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塑性PP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丁先锋 杨桂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8-122,共5页
采用双钢带环带压机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丙烯(CFRTP)片材复合聚丙烯(PP)蜂窝夹芯板(CFRTP-PP蜂窝夹芯板),研究了CFRTP-PP蜂窝夹芯板在–40~80℃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变化。随着温度升高,CFRTP-PP蜂窝夹芯板的平压性能呈下降趋势... 采用双钢带环带压机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丙烯(CFRTP)片材复合聚丙烯(PP)蜂窝夹芯板(CFRTP-PP蜂窝夹芯板),研究了CFRTP-PP蜂窝夹芯板在–40~80℃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变化。随着温度升高,CFRTP-PP蜂窝夹芯板的平压性能呈下降趋势,相对于常温(25℃),在–40℃时,平压强度、平压弹性模量分别提高38.8%,39.3%;在80℃时,平压强度、平压弹性模量分别下降23.1%,23.8%。CFRTP-PP蜂窝夹芯板的弯曲强度、弯曲刚度总体上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相对于常温(25℃),在–40℃时,弯曲强度和弯曲刚度分别增加33.7%,38.6%;在80℃时,弯曲强度和弯曲刚度有所下降,但保持率分别为68.1%,70.7%,具有良好的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在25~80℃范围内,蜂窝夹芯板的滚筒剥离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在–40~25℃范围内,随着温度降低而逐渐降低。在80℃时,滚筒剥离强度比常温降低了19.6%;在–40℃时,滚筒剥离强度比常温下降了27.5%。但滚筒剥离强度大于120(N·mm)/mm,仍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可以满足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丙烯片材 聚丙烯蜂窝夹芯板 双钢带环带压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侯静强 张冠 解廷秀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88,共4页
针对碳纤维(CF)表面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不同树脂基体的特性,概述了国内外关于CF气相氧化、液相氧化、化学气相沉积、晶须生长、等离子处理、表面上浆及表面化学接枝等界面改性技术,并对CF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技术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 碳纤维 界面 改性 化学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PMMA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解廷秀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71,共4页
研究了长玻纤和短玻纤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由于长玻纤比短玻纤更易发生缠结,长玻纤增强PMMA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动态模量和动态粘度,且其模量和粘度具有更高的浓度依赖性;长玻纤增强PMMA复合材... 研究了长玻纤和短玻纤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由于长玻纤比短玻纤更易发生缠结,长玻纤增强PMMA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动态模量和动态粘度,且其模量和粘度具有更高的浓度依赖性;长玻纤增强PMMA复合材料时,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剪切变稀现象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玻璃纤维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剪切变稀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连续纤维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界面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解廷秀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3-19,共7页
通过选用含不同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和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PS)处理玻璃纤维,然后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造了连续纤维增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研究结... 通过选用含不同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和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PS)处理玻璃纤维,然后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造了连续纤维增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这三种偶联剂处理的玻璃纤维与基体树脂在界面分别形成了化学键、范德华力和氢键。红外、动态力学分析和扫描电镜研究表明,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强度顺序为:MPS>CPS>APS。MPS处理的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弯曲强度,而CPS处理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冲击韧性和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界面 复合材料 硅烷偶联剂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