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烟气脱硫灰中硫的含量
1
作者 周桂海 王德智 胡宏卫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85,共3页
目前,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在锅炉加热、冶金烧结、高炉炼铁等工业生产中都需要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危害生命健康[1],我国规定必须对以煤炭为燃料的工业设备所排出的... 目前,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在锅炉加热、冶金烧结、高炉炼铁等工业生产中都需要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危害生命健康[1],我国规定必须对以煤炭为燃料的工业设备所排出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蓄热式钢包烘烤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丽丽 郑丽君 +1 位作者 冯亮花 刘为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0-174,181,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验证的方法研究了富氧蓄热钢包烘烤过程,得到了氧气体积分数分别为21%、25%、29%的情况下钢包内衬烘烤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烘烤16 h后,采用任何富氧方式均能达到预期的烘烤效果;同时在保证包衬加热效果... 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验证的方法研究了富氧蓄热钢包烘烤过程,得到了氧气体积分数分别为21%、25%、29%的情况下钢包内衬烘烤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烘烤16 h后,采用任何富氧方式均能达到预期的烘烤效果;同时在保证包衬加热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富氧到25%时可减少煤气消耗5.2%,富氧到29%可减少煤气消耗9.7%,因此富氧蓄热式钢包烘烤工艺是一种具有较大节能空间的可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包烘烤器 数值模拟 蓄热燃烧 富氧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坯自动喷涂技术在热连轧带钢厂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小明 孙明军 +2 位作者 罗桂梅 何光键 周心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8-143,共6页
目的降低炉内氧化烧损,提高产品的成材率。方法板坯在上料辊道上及进加热炉前,当检测的板坯温度低于300℃时,利用辊刷及空气吹扫装置清理上下表面后,喷涂一层防高温氧化隔离剂,然后装炉加热,经热连轧成卷。为了减少隔离剂的浪费,提高喷... 目的降低炉内氧化烧损,提高产品的成材率。方法板坯在上料辊道上及进加热炉前,当检测的板坯温度低于300℃时,利用辊刷及空气吹扫装置清理上下表面后,喷涂一层防高温氧化隔离剂,然后装炉加热,经热连轧成卷。为了减少隔离剂的浪费,提高喷涂效果与设备运行效率,将毛状细钢丝改为钢丝绳,截止阀到喷嘴的距离(需要清洗段)由原约4 m缩短为0.2 m,材质由软塑料管改为内径5 mm的铜管。因上料辊道长度短,超过300℃的热坯必须停留在喷涂罩内,且时间不固定,因此系统设置停留时间≤10 min则继续喷涂,否则,清洗管路,停止喷涂。为了解决停留后需继续喷涂,导致喷涂层厚度不均,最终造成中间坯同块钢出现温度陡降的问题,需要延迟溢流阀门关闭0.5 s,喷涂系统压力维持在0.3 MPa之内。结果成材率可以提高0.3%以上,吨钢涂料消耗控制在0.33 kg以内。结论通过优化喷涂设备结构、材质以及喷涂溢流阀门动作时序,控制系统压力,能实现自动喷涂,获得涂层均匀、节省涂料、提高成材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 自动喷涂系统 涂料 涂层厚度 温降 氧化烧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钢3号高炉风口双枪喷煤技术的应用
4
作者 韩宏松 吴浩方 彭福荣 《炼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5,共3页
对梅钢3号高炉风口双枪喷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喷煤工艺及设备的改造,采用了风口双枪喷煤技术,并结合高炉上下部制度的调整,使3号高炉的煤比提高了10kg/t。
关键词 高炉 喷煤 煤枪 煤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镀机组中胶辊力学状况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5
作者 黄心 穆海玲 潘红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38,共4页
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涂镀机组中胶辊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带钢接触包角、包胶层厚度及带钢张紧力对胶辊上应力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拟合出胶辊最大接触应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胶辊所受应力的最大值总是处于胶辊即将与带钢接触的位... 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涂镀机组中胶辊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带钢接触包角、包胶层厚度及带钢张紧力对胶辊上应力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拟合出胶辊最大接触应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胶辊所受应力的最大值总是处于胶辊即将与带钢接触的位置;接触包角对胶辊最大应力值影响很小。最大应力值与接触包角成指数关系、随包胶层厚度线性增长并与张紧力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 胶辊 有限元模型 Von—mises应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电镀锡板表面涂油量
6
作者 周桂海 王德智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119,共4页
涂油量是电镀锡板产品关键指标之一。通过对有机萃取剂、吸收波长、校准曲线等研究,建立了紫外光度法测定电镀锡板表面涂油量检测方法。选择正庚烷作为有机萃取剂,吸收波长为270 nm,油质量浓度在10.00~100.00 mg/L范围内,吸光度与涂油... 涂油量是电镀锡板产品关键指标之一。通过对有机萃取剂、吸收波长、校准曲线等研究,建立了紫外光度法测定电镀锡板表面涂油量检测方法。选择正庚烷作为有机萃取剂,吸收波长为270 nm,油质量浓度在10.00~100.00 mg/L范围内,吸光度与涂油质量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21.710 x+0.965。应用该方法检测电镀锡板表面涂油量,检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2.81%~2.57%%,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7.2%~103.2%。该方法与重量法比对,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完全满足电镀锡板表面涂油量指标监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度法 镀锡板 涂油量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含铜钢表面高温氧化后铜元素富集和热轧板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万兰凤 张晖 +1 位作者 黄绪传 何宜柱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31,共4页
为解决含铜钢的"铜脆"问题,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炼,研究了添加硅、铬、硼元素对Fe-0.5Cu合金高温氧化后表面铜元素富集的影响,并通过中试轧机对成分调整后的含铜钢进行了轧制试验。结果表明:未添加合金元素的Fe-0.5Cu合金在1 12... 为解决含铜钢的"铜脆"问题,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炼,研究了添加硅、铬、硼元素对Fe-0.5Cu合金高温氧化后表面铜元素富集的影响,并通过中试轧机对成分调整后的含铜钢进行了轧制试验。结果表明:未添加合金元素的Fe-0.5Cu合金在1 120℃氧化80 min后,浅表层存在白亮色条带状铜元素偏析区域,该区铜元素含量达75%;添加硅及硅、硼的合金均没有明显的铜元素偏析现象,同时添加硅、铬元素的合金在基体与氧化层界面形成大量白色富铜相,但其未沿着晶界向基体内渗透;在含铜钢去除镍元素后,添加硅后热轧板的边部质量比未添加的有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元素 含铜钢 高温氧化 铜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双峰WC-12Co涂层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群 伍细斌 +3 位作者 谭兴龙 杨贵彬 唐智华 王孝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采用JP-8000型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设备,在低碳钢基体上制备了双峰WC-12Co涂层,测试了涂层的结合强度、显微硬度、气孔率以及抗磨粒磨损性能.并利用XRD对喷涂粉末及涂层进行了相结构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喷涂粉末、磨粒磨损后的涂... 采用JP-8000型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设备,在低碳钢基体上制备了双峰WC-12Co涂层,测试了涂层的结合强度、显微硬度、气孔率以及抗磨粒磨损性能.并利用XRD对喷涂粉末及涂层进行了相结构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喷涂粉末、磨粒磨损后的涂层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喷涂过程中,仅有很少量的WC粒子发生氧化脱碳,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高,组织结构致密.相对于316L不锈钢,双峰WC-12Co涂层具有优异的抗磨粒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涂层 WC-12CO 磨粒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调整对09CuPCrNi耐候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车马俊 张晖 +1 位作者 穆海玲 万兰凤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7-19,24,共4页
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了合金成分调整对09CuPCrNi耐候钢在w(NaCl)=3.5%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0.25%Ni元素对耐腐蚀性能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C、S、Si元素的联合调整,开发的新型低成本无镍耐... 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了合金成分调整对09CuPCrNi耐候钢在w(NaCl)=3.5%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0.25%Ni元素对耐腐蚀性能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C、S、Si元素的联合调整,开发的新型低成本无镍耐候钢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9CuPCrNi 耐候钢 成分调整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轧制+超快冷工艺在工程机械用钢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段争涛 裴新华 卞皓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3-165,共3页
现场对4 mm和8 mm两个厚度规格工程机械用钢的高温轧制+超快冷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了高温轧制+超快冷工艺和常规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TMCP)工艺试验带钢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试验钢采用高温轧制+超快冷工艺力学性能优于常规T... 现场对4 mm和8 mm两个厚度规格工程机械用钢的高温轧制+超快冷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了高温轧制+超快冷工艺和常规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TMCP)工艺试验带钢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试验钢采用高温轧制+超快冷工艺力学性能优于常规TMCP工艺的力学性能,组织较后者细小。与常规TMCP工艺相比,高温轧制+超快冷工艺轧制力明显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轧制 超快冷 常规 TMCP 工程机械用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工艺对低碳铝镇静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恒法 赵楠 +1 位作者 周丽萍 刘学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6,共4页
借助于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及拉伸试验机研究了热轧温度对低碳铝镇静钢(SPHE)热轧板的组织和织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热轧工艺参数差别较大时,金相组织、织构及力学性能差异显著。终轧温度高而卷曲温度低的... 借助于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及拉伸试验机研究了热轧温度对低碳铝镇静钢(SPHE)热轧板的组织和织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热轧工艺参数差别较大时,金相组织、织构及力学性能差异显著。终轧温度高而卷曲温度低的热轧成品板的晶粒尺寸小,热轧织构为弱的不完全α、γ纤维织构,热轧成品板的力学性能良好;终轧温度低而卷曲温度高的热轧成品板存在严重的混晶,热轧织构为不完全的α纤维织构,对深冲性能不利,冲压性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E热轧板 织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温度和变形量对含铜钢表面热裂纹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绪传 张晖 何宜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44,52,共4页
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热轧温度和变形量对含铜钢高温氧化后表面热裂纹形成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0~1210℃的轧制温度均不能避免含铜钢表面热裂纹的形成,但1110和1160℃轧制裂纹形成数量明显高于1050和1210℃轧制温... 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热轧温度和变形量对含铜钢高温氧化后表面热裂纹形成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0~1210℃的轧制温度均不能避免含铜钢表面热裂纹的形成,但1110和1160℃轧制裂纹形成数量明显高于1050和1210℃轧制温度。变形量对含铜钢表面热裂纹的形成存在临界值,低于临界值,裂纹形成不明显,高于临界值,裂纹显著增多,并且裂纹数量的增加与形变量的继续增大不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钢 GLEEBLE 热轧温度 热轧变形量 表面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Pa级热轧双相钢分段冷却精度控制及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明军 赵楠 夏小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69-172,共4页
研究了热轧双相钢分段冷却精度的控制方法以及对中温和低温卷取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不同化学成分及相变区特点,采用合适的分段冷却工艺及模型控制方法,可生产出组织性能优良的热轧双相钢。中温卷取双相钢的强度比低温... 研究了热轧双相钢分段冷却精度的控制方法以及对中温和低温卷取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不同化学成分及相变区特点,采用合适的分段冷却工艺及模型控制方法,可生产出组织性能优良的热轧双相钢。中温卷取双相钢的强度比低温卷取的偏低,主要原因是空冷时间较长,铁素体转变的驱动力及形核点降低,以及第二段冷却Cr、Mo元素的淬透性不能充分发挥影响,但其屈强比和扩孔率较低温卷取钢稍好。两种成分及工艺的双相钢均形成了明显的γ-纤维织构,说明试验双相钢具有良好的成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分段冷却 组织 性能 成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含铁尘泥中钾钠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桂海 王德智 胡宏卫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79,共5页
含铁尘泥样品经过高温灼烧后,盐酸、硝酸、氢氟酸混酸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钾钠含量。选择高频功率为1150 W,观测高度为10 mm,积分时间8 s;钾分析线波长766.490 nm,钠分析线波长589.592 nm,钾钠光谱强度与质量... 含铁尘泥样品经过高温灼烧后,盐酸、硝酸、氢氟酸混酸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钾钠含量。选择高频功率为1150 W,观测高度为10 mm,积分时间8 s;钾分析线波长766.490 nm,钠分析线波长589.592 nm,钾钠光谱强度与质量浓度之间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7,检出限分别为0.0081 mg/L,0.057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0.44%~1.59%,0.27%~1.7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2%~101.4%,98.8%~101.4%。与经典原子吸收光谱法比对,检测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含铁尘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550CL高强钢轮辐拉深冲孔变形及损伤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兰凤 姜志远 +3 位作者 刘郁丽 杨合 龙婵娟 薛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3,70,共7页
为掌握新型高强钢B550CL用于轮辐拉深冲孔过程的成形规律并对其成形缺陷进行预测,文章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平台,考虑Cockcroft-Latham(C-L)韧性断裂准则,建立了高强钢B550CL用于拉深冲孔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试制轮辐验证... 为掌握新型高强钢B550CL用于轮辐拉深冲孔过程的成形规律并对其成形缺陷进行预测,文章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平台,考虑Cockcroft-Latham(C-L)韧性断裂准则,建立了高强钢B550CL用于拉深冲孔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试制轮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所建模型,模拟分析了成形后的应力、应变、壁厚和损伤分布规律,发现轮辐圆角区的应力应变较大,而不同路径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类似;轮辐直壁圆角区由于成形后减薄严重且损伤值也相对较大,成为轮辐拉深冲孔过程的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轮辐 拉深冲孔 应力应变 壁厚 损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TiO_2、ZrO_2对烧结铝铬渣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为 王秀芳 +1 位作者 郑丽君 曹杨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6-448,共3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酸洗后铝铬渣烧结块的性能尤其是其抗热震性,取粒度≤0.045 mm的铝铬渣,在浓盐酸中煮沸20 min后,过滤,洗净,干燥,制成酸洗铝铬渣。在酸洗铝铬渣中分别加入4%(w)的钛白粉、锆英石粉或钛白粉-锆英石粉复合粉(钛白粉与锆英... 为了进一步提高酸洗后铝铬渣烧结块的性能尤其是其抗热震性,取粒度≤0.045 mm的铝铬渣,在浓盐酸中煮沸20 min后,过滤,洗净,干燥,制成酸洗铝铬渣。在酸洗铝铬渣中分别加入4%(w)的钛白粉、锆英石粉或钛白粉-锆英石粉复合粉(钛白粉与锆英石粉的质量比为1 1),经混练、成型、干燥后,在1 500℃保温2 h热处理制成烧结铝铬渣试样,然后检测其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常温耐压强度、常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并分析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酸洗铝铬渣中分别添加钛白粉、锆英石粉或复合添加钛白粉-锆英石粉均可提高烧结铝铬渣试样的致密度、常温强度和抗热震性,其中,添加钛白粉-锆英石粉试样的综合性能提高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铬渣 回收利用 钛白粉 锆英石粉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低合金钢中痕量铌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桂海 梁峙 胡宏卫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11-1213,共3页
低合金钢样品0.500 0g经盐酸-硝酸(3+1)混合酸20 mL溶解,稍冷,加入硫酸8.00mL(蒸发至冒SO3白烟),最后加水定容至100mL,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在分析谱线为319.498nm处测定其中的痕量铌。铌的质量分数在0.000 25%~0.00... 低合金钢样品0.500 0g经盐酸-硝酸(3+1)混合酸20 mL溶解,稍冷,加入硫酸8.00mL(蒸发至冒SO3白烟),最后加水定容至100mL,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在分析谱线为319.498nm处测定其中的痕量铌。铌的质量分数在0.000 25%~0.007 0%之间与其光谱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 43%。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在2.4%~9.3%之间。应用此方法分析了低合金钢标准样品,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在2.7%~8.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低合金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铝镇静软质镀锡钢板在生产过程中织构和固溶碳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穆海玲 孙祖春 +1 位作者 王浩 赵骧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25,65,共4页
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内耗仪分别研究了低碳铝镇静软质镀锡钢板在热轧、冷轧、连退、平整和镀锡过程中的织构和固溶碳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产工序的进行,{001}〈110〉织构由强变弱,而γ纤维织构,尤其是{111}〈112〉织构由弱变强;热轧... 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内耗仪分别研究了低碳铝镇静软质镀锡钢板在热轧、冷轧、连退、平整和镀锡过程中的织构和固溶碳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产工序的进行,{001}〈110〉织构由强变弱,而γ纤维织构,尤其是{111}〈112〉织构由弱变强;热轧板经冷轧后的碳固溶量明显降低,而退火加热又使固溶碳含量略有回升,平整又导致固溶碳含量进一步降低,镀锡过程的加热再次造成固溶碳含量略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锡板 织构 内耗 固溶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洗低碳铝镇静钢板横折缺陷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进 邵广丰 蒙黔川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2-244,共3页
酸洗低碳铝镇静SPHC钢板易出现横折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的成材率。对横折缺陷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洗SPHC板自身材料存在屈服平台是产生横折的内因,而开卷过程应力分布不均是其外因。适当提高碳含量以及降低卷取温度... 酸洗低碳铝镇静SPHC钢板易出现横折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的成材率。对横折缺陷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洗SPHC板自身材料存在屈服平台是产生横折的内因,而开卷过程应力分布不均是其外因。适当提高碳含量以及降低卷取温度、严格控制酸洗工序的开卷温度、采取防皱辊控制以及其他机组控制参数的合理匹配,可消除或减轻横折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洗板 横折 屈服强度 温度控制 防皱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焦强黏煤对焦炭热强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文成 陆永亮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为研究炼焦强黏煤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利用试验焦炉(SCO)对梅山常用11种单种强黏煤进行了炼焦实验及焦炭反应性实验.结果表明,炼焦强黏结煤的黏结性、变质程度和碱度指数是对焦炭热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使用黏结性适中、变质程度适中或... 为研究炼焦强黏煤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利用试验焦炉(SCO)对梅山常用11种单种强黏煤进行了炼焦实验及焦炭反应性实验.结果表明,炼焦强黏结煤的黏结性、变质程度和碱度指数是对焦炭热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使用黏结性适中、变质程度适中或碱度指数较低的强黏煤都可以得到热性质较好的焦炭,控制焦炭热强度的关键在于单种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黏煤 焦炭 热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