用无菌蒸馏水(CK组),20/28 kHz、175 W DUS(DUS组),质量浓度8.0 g/L CA(CA组),DUS联合CA(DUS+CA组)处理新鲜大黄鱼片10 min。将4组样品处理后沥干,放入无菌袋中置于4℃条件下冷藏,每2 d进行微生物(菌落总数、嗜冷菌数)、理化(质构分析、色差、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和水分迁移(持水力、低场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成像)指标测定,并结合感官评价,综合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黄鱼贮藏期间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CA处理可有效抑制样品冷藏期间的微生物增长和脂肪氧化,CK组样品的菌落总数对数值在第8天时达到(8.26±0.02)(lg(CFU/g)),超过腐败限值,而CA组样品菌落总数对数值为(6.60±0.06)(lg(CFU/g));此时CA组样品的硫代巴比妥酸值为(0.51±0.05)mg/k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US组延缓了样品贮藏期间不易流动水(T_(22))向自由水(T_(23))的迁移,明显改善了样品的保水性。经DUS+CA组联合处理后,大黄鱼总体品质优于其他组。贮藏末期,DUS+CA组样品的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13.79±0.57)mg/100 g,品质最佳。综合各项指标得出,20/28 kHz、175 W DUS联合质量浓度8.0 g/L CA处理可明显延缓大黄鱼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变,与CK组对比,其可至少延长大黄鱼冷藏货架期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冷藏 双频超声 柠檬酸 组织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钠结合促渗处理对大黄鱼片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浦天霆 蓝蔚青 +3 位作者 朱圣赟 赵欣宇 徐振飞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0-59,共10页
为研究乳酸钠结合促渗处理对大黄鱼片冷藏期间品质变化影响,将样品经去头、尾和去内脏处理,用蒸馏水洗净后沥干,随机分成4组,双频超声组(dual-frequency ultrasound, DUS)、乳酸钠处理组(sodium lactate, SL)、乳酸钠-双频超声联合处理... 为研究乳酸钠结合促渗处理对大黄鱼片冷藏期间品质变化影响,将样品经去头、尾和去内脏处理,用蒸馏水洗净后沥干,随机分成4组,双频超声组(dual-frequency ultrasound, DUS)、乳酸钠处理组(sodium lactate, SL)、乳酸钠-双频超声联合处理组(sodium lactate combined with dual-frequency ultrasound, SLUS)与对照组(control, CK)。14 d内每隔2 d进行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 TVC)、嗜冷菌数(psychrophilic bacteria count, PBC)]、理化指标[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值]、质构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TPA)、水分迁移[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 WHC)、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MRI)]、蛋白特性[内源荧光强度(intrinsic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FI)、SDS-PAGE]等指标测定,并结合感官评定综合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冷藏大黄鱼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得出,DUS处理可适当抑制样品贮藏前期微生物的生长,CK组和DUS组在第0天时的菌落总数对数值分别为4.31±0.02与3.22±0.09,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TVC与TVB-N值分析,得出DUS组样品的冷藏货架期为8 d;SL处理能在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同时,改善样品的保水能力和感官品质,使大黄鱼的冷藏货架期延至12 d;SLUS处理方式能减缓样品贮藏期间TVC与PBC的增长,明显抑制样品贮藏期间pH值、TVB-N值与TBA值的升高,保持其良好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SLUS组样品贮藏期间的TVB-N值、TBA值、硬度值、弹性值与咀嚼性值自第2天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WHC、LF-NMR与MRI分析得出,SLUS处理能显著保持样品的水分含量,减缓样品中水分流失的速率;结合内源性荧光强度和SDS-PAGE分析可知,SLUS处理能使蛋白质氧化速率有效降低。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得出,双频超声辅助乳酸钠处理能在显著延长大黄鱼片货架期的同时,较好地保持冷藏大黄鱼的感官品质,使其货架期延至14 d,比对照组样品至少延长了6 d。该研究结果将能为大黄鱼的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钠 双频超声 大黄鱼 冷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