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纳米技术的胃癌预警与早期诊疗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大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96-1403,共8页
综述基于纳米技术的胃癌预警与早期诊疗系统这一概念及其指导下的系列研究与成果转化:筛选胃癌预警、早期诊断与分期的系列标志物,并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研制胃癌诊疗一体化的多功能纳米探针,并在动物模型上验证实现相应功能;研发纳米... 综述基于纳米技术的胃癌预警与早期诊疗系统这一概念及其指导下的系列研究与成果转化:筛选胃癌预警、早期诊断与分期的系列标志物,并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研制胃癌诊疗一体化的多功能纳米探针,并在动物模型上验证实现相应功能;研发纳米粒子标记的层析芯片与定量检测仪器,以及胃癌边界示踪与转移淋巴结示踪的纳米探针.这些研究成果推动胃癌预警与诊疗系统不断完善,并促进其临床转化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预警 早期诊疗系统 纳米技术 基因芯片 纳米探针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免疫层析芯片检测系统信号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侯亚飞 王侃 +3 位作者 秦伟健 肖琨 颜文强 崔大祥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8年第2期7-10,13,共5页
基于智能手机硬件平台,开发了一种荧光免疫层析芯片检测系统,实现检测系统对荧光信号强度的准确提取和荧光芯片上免疫分析物的定量检测。提出了一种应用智能手机的荧光芯片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的方法,识别荧光芯片的信号区域并提取信号强... 基于智能手机硬件平台,开发了一种荧光免疫层析芯片检测系统,实现检测系统对荧光信号强度的准确提取和荧光芯片上免疫分析物的定量检测。提出了一种应用智能手机的荧光芯片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的方法,识别荧光芯片的信号区域并提取信号强度,对荧光免疫层析芯片检测系统的研发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以荧光层析芯片图像为基础,通过改进的Sobel算子检测出芯片图像中信号区域的特征,进行卷积运算,阈值分析,二值化,投影法获取检测区域边界,实现了对荧光信号强度准确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图像特征识别方法实时性好、精度高,可应用于荧光免疫层析芯片检测系统中。临床应用结果表明:信号强度与免疫分析物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检测系统能够很好地提取芯片的荧光信号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系统 荧光免疫层析芯片 荧光信号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定量检测CA72-4的超顺磁性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艳荣 王侃 +2 位作者 刘宗瑞 卢文婷 何井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53-175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磁性免疫层析试纸条来检测人血清中糖链抗原72-4(CA72-4)水平。方法: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羧基化水溶性纳米磁珠,利用EDC/NHS偶联技术制备纳米磁珠探针,优化并组装试纸条,对其灵敏度、特异度及稳定性进行测试及...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磁性免疫层析试纸条来检测人血清中糖链抗原72-4(CA72-4)水平。方法: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羧基化水溶性纳米磁珠,利用EDC/NHS偶联技术制备纳米磁珠探针,优化并组装试纸条,对其灵敏度、特异度及稳定性进行测试及评价。结果:构建的试纸条不仅能提供定性的检测结果,还可以通过稳定的磁信号进行高灵敏度的定量分析,定量检测限值为0.83 IU/m L。检测100例临床血清样本,结果与电化学发光法一致性较高,其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纸条及磁信号强度稳定性良好。结论:初步实现了利用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定量检测CA72-4,且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试纸条及磁信号强度稳定性良好。检测过程简单、快速,适合大样本的初筛或者作为胃癌患者进行病情监测的自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链抗原72—4(CA72—4) 超顺磁性纳米磁珠 免疫层析法 快速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性纳米胶囊用于胃癌靶向磁共振成像和体内光动力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玉会 张倩 +3 位作者 章阿敏 潘少君 洪立新 何井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752-3759,共8页
目的制备负载CoFe2O4@MnFe2O4磁性纳米粒子(简称:Co@Mn MNPs)与二氢卟吩e6(简称:Ce6)的多功能纳米胶囊(简称:MNCPs),研究MNCPs对胃癌的靶向性磁共振成像与光动力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微乳液法制备双亲性高分子聚异丁烯-铝-马来酸酐(简称:P... 目的制备负载CoFe2O4@MnFe2O4磁性纳米粒子(简称:Co@Mn MNPs)与二氢卟吩e6(简称:Ce6)的多功能纳米胶囊(简称:MNCPs),研究MNCPs对胃癌的靶向性磁共振成像与光动力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微乳液法制备双亲性高分子聚异丁烯-铝-马来酸酐(简称:PMA)微泡包载Co@Mn MNPs与Ce6的纳米胶囊,在其表面偶联靶向分子叶酸,形成PMA-Co@Mn/Ce6-FA MNPs,制备出具有靶向性诊断与治疗的多功能纳米胶囊。检测MNCPs的表征了解其特征,并利用细胞实验探测细胞对MNCPs的利用,另外利用胃癌荷瘤裸鼠研究MNCPs在小鼠体内的磁共振成像与靶向性治疗效果。结果MNCPs粒径约(150±15)nm,呈单分散的球形,包封率为(97%),包载量约(3.1%)。细胞实验证明肿瘤细胞对MNCPs有较好的摄取,并且摄入的MNCPs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极小,还可以在633nm激光照射下对肿瘤细胞产生良好的光动力治疗(PDT)效果。动物实验证明MNCPs能增强小鼠体内肿瘤部位的磁共振成像效果,对胃癌具有显著的靶向性光动力治疗效果。结论多功能纳米胶囊对胃癌具有靶向性磁共振诊断与光动力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共负载磁性纳米胶囊 荧光标记 光动力治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棒标记的人CIK细胞用于胃癌靶向光声成像与免疫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瑶 张春雷 +5 位作者 夏芳芳 刘岩磊 杨蒙 张晶晶 方姗 崔大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9-794,共6页
目的:利用金纳米棒标记的人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主动靶向体内胃癌细胞的特性,实现胃癌的局部光声成像,观察金纳米棒在胃癌组织中的分布,测量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变化。方法:取健康志愿者的全血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多种细胞因... 目的:利用金纳米棒标记的人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主动靶向体内胃癌细胞的特性,实现胃癌的局部光声成像,观察金纳米棒在胃癌组织中的分布,测量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变化。方法:取健康志愿者的全血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多种细胞因子的诱导下扩增出CIK细胞;采用种子合成法制备金纳米棒并对其表面进行二氧化硅修饰与表征;利用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建立裸鼠胃癌皮下瘤模型;制备金纳米棒标记的CIK细胞,尾静脉注射进入荷胃癌的裸鼠模型,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光声成像观察金纳米棒标记的CIK细胞在肿瘤部位的分布;注射后3 d,收集裸鼠血清,测量IL-2、IL-17、γ-IFN的浓度,评判免疫治疗效果。结果:CIK细胞成功制备;制备的金纳米棒长为60 nm,宽为8 nm,二氧化硅厚度为20 nm;制备的金纳米棒被人CIK细胞内吞;金纳米棒标记的人CIK细胞能够主动靶向体内胃癌组织,在胃癌组织中大量聚集,呈现出增强的光声成像信号;细胞因子IL-2、IL-17与γ-IFN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金纳米棒标记的CIK细胞能够主动靶向体内胃癌组织,高效聚集并呈现出增强的光声成像信号,同时升高血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增强免疫治疗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金纳米棒 胃癌裸鼠模型 光声成像 免疫治疗
全文增补中
数字散斑干涉形变测量中基于多CCD的相位拼接
6
作者 隆军 蔡萍 +2 位作者 潘淑媛 刘持越 闫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0-247,共8页
在数字散斑干涉测量中,对于给定尺寸的CCD,很难在不影响形变测量横向分辨率的情况下扩大视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不影响横向分辨率的情况下拼接多个子图像相位以扩大视野的方法。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多CCD实验装置来获取多个子图像... 在数字散斑干涉测量中,对于给定尺寸的CCD,很难在不影响形变测量横向分辨率的情况下扩大视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不影响横向分辨率的情况下拼接多个子图像相位以扩大视野的方法。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多CCD实验装置来获取多个子图像。利用重叠区域解包裹后的相位图估计相邻子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并补偿相位偏差,实现正确的相位拼接。为了使用尽可能少的CCD获得尽可能大的视野,分析了重叠区域大小对拼接效果的影响。权衡视野和精度,重叠区域的最佳尺寸约为10%。所提方法在只使用两个CCD的条件下实现了视野从5.5 cm×4 cm扩大到10 cm×4 cm。拼接前后重叠区域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此外,还比较了所提方法与单CCD的形变测量均方根误差(RMSE)。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与单CCD形变测量接近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干涉 相位拼接 相位偏差 形变测量 多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