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脆硬性透明材料激光连接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潘瑞 冯英豪 +4 位作者 陈沛 陈树君 蒋凡 杨瑾 李鹏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144,共19页
脆硬性透明材料连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封装和传感器等领域,开展脆硬性透明材料间的连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工程应用价值.激光微连接作为一种新兴的连接技术,相对于传统焊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强度、高可靠、高效... 脆硬性透明材料连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封装和传感器等领域,开展脆硬性透明材料间的连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工程应用价值.激光微连接作为一种新兴的连接技术,相对于传统焊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强度、高可靠、高效率等优点,文中介绍了脆硬性透明材料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连接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激光连接脆硬性透明材料的机理,总结了工艺参数对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文中讨论了当前激光连接脆硬性材料面临的挑战,并基于个人观点,讨论了脆硬性透明材料激光连接的发展前景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硬性透明材料 连续激光 脉冲激光 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套阵列设计研究综述
2
作者 毛彦元 马万禹 司伟建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7,共14页
阵列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分支,在雷达、声呐和无线通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波达方向估计作为其关键应用之一,传统上主要依赖于均匀线性阵列的布局形式,然而,这种阵列布局的估计性能十分有限。近年来,嵌套阵列因其结构简单且优... 阵列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分支,在雷达、声呐和无线通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波达方向估计作为其关键应用之一,传统上主要依赖于均匀线性阵列的布局形式,然而,这种阵列布局的估计性能十分有限。近年来,嵌套阵列因其结构简单且优势显著而受到广泛关注。嵌套阵列的主要优点是它具有传感器位置的精确表达式,而且在阵元数固定的情况下,它能够获得比均匀线性阵列更大的阵列孔径。这一特性不仅提高了测向精度和分辨率,还在阵列设计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针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嵌套阵列的一系列变体,本文总结了嵌套阵列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阵列孔径扩展、空间自由度提高和相互耦合降低等方面的优势,并介绍了嵌套阵列设计的应用场景,最后探讨并展望了嵌套阵列设计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套阵列设计 虚拟差分共阵 自由度 相互耦合 波达方向估计 信号处理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熹 邓磊 +7 位作者 陶坤宇 付森 杨奇 戴潇潇 曹哲玮 沈勤 刘陈 付松年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目的】随着卫星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空间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技术也逐渐成熟。而伴随着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业务及应用需求对星间的通信容量和测距精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综合考虑卫星荷载与功耗... 【目的】随着卫星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空间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技术也逐渐成熟。而伴随着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业务及应用需求对星间的通信容量和测距精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综合考虑卫星荷载与功耗的前提下,如何在实现激光卫星高速通信的同时,完成测距并进一步提升测距精度,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方法】基于双向单程测距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同时支持正交相移键控(QPSK)和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的相干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为进一步提升测距性能,又从提升时钟精度入手,通过使用差拍采样方法,使用鉴频与鉴相来获取发送时钟与接收时钟之间的频率差与相位差,以此来获取到更高的时钟精度,从而对测距值进行校正。【结果】该系统能稳定工作在接收光功率大于-48 dBm的环境,针对不同应用需求可设置不同的速率,QPSK模式下最高速率为5 Gbit/s,BPSK模式下速率分别为2.5 Gbit/s、1.25 Gbit/s和625 Mbit/s,系统测距精度理论上可达最小值53 ps,在正常通信时,使用Matlab与Vivado对测距数据进行计算处理,验证了系统测距精度小于0.1 ns。进一步采用差拍采样方法,仿真条件下,测距精度可提升至码元宽度的10^(-3)量级,达±0.36 cm。【结论】所提通信测距一体化系统能够在高速通信的同时实现高精度测距,对未来激光卫星的相关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激光通信 激光测距 高精度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凯俊 柳玉文 +4 位作者 文珊珊 李鹏 朱亚奇 匡婷玉 张春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43,共7页
针对选区激光熔化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力求提升金属增材制造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优化控制系统架构以及设计结构化的通讯协议的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QT+PLC+RTC平台实现的SLM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控制系统,重点研... 针对选区激光熔化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力求提升金属增材制造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优化控制系统架构以及设计结构化的通讯协议的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QT+PLC+RTC平台实现的SLM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控制系统,重点研究激光器、振镜器、电机控制器等外围设备配合与控制问题,实现了一套人机交互友好、打印过程全方位的自主可控、多线程协同运行的高可靠性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的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控制软件 QT 多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轨迹的太赫兹星地信道特性研究
5
作者 雷元帅 张明霞 +1 位作者 马建军 孙厚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85-188,共4页
星地通信在未来全球通信网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广覆盖和全球连接的优势。在这一领域,太赫兹(THz)通信技术作为未来6G通信的关键技术,以其超高带宽和极低延迟而备受瞩目。将卫星通信的广覆盖能力与太赫兹通信的高容量传输潜... 星地通信在未来全球通信网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广覆盖和全球连接的优势。在这一领域,太赫兹(THz)通信技术作为未来6G通信的关键技术,以其超高带宽和极低延迟而备受瞩目。将卫星通信的广覆盖能力与太赫兹通信的高容量传输潜力相结合,有望为6G通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带来巨大的价值和潜力。然而,卫星动态轨迹特性对星地太赫兹信道的测量和建模带来了严重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星座分集和切换的太赫兹信道传输模型,可在10颗卫星网络覆盖条件下全面分析信道的衰落特性。研究成果可为降低太赫兹信道衰减和增强信道稳定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太赫兹信道 卫星轨迹 卫星组网 星座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光子W波段宽带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6
作者 江利中 颜露新 +2 位作者 谭姗姗 茹海忠 杨明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W波段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具有成像分辨率高、成像距离远、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适用于机载、弹载、星载等应用领域,是雷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微波光子技术由于具有高频、大带宽、低传输... W波段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具有成像分辨率高、成像距离远、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适用于机载、弹载、星载等应用领域,是雷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微波光子技术由于具有高频、大带宽、低传输损耗等优势,是克服传统雷达面临“电子瓶颈”效应的主要手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波光子技术实现的W波段调频信号体制ISAR成像系统。在发射端,使用微波光子倍频技术实现了瞬时带宽为8 GHz的W波段线性调频(linearly frequency-modulated,LFM)信号生成。在接收端,基于微波光子去斜技术实现回波信号去斜处理。ISAR成像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姿态下的目标轮廓清晰可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W波段 成像雷达 逆合成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旋转翼式弹道修正组件滚转控制技术研究
7
作者 郑秋实 许伟春 +2 位作者 赵明翰 李乃星 包旭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2-1421,共10页
针对可旋转翼式弹道修正组件滚转通道控制中存在的未建模摩擦干扰、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随机干扰造成的复合扰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 ESO)的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弹道修正组件滚转通道模型,将动... 针对可旋转翼式弹道修正组件滚转通道控制中存在的未建模摩擦干扰、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随机干扰造成的复合扰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 ESO)的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弹道修正组件滚转通道模型,将动力学模型中存在的外部干扰、未建模摩擦干扰和参数摄动整合为复合干扰,然后设计ESO对修正组件滚转通道模型中难以直接测定的状态变量以及复合干扰进行估计,并基于估计值结合滑模控制理论设计滚转通道控制器,实现对滚转角指令的精确跟踪。综合考虑ESO和滑模控制器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利用Lyapo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设计的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证明所设计的修正组件滚转通道控制器,对滚转角指令的瞬态响应和稳态性能优异,同时可以有效抑制系统复合扰动,具备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旋转翼式弹道修正组件 滚转控制技术 扩张状态观测器 滑模控制 扰动估计和抑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干扰环境下线阵复合成像引信目标识别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铭泽 徐立新 +5 位作者 施小龙 王伟翰 王凤杰 胡诗苑 吴沿江 陈慧敏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7-235,共9页
为解决激光成像引信在烟雾、扬尘和伪装干扰下目标识别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线阵激光/线阵近红外复合成像目标识别算法。根据成像模型确立标定矩阵,得到激光点云与近红外图像的空间映射关系。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算法框架,在... 为解决激光成像引信在烟雾、扬尘和伪装干扰下目标识别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线阵激光/线阵近红外复合成像目标识别算法。根据成像模型确立标定矩阵,得到激光点云与近红外图像的空间映射关系。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算法框架,在数据输入层提出了一种体素融合模块,通过编码近红外像素级特征以增强点云,在中间层提出了一种鸟瞰图视角融合模块实现特征级融合,自适应动态调节双模态特征权重。基于自建的仿真数据集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显著提高烟雾、扬尘和伪装干扰下的目标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成像引信 目标识别 激光点云 近红外图像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云微物理参数反演及其辐射效应的个例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兴友 芦荀 +3 位作者 黄勇 张磊 丁霞 王平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9-777,共9页
利用毫米波云雷达、微波辐射计联合反演方法,对2015年11月11日安徽寿县的一次层状云过程的云参数进行了反演,将所得云参数加入到SBDART辐射传输模式中,进行辐射通量计算,并将计算的地面辐射通量与观测的地面辐射通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 利用毫米波云雷达、微波辐射计联合反演方法,对2015年11月11日安徽寿县的一次层状云过程的云参数进行了反演,将所得云参数加入到SBDART辐射传输模式中,进行辐射通量计算,并将计算的地面辐射通量与观测的地面辐射通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利用毫米波雷达和微波辐射计数据联合反演的云参数比较可靠;2)利用SBDART模式并结合反演的云参数,可以准确实时地计算地面及其他高度层的长短波辐射通量;3)在反演的云参数中,光学厚度对地面各种辐射通量的影响是最大的,云层的光学厚度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越小,地面反射短波辐射也越小。另外云底温度越高,云体向下发射的红外长波辐射越大。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是地面温度的普朗克函数,随地面温度而变;4)云对地面的短波辐射强迫为负值,对地面有降温的作用。云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强迫是一个正值,对地面有一个增温的作用;5)云对地面的净辐射强迫随时间变化很大,它的正负与太阳高度角和云参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云雷达 微波辐射计 云微物理参数 SBDART 辐射强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星载甲烷成像光谱仪的高衍射效率棱镜光栅(封面文章·特邀)
10
作者 刘全 周能华 +4 位作者 王可欣 陈志伟 杨子江 潘俏 陈新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棱镜光栅是星载甲烷成像光谱仪的重要分光元件,与传统光栅不同的是,棱镜光栅的槽形是将光栅浸没于高折射率介质中,由于光栅槽形嵌入在高折射率介质中,使得光栅的角色散和分辨率都提高了n倍,其中n是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相比于传统光栅... 棱镜光栅是星载甲烷成像光谱仪的重要分光元件,与传统光栅不同的是,棱镜光栅的槽形是将光栅浸没于高折射率介质中,由于光栅槽形嵌入在高折射率介质中,使得光栅的角色散和分辨率都提高了n倍,其中n是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相比于传统光栅,棱镜光栅在同样的光谱分辨率下可以减小光栅的尺寸,实现更加紧凑的光机结构。因此研制棱镜光栅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甲烷的2.3μm波段,分析了棱镜光栅的衍射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结构紧凑性,在石英棱镜光栅中引入高折射率材料TiO_(2)介质膜,对于矩形槽形,占空比在0.3~0.45范围内,TiO_(2)膜层厚度在165~170 nm之间,槽深在800~950 nm之间时,光栅的衍射效率高于70%,TiO_(2)膜层厚度为165 nm,槽深在870~930 nm之间时,衍射效率高于80%。采用全息光刻-离子束刻蚀结合原子层沉积技术,制作了周期为1020 nm、光栅有效面积大于110×275 mm的棱镜光栅。实验测量中,为了消除光源波动的影响,采用了双光路测试法进行衍射效率测量,在2.275~2.325μm波段,一级衍射效率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镜光栅 全息光刻 离子束刻蚀 衍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舱内无线组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波 费聚锋 +2 位作者 张恒 司圣平 陈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242-247,共6页
卫星舱内无线组网通信具有多径干扰严重及电磁环境复杂等特点,设计了一个应用于星内的分布式Adhoc无线通信网络系统。重点阐述了无线节点组网、抗多径干扰及单机节点设计,对设计的星内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和中继传输性能进行了仿真研... 卫星舱内无线组网通信具有多径干扰严重及电磁环境复杂等特点,设计了一个应用于星内的分布式Adhoc无线通信网络系统。重点阐述了无线节点组网、抗多径干扰及单机节点设计,对设计的星内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和中继传输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和测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无线通信网络能够满足星内多径环境下分布多跳式的组网传输需求,为航天器舱内无缆化信号传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舱内 无缆化传输 自组网 抗多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稳定度标定创新实验设计
12
作者 郑其斌 徐康 +3 位作者 王蕾 陶争屹 孟庆良 卜朝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5-140,共6页
为提升学生对频率稳定度测量方法的理解与实践能力,设计了一个基于频率稳定度标定的创新实验。实验平台由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混频器以及高速ADC与FPGA构成的测量模块组成,综合采用模拟拍频法、数字双混频时差法及FPGA实时处理技... 为提升学生对频率稳定度测量方法的理解与实践能力,设计了一个基于频率稳定度标定的创新实验。实验平台由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混频器以及高速ADC与FPGA构成的测量模块组成,综合采用模拟拍频法、数字双混频时差法及FPGA实时处理技术,实现对待测信号的高精度频率测量与稳定度标定。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论指导下,依次完成代码编写、硬件搭建与调试、实验测试及数据分析等环节,强化了对核心原理的理解与工程实现能力。实践表明,该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电子测量理论与技术,同时显著提升了其实践动手能力、系统设计能力与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教学成效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测量 频率稳定度标定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场景下基于多径利用的微弱目标增强算法
13
作者 何文滨 饶烜 朱炳祺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2-472,共11页
随着雷达技术的广泛应用,雷达也面临诸多挑战,在对微弱目标检测时,由于直达波回波和多径回波同时存在导致无法准确检测到目标,因此通常将多径回波当作干扰。然而,可以利用多径信号中存在的目标信息来优化探测性能。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 随着雷达技术的广泛应用,雷达也面临诸多挑战,在对微弱目标检测时,由于直达波回波和多径回波同时存在导致无法准确检测到目标,因此通常将多径回波当作干扰。然而,可以利用多径信号中存在的目标信息来优化探测性能。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利用多径信号增强直达波信号的微弱目标增强算法(Multipath Signal Exploitation,MSE),算法通过构造两个位移函数在距离频域慢时间域对回波进行补偿,消除了不同初始距离的影响,将多径信号回波集中在直达波所在位置。然后对补偿后的回波和直达波沿快时间维求和,进一步增强了回波的能量。此外,当存在多个目标时,MSE算法可以消除多径回波的干扰,并且利用多径回波增强多目标的信号能量,以保证在多个目标的多径环境下算法仍然有效。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MSE算法在多目标场景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径利用 微弱目标增强 多目标 补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密航天器多余物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海江 刘劲松 魏臣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6-724,共9页
高精密航天器中内部活动多余物的存在是降低航天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多余物检测算法在较强环境噪声下难以有效检测出多余物信号脉冲并排除可动组件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减法去噪、两级脉冲提取和脉冲发生序列周期性分... 高精密航天器中内部活动多余物的存在是降低航天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多余物检测算法在较强环境噪声下难以有效检测出多余物信号脉冲并排除可动组件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减法去噪、两级脉冲提取和脉冲发生序列周期性分析的高精密航天器多余物检测算法。利用谱减法实现对环境噪声的有效抑制;采用两级脉冲提取法对多余物信号与可动组件信号进行脉冲提取;通过对脉冲发生序列进行周期性分析,以周期信号相似度作为区分多余物信号和可动组件信号的判别依据,从而实现对多余物有无的检测。试验验证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检测航天器内多余物与可动组件的存在情况,识别准确率可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密航天器 多余物 脉冲提取 可动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L波段的强电磁脉冲防护电路设计
15
作者 刘振磊 李炜昕 +2 位作者 张建平 刘卫东 方庆园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81,共9页
针对射频前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磁脉冲防护需求,设计了一款工作于L波段的强电磁脉冲防护电路。该电路以PIN二极管为核心器件,采用多级PIN二极管级联的防护结构,通过微带传输线连接每级并优化设计,仿真验证了电路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性... 针对射频前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磁脉冲防护需求,设计了一款工作于L波段的强电磁脉冲防护电路。该电路以PIN二极管为核心器件,采用多级PIN二极管级联的防护结构,通过微带传输线连接每级并优化设计,仿真验证了电路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性能,并对其进行实物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L频段内,其插入损耗<0.6 dB,回波损耗>11.93 dB,驻波比<1.68,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性能;在4 kV方波脉冲注入下,该电路可在1 ns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响应,其产生的尖峰泄漏电压为69.636 V,经过2 ns后,电路稳定输出电压小于20 V,表明电路对快沿脉冲具有较好的瞬态防护能力。结合L波段内的低损耗特性,该电路可为工作在L波段的设备提供有效的电磁脉冲防护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前端 尖峰泄漏 PIN二极管 电磁环境 插入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健的机载预警雷达多通道海杂波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鹏辉 邹子豪 +4 位作者 刘兴钊 廖桂生 王志城 陈筠力 刘艳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80-2687,共8页
在机载预警雷达对海洋背景运动目标的探测过程中,雷达平台的高速运动状态使得海杂波多普勒谱发生严重展宽现象,影响目标的检测性能。针对此问题,空-时自适应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杂波抑制技术,该技术利用杂波的空-时2维耦合特性进行杂波抑... 在机载预警雷达对海洋背景运动目标的探测过程中,雷达平台的高速运动状态使得海杂波多普勒谱发生严重展宽现象,影响目标的检测性能。针对此问题,空-时自适应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杂波抑制技术,该技术利用杂波的空-时2维耦合特性进行杂波抑制。但相对于陆地杂波而言,海杂波的内部复杂运动特性使得杂波空-时谱发生展宽现象,导致杂波多普勒频率与空间锥角不再保持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影响杂波抑制效果。针对海杂波的运动特性,该文提出一种稳健的基于子空间投影的杂波抑制处理算法,所提算法通过滤波凹口自适应展宽技术和先滑窗滤波后自适应处理技术来提高杂波抑制的稳健性。最后通过仿真的海杂波数据和实测海杂波数据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预警雷达 杂波抑制 空-时自适应处理 子空间投影法 海杂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特码的无源射频装定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郎需强 陈曦 +1 位作者 王伟 牛江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9-35,共7页
为满足对装定系统反应速度快和抵抗外界电磁波干扰的要求,提出了将具有高安全性的独特码应用于无源射频装定系统中的方法。利用独特码性质,提出独特码产生算法。设计并搭建射频装定系统,利用独特码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对该系统完成了... 为满足对装定系统反应速度快和抵抗外界电磁波干扰的要求,提出了将具有高安全性的独特码应用于无源射频装定系统中的方法。利用独特码性质,提出独特码产生算法。设计并搭建射频装定系统,利用独特码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对该系统完成了通信距离、通信时间、抗干扰性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经独特码加密后的数据可以安全传输,有效提高了装定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射频装定系统 独特码 聚类算法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的海雾特征参数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龙胤宇 陈慧敏 +1 位作者 王凤杰 陆长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7-516,共10页
为了研究掠海激光类武器在海雾气溶胶环境下的回波特性,需要进一步获取海雾气溶胶的特征参数。基于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的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型,在垂直空间针对海雾所在空间区域设置更为密集的η分层,对2015年4月28日~2015年4月29日的渤海... 为了研究掠海激光类武器在海雾气溶胶环境下的回波特性,需要进一步获取海雾气溶胶的特征参数。基于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的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型,在垂直空间针对海雾所在空间区域设置更为密集的η分层,对2015年4月28日~2015年4月29日的渤海海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云水混合比、雾顶高度等海雾特征参数的数据,进而计算出影响激光回波的水平能见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海雾所在空间区域(海拔高度400 m以下),增大η分层数能够进一步细化海雾的特征参数,提高获取的数据精度;能见度参数可以通过云水混合比等海雾特征参数推算得到,其精度受海雾参数精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海雾 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 天气研究与预报 云水混合比 能见度 数值模拟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运动平台的雷达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康阿龙 张燕 +1 位作者 王志诚 余渝生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138,共6页
雷达作为高速运动平台重要载荷之一,其应用背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针对高速运动平台下的雷达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文中在建立目标跟踪信号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高速运动平台载荷雷达的自适应目标跟踪算法,并在算法实现原理框图的基础... 雷达作为高速运动平台重要载荷之一,其应用背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针对高速运动平台下的雷达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文中在建立目标跟踪信号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高速运动平台载荷雷达的自适应目标跟踪算法,并在算法实现原理框图的基础上提出了算法有效性检验的Monte Carlo仿真流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自适应α-β目标跟踪算法相比,文中算法具有更高的机动目标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 目标跟踪 测量精度 Monte Carlo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频段雷达探测的冰云微物理参数反演算法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霞 黄兴友 王海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72,共10页
在假设冰云粒子呈球形以及粒子谱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法(DDA),计算出太赫兹频段(220 GHz)冰云粒子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及其与瑞利假设下雷达反射率因子的比值。忽略衰减和多次散射的影响,根据太赫兹波段冰云的雷... 在假设冰云粒子呈球形以及粒子谱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法(DDA),计算出太赫兹频段(220 GHz)冰云粒子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及其与瑞利假设下雷达反射率因子的比值。忽略衰减和多次散射的影响,根据太赫兹波段冰云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基于最优估计理论反演冰云的微物理参数,并验证该算法的可靠性。反演结果表明,当冰云粒子大小在设定的尺度范围内时,有效粒子半径(re)的反演误差小于4%,粒子谱宽(σ)的误差小于2.5%、粒子数密度(NT)的误差小于1%,冰水含量(IWC)的误差小于5%。还分析了当NT和σ为定值时,反演结果随粒子尺寸的变化情况,当冰云粒子尺寸在模拟计算设定的范围内时,re的反演误差小于0.04%,σ的反演误差小于0.02%,NT的反演误差小于0.50%,IWC的反演误差小于0.08%,如果冰云粒子大小超出模拟计算设置的范围,反演误差随着re增加而增大。该结果证明了基于最优估计理论反演得到的冰云微物理参数与模拟设定值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太赫兹频段云雷达的冰云观测及云微物理参数的反演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冰云 最优估计 云微物理参数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