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层螺旋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刘文瑾
赵泽华
-
机构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33-435,447,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肠梗阻患者的X线平片和MSCT表现进行分析,其中44例行手术治疗,9例行保守治疗。结果:X线平片和MSCT准确显示肠梗阻的病例分别为84.9%和100%。44例手术治疗患者中,38例手术结果与MSCT表现相符,包括:肠道肿瘤15例,粘连性肠梗阻15例,肠扭转4例,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胆石性肠梗阻3例,粪石性肠梗阻2例,脐疝2例,回盲部憩室炎1例。结论:对肠梗阻的诊断MSCT明显优于X线平片,其对肠梗阻的程度、部位和梗阻原因判断和病变区血供情况的了解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Keyword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
分类号
R574.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乳腺X线摄影技术质量控制述要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曹厚德
赵泽华
-
机构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放射科
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76-384,共9页
-
文摘
乳腺X线摄影至今仍为乳腺疾病检查的首选技术方法。本文以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质控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就乳腺X线摄影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作简要介绍,以期在相关工作开展时有所借鉴。由于乳腺X线摄影的精度要求较人体其他部位更高,所以其中部分内容可作一般X线摄影质量管理的参考。
-
关键词
乳腺
X线摄影
质量控制
-
Keywords
Mammography
Radiography
Quality control
-
分类号
R816.4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
-
题名同步辐射衍射增强成像技术应用于小鼠肾脏的成像实验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踉碕
彭屹峰
魏来
黄克诚
朱佩平
何伟
-
机构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放射科
中国科学院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同步辐射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9-383,共5页
-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No:11ZR1427800~~
-
文摘
目的:不同于常规的吸收成像,相位衬度成像可以获得更高的衬度分辨率、显示更多的微细结构信息,尤其适合于轻元素(含氮、氢成分较高的组织)显示,本实验通过对小鼠肾脏组织的成像研究,旨在评价应用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在软组织成像诊断上的价值。方法: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形貌站4W1A束线上,设计衍射增强成像实验(DEI)光路,取经过福尔马林固定后的小鼠肾脏组织样品(根据光斑尺寸做适度切除),置于光路的样品架上进行成像,以空间分辨率和组织衬度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在衍射增强(DEI)中腰位成像获得较好的对比度及图像衬度,可以显示包括肾小球结构在内的肾脏微细结构;采用333Si分析晶体要比111Si衬度明显提高。结论:衍射增强成像技术能较好显示肾脏的微细解剖结构,对于以轻元素为主的脏器成像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而对于适龄和老龄的肾脏之间存在着的血管模式、形态上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关键词
同步辐射
相位衬度
衍射增强成像
小鼠肾脏
-
Keywords
Synchrotron radiation
Phase contrast technology
Diffraction enhancement imaging
Mouse kidney
-
分类号
O434.1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
-
题名CT、“C”臂导引腰椎间盘造影的穿刺技术探讨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润
陈志瑾
童国海
-
机构
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放射科
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放射科
上海瑞金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88-191,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CT、"C"臂双相导引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造影(CTD)的技术。方法对IDET治疗腰椎间盘突/膨出患者中的45例进行CT、"C"臂导引下腰椎间盘造影。其中5例做单层面的造影,40例做两个椎间盘层面,共85个椎间盘层面。85个椎间盘中5个位于L3~4、43个位于L4~5、37个位于L5~S1。结果45例椎间盘层面CT即刻扫描,38例椎间盘层面术后2小时CT再次扫描。观察到19例造影剂聚集在髓核内,39例造影剂不同程度同心圆样从髓核溢出,到达纤维环内、中、外层,27例见髓核内造影剂呈笔尖状,不同宽度带状穿过椎间盘后方的纤维环到达椎管内。结论在CT、"C"臂导引下经皮腰椎间盘穿刺、造影时,可观察穿刺针在椎间盘内的位置,能降低假阳性率,并在CT横断位图像上观察到造影剂在环、髓核内的分布,明确椎间盘纤维环、髓核的病理表现。
-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臂透视
-
Keywords
Lumbar disc protrusion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C"-arm X-ray
-
分类号
R681.5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